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2025-04-02 01:19:19

赵旸回到坤宁宫, 见他嬢嬢站在桥廊上,双眼眺望着远处的天空,神色不明。

嬢嬢, 爹爹走了?曹皇后听到儿子的声音, 从远处收回目光,转过头目光温和慈爱地看着儿子。

官家刚刚走了。

说完, 她对儿子伸了伸手。

赵旸带着大白小跑到曹皇后的身边, 抬手抓住他嬢嬢的手, 随后轻轻地摇了下:嬢嬢, 爹爹跟你说了什么吗?跟我说了很多。

曹皇后牵着儿子,慢慢地往殿内走去,跟我说颜秀他们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褚越跟我说颜秀他们有些古怪,我就让褚越他们盯着颜秀他们。

赵旸一边摇晃着曹皇后的手, 一边蹦蹦跳跳地走着,我原本以为颜秀他们和李林一样被张尧佐收买了,会做出对我不利的事情来, 没想到他们是密谋叛乱。

这事怎么没跟我说?原本是想跟你说的, 但是颜秀他们之前一直都没有做什么事情来, 也没有跟李林他们同流合污。

赵旸早就想好怎么跟曹皇后说这事,如果不是他们前日突然调班, 我都怀疑褚越他们是不是看错了。

你知道昨晚会出事,为什么不告诉我?曹皇后抬手轻轻地敲了下儿子的小脑袋, 昨晚那么危险, 你竟敢跑去福宁宫, 知道嬢嬢有多担心吗?嬢嬢, 昨晚出事后, 我大概猜到颜秀他们要做什么,所以不能告诉你。

赵旸朝曹皇后耸了耸肩说,如果我昨晚告诉你,你肯定不会让我去福宁宫,然后你带人去福宁宫救爹爹,对不对?曹皇后想了下说:对。

嬢嬢,如果昨晚你带人去福宁宫救爹爹,你猜爹爹会怎么想你?历史上,的确是曹皇后带人去救宋仁宗,但是宋仁宗不仅没有感谢她,还认为这一切都是她做的局,最后把她救驾的功劳强行地给了张美人,借此来册封张美人为贵妃。

曹皇后微微蹙起眉头,没有说话。

以爹爹对嬢嬢你的猜疑,一定会认为这一切都是你做的局,不仅不会感谢你,还会更加猜忌你,所以我不能告诉你,让你带人去福宁宫救爹爹。

赵旸摊手对曹皇后说道,我带人去救爹爹就不一样了,爹爹不仅不会怀疑我,还会觉得我这个儿子做的很好。

曹皇后听完儿子这番话,扬起嘴角笑道:你说得对,如果我带人去救官家,官家很有可能认为是我做的局。

曹皇后在心里惊叹儿子的聪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一直以来,她和官家在旸旸面前相敬如宾,并没有显露出什么异样,但是却被旸旸敏锐地发现官家在猜疑忌惮她。

