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025-04-02 01:19:19

还有几日就是中秋节了,前朝后宫都弥漫在一片喜悦的节日气氛中。

没想到八公主突然没了,一时间整个宫中笼罩在一片阴霾下。

八公主突然薨了,对宋仁宗和张美人的打击非常大。

八公主是宋仁宗和张美人的第三个女儿,他们两人之前还有过两个女儿安寿公主和宝和公主,她们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没想到第三个女儿也夭折了。

八公主比赵旸大一岁,出生后一直好好地。

虽然八公主的身体有些虚弱,但是这两年多来并没有生什么大病,也很少发热。

这次却突然发高热,而且来势汹汹,这让太医们有些束手无策。

在八公主夭折之前,喝下了太医们开的退热药方。

喝下后,八公主稍微退了下热,但是没过多久就没了气息。

八公主夭折地猝不及防。

太医们觉得八公主的发热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并不致命。

再说,小孩子发热也不会立马就死掉,一般都会拖几天,像之前的安寿公主和宝和公主她们就是发热好几天,一直没有退热才夭折的。

宋仁宗和张美人原以为八公主能健康平安的长大,没想到八公主也夭折了。

八公主夭折后,被封为邓国公主,之后又改封为齐国公主下葬。

和她两个姐姐安葬在一起。

因为八公主的夭折,曹皇后下令取消了中秋节的安排。

娘娘,我去了福宁宫,但是官家并不愿意见我。

苗昭容一脸着急担忧,张茂实说官家这几日一直忙着政事,没有怎么休息,也没有怎么进食,我担心官家再这样下去会病倒。

官家这是在自责。

虽然曹皇后和宋仁宗并不相爱,但是曹皇后很了解宋仁宗的性子,幼悟突然夭折,官家认为是他的错,是他没有好好地关心幼悟。

这几日,宋仁宗一直忙着政事,谁都不想见,他是想要通过繁重的政事来麻痹自己。

娘娘,您得想想办法,不能让官家这样下去,不然官家真的会……苗昭容真的担心宋仁宗会病倒。

曹皇后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了。

我马上就抱着旸旸去找官家。

这几日,曹皇后没有去福宁宫见宋仁宗,就是给他时间静一静。

现在已过了好几日,不能再任由宋仁宗悲伤下去,不然他的身子会撑不住。

娘娘,您带太子殿下去找官家,官家一定会见的。

就怕他也不愿意见我们。

曹皇后对苗昭容吩咐道,穗儿,你做一些官家爱吃的饭食,待会送到福宁宫。

是,娘娘。

我现在就抱旸旸去福宁宫。

曹皇后说完,就抱起正在挥着小木剑的赵旸,旸旸,嬢嬢带你去找爹爹。

这几日,官家没有来坤宁宫看望旸旸,旸旸一直在问爹爹去哪了。

曹皇后没有带赵旸去找宋仁宗,是因为她担心宋仁宗会迁怒赵旸。

宋仁宗把八公主的夭折怪在自己的身上,认为是他不够关心八公主导致的。

自从赵旸出生后,宋仁宗对他非常关心在意,对八公主就没有那么关心,这让他非常内疚自责。

八公主夭折后,张美人埋怨责怪宋仁宗,说他有了太子,就对八公主不管不问,这让宋仁宗心里越发愧疚。

曹皇后担心宋仁宗会把八公主的夭折怪在赵旸身上,所以这几日不敢带赵旸去找宋仁宗。

不能怪曹皇后这么想,因为宋仁宗一直非常宠爱在意张美人。

八公主夭折,张美人虽然怪罪宋仁宗,但是主要还是在怪赵旸。

她认为是赵旸抢走了宋仁宗的关切,才会导致八公主夭折。

对张美人,宋仁宗一向不太理智。

所以,曹皇后才会这么想。

宋仁宗没有来看望赵旸,赵旸并不生气,毕竟八公主是宋仁宗的亲生女儿。

亲生女儿突然夭折,宋仁宗接受不了这件事情很正常。

不过,宋仁宗要是把八公主的死迁怒于他,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张茂实远远地看到曹皇后抱着太子殿下走来,面上一喜,连忙迎了上去: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张先生请起。

曹皇后问道,官家在吗?在的。

张茂实说道,小人这就进去禀告。

曹皇后叮嘱张茂实道:你告诉官家,这几日旸旸一直在问爹爹去哪了。

张茂实瞬间会意:是,娘娘。

说完,他就转身走进御书房。

官家,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来了。

正在批阅劄子的宋仁宗,手中的笔顿住了。

张茂实又说道:皇后娘娘说太子殿下一直在问她,爹爹去哪里呢。

宋仁宗一听这话,立马丢下手中的笔,急急忙忙起身往外走。

张茂实见状,心里松了一口气,随后赶紧跟了上去。

曹皇后抱着赵旸站在福宁宫外,见宋仁宗神色匆忙地走了出来,她心里便放心了。

参见官……曹皇后的话还没有说完,宋仁宗就伸手扶起她,随即从她怀中抱过赵旸。

宋仁宗把赵旸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低头蹭了蹭儿子柔软的小脸,随后仔细地打量儿子的脸色。

