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汴京城外的庄子需要一个多时辰。
在牛车上, 赵旸跟曹许他们三人斗起了地主。
两年前,赵旸就把扑克牌给弄了出来。
这两年来,扑克牌在汴京城非常风靡。
不管是达官贵族, 还是平民老百姓闲暇的时候都会玩扑克牌。
说到扑克牌,那还得说起另外一件事情。
两年前,赵旸央求着曹皇后给他开了一个书局, 名叫太阳书局。
扑克牌就是从太阳书局流传出去的。
除了扑克牌, 太阳书局还弄不出有趣又文雅的小玩意儿, 比如说大富翁游戏、飞行棋、跳跳棋、拼图、积木、玩偶等很多东西。
除了这些有趣好玩的东西, 太阳书局还弄出漫画和报纸来。
太阳书局的第一本漫画是赵旸画的。
他把看过的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听说过的有趣故事用漫画形式画了下来。
他的这本漫画卖得非常不错,从那以后汴京城里就流行起漫画。
当然,老百姓叫漫画为小人画。
赵旸让太阳书局搞起签约制度,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月都有更新。
除了签约小人画作者,还签了不少话本的作者。
别看汴京城繁华, 但是有不少文人学子吃饭都是问题。
如今, 他们可以通过写话本或者画小人画赚钱,不仅可以养活自己,甚至还能贴补家里。
现在, 太阳书局有不少签约的小人画作者和话本作者。
这些作者保证每个月更新。
赵旸还在太阳书局搞起了报纸和杂志。
报纸分为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社会板块, 第二个板块是娱乐板块。
社会板块:专门报道民间的事情,这些事情必须是真实的。
娱乐板块:专门报道民间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或者达官贵人,又或者名人的八卦消息。
太阳书局发布告示收集各种各样的消息, 不少人前来卖消息。
当然, 并不是每个消息都买。
为了新闻的真实性, 赵旸又让太阳书局培养签约记者。
目前, 太阳书局签约的记者有十几个, 他们游走于汴京城里每个角落,获取各种各样的讯息。
然后,上报给太阳书局的编辑,再由编辑决定刊登哪些新闻。
太阳书局弄出来的报纸叫汴京城日报,目前是汴京城最为流行,最为有名的报纸。
还有杂志。
太阳书局的杂志有八种。
第一种杂志就是后世的美妆杂志,名叫《生活美》,专门刊登汴京城里流行的衣服、发饰、首饰、妆容等。
第二种杂志是美食杂志,名叫《大宋美食》,专门刊登报道各地的美食。
第三种杂志是话本杂志,名叫《话本集》,专门刊登各种话本。
第四种杂志是小人画杂志,名叫《小人画集》,专门刊登各种小人画。
第五种杂志是动物杂志,名叫《动物集》,专门刊登报道各种动物。
汴京城里很多人喜欢养猫、养狗、养鸟等。
在大宋,养猫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
比如说你从邻居家抱养一只猫,是要给邻居送礼的,而且这礼还不能寒碜。
第六种杂志是医学杂志,名叫《医》,专门刊登科普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药材,最常用的药方。
当然,还有各种药材的科普,以及防疫之类的事情。
第七种杂志是文学杂志,名叫《文学集》,专门刊登文人才子们的文章或者诗词。
第八种杂志是农业杂志,名叫《农》,专门刊登报道跟农业有关的事情。
这八种杂志自两年前发售后,就十分受欢迎。
赵旸让太阳书局弄订购制度,等刊印好就直接送到客户的家里。
不过,杂志的成本有些高,普通老百姓很难买得起。
一般订购太阳书局的杂志的人都是达官贵人,或者有钱人。
有的文人学子们订不起杂志,就和朋友一起订购,或者来太阳书局借阅。
太阳书局还推出借阅制度,以天来结算,比如说借阅一天一文钱。
当然,太阳书局也推出免费阅读的制度。