旸旸,你是怎么知道官家在猜疑防备我?曹皇后仔细地想了想,她好像也没有跟儿子说过官家在防备她一事。

嬢嬢,我看出来的啊。

你看出来的?曹皇后微微挑眉,面露疑惑,你怎么看出来的?赵旸伸出第一根手指头:首先,爹爹来坤宁宫都是来看望我,我不在坤宁宫,爹爹几乎就不怎么来坤宁宫。

第二,爹爹对嬢嬢你的态度说好听点就是客气或者敬重,说难听点就是淡漠。

第三,爹爹看小娘娘,还有张美人的眼神都温柔,甚至还非常宠爱,但是看嬢嬢你的眼神就非常疏离。

曹皇后听得惊得张大了嘴巴,她没想到儿子竟然观察得这么仔细。

第四,嬢嬢你是曹家人,爹爹很忌惮曹家。

赵旸说到这里,老气横秋地长叹一口气,我听师兄说过,爹爹并不想嬢嬢你为他生下皇子,因为爹爹不想他的儿子有一个权势过重的外祖家。

如果不是大臣们一直催爹爹去宗室过继孩子,只怕我永远都不会出生。

曹皇后没想到空净大师连这事都跟儿子说了。

这空净大师怎么什么事情都跟旸旸说,真不把旸旸当做孩子看待啊。

还有,旸旸这孩子竟然什么都懂。

你说得没错。

旸旸这孩子每次都把她吓到。

她原本以为旸旸够聪明了,没想到旸旸还能比她想象中更要聪明。

这孩子才三岁就这么聪明,让她有些担心啊。

所以,我才没有告诉你,这样爹爹就不会怀疑你。

赵旸伸手抓住曹皇后的手,仰着小脸,表情非常认真地说道,嬢嬢,不管爹爹怎么怀疑防备你,我都会站在你这边,所以我要保护你,不能让你被爹爹欺负。

这话说得曹皇后心头狠狠一震,她蹲下神,伸手把儿子抱进怀里,蹭了蹭儿子的小脸。

嬢嬢有你就够了。

官家之前感谢她为他生了一个好儿子,她何尝不感谢他,让她生下旸旸。

在上辈子演宋仁宗的时候,赵旸就非常同情曹皇后,她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错,但是宋仁宗却一直防贼一样防着她。

不止如此,宋仁宗还搞出生死两皇后来给她难堪。

就因为她出身曹家,就要这么对她,真的对她太不公平。

这辈子,他成为曹皇后的儿子,对她是满满的心疼。

宋仁宗对她不好,那他这个儿子就好好地对她。

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历史上的生死两皇后一事发生。

赵旸伸手保住曹皇后,轻轻地拍了拍他嬢嬢的后背,奶声奶气地说道:嬢嬢,我会好好保护你的。

曹皇后双眼湿|了,她把脸埋在儿子的颈窝里,伸手紧紧地抱着赵旸。

嬢嬢相信。

赵旸感觉到勃颈处有些湿意,再次抬手拍了拍他嬢嬢的后背。

曹皇后平复了下心情,松手放开儿子,站起身继续牵着儿子往殿内走。

官家说颜秀他们招供是张美人和张尧佐吩咐他们叛乱,为的就是让张美人救驾有功,这是怎么回事?她低头看向儿子,颜秀他们叛乱不是张美人他们安排的吧,你做了什么?赵旸仰起小脑袋,对曹皇后无辜地眨了眨眼:嬢嬢,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做了什么?曹皇后弯|下|身,伸手戳了戳儿子纯良的小脸。

你没做什么,颜秀他们为什么会说是张美人他们指使的?曹皇后听宋仁宗这么说的时候,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儿子做了什么。

好好地跟嬢嬢说。

旸旸这孩子不仅聪明,还非常的坏。

这孩子才三岁就聪明有计谋,也不知道像谁,她小时候可没有这么聪慧,官家就更不用说了。

被曹皇后看穿,赵旸一点也不意外,毕竟他嬢嬢非常聪明,而且很有政治才能。

爹爹都相信了,嬢嬢你怎么知道是我做的?曹皇后笑着说:知子莫如母。

说完,她双手抱胸,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啊。

赵旸笑眯眯地说,我让褚越拿下颜秀他们的时候,告诉颜秀他们,如果他们想活,就该知道怎么说。

赵旸并没有让褚越明确地告诉颜秀他们招认什么,但是颜秀他们并不是傻子,该知道说什么。

当然,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招认是张美人他们指使他们,在经过一番严刑逼供后才说出来,这样才能让爹爹相信。

曹皇后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笑着说道:我就知道是你搞的鬼。

嘿嘿嘿,嬢嬢,我做的不错吧。

看着儿子一副求表扬的小模样,曹皇后毫不吝啬地夸奖道:你做的非常好,我们家旸旸真聪明。

她曹伊何德何能生下这么聪明又懂事乖巧、孝顺的儿子。

她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好事。

被夸赞的赵旸笑的非常得意,如果有尾巴的话,此时他身后的小尾巴已经翘上天了。

一般般,我就是一般般聪明。

曹皇后好笑地看着儿子一副得意洋洋的小模样,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颜秀他们到底为什么密谋叛乱?如果我没错的话,应该是不满武将的地位低。

