首页 > [1989693]微光物语 > 第十一章 战争

第十一章 战争

2025-04-02 01:15:24

更新时间2011-6-12 13:20:15 字数:3348在奥菲莉亚被凯尔他们在树林里救下那天,亚婓里亚帝国帝都皇宫里的一个房间里。

宰相和几名皇帝最信任的亲信大臣都被召集于此,皇帝安库斯要和他们商讨的正是一件决定帝国命运的大事。

此时召集众卿是商议是否应该出兵肯迪亚王国的事情。

陛下,帝国正是兵强马壮,国内连年丰收的大好时候,而肯迪亚王国这几年却是年年欠收,兵粮匮乏。

根据情报显示肯迪亚国的盟友阿里加帝国的主力又被北方的野蛮人拖住了,此时出兵可以一举拿下肯迪亚……一位看上去还算有些年青的军官模样的大臣十分激动的站了出来,他的意见相当的激进,他建议皇帝抽调大部分可用兵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攻下肯迪亚王国。

随后又有几个文官服饰的大臣站了出来,意见基本都是赞同出兵的,不过他们的意见大多都不是那位军官那样激进,都只赞同抽调部分兵力。

而密室里的武官们则纷纷开始发表支持那位军官的意见,一时间密室里显得有些吵闹,而这里真正的主角皇帝却是一言不发的盯着同样一言不发的宰相。

室内的众人很快就发现了皇帝的异常,争论很快止住了。

在争吵平息下来后,皇帝一边低头抚弄着手上的戒指,一边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说道,尼可罗卿,你不说点什么么?宰相尼可罗从椅子上起身向皇帝行了一个礼,却没有抬头,陛下,臣无话可说。

哦?我一定要你说呢?皇帝依旧在玩弄手上的戒指,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一定要说的话,臣下还是那些话。

尼克罗依然低着头,不肯多说。

皇帝闻言陷入了良久的沉默,没有再玩弄戒指,很久之后他才抬起头,脸上显得有些疲惫,都散了吧。

众人闻言都行了一礼散去了,只有宰相依旧依旧站在原地。

皇帝似乎早就知道他会留下来,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位忠心追随自己二十多年了的老人,尼可罗啊,我已经老了,时间不多了,不赌一把怎么甘心。

陛下……臣告退了。

尼可罗知道无论如何也是劝不动皇帝了,本来想再说点什么,最后也没有开口。

皇帝闻言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然后转过身去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大地图一动也没有动,没有再看远去的老宰相。

第二天亚婓里亚的宰相就辞职离开了帝都,而三天后亚婓里亚帝国集结在边境的军队开始大规模调动,国内的将军们和各贵族也纷纷接到调令调动自己的军队,而且各地也开始大规模的征兵,一时间帝国里的人都明白了——历经了十年和平的亚婓里亚终于要迎来战争了。

战争很快就开始了,亚婓里亚帝国和肯迪亚王国边境上的5万大军作为先头部队率先向肯迪亚腹地发起猛攻。

不出那些激进派军官的所料,肯迪亚王国多年粮食歉收,国内矛盾重重,军队的战斗力被削弱得非常厉害,一开始的时候肯迪亚王国军几乎没有组织什么有效的反抗。

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这5万亚婓里亚军队就攻克了肯迪亚王国三座城市和一座要塞,歼灭和俘虏的肯迪亚王国军超过了2万人,而自身的伤亡却没有超过6000人。

不过,对于志得意满的亚婓里亚皇帝来说,事情的发展自然不会都按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很快,亚婓里亚的大军就在通往肯迪亚王国腹地的索列斯特大要塞面前止住了脚步。

这座依托山而建的城市要塞是肯迪亚王国最大粮仓和王都的最后的屏障,要塞后面是肯迪亚王国的王都和经济重地,要塞内有肯迪亚王国最后的精锐4万余人。

对于肯迪亚人来说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只有决一死战,很快战斗就陷入了胶着状态。

久攻不下的亚婓里亚帝国军伤亡巨大,在短短的十多天里4万多人的部队死伤就超过了2万,而要塞里的肯迪亚人伤亡则没有超过7000人。

不过亚婓里亚人很快就迎来了援军,帝国的后续部队将近10万人很快就陆续来到了索列斯特城下。

援军的到来很快就改变了战局,胜利的天平已经明显开始往亚婓里亚人这边倾斜。

就在亚婓里亚人以为胜利在握的时候,肯迪亚人终于盼来了他们的希望,阿里加帝国的4万援军也赶到了索列斯特要塞,阿里加人的到来使战斗再一次陷入了胶着状态,残酷的攻城战持续的为双方制造着巨大的伤亡,每天双方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死于这种惨烈的消耗战。

就在肯迪亚境内的战事陷入了彻底的胶着之后,亚婓里亚帝国东方的苏纳斯王国伙同东方其他的3个王国组成了四国联军,联军共计9万多人一举攻破了帝国东方的几座要塞,兵锋直抵帝国的腹地。

