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白一诺笑着说:我会做二十一道菜。
寻味之夜现在留下来的人都是大厨, 每个细节都要精雕细琢,自然要多费些时间。
节目组考虑到这种情况,便给大家留了足够的时间,但这个时间也不是没有上限的。
寻味之夜比赛规定最长时间为十个小时。
比赛是早上开始的, 即使厨师做得再慢, 也不能慢到让所有人等通宵吧。
记者倒吸一口凉气, 脑海中思绪纷杂, 满是不可思议, 率先问:这怎么能做得完?白一诺思索了一番说:我在住所练习过, 控制好了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那就可以在比赛规定的最后时限前做完。
摄影师的相机拍摄下这一幕, 在场馆中的大屏幕上播放。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听到白一诺话的评委,观众和工作人员都惊讶无比。
白记的粉丝们听到白一诺的话之后, 高兴不已,特别乐观。
二十一道菜,如果做得完的话,那岂不是满满一桌,花团锦簇,富贵锦绣。
评委们一定会目不暇接, 给白老板投一票吧。
我也这么觉得!路人们心生期待:十个小时,二十一道菜,平均每道菜不到半个小时。
不管这菜质量如何,单凭一个人完成,这也着实是一件难事。
也对。
听说安晏这个选手是前朝宫廷菜传人, 宫廷菜以精美繁复出名, 白一诺为了战胜它, 所以不以质取胜, 而另辟蹊径,选了另一条道路。
她既然这么说了,应该是有把握,每道菜花费的时间不多,以量取胜。
相比于普通观众们和白记粉丝们的乐观,评委们则截然相反。
主评委摇了摇头,小声对旁边的人说:以量取胜,并不是一件好事。
旁边的评委点了点头,十分赞同。
正常的选手,比如安晏,会用长时间做出一道汇聚毕生所学的菜肴。
这是最保险的,也是最受评委们喜爱的。
白一诺要做二十一道菜。
每道菜平均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刨去处理食材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比家常菜用的时间还短,能做出来怎样优良的东西?他们是资深业内人士,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什么样的大宴会没见过。
普通的菜只是过眼云烟,只有那些高质量的菜才能让他们眼前一亮。
一道菜,如果不做到极致,怎么能吸引他们?白一诺这种做法未免过于单纯。
主评委魏学军有些迟疑。
他是一位国家级厨师烹饪比赛裁判员,同时也有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京城博物馆副馆长。
主评委可以任意挑选自己想要监督的组别。
他本来不是白一诺这一组的主评委,不过他和白一诺上一场比赛小组的主评委苏珍是好朋友。
在比赛结束之后,他听到苏珍对她赞叹不已。
他热衷于古文化,极其喜欢研究古菜。
京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分馆,叫做国菜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罗列着各个朝代的美食模型,供游人参观。
魏学军是这个国菜博物馆的负责人。
白一诺至今为止做了许多古菜,甚至还有自创的菜品,安晏也是文会楼的传人。
这一组比赛激烈无比。
他内心油然而生出许多兴趣,于是主动申请调来了这一组。
旁边那个评委笑了笑:这不是在家里做菜,也不是在饭店里做菜,而是在比赛场上做菜。
选什么菜,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是一种战略。
这位白小姐还需要再磨练磨练。
魏学军叹了口气,有些忧郁。
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事情真的像他们想的那样,那么白一诺赢的机会不大。
——白一诺不知道评委和观众们对她有什么看法,只一心一意在准备她的食材。
这道菜可以算是她来到现代之后最费心血的一道菜了。
相比这道菜而言,之前的蟹黄面,羊方藏鱼,金镶白玉豆腐可以说连弟弟都算不上。
大魏朝那一道和它特别相似的菜需要十位厨艺精湛的厨师,精雕细琢做上一天才能完成。
这道菜所费的时间和心思相比而言,也少不到哪里去。