这也是赵旸的猜测,还有他们看不到升官加爵的希望,所以想拼一把。

文官升官加职很容易,但是武官想要升职加薪,虽然没有比登天还要难的夸张程度,但是也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出身普通的士兵们。

禁卫军又和普通士兵不一样。

他们因为能力卓越才会被选中做禁卫军,虽然没有达到天之骄子的地步,但是他们也是精英。

他们明明有能力,而且一直保护官家和宫中的安全,但是却一直被欺压。

眼看着那些弱不禁风的文臣们平步青云,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他们心里自然非常不服,觉得这不公平。

当怨气和不满积攒太久,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就会做出冲动的事情来,哪怕他们知道做后的下场会非常惨,他们也要搏一搏。

曹皇后明白赵旸的意思,轻轻地叹息一声:大宋自建国以来,重文轻武,一直以来武将地位低下,武将们不满也很正常。

曹家是武将。

如果不是曹家背景雄厚,只怕也会非常惨。

别看曹家是开国元勋,但是曹家这些年来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实权。

曹家人在朝中,并没有一个人任关键重要的职位。

文臣们不仅排斥武将们,而且不允许武将们在朝中任要职。

文臣们是绝对不允许武将们在朝中掌握大权。

这是不对的,武将们的地位应该和文臣们的地位一样高。

赵旸一脸严肃地说道,文臣们治国,武将们保家卫国,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两者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不能谁比谁高贵。

曹皇后很吃惊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觉得武将们是莽夫,只会打仗杀人,不被文臣们待见。

文臣们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比武将高一等。

旸旸,你长大后想要改变武将的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知道。

还有文臣们很不好惹。

自古以来,历史都是文臣们来书写。

惹怒了文臣们,文臣们会在史书上使坏,就像秦始皇,被文臣们污蔑成无恶不作的暴君。

嬢嬢,我知道啊,爹爹不就是很怕文臣们吗?赵旸当然知道惹怒文臣们的下场,会被文臣们故意抹黑。

历史上的皇帝被文臣们抹黑的不在少数,比如说鼎鼎有名的秦始皇。

我不怕,我要收复幽云十六州,需要武将们的支持。

他不管以后会被文臣们在史书上黑成什么样,他要做的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被外族欺负羞辱。

见儿子说得这么坚定,曹皇后心中非常欣慰。

嬢嬢支持你,也相信你能做到。

嬢嬢,爹爹跟你说了什么,我看你刚才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赵旸想到了什么,皱起眉头说道,爹爹不会怀疑你了吧?没有,你爹爹感谢我为他生下你这么好的儿子。

曹皇后之前在睡梦中听到宋仁宗说感谢她的话。

不久前,宋仁宗非常正式地感谢曹皇后为他生下赵旸这么好的儿子。

爹爹是该谢谢你。

不过,赵旸心里清楚他嬢嬢不屑宋仁宗的感谢。

你啊……曹皇后一直没把张美人当做一回事,也没有想过对她出手,因为张美人不值得她出手。

不过,如果张美人做出对赵旸不利的事情来,曹皇后是绝对不会放过张美人。

曹皇后没想到她还没有出手对付张美人,她儿子就把张美人解决了。

张美人和张尧佐这件事情,你做得有些冒险了。

赵旸也知道他这件事情做得有些草率,不过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影响他。

我就是想看看,在爹爹心中,是张美人他们重要,还是我这个儿子重要。

说完,他咧嘴笑得非常灿烂,看来在爹爹心中,还是我这个儿子比较重要。

曹皇后失笑道:这点,我也是没想到。

曹皇后一直觉得在宋仁宗心目中,张美人比他们每个人都要重要。

她已经做好等张美人生下皇子后会被官家宠爱的准备,也做好官家因此不喜欢旸旸的准备。

她还做好赵旸会被宋仁宗废黜的准备。

说实话,我觉得爹爹不会相信是张美人和张尧佐做的局,但是爹爹却偏偏相信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赵旸原以为宋仁宗对张美人宠爱的程度,是不太相信张美人和张尧佐做局的。