想要免费阅览太阳书局的杂志或者书籍,只能在太阳书局里阅览,不能把杂志或者书籍带出太阳书局。
还有,可以免费让人抄杂志或者抄书。
不过抄杂志或者抄书的笔墨纸砚,需要抄书人自己准备,太阳书局是不提供的。
有不少文人学子没钱买书或者买杂志,也可以来太阳书局抄书赚钱,帮书局抄书。
当然,抄书的要求非常高,要字迹整洁,还要书法漂亮。
太阳书局除了卖书,还给文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文雅的娱乐场所。
太阳书局的后院,装饰的非常秀雅别致,非常附和文雅学子们的品味。
在这里,文人学子们不仅能品茶,还能喝酒吟诗,下棋投壶,欣赏歌舞表演,甚至还能住在这里。
文人学子们很喜欢来太阳书局游玩,甚至连朝中大臣们都喜欢来这里商议事情,或者来这里休闲娱乐。
赵旸还让太阳书局搞会员制。
会员可以免费借阅太阳书局里任何一本书。
不止如此,他们能在第一时间里订购杂志或者报纸。
他们订购的杂志都是精美版的。
会员还能免费享受太阳书局提供的娱乐活动,也就是会员他们在后院游玩时,房间、茶水点心、乐器什么都是免费的。
赵旸还搞饥饿营销,每年只发三十个会员卡。
想要成为太阳书局的会员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学水平,还要品行不错。
会员并不是终生制。
如果某个会员做出有损阴德的事情,太阳书局去取消他的会员资格,并且永远禁止他成为会员。
只有通过太阳书局的考核才能成为会员。
没有通过考核的人,哪怕你砸下千金万金,也不会同意你成为会员。
太阳书局是汴京城里文人学子和雅士们最喜欢的地方。
每天有不少文人学子来太阳书局购买书籍或者借阅书籍。
赵旸、曹许、曹诱他们三人在斗地主。
曹评坐在一旁看昨天才发售的农业杂志。
现已是春天,农民们开始为春耕做准备。
在农业杂志里,详细地刊登了春耕前要做什么,比如说除草、除虫。
还有,春耕时,可以种些什么东西。
曹评一边看得入神,一边感叹农民的不易。
大表兄,不止农民不易,商人和官宦也有不易。
赵旸他们玩了一会儿斗地主有些累了,中途喝茶休息一会儿。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易。
曹评赞成地点了点头:殿下说得对,每一行都不易,只不过农民是最不易的。
自从看了农业杂志,他发现他们平日里吃的米饭,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农民种田,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土地不肥沃,担心虫害,还要担心天气不好。
士农工商。
赵旸言道,虽然农民排在士后面,地位要比工商高,但是农民的生活却是他们之中最底层的。
农民靠种田为生,种田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老天爷脸色好,就会风调雨顺,让农民们大丰收,这样农民们的日子会很好过。
老天爷的脸色要是不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灾害,农民们就不会有好的收成,届时农民们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爹爹虽然减免了农民们的赋税,但是并不能保证农民们每年都能有好的收成,每一年都能过上好日子。
赵旸轻叹一口气说,只能每年祈祷风调雨顺。
古代科技落后,种田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别无他法。
殿下,这本农业杂志里介绍很多了种田的技巧,应该对农民们有用。
哈哈哈哈哈……赵旸被曹评这句话逗笑了。
曹评他们见赵旸忽然笑了起来,一个个面露迷茫,不明白太子殿下在笑什么。
殿下,我说错什么话了吗?大表兄,你觉得这本农业杂志是给农民们看得吗?难道不是吗?当然不是,这本农业杂志是给你们看得,是要让你们知道种田种地的不容易。
