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2025-04-02 01:19:19

宋仁宗在相国寺祈福的时候受了风寒, 一开始并不严重,只是流鼻涕和咳嗽,并没有发热, 但是没过几日就开始发热。

连续几日高热不退,宋仁宗这才听了大臣们的话,回到宫中养病。

原本以为他回到宫中, 他的病就能快点好起来。

没想到他回到宫中, 他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 反而越来越严重。

宋仁宗反反复复的发热, 导致他的咳嗽越来越严重, 甚至出现咳血的状况。

太医们想尽了一切办法, 只能暂时缓解宋仁宗的病情。

自宋仁宗病了,回到宫中后,曹皇后让苗昭容和陈美人轮流照顾宋仁宗。

宫中祈福一事并没有结束,不能半途而废, 曹皇后得继续主持宫中祈福一事。

在给江南祈福的同时,曹皇后她们后妃和远在相国寺的赵旸也为宋仁宗祈福。

赵旸为江南祈福, 倒是灵验了,江南下起了大雨, 缓解了干旱的情况,但是宋仁宗的病情并没有起色。

宋仁宗的病情时好时坏。

好的时候, 能靠坐在床上看劄子, 但是还是不能下床,更不能去上早朝。

坏的时候,他一整天, 甚至两三天都醒不来。

这段时日, 朝中大事都由晏殊他们处理。

如果宋仁宗醒了, 他们就会把批阅好的劄子送给宋仁宗过目。

自宋仁宗登基后,这几十年来,他很少不上早朝。

这次忽然病重,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这么久没有上朝。

宋仁宗突然病重,朝中大臣们非常担忧。

好在还有太子殿下,如果宋仁宗真的出事了,大宋还有国君。

虽然赵旸很担心宋仁宗,但是七七四十九天的福没有祈完,他暂时不能回宫,只能继续留在相国寺继续祈福。

空净大师知道赵旸担忧宋仁宗,一直安慰他,宋仁宗不会出事,只是会病一段时日。

赵旸得知宋仁宗没有性命之忧,心里就放心多了。

不过,他爹爹年纪大了,病一段时日的话,身子怕是会很虚弱,要休养很久才能养好。

祈完七七四十九天的福后,赵旸就急急忙忙地回宫。

或许是因为赵旸要回宫了,今日一早宋仁宗就醒了。

昨日,他又昏睡了一整天。

虽然宋仁宗醒了,但是身体还是非常虚弱,精神也不怎么好。

听到外面传来给儿子行礼的声音,宋仁宗苍白虚弱的脸上不觉露出一抹笑容:旸旸回来了。

他的话刚落音,赵旸就走了进来。

爹爹,你怎么样?赵旸一回宫就来到福宁宫。

宋仁宗先是仔细地打量了下儿子,见儿子气色和精神都不错,他心里就放心了。

爹爹没事。

赵旸坐在床边,见宋仁宗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紧皱着眉头说道:爹爹,你都病成这样了,还说没事。