这里没有其他人可以给她帮忙,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其中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这道菜,她将手机关闭,彻夜泡在厨房里,对着资料反复琢磨,不断试错,连吃饭都是徒弟提醒她的。
白一诺深吸了一口气,将清洗好的食材放到桌面上。
开始!——安晏在做菜之前,余光看了眼白一诺,心情复杂。
他主动提出赌约有好几个原因。
第一,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第二,他想让袁叔叔看到他的成长。
和那个滥赌酗酒的渣滓相比,袁叔叔更像他们的父亲,给他们容身之所,教他们处世道理,为他们操心。
安晏午夜梦回,偶尔会冒出念头,如果袁叔叔真的是他们的父亲该有多好?可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妄想,和现实违背。
袁叔叔不是他们的父亲,最看重的晚辈也不是他们,而是纪子淮。
纪子淮是袁叔叔的故人之子,颇得他爱护和重视。
就连他们,都比不上纪子淮在他心里的重量。
看见他们亲如父子的相处,安晏内心藏着深深的羡慕。
安晏不奢求自己在袁叔叔心里的地位能超过纪子淮,只求相差无几。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他将他看作毕生的对手,一直想要赢他。
不过还没等他和纪子淮比,白一诺便进入他的视野。
她给安晏最深的印象就是纪子淮的师父。
他战胜了纪子淮的师父,也就意味着他赢了一步。
安晏眼眸低垂,目光越来越坚定,手上的动作变得更加稳。
他准备做的菜是袁家菜其中难度最高的一道菜,也是最具观赏性的一道菜,那就是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是前朝一任皇帝迎娶皇后的时候,袁温的祖先为了庆贺,所创造的一道菜。
皇帝皇后品尝过后,欣喜不已,十分满意,将之列为每次宴会都要做的必备菜肴。
袁温的祖先凭借它,稳定了御厨的身份,当上了总管,一时间风头无量。
在他过世之后,这道菜便进入了袁家菜的菜谱。
这道菜太难了,只有袁温的父亲可以重现这道菜,连袁温都只能做半成品。
不过,安晏悟性极高,又很刻苦,最终学会了这一道龙凤呈祥。
在他将这道菜做出来的时候,袁温满意又惊喜的表情让他至今难忘。
这让他坚定了要在厨艺上登峰造极的心。
过了五个小时,安晏终于将摆盘完成,准备将这道菜送到评委席上。
不过事情好像有些奇怪。
这道菜算是费时长的菜,足足需要五个小时,白一诺怎么还没做完?安晏转头看向白一诺的厨师台,白一诺正好背对着他。
他看不清桌上的东西,只好就此作罢。
龙凤呈祥一上桌,便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
观众席甚至传来惊呼:卧槽,好漂亮。
那是龙吗?那做的是凤么?摄影师立刻将摄像机对准了这道菜,眼里闪过惊艳之色。
这太漂亮了。
这道菜的盘子特别大,龙凤呈祥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
在这个盘子上,金黄色的龙和火红色的凤环绕在一起,龙的鳞片清晰可见,凤的尾羽纤毫毕露。
龙和凤细节繁多,神态逼真,没有一丝一毫的僵硬感,像是真的动物一样存在于这个盘子之上。
主评委魏学军惊讶地说:你的雕工了不得。
安晏面对别人的称赞,笑了笑,十分谦虚:还可以。
虽然安晏谦虚,但是大家都没信。
龙和凤细节拉满,即使放在木雕玉雕和其他的雕刻种类上,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道极为罕见的优秀作品,何况这不是其他的雕刻,而是食品雕刻呢。
如果说前者难度是满分,食品雕刻难度则直接翻了翻。
试过的人都知道,食材太软了,使不上力,难度太大。
这不仅需要极其强大的雕工,还需要对食材的精细了解。
龙凤呈祥光是食物雕刻就将无数人拒之门外。
这就是它之所以难学的原因之一。
安晏解释说:龙和凤整体是用最常见的雕刻材料,也就是萝卜做成的。
金色的龙,火红的凤是因为我选取了不同颜色的萝卜。
魏学军的眼睛根本离不开凤凰的尾羽。
这羽毛被细细地切成发丝一样粗细的丝状物,如果不是安晏主动解释,他还以为这是真羽毛呢。
安晏等评委们观察够了,便笑了笑:这并不是用来吃的,请拿出它们下面的东西。
魏学军往龙凤底下一看,眼睛一亮,原来这底下也有东西。
怪不得龙和凤眼睛都在朝下看,原来正戏在后头。
魏学军将手伸到下面,抽出了一个金色的碗。
在看到里面的东西的时候,评委们都惊讶无比。
这是龙虾粥?好像还有鸡。
金色的碗里装着一碗粥。