赵旸笑着说,是让你们了解农业,让你们珍惜粮食,而不是给农民看的。
他当初想要搞农业方面的杂志,就是为了给文人学子们看的,让他们了解农业,了解农业的不容易,这样他们才能做实事,而不是天天卖弄文采。
不是给农民看得?曹评他们一脸吃惊,给我们看得?给你们这些五谷不分的人看得。
赵旸好笑地见曹评他们一副惊愕的表情,反问道,你们觉得农民们会花钱买杂志么,你们觉得农民们买得起杂志么?曹评呆呆地说道:买不起。
太阳书局发售的杂志,一本要几十文钱,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很便宜,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农业杂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太阳书局的人去跟农民们请教的,你觉得农民们还需要看吗?赵旸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些农民种了一辈子的田,经验十分丰富,在这方面,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
曹评听了后,露出一抹恍然的神色:原来如此,是我愚钝了。
我办农业杂志,就是让高高在上的文人学子们知道农民们的辛苦,让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让他们不要再小看农民。
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就导致文人学子们自视甚高,看不起农、工、商。
我希望通过杂志,让他们以后能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实事。
曹评双手抱拳向赵旸行礼:殿下,你真是良苦用心。
我身为皇太子,有些事情必须做。
他现在还小,有很多的事情还做不了。
不过,有些事情是他现在能做的。
可惜,印刷成本太高,不能免费发放。
以他的意思,太阳书局办的杂志免费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让每个人都了解,但是这明显是不可能。
之前,赵旸曾下过一道命令,禁卫军必须每个月订阅太阳书局的医学杂志和农业杂志。
每个禁卫军必须看。
让他们看医学杂志,是为了让他们能对药材有些了解,这样以后在战场上受伤,他们能自救。
让他们看农业杂志,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农民种田的不易,让他们不要任意践踏或者抢夺农民的田地。
殿下,只是看,还是不够的。
曹评幽幽地说道,不能感同身受,他们是不会理解的。
你说得对,所以我觉得春耕的时候,可以让大臣们去帮农民们插几天的秧。
等到秋天的时候,再让大臣们去帮农民割稻子。
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
赵旸继续说道,至于学子们,太学每个月组织学子们去田间体验民间疾苦,这样他们才知道读书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造福百姓。
殿下,你这个想法很好,你跟官家说了吗?还没说完,我刚刚想到的。
赵旸捏着下巴说道,等我回去后,好好地跟爹爹说一说。
等到春耕的时候,我们几个也下田干活。
曹评对曹许他们说道。
额头上和脸上沾满纸条的曹许和曹诱乖巧地点了点头:好啊。
看着弟弟们头上沾满了纸条,曹评不由地失笑:你们这是又输给了殿下啊。
曹许控诉道:殿下太聪明了,他能算到我们手里的牌,我们怎么可能赢得了他。
曹诱附和道:就是,殿下太狡猾了,还算牌。
是你们两个太笨。
哥,你和我们玩吧。
每次跟太子殿下玩牌,他们都会输得非常惨。
大表兄,你们陪他们玩吧。
好。