再者,宋仁宗对张美人没有任何猜忌和防备。

看来,张美人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受宠。

应该是张尧佐四处拉拢禁军触怒了官家。

曹皇后语气淡漠地说道,你爹爹还是非常宠爱张美人,他不会对张美人做什么。

再者,张美人如今怀有身孕。

不过,爹爹应该不会再封张美人为贵妃了吧。

曹皇后似笑非笑地说道:只是现在不会册封张美人为贵妃,以后就说不定了。

在曹皇后看来,宋仁宗有时候行事太过感情化。

不过,官家不会轻易放过张尧佐。

就算爹爹想放过,大臣们也不会放过张尧佐。

赵旸伸了伸懒腰,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了。

以后有事一定要跟嬢嬢说。

曹皇后板着脸,神色非常严厉,这次运气好,你没有出事,但是以后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

赵旸乖顺地点头:好,以后有事一定跟嬢嬢说。

说完,他想到颜秀他们,以爹爹的仁慈,一定会宽大处理颜秀他们,估计会颜秀他们贬为平民,赶出皇宫。

嬢嬢,如果颜秀他们被赶出皇宫,让曹家收留他们。

你觉得他们是可用之才?能从平民做到禁卫军是有一定的才能,再说他们孤注一掷的勇气还是值得奖励的。

赵旸言道,只要给他们机会,好好运用他们的才能,他们就会非常衷心,会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赵旸认为颜秀他们是一把好刀,可以好好地利用这把好刀。

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就让曹家收留他们。

曹皇后说道,希望他们以后不会让你失望。

应该不会让我失望。

赵旸说着就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嬢嬢,我有些饿了,我们吃点心吧。

曹皇后吩咐春玉去取一些点心来,随后陪着儿子一起吃点心。

坤宁宫里,曹皇后和赵旸母子俩和乐融融。

而,福宁宫里,宋仁宗正在被大臣们喷。

大臣们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也知道昨晚发生的叛乱的始作俑者是张美人和张尧佐。

他们还知道张尧佐和张美人四处散布谣言说要废黜太子,十分生气。

晏殊身为宰相,当然要第一个谏言,他让宋仁宗一定要严惩张美人和张尧佐。

其他大臣纷纷赞成。

他们还说张美人妖言惑众,不配做美人,让宋仁宗一定要严惩张美人。

对晏殊他们这些大臣们来说,赵旸是曹皇后和宋仁宗的嫡子,出身高贵。

再者,太子殿下聪明懂事,他们决不允许宋仁宗为了一个美人的孩子废黜太子。

大臣们一点也不客气,责怪宋仁宗平日里太过宠爱张美人,才会让张美人做出这种大逆不道,又荒唐至极的事情。

当初,宋仁宗要册封张美人为贵妃的时候,大臣们就极力反对。

他们认为一个舞女出身的人,不配做贵妃。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如今张美人还没有生下皇子,就在图谋太子之位,真的太胆大妄为了。

宋仁宗被大臣们喷得一句话也反驳不了,因为大臣们说得非常对。

如果不是他太过宠爱张美人,也不会让张美人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大臣们让宋仁宗严惩张尧佐和张美人,以及颜秀他们。

