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子便是在那时现身。
那玲珑因中了捉妖师咒术,妖力受损,被迫成了一只小狐。
她只是匆匆一眼,便看出了玲珑身上的妖力,自然知晓那时作祟的不会是玲珑这般的小妖。
她虽奉王母之命下凡捉拿妖怪,却也不愿牵扯无辜,趁机把玲珑放了。
无助的玲珑只得楚楚可怜地跟在黛玉身后。
黛玉被她湿漉漉的眸子看的心软,再一试探,又发现这小狐虽微小,但身上竟留有慧根。
念着一面之缘,黛玉有心助她一臂之力。
用葬花一番共情,再施以花绝寻踪,黛玉很快便知晓了玲珑的过去。
眼前的小狐狸竟被人利用了。
黛玉轻叹一声,在玲珑体|内落下了一片花瓣,帮她消除了这一烦扰。
一平凡间霍乱后,黛玉便把玲珑送到了应问身边,再没有往来。
直到如今,玲珑也不知她曾与绛珠仙子有过一面之缘。
也并不知当初她心心念念找寻之人,早在一开始便错认了。
上一世庇护她的那个男子,转世后成了一名捉妖师,恨不得杀尽天下妖物。
甚至,还出手伤了她。
玲珑认错了人,也错付了心意。
……若一开始,你便认错人了呢?黛玉犹豫了片刻,终是问出了这一句。
她并没有看玲珑的表情,又或者,她根本不敢看她。
生怕在那清澈的眼中会看到失望。
玲珑笑了,她的笑容从来都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么坦荡,那么自然。
人总会有错的时候,既然错了,那便也是命数,是我无法改变的那一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黛玉总觉得玲珑的声音有些低沉。
一时无法判断,如今的玲珑究竟是知道当初真相,还是仍被蒙在鼓里。
玲珑的表情却已松动了许多,情绪也没有半点起伏。
黛玉慢慢放下心来,过去的事就连玲珑也释怀了。
而她不过是个局外人,又何必惦记许久,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黛玉轻叹一声,又随意拍拍玲珑的肩膀,看似是安慰,却又给了她依靠。
人也好,神仙也好,妖怪也好,有些事过去后便不值得一提,只要问心无愧便好。
黛玉说罢,便转身看向玄玦,与之分析当下局势。
玲珑的心里突然收紧又慢慢松开,最后又勾起了唇角,露出了若有若无的一抹笑。
这下是什么都不在意了。
——高阳悬于上空,烈日炎炎,昆仑最边缘的雪在慢慢消融,最后化成了潺潺流水,缓缓流淌下来。
昆仑的一众小仙在初尘仙子的带领下,已做出了一副抵御外敌的姿态。
偶尔也有几个心性不佳的小仙女,会故作委屈地抱怨几句,了刚道出几句,便被初尘仙子带走重重责罚。
那昆仑历来注重修身养性,玄女娘娘又是三界出了名的亲善之神,从不苛待外人。
其名下弟子个个温柔娴静,自来便是名门正派的典范。
如今初尘仙子一番作为,顿引一片慌乱。
连日来,昆仑之外,三界之中,异象横生。
身份低微者,自来便惶恐万分。
害怕一旦有了天变,便会成为三界中微弱的一粒尘埃。
昆仑虽似世外桃源,可这些年,玄女娘娘又过于放纵,虽没有酆都阎王那般弃了职责,却也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自三界开始动荡,昆仑的小仙女也早就议论纷纷——此役必然会殃及昆仑。
如今就连蓬莱也逐日封闭,好借以此躲避纷争,暂且稳住局面。
那些小仙女终日盼着绛珠仙子能早日归来,以稳局势,盼玄女娘娘能拿出当时神魔一战的气势,能重披战衣,光华灿烂。
可他们等了许久,玄女娘娘却终日站在昆仑之巅,静默地看着翻滚的天池。
面色过于平静,始终让人摸不清脾气。
昆仑雪恒古不变。
上古先神曾言,直至日月失去光芒,那昆仑的雪也会存于此处,与天地相连。
却没想到那留存了上万年的昆仑雪,竟在此时有了消融的痕迹。
纷飞白雪,悄然霓裳。
小仙子们身心疲软,在无情风雪中颤抖摇摆。
那昆仑雪簌簌而下,好似命数固有周转。
那皑皑雪山,万年高寒,里面深藏着孤独。
苍白之下,藏着万千人的心事。
如今,凄凉韶华易逝,那些被尘封的过往,终会消散在一片白雪之中。
玄女如今自是无暇顾及身后的一众仙女。
她虽有心助玉儿一臂之力。
却也知,她若贸然出面,必然会连累身后的昆仑一众。
只剩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困于此处,不上前,亦不退后,冷眼旁观局势。
昆仑雪山,千年生出一株绛珠仙草。
引日月星辰之辉,吸浩荡山河之气,终是修炼成形。
