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2025-04-02 01:19:20

赵旸想了想还是觉得贷款读书不能做, 这会害了读书人。

再者,贷款读书跟王安石提出的变法差不多。

如果贷款读书能实行,那么王安石的变法也能实行。

贷款这件事情不能做,不能由朝廷做。

一旦朝廷做了, 那么倒霉的是老百姓。

比起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还是扫盲最重要。

他还是继续开办太阳学堂,让太阳学堂在很多地方开起来。

前段时间, 赵旸派太阳书局的人去了南疆, 在那边开办了太阳学堂。

还有, 几年前,太阳学堂也在江南很多地方开办了起来。

如今,全国各地的太阳学堂加起来有二十几所。

一开始, 开办太阳学堂的费用全部是由太阳书局承担。

后来,赵旸弄了慈善拍卖会, 给了那些有钱人或者达官贵人好名声, 这就让不少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捐给太阳学堂。

每个地方的太阳学堂办的不错,前来读书的学子非常多。

像在金陵, 一个太阳学堂装不下前来读书的学子,太阳书局只好又在金陵开了一所学堂。

不止金陵,还有其他地方,也都办了两所太阳学堂。

赵旸见太阳学堂在江南地区开办的非常好,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对的。

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太阳学堂读书, 那么大宋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至于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一事, 他想管也管不了。

不过, 人只要读了书, 识了字, 就能想办法赚钱, 届时他们就有钱继续读书。

贷款助学这件事情还是算了。

宋仁宗见赵旸回来了,忙问道:贡院那边怎么样?挺好的,不过我被认了出来,掀起了小小的骚动。

没闹出乱子吧?宋仁宗关心地问道。

没有,我激励了学子们一番。

赵旸简单地跟宋仁宗说了下,他巡视监考乡试的情况。

这么看来,胖胖很有可能考中解元?可能性很大。

赵旸轻轻挑眉说道,晏先生他们可是花了不少力气教他读书的,他要是考不中解元,就太对不起晏先生他们了。

你从小被晏先生他们教导,你要是去考乡试能考中解元吗?赵旸左手托着右手手肘,右手撑着下巴,表情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肯定是能考中举人的,但是解元就不知道能不能考中了。

他觉得自己考中解元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没自信?爹爹,我这叫有自知之明。

宋仁宗忽然一脸深意地对赵旸说道:这次乡试,你得好好留意。

赵旸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面露迷茫地问道:留意什么?人啊。

宋仁宗神色非常认真地说道,你得好好留意今年科举考试的青年才俊。

听到这里,赵旸明白宋仁宗的意思。

爹爹,你该不会想在今年的进士中给姐姐挑选夫婿吧?说完,他立马皱起眉心,非常不赞同地说道,爹爹,人家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中进士,肯定是想要入仕途一展抱负,你要是让人家做驸马,这不就断了人家的前程么。

说不定有人愿意做驸马呢。

宋仁宗说道,你留意看看。

赵旸想了想觉得也是。

说不定有人只想荣华富贵,不想做官。

再者,驸马的品阶不低,又是皇家人,还能一生荣华富贵,比入仕途做小官好很多。

行吧,我会注意的。

说起来,他还要给高滔滔留意人选。

对了,还要给言言留意下。

言言是谁?赵旸一脸迷惘,这又是谁?见赵旸不记得言言是谁,宋仁宗没好气地说道:陈思言,陈美人的女儿。

听到宋仁宗这么说,赵旸这才想起来她是谁。

哦,你是说她啊。

她跟你一般大,再过两年就要及笄了,也该给她选夫婿了。

对这位继女,宋仁宗平时还是非常关心的。

陈美人不希望她嫁到高门大户里,那就只能在今年的进士中挑选了。

陈美人愿意把女儿嫁到寒门?今年很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出身寒门。

她不介意。

用陈美人自己的话来说,她就出身寒门。

只要对方上进就好。

爹爹,我还以为你会把陈思言嫁到权贵之家。

虽然这些年,赵旸对陈思言的事情不太关心,但是他知道宋仁宗对这个继女还是很关心疼爱的。

别的郡主拥有的东西,她都有。

提到这件事情,宋仁宗的表情有些复杂:言言虽然是郡主,但是她毕竟不是朕的亲生女儿,大臣们和权贵们对于她的出身是介意的,不会愿意让他们的儿子娶言言。

就算朕下旨赐婚,言言进了那些权贵家的门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赵旸有些讶异:爹爹,没想到你这么为陈思言着想。

虽然她不是朕的亲生女儿,但是朕一直把她当做亲生女儿对待。

宋仁宗因为陈美人的关系,爱屋及乌,对陈思言这个继女很是疼爱。

再说,陈美人就言言一个女儿,她希望言言能一生幸福。

好吧,我会帮你留意。

其实吧……宋仁宗欲言又止望着赵旸,言言嫁给你挺好的。

正在喝茶的赵旸听到这话,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还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咳咳……张茂实见状,赶紧走过来,抬手轻轻拍了拍赵旸的后背。