不过,宋仁宗仁慈,不忍心要了他们的命。

宋仁宗下旨褫夺张尧佐官职,并打他一百板子。

颜秀他们也被贬为平民,并赶出皇宫。

至于张美人被贬为才人,没有他的命令,她不得走出鸣鸾阁,任何人也不得去鸣鸾阁看望她。

对于这样的惩罚,大臣们还算满意。

正在外地途中的韩琦他们不久后也得知了这件事情,当然非常气愤。

他们纷纷写劄子,在劄子里痛骂张尧佐、张美人和颜秀他们。

韩琦他们写的还比较含羞,包拯和范仲淹就写得非常尖锐了,一点也不客气。

看得宋仁宗又气又羞愧。

包拯他们还在劄子上写到,赵旸是大宋的皇太子,任何人都不得伤害或者羞辱皇太子,即使是宋仁宗的宠妃也不行。

在劄子里,包拯还不客气地说张美人是妖妃。

他之前就告诫过宋仁宗,让宋仁宗不要太过宠爱张美人,可惜宋仁宗并没有听。

如今,张美人犯下如此大错,包拯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又把宋仁宗给喷了一番。

宋仁宗庆幸包拯已经被贬出汴京。

如果包拯没有离开,他又要被包拯喷一脸唾沫。

范仲淹不仅写劄子把宋仁宗喷了一番,还写信把晏殊骂了一顿。

他怪晏殊没有保护好太子殿下,让太子殿下受如此委屈。

晏殊很冤枉,毕竟他刚回到汴京没多久,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范仲淹在信里,让晏殊保护好太子殿下,不要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被好友责怪的晏殊只能照做。

不过,这次的事情,明明最大的受害者是宋仁宗,毕竟他受到了惊吓,但是大臣们没有一个心疼他,反而责怪他太过宠爱张美人。

不对,现在是张才人。

赵旸不是这次事情的受害者,却被大臣们非常疼惜,觉得他们的太子殿下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和伤害。

鸣鸾阁里,张书琴不敢相信自己被贬为才人,更不敢相信自己要一直被软禁,最最让她不敢相信的是宋仁宗不愿意见她。

无论她使用什么办法,哪怕是她用肚子里的孩子来求见宋仁宗,宋仁宗也没来见她。

这几日,张才人一直在鸣鸾阁里闹,没有任何意外地把自己弄得动了胎气。

即使张才人动了胎气,宋仁宗也没有来鸣鸾阁看望她,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

此时,张才人靠坐在床上,脸色苍白,神情哀伤。

橘白坐在床边,手里端着药碗,苦苦哀求张才人喝药。

娘子,您肚子里还有孩子,您不顾你自己,也要顾肚子里的小皇子啊。

官家不要我了,也不要我肚子里的小皇子,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几日,张才人一直在闹,以为能见到宋仁宗,结果还是没有见到宋仁宗。

以前,不管宋仁宗再怎么生她的气,只要听说她不舒服,会立马跑过来见她。

可是,这次她动了胎气,宋仁宗都没有来见她。

娘子,只要您平平安安生下小皇子,官家一定会欢喜的,到时官家就不会再生您的气,一定会和您和好如初的。

橘白不忍看到张才人这么消沉下去,继续劝说张才人道,娘子,您为了怀上小皇子,连自己的身子都不顾。

如今,您要是放弃,就太对不起您自己了。

张才人听到这话,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双眼里还是一片灰败。

橘白想了想,决定还是再刺激下张才人。

娘子,难道您就这样输给皇后娘娘吗?您这样自暴自弃,只会如了皇后娘娘的意。

虽然她并不想挑起娘子和皇后娘娘之间的矛盾,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拿皇后娘娘刺激娘子。

娘子,你这样自暴自弃,不仅不会有人同情怜悯您,还会让他们高兴,您这么多年一直深受官家的宠爱,就这样输掉,您甘心吗?这番话说得张才人有了点反应,橘白见状,再接再厉地说道:您只要生下皇子,就一定会复宠,届时您就可以为您的伯父报仇,让皇后娘娘他们不好过。

可是,如果您打算自暴自弃,不仅保不了仇,还会如了皇后娘娘他们的意,您真的要这样吗?不……我不要这样……张才人空洞无神的双眼终于有了光亮,她苍白的脸上露出忿恨的神色,我要报仇,我决不能如了曹伊的意。