这碗粥里泾渭分明,一边是金黄色的鸡,一边是火红色的龙虾。
安晏说:这道菜叫龙凤呈祥。
鸡模样像凤凰,龙虾则是龙,所以叫龙凤呈祥。
魏学军惊喜无比:我曾经翻阅过一些古籍资料,听过前朝龙凤呈祥的名字,不过一直无缘能见。
我问你师父袁温,他却说他不会做,想不到你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评委们看向安晏的眼神变了,什么叫天才?这就是天才!说实话,这些资历深的评委们其实不太看好这个青年厨师比赛,觉得这场比赛有些花里胡哨,过度迎合年轻人的审美。
厨师毕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就像医生那样,不到四十多岁做不到功夫大成。
他们没想到今天能见到安晏这样的惊喜!魏学军尝了一口粥,心里的满意更深。
这粥太鲜美了!既有鸡高汤,也有虾高汤,两种极致鲜的食材融合在一起,让人喝了一口,便再也忘不了这个味道。
其他的评委尝过这道菜,转过头看着旁边的人,不停点头。
这道龙凤呈祥无论是在观赏性上面,还是在味道上面,都让人惊喜无比,远远超出众人的意料。
在安晏下场之后,所有的评委还沉浸在刚刚的世界里。
一个评委面露怀念:怪不得锦衣玉食的前朝皇帝都这么喜欢这道菜。
今日一尝,果真不同凡响。
魏学军一边回味着刚刚粥的味道,一边在思考其他的事情,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过了一会,他终于开口,刚一说话,便让全场的人震惊不已。
我觉得这道菜可以被收录在京城国菜博物馆。
魏学军见摄影师有些不解,便对摄像头说:京城国菜博物馆专门收录各大朝代的名菜。
其他评委听了他的话,先是震惊,随后点了点头。
我记得国菜博物馆收录的前朝菜并不多。
要是论起样貌和意义来,龙凤呈祥并不比它们差,确实可以收录进去。
我也这么觉得。
京城国菜博物馆并不是每道菜都收录,那些流传特别广的菜并没有收录。
刚刚安晏说,现在只有他会做龙凤呈祥,这可是濒危菜!京城国菜博物馆不经常收录那些流传特别广的菜,并不是因为自视甚高,看不起这些菜。
而是因为京城国菜博物馆收录菜品的意义是保护性质的。
它这种收录的动作,相当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菜品没有到濒危的地步,便不需要出马保护。
观众席们听评委们聊到了京城国菜博物馆,一边觉得涨知识了,一边为安晏叫好。
收录进入博物馆……这是何等的荣誉?旁人想都不敢想,但是安晏却做到了。
评委们聊了很久,聊到兴起的时候有些激动。
过了很久,才平复下来。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什么他们聊了这么久,起码一个小时了,下一位选手的菜还没有上来?主评委不再和周围的评委聊天,而是看向周围。
他刚刚聊得太兴起,现在才发现喧嚣的观众席现在居然落针可闻。
发生什么事了?魏学军顺着他们的目光,往底下看去,停留在白一诺身上。
白一诺面前摆放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盘子,这二十多个盘子里一半是空的,另一半里面装着东西。
因为距离太远,他实在是看不清细节,只好看向旁边的大荧幕。
在看到具体菜的时候,魏学军整个人惊呆了。
魏学军在听到白一诺要做二十多道菜的时候,以为她要做很普通的菜,但是她面前的东西,和普通一点也沾不上边啊!定力好的魏学军尚且如此,其他评委更是惊讶,纷纷提出疑惑。
我当了几十年的吃货,什么菜没见过?可是我居然看不出来她在做什么。
你能看出来吗?我也没有见过。
那好像是园林吧,真精美。
旁边那盆看起来像是古建筑。
评委们不知道白一诺在做什么菜,只知道她做东西好看,眼睛直直地盯着她手上的动作,根本无法移开。
观众们也是这样。
他们本来在热火朝天地聊天,偶尔看看大屏幕,交头接耳—— 她在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啊。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目光完全落在白一诺手上。
精美的风景园林,层峦叠嶂的假山,郁郁葱葱的树木陆陆续续出现在她手下。
白一诺的手像是有魔法,点石成金,将那些食材变成了他们吃不起的样子。
在安晏下台之后,白一诺才堪堪做了一半。
观众们耐心不够,其实等不了这么久,但是让他们走他们却不愿意,毕竟看这么久了,却不知道结果,让他们心里像有小猫在挠。
安晏结束的时候,白一诺在做菜。