就二十多天没见,爹爹不仅变得虚弱不少,还消瘦苍老了不少。

见儿子满脸焦急担忧,宋仁宗伸手握住儿子的小手,对儿子慈爱地笑了笑:爹爹真的没事了。

赵旸看向站在一旁的苗昭容,开口问道:小娘娘,你告诉我爹爹的情况。

苗昭容看向宋仁宗,宋仁宗对她轻轻地摇了下头。

太子殿下,官家的身子很虚弱,需要好好地休养。

需要休养多久?太医说官家要想彻底修养好身子,需要调养一两年。

苗昭容无视宋仁宗警告的眼神,继续对赵旸说道,太医还说官家在养好身子之前,不能太劳累,也不能大悲大喜。

宋仁宗想要说什么,但是一开口就咳了起来:咳咳咳……陈美人连忙端一杯茶递给宋仁宗,官家喝茶。

宋仁宗接过茶盏,低头喝了几口热茶后,喉咙的痒意顿时消失了。

爹爹真的没事,倒是你有没有累到?他忽然生病,没法继续祈福,留下旸旸一个人在相国寺为江南祈福。

太医。

在外间的太医听到宋仁宗叫他,立马走了进来,官家。

给太子把脉。

爹爹,我没事。

有没有事,要等太医把了脉再说。

宋仁宗温声地哄道,旸旸乖,让太医给你把把脉,不然爹爹不放心。

好。

赵旸也知道宋仁宗担心他的身子,乖乖地把手伸给太医,让太医给他把脉。

太医认认真真地给赵旸把了一会儿脉,随后恭敬地对宋仁宗说道:官家,太子殿下的脉相正常,身子康健,没有任何问题。

宋仁宗听到太医这么说,心里便安心了。

那就好。

说完,他的神色一下子变得疲惫起来,旸旸,爹爹没事,不要担心。

爹爹,你这副样子可不像没事的样子。

赵旸伸手握住宋仁宗的冰凉的大手,爹爹,你要赶快好起来。

宋仁宗虚弱地笑了笑:好,爹爹赶快好起来。

宋仁宗把儿子的小手握在手心里,你刚回来,赶快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再来看爹爹。

爹爹,我陪你一会儿吧。

听爹爹的话,先回去休息。

宋仁宗故意板起脸说,不要让爹爹担心。

好,我回去休息,等休息好了,我再来看你。

这才乖。

赵旸站起身,向宋仁宗行了个礼:爹爹,我先回去休息了。

宋仁宗轻轻点了下头:好好休息。

赵旸走出宋仁宗的寝殿,把沈太医叫了出去,仔细地询问了下宋仁宗的情况。

沈太医不敢隐瞒,如实地向赵旸汇报,宋仁宗因为反反复复发热,又加上咳嗽,得了肺病。

好在及时控制住病情,不然肺病就会变成肺痨。

这段时日,宋仁宗的肺病好了些,但是并没有彻底好,还需要吃药治疗。

爹爹的身子需要养多久才能养好?赵旸的语气非常严厉,我要听实话。

沈太医迟疑了下说:太子殿下,官家这次病的太重,想要恢复以前的十分健康是不可能的。

赵旸心头一沉:爹爹能恢复几分?休养好的话,能恢复到六分。

沈太医非常保守地说道,休养不好的话,只能恢复四、五分。

赵旸拧起双眉,表情有些难以置信:这么严重?太子殿下,官家的身子原本就不太好,还有心疾。

沈太医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次官家又得了肺病,导致他原本就不好的身子雪上加霜。

再者,官家一直以来没有好好休息过,所以……心疾,爹爹什么时候有心疾的啊?他怎么没有听说。

官家一直都有心疾,但是并不严重。

沈太医言道,三年前,殿下你忽然病重,官家因为太过担忧你,胸口出现了绞痛。

爹爹是三年前有的心疾?是的。

沈太医继续说道,不过,太子殿下,你放心,官家的心疾控制的很好,并不是很严重。

赵旸闻言,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用最好的药材给爹爹调养身子,一定要让爹爹的身子恢复到最好。

太子殿下……沈太医开口叫道,但是又没有往下说。

赵旸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说道:有什么话直说。

太子殿下,官家病中也没有好好休息,这样下去,根本养不好身子啊。

沈太医趁机向赵旸告状,您不知道官家病的这么重还看劄子,还处理政事。

什么,爹爹病的这么严重还在处理政事?赵旸想到宋仁宗刚才说话都有些吃不消的模样,心想他爹爹哪来的精力处理政事。

官家每次醒来都会处理政事。

沈太医理解宋仁宗想要处理政事的心情,只是……太子殿下,处理政事劳神费心,这会让官家的病情加重。

赵旸皱了皱眉头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会劝爹爹的。

太子殿下,官家谁的话都不听,您回来了,一定要好劝劝官家好好休养。

沈太医微微叹了口气说,官家的病如果不好好静养,是好不了的。

我知道了。

赵旸点点头说道,我会好好劝爹爹的,你回去继续照顾爹爹吧。

是,太子殿下。

等沈太医离开后,赵旸又把张茂实叫到跟前。

张先生,这段时日朝堂很忙?回太子殿下的话,朝堂上倒是没有大事,但是小事却不少。

张茂实跟在宋仁宗的身边,自然是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他仔细地跟赵旸说了说这段时日朝堂上的事情。