见张才人终于有了些精神,还有了斗志,橘白在心里长松了一口气,继续对张才人说道:娘子,您现在要做的就是养好身子,平平安安把小皇子生下来。

虽然官家听信了谣言生您的气,但是奴婢觉着官家心里还是有您的。

再说,官家一直希望您能给他生下皇子,您只要生下皇子就一定能复宠,所以您要振作起来啊。

你说得对,我要振作起来,我要平安生下皇子,我要复宠。

张才人被橘白这番话激得双眼布满了仇恨,同时又充满了斗志。

喂我喝药。

橘白听到这话,差点喜极而泣,连忙舀起一勺药喂到张才人的嘴边。

娘子,您现在要好好喝药保胎。

张才人张嘴,乖乖地把苦涩的药喝了下去。

橘白见张才人喝了几口药后,无声地流下眼泪,吓得她连忙拿手绢给她擦眼泪。

娘子,您怎么哭呢,是不是药太苦?张才人摇摇头,无声地流着泪说道:橘白,只有你对我好……之前,官家宠爱她,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就连她喝药,也舍不得她吃半点苦。

可如今,她动了胎气,官家也不愿意来看她一眼,难道之前官家对她的情谊都是假的吗?娘子,您不要伤心,官家只是听信别人的谗言误会您了。

橘白安慰道,奴婢相信过段时间,官家就会想明白,届时一定会来看您的。

真的吗?张才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宋仁宗不爱她,不要她了。

真的,您不要放弃。

好,我不放弃,我会养好身子,生下孩子。

肚子里的孩子是她唯一的依仗了,她不能自暴自弃。

娘子,把药喝完,您再吃点东西吧。

好。

坤宁宫里,苗昭容正在和曹皇后制作菊花茶。

娘娘,张才人动了胎气,官家也没有去看望,这次张才人真的失宠了吧。

苗昭容最想看到的事情就是张才人彻底失宠。

曹皇后把晒好的菊花装在一个布袋里,只是暂时的,等她平安生下孩子就会复宠。

不是吧?苗昭容不愿意相信。

官家疼爱她这么多年,对她很有感情的,不可能因为这次的事情,就彻底嫌弃了她。

曹皇后虽然和宋仁宗的关系并不亲密,但是可以说她是最了解宋仁宗的人,这次的事情让官家很生气,但是并没有让官家彻底厌恶她。

官家软禁她,不去见她,就是为了让她不要再次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官家他竟然对张才人……苗昭容不敢相信。

还有,大臣们一直不满官家宠爱张才人,这次张才人做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大臣们对她非常不满,并责怪官家太过宠爱她。

官家为了给大臣们一个交代,暂时也不会去宠爱她。

曹皇后语气淡淡地说,等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渐渐被淡忘了,官家就会去鸣鸾阁看望她。

张才人做了这么胆大包天的事情,官家竟然对她还有情,竟然还想宠爱她,官家这是疯了吗?苗昭容难以接受。

曹皇后轻轻地瞪了一眼苗昭容,提醒她道:穗儿,慎言。

娘娘,我不理解,我真的不理解。

苗昭容难以置信地说道,官家如此爱张才人么。

曹皇后一脸深意地说道:官家舍不得张才人。

在她看来,官家并没有爱张才人爱到刻骨铭心的地步。

与其说他爱张才人,不如说他舍不得张才人,舍不得张才人对他的爱,舍不得张扬鲜明的张才人。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臣们越是反对他宠爱张才人,他越是要宠爱张才人。

说到底,官家就是一个幼稚又叛逆的人。

张才人到底给官家灌了什么迷汤,让官家如此爱她。

苗昭容除了不能接受,还有些嫉妒吃醋。

官家和张才人的事情,你我不要管。

曹皇后一直看得非常明白,所以她对张才人的态度非常宽容。

如果她要动张才人,官家是绝对不会放过她。

或者说,官家倒是希望她出手对付张才人,这样官家才有把柄或者借口废掉她这个皇后。

随他们闹。

在曹皇后的眼里,宋仁宗和张才人之间的感情太过幼稚,也太好笑。

娘娘,我就是不服气。

如果换做是皇后娘娘,只怕官家绝不会轻易放过皇后娘娘。

有什么不服气的,张才人再怎么闹,你在官家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曹皇后宽慰苗昭容说道,你何须跟张才人计较。