前方的战报传来之后,亚婓里亚皇帝大为震怒,他再一次召来亲信大臣们召开了会议。

第二天皇帝就发动了全国动员令,再一次进行了征兵,同时帝国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将四国联军赶出帝国境内。

很快帝国皇帝就在帝都集结了他的大军,出征的大军带着高昂的士气,浩浩荡荡的向前线进发了。

在皇帝离开帝都之后第10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亚婓里亚——帝国最有权势5位大公爵之一的奥斯维德伙同一批贵族造反了,与他同谋的居然还有素来与他不合的埃利奥特侯爵。

原来一直称病在家的奥斯维德在领地偷偷训练了一只由上万奴隶组成的部队,在皇帝御驾亲征的当天,这只部队就通过埃利奥特侯爵家的领地,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帝都周围的山区。

而一只数量如此巨大的部队通过了埃利奥特家的领地这位郡守大人却没有向帝都做出任何报告。

在皇帝率领的部队与东方四国军队陷入苦战后这支部队突然兵临帝都城下,而此时在帝都养病的奥斯维德则在帝都内制造了骚乱,趁乱打开了城门,最后帝都内数量不足3000的守军全部战死。

奥斯维德公爵完全控制帝都后,驻在亚婓里亚的一位红衣主教代表教宗向外发表了声明,声明上罗列了皇帝安库斯的各种罪状,当然罪状里自然少不了他的恋童怪癖,也少不了挑动贵族内斗阴谋陷害贵族等等,声明的最后宣布废除安库斯的皇帝称号,宣布择日将为二皇子举行加冕仪式。

与此同时,帝国西方的教皇领的1万教会军队也开始向帝国边境进发,一时间整个亚婓里亚的局势被各种突然发生的事件搅得十分诡谲。

而此时安库斯亲自率领的大军与东方四国联军的战事正处于胶着状态,没有可以抽开身收复帝都的兵力。

而肯迪亚境内的军队闻讯停止了对肯迪亚人的进攻,不过在接到皇帝的让他们火速回国平乱命令后,他们回国的动作却没有加快多少,领兵的将领杜克大公爵似乎在观望,皇帝派去监督军队的几个大臣也没了消息。

看到各种不利消息后,急怒交加的帝国皇帝安库斯终于病倒在行营里,很快这位皇帝就满怀着绝望与愤怒十分不甘的离开了人世,临时前他把皇位传给了身边的三皇子马可。

随着皇帝驾崩,亚婓里亚帝国陷入了彻底的混乱之中。

亚婓里亚皇帝安库斯驾崩后不久,教宗本人突然来到了亚婓里亚帝都,主持了二皇子的加冕仪式,并亲自为二皇子图卢斯加冕,教宗此举赤裸裸的向亚婓里亚人展示了教会对奥斯维德和二王子的支持。

而在帝都的加冕仪式举行的同时,三皇子马可也发表了声明,声明声称亚婓里亚帝国的皇帝从未由教宗加冕,二皇子在叛贼的簇拥下被加冕完全是非法的,教会对于前皇帝指责是毫无根据的,而他自己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不过随着皇帝的驾崩,亚婓里亚的各派势力纷纷开始站队了。

其实在教会势力介入亚婓里亚国内时,贵族们的观望只是基于厌恶帝国皇帝打压贵族的做法,贵族们其实并不欢迎教会过度介入,而此刻贵族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算盘。

贵族们认为二皇子登上帝位稳定住国内形势后,教会势力势必趁机大肆进入这些贵族们原有地盘,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而这位三皇子显然急需支持,已经没有打压贵族的实力和想法了。

这些原本一直在观望的贵族们考虑之后,很多都站到了三皇子马可这边。

对这样的结局,帝都的奥斯维德公爵在接到安库斯驾崩的消息时就已经猜到了,本来他起兵时就不指望单只联合被皇帝打压的教会就能成功,对于多数的贵族他也只想他们继续观望就好,他很清楚这些人都是什么德行。

奥斯维德原本寄希望杜克公爵持续观望的态度能激起皇帝的怒火,这样两人之间自然会产生猜忌,这样的话最后杜克肯定会彻底站到自己这边来,不过虽然情况与自己预想的有所出入,不过他也明白杜克估计还是会站到自己这边来了的。

多数贵族的支持显然彻底改变了复杂的局面,而最后决定局势的关键人物杜克公爵终于也做出了选择,在接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后不久,杜克公爵发表了声明表示愿意效忠二皇子,同时挥军回师国内。

而教会的军队见情况不妙只在帝国境内转了一圈,便退回去了。

就这样亚婓里亚帝国内部彻底分裂成了两股势力,谋逆的贵族和皇位合法继承人马可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一直到奥菲莉亚恢复健康,凯尔过来时也并没有谈到过关于战争的事情,奥菲莉亚一直都对外面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无所知。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