赵旸听了后,神色有些不满地说道:这都是些小事,晏相他们处理不好么,还拿来给爹爹处置?太子殿下,这段时日的劄子都是晏相他们批阅的。

张茂实说道,他们批阅好后会呈给官家过目。

晏相他们能处理好小事情,为什么还要给爹爹过目?是官家要求的,您也知道官家对朝堂上的事情格外用心。

张茂实也劝过宋仁宗好好休息,暂时不要管朝堂上的事情,但是宋仁宗并没有听他的劝。

哪怕是小事,官家也十分上心,所以……这样事事挂心,爹爹怎么可能养好身子。

太子殿下,您要好好劝劝官家。

我会好好劝的。

赵旸蓦然想到了什么,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张茂实,这段时日,爹爹病了,大臣们可还老实?张茂实听到这个问题,心头一凛,随后说道:太子殿下,有晏相他们在,朝堂上不会出事。

幸好官家只有太子殿下一个儿子,如果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只怕大臣们就会不老实了。

您放心。

赵旸微微颔首:那我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不管是朝堂,还是宫中都没事。

赵旸没有再说什么:行了,那我走了。

太子殿下慢走。

赵旸没有急着回东宫,而是直接去了坤宁宫。

曹皇后知道儿子今日会回来,一直在坤宁宫等他。

嬢嬢,我回来了。

赵旸人还没有进坤宁宫,声音就先传进了坤宁宫。

听到儿子的声音这么精神,曹皇后不觉一笑。

没一会儿,赵旸就出现在曹皇后的面前。

见过嬢嬢。

曹皇后对赵旸招了招手:旸旸过来,让嬢嬢好好看看。

嬢嬢,我没事。

赵旸边说,边走到曹皇后的面前。

曹皇后上下左右地把儿子好好地看了看,赵旸非常配合她,在她面前特意转了几圈,让她好好地看清楚。

瘦了点。

曹皇后轻轻地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眼露心疼地说道,这段时日,辛苦了。

嬢嬢,我不辛苦。

赵旸笑着说,我平日里在相国寺的时候也是诵经、抄佛经,没什么辛苦的。

再说,这次是为了江南祈福。

曹皇后伸手抱了抱儿子,一脸欣慰地说道:我们旸旸最乖了。

嬢嬢,倒是你没事吧?赵旸抬手摸了摸曹皇后的脸说,嬢嬢,你也瘦了。

嬢嬢没事。

曹皇后抱起儿子,看过你爹爹了?看过了,太医跟我说爹爹的情况不太好,需要好好的静养。

赵旸把沈太医对他说的话,跟曹皇后说了一遍。

你爹爹的身子一直都不太好。

这样下去可不行,下午我得好好地跟爹爹说。

于公于私,赵旸都希望宋仁宗能好好地。

如果宋仁宗驾崩,那他这个皇太子肯定是要登基的,到时候他就成为儿童皇帝了。

他还想要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不想从小就被绑在皇位上。

他现在是皇太子,能做很多的事情。

如果他现在做了皇帝,很多事情就做不了。

再者,他现在太小,如果做了皇帝,朝中大事还是大臣们说了算。

你的话,官家还是听的。

嬢嬢,怎么小娘娘和陈美人在爹爹那?她们伺候你爹爹。

嬢嬢你不去伺候,大臣们没说你吗?曹皇后身为宋仁宗的皇后,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在照顾生病中的宋仁宗。