黛玉与别的仙子不同,那玄女自来把玉儿当做不可多得的宝贝。
甚至把昆仑的希望也托付在她身上。
可她又心知那孩子的脾气,也并不想勉强她。
尤其是在那孩子与玄玦心意相通之后。
她想做什么,这三界浩大,便由她去了好。
玄女微微叹气,手中合十默念心决,再张开时,两手之间化出一朵绽放的花。
那花生得饱满,娇艳欲滴,明艳动人。
玄女已有百年没有召唤这朵花了。
此花乃是当初宝儿所赠,名为蘅芜。
那时宝儿贪恋凡尘,不愿囿于这终日没有半点变故的雪山,几番撒娇缠着玄女,念着要离开昆仑。
玄女默不作声地看着她的小把戏,心里却知,她这女儿生来聪慧,最擅察言观色。
她哪里是沉迷凡尘的热闹。
那宝儿虽看起来淘气,实际上却成熟稳稳,不过是以玩闹之名做出一个假象,设计在去往地府,陪在酆都阎王身边。
离开昆仑时,宝儿趴在玄女的怀中撒娇。
口中念着,母神若是想念。
便化出蘅芜,在心中默念名字。
不管在哪里都能听得到。
不管多远都会过来找她。
那宝儿,是地府最尊贵的小公主,是住在迷魂殿中说一不二的蘅芜女君。
她虽有顽劣的恶名在外,愈传愈烈,乃至后来逐渐成了真。
俗人只看表面,殊不知那是她刻意做出来的假象。
她的心里自有一番雄图大志,又怎愿看父神所在的地府成为他人的傀儡。
那三界简略分为了天庭,人间和地府。
那酆都阎王居于地府,本就权势通天。
可天庭却借天条之便,逐步把控地府,各司主皆由天神担任,欲架空其主,一统地府。
宝儿与玄玦不同。
玄玦过于冷静,好似看破一切,又不愿牵扯其中,过于清醒。
宝儿极擅长笼略人心,自入地府后。
她便刻意伪装出一副刁蛮胡闹的模样。
几番撒泼、撒娇,酆都阎王只得无奈的把她送到了地府的权力中心。
那小公主偏又不满足于此,故作叛逆的胡闹一番后,使得地府换了一众核心人物,天庭再没有半点可插手的机会。
天庭虽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玄女知晓宝儿的用心良苦,明里暗里也曾几次协助。
却没想到,她如此聪慧的女儿,还是中了天庭的阴谋。
那时恰逢天变,贪恋凡尘的织女刚被关押在银河岸边。
参与织女一事的一众仙子接连被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偏巧那时,憎离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黛玉与湘云要被剔去仙骨的消息,带着一众魔族,便急急闯上天去。
南天门经历了一场大战。
玉帝便命司法天神一平战乱。
那时玄玦并不知实情,只当是魔族趁乱攻上天庭,也便从了旨意。
混乱之时,王母娘娘下旨把天牢中的绛珠仙子、枕霞仙子放了出来,命二仙收服叛乱的魔族。
那一战乃是天庭获胜。
魔族圣女嗜雪被绛珠与枕霞封印。
憎离却因分神被玄玦一剑挑翻,封印在神山之下。
天庭为了封赏几人,特命百花仙子召开蟠桃盛会。
那一场盛会,阴谋重重,几千年都无法抹去痕迹。
百花仙子因违背王母娘娘心意,被王母娘娘惩戒。
稻荷神与偏财神殿前失仪,当众折辱天规天条,被当场问罪。
那司法天神本是一平战乱的头号功臣,王母娘娘特赐仙酒。
玄玦才刚喝下那杯酒,天奴来报,只道魔族余孽在人间起了数次波动。
瑶池内,玉皇大帝当着众仙官的面,为玄玦下旨,命玄玦顷刻下凡,一平叛乱。
那玄玦才刚刚离去。
王母娘娘便又就织女一事细细问责。
其中牵扯的绛珠仙子、枕霞仙子、藕榭神女、降霜仙子,以及月楼的巧儿,皆被打入了薄命司。
而那菱洲仙子,虽未牵扯其中,却因反抗王母娘娘的赐婚之命,也随之入了薄命司。
玄玦归来后。
那天庭上便已经没有了绛珠仙子的身影。
哪咤随在玄玦身后,小心翼翼地说出实情。
玄玦盛怒之下,仙力暴增,第一次失去了克制,大闹天庭。
一时间,天庭死伤无数,遍地阴寒,好似坠身于炼狱之中。
那玄玦也最终被众仙包围,身负重伤,被关在了天牢,奄奄一息,再无半点昔日的风光。
如此消息原是被压制下去。
却不知为何,竟意外传到了在人间历练的宝儿公主耳中。
那宝儿公主并不知实情。
只当是玉儿与玄玦身受天罚。
一个是好友,一个是兄长,两人的惨状皆被添油加醋的传入耳中,她原想多加考虑,可血浓于水,竟是无法冷静下来。
来不及多做打算,宝儿公主携带百万阴兵杀到了天庭,愿助兄长一臂之力。
刚攻至南天门,却身中埋伏了,被四大天王撞个正着。
--------------------作者有话要说:宝儿:全家就靠我一个人了,骄傲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