赵旸坐到一旁,拿起杂志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他忽然想到应该再办一本有关工艺或者科技方面的杂志,就像《天工开物》那样的。
等过几日,他回汴京,在跟太阳书局的掌柜说这事。
对了,最好把大宋以前的工艺和科技全部收集起来,制作一本大宋的《天工开物》。
午时左右,赵旸他们才到庄子。
曹家的庄子在山里。
准确来说,是在一个山窝里,四周群山环绕,森林密布。
如果没有人,很难找到这里。
这个庄子是很久以前,曹家的一个祖先建立的。
当时乱世,兵祸不断,为了庇护曹家的后人,特意在这个山窝里建了一个庄子。
前些年,这个庄子用来给曹家人休养的。
三年前,这个庄子才被用来给太子殿下的亲卫军用。
这个庄子非常大,大大小小房间加起来有几十间。
太子殿下的一百零那八个亲卫军完全能住得下。
在赵旸他们到达之前,庄子的管事就收到他们要来的消息,早早地为赵旸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午膳。
赵旸来之前,有吩咐过,不要让庄子里的亲卫军知道他是谁,也就是说隐瞒他的身份。
他们到的时候,亲卫军上午的训练已结束,都在用午膳。
赵旸他们到了庄子后,没有急着去看亲卫军,而是先用了午膳。
用完午膳,赵旸他们又去午睡,睡到申时初才醒。
醒来之后,赵旸他们就去训练场地观看亲卫军的训练。
亲卫军被分为三批训练,第一批是五岁到八岁的孩子。
第二批是九岁到十二岁的孩子。
第三批是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孩子。
一百零八个亲卫军,最小的五岁,最大的十六岁。
这三年来,他们每天接受着曹家最为严格的训练。
赵旸他们站在一旁,认真地观看亲卫军的训练。
此时,他们正在练习刀枪。
他们的动作非常统一,而且非常有力度,一点也不软绵。
最让赵旸满意的是他们训练时的表情,不是笑嘻嘻,也不是放松,而是一脸凶狠。
身为军人,哪怕是在训练的时候,也应该凶狠,而不是悠闲轻松。
练了一会儿刀枪,就让他们对打。
练习对打的时候,亲卫军们也非常狠,对对手一点也不留情。
当然,会点到为止。
曹许他们看到亲卫军的对打练习,心头火热,蠢蠢欲试,恨不得上去跟他们对打。
练习完对打,亲卫军们又开始练习射箭。
虽然做不到次次射中靶心,但是总体训练的结果是不错的。
殿下,您觉得他们训练得怎么样?赵旸对这个训练结果很是满意,你们把他们训练地很好,不过我担心他们的体力,让他们现在绕着训练场地跑圈。
古代训练士兵,并没有着重训练跑步锻炼体力。
是,殿下。
一百零八个亲卫军绕着训练场地跑了起来。
这个场地要比宫中教阅房的训练场地大一些,目测一圈下来有五六百米。
年纪小的那一组跑了一圈就不行了。
九岁到十二岁的那一组跑了三圈就不行了。
十三岁到十六岁的那一组跑了四圈就不行了。
赵旸看到累到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的亲卫军,轻轻皱了下眉头。
果然,体力不行。
从明日起,加大他们的体力训练,每天早晚绕训练场地跑二十圈。
说完,看向曹修,你们也要一起跑。
是,太子殿下。
曹修是曹皇后的堂弟,是曹班的儿子,负责帮赵旸训练他的亲卫军。
你们跟我过来,我有事跟你们说。
曹修他们跟着赵旸去了书房。
赵旸把他的训练计划,详细地跟曹修他们说了说。
赵旸说的训练方式是曹修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听得他们一脸惊奇。
每天早上先跑十圈,然后进行障碍物训练,最后再进行刀枪和射箭的训练。
赵旸说道,在每天上午结束之前,练习站军姿,走正步……他把后世的训练方式搬了过来。
关于站军姿和走正步,赵旸先教了曹修他们如何站军姿,走正步。
赵旸实在看不下去到大宋将士们的站姿,有的站的非常挺拔,有的站的畏畏缩缩,有的站的含胸驼背,一点精神和气质都没有。
曹许他们跟着曹修他们学了下,发现原来只是站着和走路这么难,这么累。
