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一句话,如同一道霹雳凭空而降。
没有一人敢说话,可那降霜仙子才不在意这些。
她生来坦荡,所思如何,说出的便是如何。
王熙凤急急说道:那太虚幻境司主乃是警幻仙姑,那警幻本就追随于王母娘娘左右。
那织女又是王母娘娘认定的重犯,你如此一闹,可哪有好果子吃!听得王熙凤一言,哪咤的头垂得更低,许久又重重叹了一口气。
我自归于天上,便去了兜率宫,借以仙药救回小七,可重返人间时,此处已经变了一番模样,更是传起了诅咒传说。
我原想查明真相,却没想到,竟在陆家村遇见了第二个小七。
第二个小七?小白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转身看向毕方,毕方自然懂得他的意思,配合地点点头。
黛玉也心知肚明,那命薄上虽然没有把小七的归宿写清楚,可地府几人终究曾在奈何桥上两次看到了小七的身形,且每一次皆与当初不相上下。
地府有鬼差,自能辨阴阳。
那双眼睛不同于常人,旁人靠身形辨人,而地府一众则是借灵魂识人。
他们两次看到的小七皆非意外,而是小七的魂魄确实入了两次地府,但最终现出的依然只有一个身份。
是的,第二个小七。
哪咤的双眼通红,他的双手微微用力,似在刻意隐忍情绪。
这两个小七你是如何辨别的?王熙凤问道。
王熙凤的情绪虽没有过分波动,可胸腔也是不断起伏。
如今牵扯的两人,一个是她的挚友,一个在过去曾与她有一段羁绊。
无论哪个受到伤害,她都会觉得痛心疾首。
可如今,这两人共同缠绕于漩涡之中。
更有甚者,这个漩涡,则是千百年之前便刻意留下的陷阱。
只是以这两人为饵,诱捕的究竟是谁?王熙凤瞥了一眼一侧云淡风轻的绛珠仙子,心又重重跌落了回去。
哪吒搓搓手臂,继续说道:感觉不同。
真正的小七,她虽然娇纵,但又不失可爱。
她会捉弄我,却又识我为神迹,不敢大动干戈,反倒有心守护我。
可第二个小七,看我的眼神却阴森冰冷。
初次见面时,她虽是表现的欢喜。
可我却感受到我们之间的距离感。
直至我试探着触碰织女神像时。
小七突然发狂扑向了我。
那时我以为小七是身中诅咒,一时发狂,迫不得已才向我动手。
于是我处处避让,未曾还手。
可那墙上的布条突然凝结在一起,那些东西把我紧紧包围于其中,让我无法动弹,那时我便知她已经不再是我的小七了。
就因为这些,你才要欺骗绛珠仙子吗?黛玉始终未发一言,反倒是永远追随黛玉的小白急得跳脚。
哪吒愧疚地垂下头,用眼角余光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黛玉的表情。
并非如此,哪吒实乃万不得已。
这一言看似轻描淡写,黛玉却知道这几句话说的艰难。
她本意并非要哪咤在她面前认错。
而是失望这人竟投身于王母娘娘座下,又这般刻意引诱她到此处。
如今再听哪吒细细道来,虽未明言,但也感知到了他的无奈。
算着时间,那时候,他们几位仙子迟迟没有归位,能这般寻踪问迹的,只剩下警幻仙姑的太虚幻境。
她更倾向于哪咤是救人心切。
无意中又误打误撞,成了这等被利用的工具。
于是原本的失望又转成一种气闷。
气他们明明同出一门,她与玄玦对这般事宜皆是游刃有余,偏偏哪咤要成为这种被利用的对象。
哪咤用眼角余光观察了黛玉许久,他知晓黛玉并非小气之人,若真生气也会明晃晃表现出来。
可如今瞧这神情,更像是惦记陆家村种种事宜,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慢慢收了回来。
哪吒小心地补充两句,其实……第二次遇见小七后,我便设法去看了织女娘娘。
如此一言,倒听得小□□神一振。
就连王熙凤也忍不住抬眸看向了他。
王熙凤本就与织女交好,自织女被关押后,也曾几番试探着去寻她。
可那里有重兵看管,那牢笼密不透风。
只是站在那处,不消片刻,便会传到王母娘娘耳中,迎来的只有重罚。
那织女身犯重罪,注定要被关押,直至日月消沉。
千百年过去了,就连王熙凤也慢慢打消了这份心思。
如今听哪咤此言,实在教人意外。
哪咤瞧着几人反应,一扫阴霾,反而还有些得意,我去看望织女娘娘时。
她的状态并不好,可她只是匆匆看了我一眼,便知我所求何为。
