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她弄巧不成拙 > 第80章 彩虹温热

第80章 彩虹温热

2025-04-02 01:15:31

你若善良、正义、坚持真理。

那这个世界上, 所有善良、正义、坚持真理的人都会成为你的骑士。

——《敢梦人》京郊下的这场雨,像是催化剂,既淋湿了他们的衣襟,也淋湿了他们的心。

但又像是保护罩, 为他们罩住了外面更大的狂风暴雨。

他们互相奔赴的这个下午, 更大的风暴已经来临。

经过一个上午的发酵, 网络上针对廖清杉的恶意攻击已经愈演愈烈, 漫骂的内容也越来越不堪入目。

但其中, 有些不同的声音, 硬是扛住所有的压力, 偏要拔地而起。

南栖市。

下午两点, 南栖市官方政府在公共平台公布了南栖市A级纳税人名单,廖氏集团赫然在列。

名单发布之后,又在后面发了一篇有关税收的科普性质的文章。

文中合理论证了对外贸易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论证了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正向关系, 强调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文章的结尾,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笔者模仿着《盘古》电影的最后一幕, 描写道:总有人问, 我们交的税都去了哪里?其实, 税收一点都不神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变成了你们脚下的免费公路,变成了普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变成了保护你们的警察、消防员、军人,变成了更为全面、更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变成了你们能够享有的更多权利。

在这个特殊节点,官方媒体逆风而上,发布这样一篇文章, 四两拨千斤地驳斥了网络上有关廖氏集团的种种质疑,其立场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廖氏集团楼下,各路媒体纷纷来访,架起长.枪.短.炮,将入口处围得水泄不通。

廖敬远坐在后排,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先是转身看了眼旁边的廖京妍,然后对前排的司机吩咐道:小张,你直接开车进地下车库,然后乘电梯,亲自把京妍送到办公室,我到了办公室你再离开。

说完,就二话不说地下了车。

看到廖敬远的身影,各路媒体纷纷围了过来,各式各样的问题,铺天盖地的落下。

廖敬远看着镜头,目光里全是无可撼动的坚定:清者自清,他永远是我的骄傲。

枫桥县。

微博大V认证@木版年画传承人王诗歌发文:《用双手亲自丈量文化脉络的年轻人,不应该被网络舆论淹没》这文像是集结号,发布之后的几个小时,廖清杉拍摄过的所有传承人与手艺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京溪市。

京央电视台制片部主任赵经柏发布言论:电视制作之所以有剪辑这一流程,是为了删繁就简,不是为了颠倒是非。

与此同时,相隔不远的陈不语工作室。

陈不语,国内著名电影导演,从业多年,导演的作品数次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绝对的业界权威。

前天晚上,《盘古》提前公映,他也被邀约前去观影,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表达了殷切期待。

陈导,看他从办公室出来,在门外等候多时的林洛希赶紧上前叫住他,您等会儿是不是有个文化活动要参加啊?陈不语嗯了一声:怎么?你也想去?不是,林洛希微微摇头,问道,您参加完应该有媒体采访吧?陈不语看了她一眼:有事直说。

林洛希这才切入正题:就《盘古》那件事,记者到时候一定会问您的看法,您准备怎么回答?哟,我准备怎么回答还得提前跟你报备一下?陈不语早就猜到了她的心思,故意逗她,林洛希,多少有点恃才傲物了啊。

林洛希:……我不是这个意思。

陈不语笑:那你这么上心干什么,怎么,这电影你还参与分红?我不参与,但上映期间,时间就是金钱啊,国产动漫好不容易要站起来了,就这样被打趴下,林洛希不甘心地说,说完,又看着陈不语,拍了个恰到好处的马屁,您这样心怀后浪的人,能舍得?陈不语听着这个称呼,笑了声:就你贫。

下午六点,陈不语活动结束,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这个问题,他没直面回答,而是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这片土壤好不容易长出了一棵大树,你们非要听风就是雨地把它摧毁,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那风雨,是人造的赝品呢?整座大厅雅雀无声。

陈不语迎着镜头,继续道:如果以后这片文化土壤真的成了沙漠,那每一个将大树连根拔起的人——都没有资格喊渴。

-整整一天,网络上的声音,真真假假,是是非非,掺杂在一起,格外喧嚣。

直到傍晚,也就是廖清杉刚抵达京郊时,网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视频,才微微扭转了一些风向。

视频的发布者此刻正在英国,她在视频介绍里写道:英国与国内有时差,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件事情应该是七八年前了,我当时就在现场,事情不是帖子中描写的那样。

是作者先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介绍的内容,都是通过抽签决定的,我当时抽到的是埃及,当然,也有外国人抽到中国,讲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每个人抽到的主题都不是自己国家的,此举是就是为了促进对各国文化的理解,不存在任何的政治导向。