第一阶段没有任何负重的训练。
等到第二阶段就是负重训练,先是十斤负重,然后是二十斤,再然后是四十斤、五十斤。
至于障碍物训练,因为还没有布置,这两天是训练不成的。
等布置好了,就可以训练了。
赵旸设计的障碍有单杠、双杠、跨栏、吊桥、网子等各种后世常用的训练的东西。
除了各种训练,赵旸还要求他的亲卫军必须读书识字,而且还要学习兵法。
他的亲卫军必须是一支精英的军队,不能是头脑简单和四肢发达的将士,所以他们必须识字,还要擅长兵法。
庄子里有专门的先生叫亲卫军们读书识字,也有专门的军师教他们兵法。
这些军师都是老军师,曾经跟着曹家人上过战场的。
他们不仅擅长兵法,而且作战经验丰富。
还要真枪实弹的考核。
不能只是单单的训练,也要进行实战训练。
每个月都要进行考核。
获胜者,有奖赏。
失败者,有惩罚。
殿下,您想怎么考核?考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简单的训练考核,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
赵旸说完,举起两根手指,第二种是实战考核,把他们分为敌我两方,模拟战场考核。
具体怎么实战考核,你们制定。
是,殿下。
实战考核,不仅能考核他们的训练成果,还能考核他们的作战能力,最重要的看他们是不是团结一致。
赵旸建议道,实战考核,一定要真实地模拟战场,让他们体会感受战场上的凶险和残酷。
曹修他们听了赵旸这番话后,心头一凛,神色非常严肃地说道:殿下英明。
爹爹说得对,太子殿下虽然小,但是在军事上面的天赋非常惊人。
今天,他见识到了。
虽然太子殿下只是跟他们说了说训练方式,但是太子殿下的训练方式真的很惊人。
他相信按照太子殿下的训练方式训练,这支亲卫军会变得非常强大。
不对,是强悍。
你们可要好好训练。
赵旸笑道,你们要是训练地好,届时就把这种训练方式推广到三军。
曹修他们一听这话,瞬间变得热血沸腾,神色变得非常激动:殿下放心,臣等一定好好训练,不让您失望。
我相信你们能训练好。
赵旸在心里感叹,曹家不愧是武将世家,在训练将士方面很有一套。
他当初把亲卫军交给曹家训练是对的。
明日让他们比试,我要看看他们这三年的训练结果。
殿下,您想让他们怎么比试?简单点,对打,比射箭。
赵旸想了想说,等用新的训练方式训练他们一段时间后,再按照我刚才说的考核考他们。
是,殿下。
曹修说完,想到了什么,犹豫不决地看向赵旸。
见曹修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赵旸对他微微笑了笑:想说什么就说。
殿下,您还没有给您的亲卫军赐名。
赐名?赵旸微微讶异下,随后思索了下,就叫护龙卫吧。
护龙卫?曹修他们被这个名字惊到了。
曹评迟疑了下说:殿下,取名护龙卫是不是不太妥,毕竟您还没有……曹评的意思是赵旸还没有登基称帝,把他的亲卫军取名为护龙卫不太好。
那就叫杀破狼吧。
赵旸补充道,辽夏是两头饿狼,取名叫杀破狼很适合。
杀破狼!杀破狼!杀破狼!曹修他们很是激动地说道,好名字!好名字,殿下,这个名字真好!那就叫杀破狼。
赵旸也认为这个名字很有气势。
十几年后,杀破狼军是令辽夏闻风丧胆的军队。
辽夏这两头饿狼被杀成了丧家犬,再也不敢侵犯大宋。
当然,这是后话。
对了,这一百零八个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战场上杀敌。
刚才观看训练的时候,赵旸就发现有些人不太行。
不适合上战场的人,让他们去学别的,比说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细作,或者军师,或者让他们伪装去打探消息。
你们要发现他们的长处,然后合理地安排他们去学。
曹修他们明白赵旸的意思,点点头说:殿下放心,臣等会安排好。
跟我说说,你们认为训练最好的人。
是。
接下来,曹修他们详细地给赵旸介绍平日里训练最好的几个人。