三言两语便为我指明了方向。
如今我不敢欺瞒仙子。
这般把仙子引诱过来,实乃是织女娘娘的主意。
黛玉微微一顿。
没想到织女会料到这些。
闻言玄玦下意识拉住黛玉的手,下巴微扬,示意她看向一侧的香云案。
王熙凤也看到了。
如此一眼,原本的困惑也在此时烟消云散。
那一对神器,一个藏在瑶池,一个只有几人知晓,曾出现在绛珠仙子手中。
那黛玉曾透过香云卷看到了织女的惨状,为此特意提前告于织女以做警戒。
却不料织女在那时便已打定了主意。
那织女原本伴于王母娘娘身侧,比如今的警幻仙姑还要亲近几分。
王母娘娘的喜怒哀乐,她皆是知晓,也深知王母娘娘对天规的重视和准备了多年的计谋。
她清楚,若是把提醒放在明面上,给绛珠仙子说个明白。
那绛珠仙子天不怕地不怕,寻到时机,必会有一番作为。
因那绛珠仙子多番庇护,织女下定决心,必要报答绛珠,寻机重返天庭,偷走了藏在瑶池的香云案,并把香云案藏在了陆家村。
特留下了天神之血以做封印。
却没想到,在躲避后来几番追寻时,那血迹阴差阳错被神化,成了神迹。
王母娘娘寻着踪迹,特命天奴守在此处。
时日久了,竟逐渐改变了原本的风气。
那个村子再也不是当初的村子了。
只是没想到时间流转后,当初历劫的几人归来,会是如此造化。
那天奴也在此处自成一派,就连在此处历劫的巧姐,也被王母娘娘设计成了诱饵。
随着分析,黛玉的心也慢慢沉了下去。
她自然知晓织女的用心良苦,只是没想到王母娘娘的势力已经蔓延到此处。
哪咤的表情更是诧异。
经此时把过去说个明白,才发现原来当初的殷婆婆便是王母娘娘身侧的天奴。
好一番设计,任凭他找寻了几次,也没发现半点漏洞,这才下定决心,引绛珠仙子到此处。
哪咤握紧拳头,眸中闪过一丝痛楚。
如今的痛楚比当初失去小七还让他难过。
他原以为他已经抓到了希望,原以为豁出尊严做这种违背本心之事,又设计利用了玄玦和黛玉,此番定能找到小七的踪迹。
他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已经跳出了当初的牢笼,却没想到如今依旧是他被利用。
就连小七如今身在何处,他也没有半点方向。
黛玉微微一笑,抬手抚过香云案,轻声默念口诀,那香云案便在此时慢慢缩小,变成玲珑模样,被黛玉收入囊中。
我已经知道小七在哪里了。
黛玉平静的一言让哪咤再度打起了精神。
周围几人也是齐齐看向黛玉。
黛玉并未多做解释。
只是轻扬下巴,示意他们看过去。
透过红色的布帘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坑。
和当初他们看见的树桩不同,和哪咤当时看到的石碑也不同。
小白顿时便慌了:那里可是我们见过的树桩?黛玉点点头。
除玄玦之外的几人纷纷对视一眼,如今倒摸不摸状况了。
黛玉微微一笑,解释道:哪咤讲述的是这里的因,而我们今时所在的,便是这里的果。
自被哪吒诱导后,我先去往地府,从小白与毕方那里知晓了此处原有两个小七。
那时我与小黑断定,这两个小七皆为一人,只是不知因何逆转,最终双双回到了陆家村。
可自与哪咤共情后,我的神识飘散,几番找寻,却没有答案。
因为这里存在的是三个时间点,又或者可以称之为三个幻境。
黛玉再度转向哪咤。
与哪吒共情时看到的场景,和我中诅咒时看到的场景,皆出于第一个时间。
那时木桶中装的是织女的血。
那本是织女离开凡间时,为两个孩子留下的庇护,想来本意是为了召唤香云案。
那王母娘娘又适时派天奴来到凡间,化身为殷婆婆。
与此同时,自审判完织女后,我们一众也被打入薄命司后,命数就此扩散,开始蔓延出不同枝节。
而月楼的巧儿也因私自帮助织女守住姻缘线,随后被打入薄命司。
历劫时,又误打误撞入了陆家村,成了这里的小七。
那天奴想来察觉到了小七身上特殊仙力。
王母娘娘便在这时发现香云案丢失,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此时半人半仙的小七,刚好让他们行得便利。
那天奴借着小七特殊的身份,在此处一遍遍模拟织女生活的痕迹,以盼在此处,仿出第二个织女,却没想到等来了暂时失去仙力的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