其次,是作者介绍这段历史在前,提前者提问在后。

提问者确实提问了一个很挑衅的问题,但作者并不是这样回答的,也不是这样表现的,不过很可惜,那一段回答我没有录上,但请大家相信,那个回答绝对称得上是为国争光。

身为中国人,我为他的回答自豪。

此视频一出,舆论开始逐渐向好发展。

真正让舆论风向抖转的完整版视频,终于在三个小时后,也就是应如是手中的手机成功开机之后,被发布到了网上。

与此同时,警方针对此次网络传播事件开展调查。

@平安京溪: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言论自由,但言论后果不自由。

-翌日上午,九点整,《盘古》上映第三天,主创团队在朝大400人礼堂举办新闻发布会。

到了提问环节,现场的不少记者纷纷举起了手。

工作人员拿着话筒,本来准备递给坐在第三排中间的一家媒体,没想到递过去的那一瞬间,被一只手截了过去。

廖清杉往台下一看,又是那个记者。

那个问他是否乘着政策的东风,才敢做这样大胆投资的记者。

她画着精致的妆,长脸尖嘴,一脸的精明相。

抢过话筒,便直入主题地问:经过昨天那一事件,不少观众开始报复性消费,有人预计《盘古》票房将会比之前有更大的爆发性增长,可以说,这次的突发事件反倒让资方占了便宜,资本大获全胜,你什么心情?要说廖清杉听到这个问题时,心里没有任何波动,那是不可能的。

昨晚雨大路滑,再加上夜晚天黑,为了安全,廖清杉就和应如是在京郊睡了一晚,但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他根本没睡几个小时,就要起床,开车往市中心赶。

他风尘仆仆地从京郊赶来,最先听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是人,都难免有些寒心。

他腹背受敌的一天,惊心动魄;他命悬一线的梦想,差点夭折。

但第一个拿到提问资格的人,问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冰冷的问题。

不过,廖清杉也没太外露情绪,伸手去拿话筒,正准备回答。

结果,这个话筒,也被一双手截住了。

是年又青。

他实在是看不过去,拿过话筒,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位记者,替廖清杉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然,回答的语气是毫不客气:有这么大的便宜,你当初怎么不来占?看你这眼红劲儿,心眼应该也不大,这么大的便宜,你怎么不来占呢?有人捆着你的手了,还是有人绑着你的脚了?你当初如果站在我面前,跟我说要给《盘古》投钱,你看谁会拦着你?他咄咄逼人,又条条有理,整个礼堂瞬间陷入一片安静,那位记者也面露难堪。

年又青才没工夫去看她的微表情,把目光投向现场的其他媒体,对着镜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啊,不要觉得资本成功了,资本就占了多大的便宜。

身为观众,你们需要鉴别和抵制的资本,永远是那些用‘劣币驱逐良币’的投资人。

而不是这些冒着投资失败的风险、为一个好作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踏踏实实添砖加瓦的人。

说着,似乎觉得不够痛快,年又青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指着廖清杉说:像他这样的投资人,我希望他赚得盆满钵满!我希望他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获得N倍的回报!只有做到这样的良性循环,包括国漫在内的所有文化产品,才能迎来真正的繁盛!-多么相像。

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多么相像。

一代又一代的守护和传承,是多么相像。

七年前,那场文化交流活动上,一位观众以一种想看中国人出丑的心态,极为不屑地问了廖清杉一个问题:那中国当时又在干什么呢?裹小脚呢,还是缠小脑呢?话里的讥讽和奚落,着实令人气愤。

廖清杉听到这个问题,确实是怔了一瞬。

实话说,他那年也不过二十岁,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所以,在听到挑衅的那一刻,他连拳头都准备好了。

但最后,他还是将拳头和眉头都舒展开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冷静地说:今天的讲述者,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母语环境中长大。

我们今天聚在这里,秉着和平、开放、包容的心态,举办了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为的是增进理解,取长补短,以史为鉴,展望明天。

你非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何居心?廖清杉看着提问者,目光不惧、不怯、不躲。

你不就是想让我承认我们曾经有过的积弱积贫,想让我承认那一段受尽冷眼和挨打的屈辱历史,最后让我难堪。

那我告诉你,中国人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历史,那一段落后的历史,连同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反思,全部都白纸黑字地,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

这份坦荡,试问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他语气听起来平静,但话里的气势太甚,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沉默,目光看向同一个方向。

廖清杉在这片沉默和瞩目中,自信又坦荡地说: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缺正视历史的勇气,但我们更不缺——直面未来的决心。

不论是纵向的古今梳理,还是横向的国别对比,回看历史,只有中国,完成了和平崛起!不奴役他国人民,不侵犯他国领土,不发动侵略战争。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勤劳双手、靠的是顽强精神、靠的是坚韧头脑,靠的是民族自信。

廖清杉目光毫无闪躲,直面提问者的眼睛,掷地有声地说:所以,包括你在内——任何人都别想阻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