赵旸听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很快想到什么,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他们必须会骑射,得买战马让他们练习。
骑射这方面,辽夏比较凶悍。
如果想要在战场赢辽夏,他们的将士必须会骑射,而且还要略胜辽夏一筹。
殿下,如果一下子调来一百多匹战马,太引人注目了,届时那些文臣又要参我们了。
禁卫军营里有不少战马,但是这些战马都登录在册的,不能随便使用的。
如果要从禁卫军营里调来一百多匹战马给杀破狼军训练,肯定会引起动荡的。
我已经让叔祖父派人去蒙古那边购买他们的战马,届时你们就可以练习骑射。
这两年,太阳书局赚了不少钱,不然真的养不起亲卫军。
殿下,蒙古那边的战马可不便宜。
再贵也要买,大宋的战马真的太少了。
目前,整个大宋,战马最多的地方在边境的军营里。
汴京城的禁卫军营里没有多少战马。
再贵也不比汗血宝马贵。
这倒是。
蒙古的马自然是比不上汗血宝马的,但是要比大宋的战马好很多。
还是得想办法从西域那里买些汗血宝马回来。
买回来配|种也是好的。
又和曹修他们聊了一会儿,赵旸这才去休息。
他在曹家的庄子睡得很想,远在福宁宫里的宋仁宗却没有睡好。
翌日,下了早朝,晏殊前往东宫,准备教赵旸读书。
晏相,太子殿下不在东宫。
一个内侍说道。
不在东宫?晏殊轻轻挑了下眉头,太子殿下一早又出宫了吗?内侍道:太子殿下昨日出宫后就没有回来,太子殿下让小人转告您,他这几日都不会回宫,等他回来了,亲自去找您。
晏殊微微皱起眉头:太子殿下是去曹家了吗?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
晏殊轻轻地叹了口气,随即转身离开了东宫,前往福宁宫。
宋仁宗见晏殊来福宁宫找他,就知道所为何事。
晏殊先向宋仁宗行礼,随后就问道:官家,太子殿下去哪了?是朕的错,朕昨日惹他生气了,他一气之下就出了宫,怕是好几日都不回来。
宋仁宗决定过两天亲自去曹家接儿子回宫。
官家,您做了什么?宋仁宗被晏殊问得有些尴尬,一时间没有说话。
晏殊见状,没有再问下去。
臣下午去一趟曹家看看太子殿下吧。
旸旸是个倔脾气,晏相你去了也没用。
宋仁宗对儿子的性子还是非常了解,这次他要气好几日。
官家,您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太子殿下这么生气?晏殊还算是了解太子殿下。
虽然太子殿下有些调皮,但是脾气很好,平日里很少见他生气或者发脾气。
气得太子殿下几日都不想回宫,可见把太子殿下气得不轻。
唉……宋仁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朕一开始是好意,没想到会惹旸旸这么生气。
官家,您到底了做了什么事情?宋仁宗看了看晏殊,犹豫纠结了下,还是决定告诉晏殊。
他把想要陈氏女儿进宫陪赵旸一事跟晏殊说了。
晏殊听完后,虽然没有生气,但是脸色不太好看。
官家,是吴夫人提出让她的女儿伺候太子殿下吗?不是,是朕自己的主意,朕还没有跟吴夫人说这事。
官家,您这事做得不对,太子殿下的考虑是对的。
晏殊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官家居然还没有忘记陈氏,还想把陈氏的女儿进宫伺候太子殿下,这真的是……不妥。
吴夫人的女儿出身低微,哪怕是做宫女也没有资格伺候太子殿下。
这话说得宋仁宗心里有些不悦,不过他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吴夫人的女儿是出身商户,并不是出身贱籍,做宫女伺候旸旸还是可以的。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宫中的宫女大多数出身低微,也有很多出身商户。
一听这话,晏殊就知道宋仁宗对陈氏念念不忘。
官家,如果真的只是做宫女,倒是可以。
但是,您让吴夫人的女儿进宫伺候太子殿下,不应该只是让她做宫女吧。
