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绛珠仙子,是王母娘娘花了大心思才从玄女那里要了过来,原以为有天规约束,定能使得绛珠仙子收敛锋芒,哪知道入了天庭不久,便传出了司法天神与绛珠仙子的种种传闻。
这才知道,那两人早已情投意合,原本惦念着昆仑与天庭距离遥远,二人也难得见面,那爱意还未汹涌至此。
乃至王母娘娘主动把绛珠仙子要到了天庭,反倒成了助攻,使得两人更肆无忌惮。
携手接连闯下祸端,那原本以为的约束,反而成了她的庇护。
王母娘娘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索性不再看她,把目光留在玉帝身上,心怀期望。
这三界浩大,总有人能降得住区区一个绛珠仙子。
玉皇大帝闷不做声,他并没有感受到王母娘娘的目光,全部注意力用在了打量绛珠仙子身上。
他原以为,这不过时从昆仑来的一个小仙,再细数下去,不过是一株仙草,任她放肆下去,也并不会惹出太大波动,索性过去从未在意。
可直至人间状况频繁出现,就连尘封千年的往事也被尽数揭露了出来,为了阻止那段过往暴露于众,他特意暗中下令,命人多加阻拦,却不料还是到了这一步。
但……谁说这是输了。
玉皇大帝微微眯眼,视线从在座下众仙官身中巡视了一圈,最终又转回到了正中间的绛珠仙子身上。
火神乃上古之神,绛珠仙子一意孤行,引得火神殒身,可知罪。
一语罢,众仙官又是一阵喧哗。
火神威名在三界中广为流传,其虽为天庭所用,但性情暴戾,从不受天庭约束,更是在人间占地为王,使得一方百姓随于身后,以他为尊。
人间多有议论,这火神乃天地间现留存的最古老的真神,论起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都算是他的后辈。
供奉玉皇大帝,倒不如供奉天地间最为古老的神,以此还能保佑自己长寿。
由此下来,人间对玉皇大帝的供奉少了几分,反倒对火神恭敬有加,称为至尊。
如今降珠仙子所为虽有违天命,却为天庭出了一口恶气。
看似荒唐,实则成了天庭所愿。
论起来本不应称为罪名,可明面上还是要维持着规矩。
众人心知肚明,可在这凌霄宝殿上,也只能把心事装进肚里,再按照着纲常伦理,行着所为正道之事,实乃一大荒唐。
黛玉轻轻一笑,不卑不亢回望过去,小仙乃是正当防卫何罪之有?火神又有何罪,引得仙子痛下杀手。
一个仙官转身看向黛玉问道。
黛玉冷冷一笑,她自然认得此人,当时火神山一战,这人就站在结界边缘,虽未出几分力,但对局势造成了一定影响,不难看出是火神部下之人,再不济也是身受火神庇护。
黛玉反驳道:那我等又何罪之有,竟引得火神痛下杀手?凡间百姓又何罪之有,那火蛇竟要肆意蔓延,若殃及人间,恐怕又是一场大乱,到那时,谁又担负其则?是你,还是我?这……小仙官顿住,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又没办法说出口,话语梗在喉间,憋得难受。
黛玉面色平静,她为的就是这个时候。
如今他三缄其口,必然说明有所顾虑,而这个顾虑兴许就是被关押在火神山的瑞凤,又或者,是离奇暴走的火神。
眼见场面一度安静,小仙官似又想到了什么,急急开口:我等去往火神山的时候,仙子就已经破坏了结界,如今说来,倒非火神霍乱人间,分明是绛珠仙子一行人连累人间啊。
黛玉微微一笑,她还心平气和的,这人就已经乱成了一团,如此对峙,必然处于下风,还真是不中用。
心里虽是不屑,但还顾忌着给他留几分颜面,黛玉眼皮一抬,冷声道:那火神暴走之时你们又在何处??火神山下火蛇遍布之时,你们又在何处?如今风平浪静,这才想起审问我,若那时我不及时应对,不先一步斩杀火神,那现在诸位还会站在这里审问我吗?怕是要换一个新的缘由,绛珠仙子身为上仙,竟冷眼旁观火神暴走,为害人间,不过是换个法子寻我之错罢了。
大胆,天庭可是你可以随意揣测的?王母娘娘似是被黛玉一言中命中,急急站起身。
火神乃是上古之神,岂是你一言就能定夺的?黛玉微微一笑,坦然看回去:我自知人微言轻,不敢否认当初所做之事,可我倒想问问诸位。