见儿子脸色红润,精神好,他心里登时放心了不少。

赵旸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宋仁宗。

他发现几日不见,宋仁宗苍老了不少。

不止如此,一张脸还非常憔悴。

他伸手摸了摸宋仁宗憔悴不堪的脸,奶声奶气地问道:爹爹,你怎么了,生病了吗?宋仁宗听到儿子这个问题,双眼顿时红了,喉咙发堵,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赵旸见宋仁宗不说话,就转头看向曹皇后,问道:嬢嬢,爹爹怎么不说话?爹爹没病。

宋仁宗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脸,满眼慈爱地看着儿子,随后抱着儿子走进福宁宫。

张茂实见曹皇后站在原地不动,面露疑惑地问道:皇后娘娘?我就不进去了,让旸旸好好地陪官家。

曹皇后对张茂实说道,我待会让苗昭容送来官家爱吃的饭食,你到时候劝官家吃一些。

是,娘娘。

曹皇后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福宁宫,前往苗昭容的宫殿。

看着曹皇后毫不犹豫离开的背影,张茂实在心里微微地叹了口气。

如果皇后娘娘跟着进去,好好地安慰官家一番,官家说不定会感动。

可是,皇后娘娘却……算了,这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张茂实刚走进御书房,就听到宋仁宗吩咐他:去叫太医。

是,官家。

这几日,没去坤宁宫看望儿子,宋仁宗心里有些不放心儿子的身子。

赵旸坐在宋仁宗的怀里,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他看。

怎么这么看着爹爹?宋仁宗眼神柔和地看着儿子,爹爹的脸上有什么吗?爹爹,你去哪呢?宋仁宗眼里一片红血丝,眼下一片黑眼圈,看来他这段时日没有怎么休息。

听到儿子这个问题,宋仁宗心里很是愧疚。

他低下头蹭了蹭儿子的小脸,问道:想爹爹呢?赵旸点点头,软萌萌地说道:想爹爹。

宋仁宗心里的悲痛,瞬间被赵旸这句话字治愈了。

鼻头发酸,眼眶发热,他道:爹爹也想旸旸。

真的吗?真的。

宋仁宗声音有些哽塞,爹爹这几日忙,所以没有去看你。

以后爹爹每日去看你。

其实,宋仁宗并没有把八公主的死迁怒于赵旸。

这段时日,他没有去坤宁宫看望赵旸,是因为被八公主的死打击到了,心里太过悲伤,暂时没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

好。

赵旸送给宋仁宗一个甜甜的笑容。

宋仁宗被儿子的笑容可爱到了,心里柔软一片。

他忍不住低头,再次蹭蹭儿子的小脸。

赵旸回蹭了蹭宋仁宗的脸,奶奶地说道:爹爹乖。

这句话让宋仁宗心中一片酸涩,双眼立马湿|了,好,爹爹乖。

赵旸抬起他的两只小胖手,轻轻地拍了拍宋仁宗的脸。

宋仁宗任由儿子拍他的脸,幸好爹爹还有你。

幼悟没了,但是旸旸还好好地。

但是……就在这时,张茂实带着太医走了进来,打断了宋仁宗不好的思绪。

臣参见……太医刚行礼就被宋仁宗阻止了。

给太子诊脉。

是,官家。

太医走上前,认真地给赵旸把了把脉,随后恭敬地对宋仁宗说道,官家,太子殿下的身子很康健,没有任何问题。

真的?八公主突然夭折,让宋仁宗越发在意紧张赵旸。

官家放心,太子殿下非常健康。

其实,今日一早,太医有去坤宁宫给赵旸把脉。

之前宋仁宗吩咐过他,让他每天去给赵旸把脉。

他每天给赵旸把脉后,都会把赵旸的脉相详细地记录下来。

听到太医说的这么笃定,宋仁宗安心了不少,但是并不能十分放心。

你觉得太子得身子怎么样?沈太医被这个问题问的微微愣了下,旋即他就明白宋仁宗的意思。

官家,太子殿下还未出生时,身子就非常健康。

从赵旸还在曹皇后的肚子里,沈太医就负责照顾他。

太子殿下出生后,身子也一直健康,没有任何问题。

比起最兴来呢?最兴来夭折前,身子也很康健,但是也突然没了。

幼悟也是。

宋仁宗真的害怕赵旸也会这样。

太子殿下的身子比豫王的身子健康。

沈太医明白宋仁宗的担忧,太子殿下的脉搏一直都很有力,官家您可以放心。

好,朕暂且信你。

沈太医见宋仁宗的脸色不太好,说道:官家,臣给您把把脉吧。

宋仁宗摆摆手说:朕没事。

官家,您的脸色不太好,还是让臣给您把把脉吧。

朕只是没有休息好,并没有什么事情。

官家,您要注意休息,保重龙体。

沈太医说道。

宋仁宗轻点了下头:没事了,你下去吧。

臣告退。

虽然沈太医信誓旦旦地说赵旸的身子健康,但是宋仁宗心里还是忧心。

他失去了最兴来,又失去了幼悟,不能再失去旸旸。

他想了想,对张茂实说道:明日,朕去一趟相国寺。

他要去一趟相国寺,给旸旸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