安清获胜结束的时候,白一诺还在做菜。
纪子淮获胜结束的时候,白一诺还在做菜。
等着等着,天空完全暗淡,天色渐黑,所有的选手都已经比赛完,体育场里亮起了耀眼的灯光,白一诺还没有做完。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唯一的选手身上。
随着时间流逝,她完成的菜越来越多。
可是时间也要来不及了。
裁判员看着计时器,欲言又止。
只剩十分钟了,要是她再不做完。
按照规则,他必须去强制她结束。
场馆里的观众几乎没有走,都停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白一诺。
他们看着她从早晨忙到晚上,中午只是吃了一块糕点,晚饭更是一点没吃,手上的动作根本没停过,一直忙到现在。
她专注的神情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白一诺终于将最后一道菜摆盘完成。
白炽灯耀眼的灯光洒落在她面前,她额头冒出虚汗,有些犯晕,脚步虚浮,差点没有站稳。
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不过白一诺依旧十分认真。
她忍着不适,找到旁边的工作人员:不好意思,我做晚了。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没事,只要规定的时间里,做多长时间的菜都是你的权利。
白一诺感激地笑了笑:这些菜太多了,你能帮我端一下吗?工作人员一口答应,于是场馆中又出现了一道盛景。
二十个盘子,需要二十个人端,人员络绎不绝,场面宏大。
等到所有的菜摆在评委席上,所有的评委惊呆了。
这些菜……太好看了!这一盘是个风景秀丽的园林!这一盘的湖泊波光粼粼。
你们快看这一盘,它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建筑。
评委们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惊讶无比。
每一道菜都像是真的一样。
他们不由地靠近这些菜,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菜肴的细节,一点也不舍得放过。
众人的惊叹声此起彼伏,魏学军也是其中一员。
魏学军惊讶到下巴差点掉了下来。
要不是白一诺一直在体育场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她做菜的过程,他根本不敢相信这些菜是十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其他评委忙着观看这些菜,几个摄影师忙着拍照,根本无人说话。
他肩负着主持工作,于是强忍住惊讶,赞叹说:我本以为你会潦草应对菜肴,没想到这每一道菜都精美无比。
既保质又保量,巧夺天工,不外乎如此。
白一诺但笑不语。
就在这时,一个评委突然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他扳着手指头,数了好一会儿,敲了敲手心:哎呀,可惜了,这十个小时太过少,你没有做完你说的二十一道菜。
太遗憾了。
观众和评委听到他的话,于是数了数盘子,惊讶地发现这真的是二十道菜。
虽然这些菜也很多,不过少了一道,和白一诺之前说的对不上。
众人心里有些遗憾。
白老板的粉丝沮丧无比:白老板居然没做完菜,尴尬了。
大粉说:我觉得光看外形,这二十道菜各不重样,各有千秋,也不是不能赢。
主评委魏学军叹了口气。
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将菜做完。
就像题目明明会做,答题时间却不够一样,让人惋惜。
魏学军感慨了一会,实话实说:赛场如考场,少了一道菜,缺少完整性,分数必然是要打折扣的。
谁知白一诺摇了摇头:没有少。
魏学军有些惊讶:可这里只有二十个盘子。
白一诺走到旁边,和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儿。
工作人员听到她的话,有些诧异,思索了一番之后,便点了点头,离开了这个地方。
白一诺在工作人员离开的时间内,像在拼合拼图,将评委席上的二十个盘子移了移位置。
魏学军满头雾水,不知道她在卖什么关子,只能盯着她手上的动作。
难道换位置能改变菜的味道?不可能啊。
随着时间流逝,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瞪得像铜铃。