口口声声说着为三界众生。
若当时面对困局的非我,乃是诸位,诸位又会做出如何选择呢?那火神暴走本就出于意外,火蛇蔓延在即,结界即将冲破,人间留亡仅在一念之间,若那时还想着什么天规伦理,依着身份,层层递进,百般顾虑,岂不是要眼睁睁看着火蛇蔓延闯入人间。
王母娘娘怒道:荒唐!诛神就要有诛神的规矩。
规矩?我可记不得有什么规矩。
我只知道,人为活物,乃三界之源。
三界万物轮转,自有其宿命。
过去曾言,天神不可以杀人、不可诛神,更不可在人间面临灾祸之时,见死不救。
若那时站在我的立场,你们又会做出什么更为妥善的决定,一来,不触犯任何戒律,二来,还要庇护人间无恙,收得本心,若有人能提出更好的法子,绛珠甘愿受罚。
一语罢,满殿仙人静若寒蝉,玄玦静静地看着站在正中央的黛玉,轻轻勾唇。
返回天庭时,妙玉几人忧心忡忡,他却始终心如止水。
不是不担心她的状况,而是觉得,像她这样的人,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若到时再遇见什么麻烦,她的身后必然还会有他当做依靠。
两端僵持,没有人愿意退后一步,众仙官面面相觑,顺着绛珠仙子所想,细细思索,却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王母娘娘一点点又坐了回去,眼眸轻垂,难掩烦躁,却又无可奈何。
终是太上老君先一步站了出来:仙子所言极是,这本是天规漏洞所在。
若仙子当时没有诛杀火神,必然会引起人间大乱,如今心系人间,先斩后奏,倒是及时避免了一桩祸害,仙子何罪之有?如今她诛杀一仙可救万人,难以平衡利弊,不如功过相抵,就此算了吧。
由着太上老君一言,身后众仙纷纷附和。
黛玉只是静静站于正中,不喜不怒,没有半点反应,好像根本不在意最终的决策结果。
当初她平静的随着天兵天将归于天庭,不过是为了查明一个真相。
如今看来,这个真相逐渐要浮出水面了。
因着太上老君一言,玉皇大帝终是免了诛杀火神之罪,只是大罪当免,必要随小罪以做惩罚。
绛珠仙子终是被罚到人间,找回落在凡间的四个玉魂。
这实在不是什么严重的惩罚,黛玉淡淡一笑,自然知道,这不过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的仓促结尾罢了。
离开了凌霄宝殿,黛玉站于一侧,直至太上老君出现,慢步上前,微微垂身:感谢老君方才解围。
太上老君连连摆手:仙子此行,我早有耳闻,原想助仙子一臂之力,却因三界多有变故,就连仙子再度归位,也来不及为仙子道喜,只是百年未见,仙子倒教人刮目相看了。
黛玉一怔,刮目相看,又何出此言呢?于是忍不住问道:若是按照老君所言,当初的我会做出何事呢?太上老君看向一侧,许久,才做出回答:大概是……一如既往的惊世骇俗,能与天兵天将大战个三百回合,哪会如今日,还能端立于大殿之上,费这些口舌。
黛玉顺势笑出声。
湘云在一侧等了黛玉许久,眼见她没有随在身后,急得过来寻她,恰好听见了这一句,顿时来了精神。
我也觉得稀奇,原本还想着,等到了大殿上,定身已受重伤,可把我担心坏了,正想要冲上去,哪想竟见到你心平气和地站在大殿上,还说了那么多的话。
湘云抬手比划出一个那么长的手势,自觉没有夸张。
黛玉被湘云娇憨的几句话说得心中一暖,轻轻捏捏她的手指,再看向太上老君。
只是如今我还有疑惑,在天牢里看到了哪咤,敢问这位可是又闯下了什么大祸?太上老君身形一顿,笑道:不过是从我宫里盗走了仙丹,不是什么大祸,我本也没有追究,也有一些时日没见到那孩子,没想到他竟在天牢里。
黛玉眉头轻蹙:这是为何?太上老君示意远处月老孤独远去的背影,轻声道:听说为的是一个还未修成人形的仙灵。
眼见太上老君离去,湘云这才挣脱,拉着黛玉,让她在面前转个圈圈,好确定她安然无恙。
黛玉掩着笑意,装成一副忧愁的模样:可如今——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给我了这寻找四个玉魂的任务,这该要怎么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