娘娘,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无法像你一样真的不在乎。

苗昭容不是曹皇后,她和宋仁宗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从小感情就非常好。

虽然她一直看不惯张美人,但是从来没有嫉妒过张才人。

不过,就在刚才得知宋仁宗深爱着张才人,她的心不受控制地生出嫉妒的情绪。

你心里有官家,自然做不到不在乎。

曹皇后告诫苗昭容,穗儿,不要因为嫉妒去做不该做的事情,明白吗?有时候女人因为嫉妒,会一时冲动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曹皇后不希望苗昭容因为嫉妒,出手对付张才人,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苗昭容明白曹皇后的意思,点点头说:娘娘放心,我不会对张才人做什么。

那就好。

曹皇后说完,又说道,这段时日,不要在官家面前提张才人的事情,知道吗?娘娘,我知道。

苗昭容虽然刚才嫉妒了,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

娘娘,我不会冲动做不该做的事情。

曹皇后看了看苗昭容,笑着说:那就好。

苗昭容不再说张才人的事情,转移话题说起别的事情来。

再过段时间就要入冬了,娘娘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些旧衣物送到举子仓?每冬天的时候,曹皇后和苗昭容她们都会收集一些旧衣物送去给举子仓的孩子们。

是要准备一些了,不过不用像去年准备的那么多了。

曹皇后说道,目前举子仓里只有五岁以下的孩子,加起来十个都没有。

娘娘,其他的孩子呢?被人收养了。

这人就是曹家。

这件事情算是机密,曹皇后不好跟苗昭容说。

那么多孩子都被收养了啊。

苗昭容一脸诧异,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好好地。

会好的。

那些孩子以后是要上战场的,能不能好就看老天爷了。

太子殿下怎么还没有回来?他去御书院了,只怕要到午时才能回来。

前两日,赵旸去御书院找晏殊玩。

晏殊非常欢迎太子殿下来找他玩。

他陪赵旸一起吃点心、喝茶。

还教赵旸写字、读书。

不止如此,他还给赵旸说故事。

当然,他还陪赵旸玩五子棋、九连环。

此时,赵旸正被晏殊教写字。

从去年开始学写字,到目前为止有一年多了。

赵旸写字要比一年前好很多,但是还是写的非常丑。

他自己觉得非常丑,因为太飘了。

他人小,手腕没有什么力气,写出来的字就很飘。

晏殊就教他怎么写字不飘。

晏殊一边教赵旸写字,一边教赵旸认字。

这两天,晏殊教了赵旸几首诗词和一些字。

他发现太子殿下果然如希文他们所说的那样非常聪慧,教太子殿下三遍,他就能学会。

这两日,跟太子殿下相处下来,晏殊越发喜欢赵旸。

到了午时,赵旸就离开了御书院,去福宁宫找宋仁宗。

宋仁宗见儿子回来了,就带着儿子回坤宁宫用午膳。

这段时日,宋仁宗不是在坤宁宫用膳,就是在庆宁宫用膳。

同时,他也经常留在曹皇后的宫里和苗昭容的宫里。

曹皇后见宋仁宗准时地带儿子回坤宁宫用午膳,就让人赶紧布置午膳。

苗昭容准备回自己宫里用午膳,却被曹皇后留了下来。

没一会儿,福康公主下了学来到坤宁宫。

私下用膳的时候,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都没有那么多规矩。

用膳的时候,可以聊天说话。

福康公主先是跟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说她上午学了什么,然后抱怨又要背书。

听着福康公主不满的抱怨,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满脸无奈的笑容。

福康公主问赵旸上午做了什么,赵旸把他上午跟晏殊学到的东西跟她说了说。

听完赵旸的话,福康公主被打击到了。

她觉得自己是姐姐,学的东西应该身为弟弟赵旸快,比赵旸聪明,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福康,你再不好好读书,太子殿下就要超过你了。