这话说得宋仁宗沉默了。
如果不只是做宫女,那她就没有资格伺候在太子殿下身边。
晏殊的语气忽然变得非常严肃,太子殿下身份贵重,他身边的女人的出身都不能差。
宋仁宗有时候真讨厌晏殊他们张口闭口是出身。
当年,也是因为陈氏身份低微,他们就反对他立陈氏为后。
虽然宋仁宗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但是晏殊还是感受到宋仁宗在生气,他放缓语气说道:官家,太子殿下还小,有很多事情都不懂,您更不该这么安排。
宋仁宗看了一眼晏殊,没有说话。
太子殿下这么敏锐是对的,官家您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晏殊心里很高兴太子殿下拒绝了官家的安排。
虽然太子殿下年幼,但是他对他自己的身份很敏感,知道很多人是冲着他皇太子的身份来的,这让他很欣慰。
看来,以后不用担心太子殿下被骗,也不用担心太子殿下被女|色所惑。
旸旸不愿意,朕安排了也没用。
宋仁宗苦笑道,他不愿意的事情,谁都不能勉强他,哪怕是朕也勉强不了他。
就像臣想多教太子殿下一样。
宋仁宗听到这话,颇为无奈地笑了笑:晏相,你过几日再来教旸旸读书吧。
臣还是打算去曹家看看,劝劝太子殿下。
颜渊篇才讲,晏殊想对赵旸说完颜渊篇。
他担心几日不跟赵旸说颜渊篇,赵旸会把之前两天讲的东西忘掉。
颜渊篇和子路篇要连在一起讲解,这样才能让赵旸更加了解什么是仁,如何实行仁德。
见晏殊坚持,宋仁宗也只好任由他。
那你去吧,就说朕知道错了,让他不要再生朕的气。
臣一定把官家的话带到。
说完赵旸的事情,晏殊又跟宋仁宗说起正事。
提到正事,宋仁宗的神色一瞬间变得认真。
与此同时,赵旸在庄子里,观看他的杀破狼军的比试。
上午进行射箭比赛。
射箭比试分为两种。
一种是死靶,就是靶子不会动。
另一种就是活靶,靶子会动。
死靶比试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两丈,第二个阶段是五丈,第三个阶段是十丈。
第一阶段的两丈的距离,杀破狼军都表现地都不错,没有一个人脱靶。
很多人都射中了靶心。
第二阶段的五丈的距离,杀破狼军表现地还算可以。
有一些人脱靶,但是也有不少人射中靶心。
曹许看杀破狼军比箭,心里头痒痒,想下去跟他们比一比。
殿下,我们也下去比一比吧。
这个提议不错。
赵旸点头答应:好,我们也下去比一比。
见赵旸答应了,曹许他们非常高兴,但是接下来赵旸的话,就让他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但是,输了有惩罚。
赵旸笑得不怀好意,你们要是输了,要给前三名的杀破狼军洗足衣。
足衣就是袜子,也就是让曹许他们给前三名的杀破狼军洗臭袜子。
曹许他们:……这么损的主意,也只有太子殿下想得出来。
见曹许他们害怕又嫌弃,赵旸故意刺激他们:怎么,怕输给杀破狼军?曹许最不禁激,立马就上当了。
我才不怕。
说完,他看了看赵旸,殿下,你要是输了,是不是也要洗……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头就被曹修狠狠地敲了下。
阿许,不许无礼,殿下怎么能给他人洗足衣。
我要是输了,自然也要洗。
赵旸信心满满地说道,不过,我不会输。
殿下,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曹许瞬间变得非常有精神,在心里暗戳戳地想着,如果太子殿下输了,就要给杀破狼军洗足衣,到时候就好玩了。
我说的,不过你想看我给杀破狼军洗足衣是不可能的。
赵旸嘲讽地看了看曹许,你肯定会给杀破狼军洗足衣的。
曹许挽起袖子,一脸自信地说道:我不会输得。
那就比吧。
赵旸说完,想到一件事情,叮嘱曹许他们,待会别叫错了,叫我三哥儿。
赵旸是宋仁宗的第三个儿子,平时应该叫他三哥儿,但是曹皇后他们喜欢叫他旸旸。
是,殿……三哥儿。
杀破狼军的孩子们见赵旸他们几个公子哥要和他们一起比箭,心里都非常诧异。