殿下,您还好吧?咳咳咳……赵旸咳了好长一会儿才缓过来,非常无语地看着宋仁宗,爹爹,你说什么疯话。

朕怎么说疯话了,言言嫁给你,朕和陈美人才能彻底放心。

宋仁宗对赵旸笑了笑,朕对你可是非常放心的。

想都别想!赵旸直接送给他爹爹一个大白眼,我是不会娶陈思言的!言言长得挺好看的,又知书达礼,做你的侧妃是可以的。

我不喜欢,你别乱点鸳鸯谱啊。

赵旸怕宋仁宗脑子抽疯真的乱点鸳鸯谱,你要是乱来,嬢嬢和大臣们会跟你闹的。

朕知道,所以朕没有给你们指婚。

宋仁宗当然知道曹皇后会反对陈美人的女儿给赵旸,也知道大臣们不会同意,所以他就没跟其他人提。

那你还跟我说干吗?朕想看看你的态度,没想到你这么排斥言言。

宋仁宗忽然想到什么,眉头不由地拧了起来,旸旸,你不会因为朕和陈美人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不喜欢言言。

当然不是。

爹爹你和陈美人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赵旸觉得宋仁宗想太多,你不怪朕?宋仁宗非常吃惊意外。

爹爹,我为什么要怪你啊?赵旸没想到宋仁宗会觉得他怪他,再说,我也没有资格怪你啊。

宋仁宗不太相信,又问了一遍:你真的不怪朕?不怪,爹爹你真的想多了。

赵旸哭笑不得地说,嬢嬢都不怪你,我怪你做什么。

宋仁宗听了后,心里便彻底放心。

朕还以为你因为这事才不喜欢言言。

爹爹,你真的想多了。

赵旸说完,又强调一遍,爹爹,你不要乱点鸳鸯谱啊。

你不喜欢言言,朕还点什么鸳鸯谱。

赵旸深深地看了一眼宋仁宗,见他爹爹说的是真的,心里就安心了。

那就好。

对了,你觉得胖胖和言言怎么样?赵旸差点又被他爹爹的话吓到:不怎么样,爹爹你不要再乱点鸳鸯谱了。

他爹爹竟然想让胖胖娶陈思言,真的是太乱来了。

爹爹,我跟你说,胖胖是我最好的朋友,还是我的左膀,你不要胡来啊。

你觉得言言配不上胖胖?不是配不配的问题,而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赵旸一脸严肃地说道,陈思言不适合胖胖。

如果胖胖对陈思言有那个意思,他一定会支持,但是胖胖对陈思言并没有任何心思。

在这三年里,王胖胖跟陈思言见过几次,他对陈思言真的是没有半点想法。

最重要的是胖胖不喜欢陈思言。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宋仁宗也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真的要给王胖胖和陈思言赐婚。

爹爹,我会帮你留意新晋的进士,你就不要再乱想了啊。

赵旸真的怕宋仁宗过后又乱点鸳鸯谱。

好,朕等你的好消息。

赵旸赶紧转移话题说别的事情:爹爹,关于土地兼并这件事情,我有个想法。

宋朝,土地兼并的问题非常严重。

权贵们和乡绅们兼并土地,导致老百姓没有什么土地。

虽然这几年,朝廷一直在努力改善这个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太好。

什么想法?强制手段,加大刑法。

说到刑法,赵旸又想到现在的律法不太好,还有,爹爹,律法得修改。

宋朝的律法对权贵和乡绅太友好,对普通老百姓和贱籍的人很不友好。

我想让包拯和王安石重修大宋律法。

修律法?宋仁宗愕然道,你怎么忽然想修律法?因为我们现在的律法对老百姓来说太不公平了。

赵旸神色肃穆地说道,爹爹,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山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而不是权贵们和士大夫们。

我们的律法对权贵们和士大夫太好了,但是对老百姓就太苛刻了。

除了律法,我们的赋税也该改一改了。

赵旸以前不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才开始了解宋朝的赋税,然后他发现宋朝的赋税真的太多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苛捐杂税,比如说身丁钱。

其实,就是人头税。

他忽然觉得宋朝朝廷之所以这么有钱,怕是左一层右一层赋税弄来的。

赵旸没有去过汴京城以外的地方。

听王胖胖说,他以前跟王安石去的地方都很穷,跟汴京城无法相比。

爹爹,虽然你免了很多赋税,但是说实话赋税还是太多了。

赵旸说道,我特意去查了唐朝的赋税,发现我们的赋税是唐朝的几十倍。

宋仁宗自然知道这些事情:你打算怎么做?该改的改,该取消的取消。

你先写个章程给朕。

好。

越是了解朝政,赵旸越是发现宋朝的内部问题非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趁他爹爹还在位的时候,有的问题能修改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