因为心急,他甚至有些结巴:这,这!白一诺将最后一个盘子的位置摆好,收回了手。
就在这时,她身后另一块大屏幕亮了起来。
白一诺见到画上的模样,松了一口气,心里感激那个工作人员帮了她的忙。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古画。
原本有些不解的评委们在看到这幅古画之后,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改之前懒散的态度,立刻低下头看面前的菜肴。
现在,他们的眼神不像是在看菜,而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观众们看到大屏幕上的那幅古画,挠了挠头,十分不解:这些评委在打什么哑谜呀?就在这时,有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们看那两个大屏幕,一个屏幕是古画,一个屏幕是白老板做的菜。
这两个屏幕对应上了!!!观众们被提点之后,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顿时精神一振,满眼都是不可思议:卧槽,真的对上了!一个观众拍照搜图,搜出了更多的信息:这是王维的《辋川图》!魏学军听到观众的话,强忍着激动,郑重地点头:那确实是王维的辋川图。
那么眼前的菜的身份显而易见。
它就是——辋川图小样!但凡了解古菜的人,就绕不开这一道辋川图小样。
这道菜可谓是传奇,不仅历史悠久,文化意义同样深重。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道失传的名菜!这幅古画是唐朝大诗人王维所做的画,画的内容是他的大别墅。
在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一位叫梵正的尼姑苦心孤诣,仅凭一己之力,以冷盘的形式,将这幅古画重现。
这一道菜,不仅让梵正声名大噪,还让她青史留名。
但如今,无人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做成的,无人可以将这道菜复刻。
但他们今天居然看到了像是从古画里搬出来的辋川图小样!这让所有人如何不惊讶。
连在旁边等待的安晏都直直地盯着大屏幕,一副愣住的模样。
全场立刻沸腾。
白一诺身处风暴中心,但她依然镇定,好像完全不受影响,负责任地一一解释:华子冈,孔城坳,辋口庄、文杏馆、斤竹岭、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鹿柴、北坨、欹湖、临湖亭、滦家沜、金屑、南坨、白石滩、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淑园。
①此为二十景观。
这二十道菜可独立成菜。
如果拼在一起,便形成一道新菜,所以我之前说有二十一道菜。
魏学军看着这完整的景观,愣住了:我想起前人描述这道菜说的话:山谷郁盘,云水飞动,茂林修竹,奇石怪树,庭园馆舍,无一不精。
此菜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云水流肆。
①菜中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有人说,这道菜之所以失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太难了。
不仅要有精湛的选料,切配,调味和造诣造型,还要将别墅的楼台亭阁和山水桥梁融入为一体,摆进盘子里。
不仅如此,你还要懂园林艺术的分合,高深,曲折,明暗,虚实等布局手法。
如果没有精巧的厨艺和构思,便束手无策。
千百年来只出了一个技艺高超的梵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②现在也有人尝试复刻这道菜,不过用的是卤水,蛋糕,皮蛋,核桃,质量和真正的原作差远了。
而今天,魏学军却看到了这样一副完整,真实,精致,出尘的辋川图小样。
如果说龙凤呈祥的出现,让这场比赛锦上添花,那么辋川图小样的出现,可以说这场比赛已经不是一场比赛了。
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场比赛所能包容的含义。
他看向白一诺的眼神变得复杂。
今天过后,她将扬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