对于女儿不爱读书这一点,苗昭容心里很是无奈。

福康,你姐姐说的没错。

宋仁宗说道,旸旸学会了很多诗词,也会背《论语》和《孟子》,你再不好好读书,就要输给旸旸了。

福康公主瞪向赵旸:旸旸,你学这么快做什么?旸旸学这么快,就显得她好笨。

赵旸一脸无辜:我学得不快啊。

说完,他鄙视地看了一眼福康公主,是姐姐你太笨了,学得慢。

他现在学习的进度还算慢的,跟王胖胖相比,他真的不快。

王胖胖那小子,从上半年开始就正式学习四书五经。

幸好他跟王胖胖的打赌不是在现在就兑现,不然他肯定输。

他们的打赌是等到王胖胖从舒州回到汴京在兑现,那个时候他肯定不会输给王胖胖。

福康公主不服气地反驳道:我哪里笨了,明明是你太聪明了。

说完,她眼神幽怨地看向宋仁宗和曹皇后,爹爹、嬢嬢,你们干吗把旸旸生得这么聪明。

旸旸长大后就不可爱了,老是笑话她这个姐姐,还总是欺负她。

明明一年前,旸旸又可爱又乖巧。

曹皇后和宋仁宗被福康公主这句话逗笑了:福康,你自己读书不用功,还怪爹爹和嬢嬢。

本来就是。

福康公主气呼呼地对赵旸说道,旸旸,你才三岁,不要学那么快。

说完,她夹了一块羊肉放进赵旸的碗里,姐姐给你吃肉,你读书学慢一些。

苗昭容被福康公主这句话气笑了,抬手轻轻地敲了下头。

你给我好好读书。

一块羊肉就想收买他,天真!姐姐,你再不好好读书,连大白都比不上了。

旸旸,你这个坏弟弟!姐弟俩又在饭桌上吵了起来,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见怪不怪了。

大白见福康公主对它小主人后,立马就叨她。

福康公主气得连饭都不吃,满屋子里追大白、追赵旸跑。

看到福康公主这副调皮的模样,苗昭容气得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宋仁宗倒是喜欢看两个孩子玩闹,觉得特别有生气。

最后,还是曹皇后让他们停下来,他们才老老实实地继续用膳。

用完午膳,宋仁宗没有急着回福宁宫,而是留在坤宁宫边喝茶,边和曹皇后她们聊天。

福康不小了,该安排她好好学规矩了。

福康公主如今八岁,再过几年就要及笄。

在她及笄前,除了学习规矩,还要学女红。

当然,还有琴棋书画,还有治家管理之术等东西。

宋仁宗一想到女儿还有几年就要及笄,心里不由地有些着急了,决定从今日起好好地给女儿物色驸马。

是要好好地让福康学习规矩了。

苗昭容说道:还有女红。

这孩子到现在还不会女红。

哪怕是公主,在嫁人前也要学会女红。

那就让福康学。

宋仁宗看到正在院子里玩闹的女儿和儿子,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转头对曹皇后说道,皇后,你是不是该选一个女孩子进宫好好教养?在赵旸还没有出生前。

宋仁宗那把赵宗实接到宫里教养,那个时候曹皇后准备收养一个女孩子教养。

不过,后来赵宗实又被送了回去,曹皇后也就没有收养女孩儿。

官家,您有看中的孩子吗?宋仁宗微微摇了下头:朕没有,你先挑选,然后朕看看。

官家,旸旸才三岁,是不是太早了点?曹皇后说道,臣妾打算等旸旸六岁的时候,收养一个女孩儿好好教养。

宋仁宗想了想,觉得是有些早了。

那就等到旸旸六岁,你再挑选一个女孩儿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