有不少人在心里小看赵旸他们,觉得他们几个公子哥不是他们的对手。
在比试之前,赵旸他们先自我介绍了下。
我叫曹旸,你们叫我三哥儿。
赵旸笑着对杀破狼军的孩子们说道,看你们比箭,我们哥几个也想试试。
如果你们赢了,会有奖赏。
如果我们输给你们,我们给你们洗足衣。
一听给他们洗足衣,杀破狼军的孩子们兴奋了。
让这几个公子哥给他们洗足衣,想想就觉得痛快。
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和我们比试?杀破狼军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敢!那就比吧。
接下来,曹许他们一个个自我介绍。
等他们介绍完,比试正式开始。
一共有二十个靶子,赵旸他们四人和十六个杀破狼军的孩子们一起比试。
第一轮的两丈比试,赵旸他们四个和十六个杀破狼军的孩子们都射中了靶心。
双方打了个平手。
第二轮的五丈比试,赵旸和曹评射中了靶心,曹诱和曹许射中了靶心外的一圈。
十六个杀破狼军的孩子们,也有一半射中了靶心,剩下的一半,有的射中了靶心外的第一圈,也有射中靶心外的第二圈、第三圈。
好在没有人脱靶。
杀破狼军的孩子们见赵旸他们四个公子哥射箭射得不错,心中很是惊讶,连忙收起刚才的轻视,不敢再小看赵旸他们四个。
第三轮的十丈的比试,赵旸他们四个,只有赵旸一个人射中了靶心,曹许他们射中靶心的第一圈、第二圈和第三圈,没有一个人脱靶。
杀破狼军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射中靶心,最好的成绩就是射中了靶心外的第一圈。
其他人射得并不好,还有一两个脱靶了。
这场比赛,赵旸他们赢了。
接下来,换另一批杀破狼军的孩子们上。
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勉强和赵旸他们打了个平手,第三轮比试他们又输了。
换了两三批的杀破狼军的孩子们,都在第三轮的比试输给了赵旸。
已经连续比了十来轮的比试,赵旸每把都射中靶心。
杀破狼军的孩子们当然不服输,派了他们射箭最厉害的几个上去跟赵旸比。
有几个和赵旸比了几轮就输了,但是有一个人跟赵旸一样把把射中靶心。
赵旸觉得一直射死靶没意思,就提出比试活靶。
唯一一个没有输给赵旸的杀破狼军的孩子,名叫王行,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活靶也分为三轮,跟之前的死靶的三轮比试一样。
赵旸和王行连续比了九轮,都没有分出胜负。
其他杀破狼军的孩子们见这个叫曹旸的公子哥居然和他们的王行打平手,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要知道王行是他们神箭手。
赵旸提出把距离拉远到十五丈,王行没有任何意见。
十五丈活靶可是非常难的,曹许他们心里为赵旸捏一把汗。
王行先射,这次他没有射中靶心,而是射中靶心的第二圈。
赵旸只要射中靶心外的第一圈,他就赢了。
赵旸拉起弓箭,目光锐利地盯着十五丈外的活靶。
半饷后,他手中的箭矢划破空气,锋利又无误地射中靶心。
见赵旸赢了,曹许他们几个欢呼了起来。
王行输得心服口服,不过他表示他下一次不会输。
等等,三哥儿,你从来没有练过十五丈外的活靶啊。
曹许跟在赵旸的身边,每天下午和赵旸一起去教阅房练箭,对赵旸的练习最为了解,他们从来没有练过十五丈外的活靶。
赵旸笑了笑说:我就想试一试,没想到运气不错,射中了。
其实,他的动态视力不错。
三哥儿,你好厉害啊。
你平时怎么练箭的。
第一次射十五丈的活靶就射中了,你也太厉害了吧。
你们都挺厉害的啊。
杀破狼军的孩子们见赵旸他们四个公子哥这么厉害,收起对他们的偏见,尤其非常佩服赵旸。
一场射箭比赛,拉近了赵旸和他的亲卫军的距离。
此刻,晏殊去了曹家。
同时,远在滁州的欧阳修踏上回汴京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