如果她不照顾宋仁宗,大臣们就会说她不贤。

没有,你爹爹不需要我的伺候。

曹皇后语气淡淡地说道,我每日多去看看就可以了。

再说,你爹爹有你小娘娘和陈美人贴心伺候就够了。

大臣们没说你就好。

我在宫中为江南祈福,没工夫照顾官家,这也很正常。

曹皇后笑着说,大臣们自不会说我的不是。

说完,她问道,你在相国寺怎么样?嬢嬢,我在相国寺很好。

赵旸知道曹皇后担心,就把他这四十九天祈福的情况跟他嬢嬢说了说。

曹皇后听了后,虽然满心心疼,但是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是赵旸该做的。

你祈福祈的很好,江南那边这段时日一直在下雨,应该不会再干旱了。

我没想到会这么灵验。

他爹爹和他一起祈福的时候,江南那边并没有下雨。

等他爹爹生病回宫后,留下他一个人祈福,结果很快江南那边就下起大雨。

曹皇后双手揉了揉儿子的小脸,满脸骄傲地说道:我们旸旸是祥瑞,是大宋的福星。

嬢嬢,该不会民间又说我是祥瑞了吧?这段时日,他一直待在相国寺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地为江南祈福,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完全不知情。

一旁的春玉说道:太子殿下,现在大家都在说您是老天爷送给大宋的祥瑞。

赵旸:……他就知道。

太子殿下,江南那边老百姓知道是您为他们祈福,让老天爷给他们下了雨,江南那边老百姓非常感谢您,要为您立长生祠。

赵旸大吃一惊:什么,长生祠?是啊,听说等春耕结束后,就给您立长生祠。

不要了吧。

赵旸囧了,让江南那边不要给我长生祠。

这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拒绝不了。

曹皇后倒觉得没什么,不要辜负老百姓一片好心。

但是,这也太羞耻了吧。

也有老百姓为你爹爹立长生祠,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啊,还有人给爹爹立长生祠啊?听到儿子这副吃惊的语气,曹皇后没忍住笑了出来:不敢相信?不敢相信。

他爹爹做了什么事情让老百姓给他立长生祠。

曹皇后伸手点了下儿子的额头:这话不要让你爹爹听到,不然你爹爹会生气的。

爹爹还在生病,我就不气他了。

赵旸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大孝子。

你刚回来,累了吧,赶紧去休息。

嬢嬢,我就直接在坤宁宫休息,用午膳的时候叫我。

好,去睡吧。

赵旸原本以为自己睡不着,没想到刚躺下来就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曹皇后不放心进来看看他。

见儿子睡得非常香,伸手替他掖了掖被子。

曹皇后没有急着走,而是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可爱的睡脸。

四十九天没有见到儿子,曹皇后心里很是想念的。

这是赵旸第一次离开曹皇后这么久。

这四十九天,曹皇后一边忙着为江南祈福,一边挂念儿子。

看了一会儿儿子,曹皇后这才悄悄地离开。

娘娘,您想太子殿下了吧。

旸旸第一次离开我身边这么久。

别说娘娘您想太子殿下,就是我们也想太子殿下。

春玉说道,这个宫里没有太子殿下,真的太冷清了。

现在太子殿下回来了,宫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

让他好好睡,午膳就不叫他了,等他醒了再吃。

睡梦中,赵旸迷迷糊糊地又听到敲木鱼诵经的声音,然后他发现又看到了三年前梦里的那棵菩提树,又见到了那个看不清面容的老和尚。

咦,我怎么又来这里了?这次,老和尚没有回应赵旸的话。

赵旸见老和尚不搭理他,就没有再说什么,跟上次一样坐在菩提树,也念起经来。

这一觉睡到下午未时末才醒。

醒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

醒了啊,快用膳吧。

嬢嬢,你没用午膳?这都未时末了。

等你一起用午膳。

曹皇后亲自给儿子盛了一碗汤,先喝完汤。

嬢嬢,你怎么不叫我啊。

见你睡得那么香,舍不得叫醒你。

曹皇后一脸宠溺地看着赵旸,这菜是你小娘娘特意给你做的,你要多吃一点。

小娘娘不是在福宁宫照顾爹爹吗?是啊,特意来坤宁宫为你做饭。

比起曹皇后,苗昭容这个小娘娘更加宠爱赵旸,她见你瘦了,非常心疼,不仅要给你做好吃的,还要好好地给你补一补。

赵旸笑的非常灿烂:小娘娘对我真好。

用完膳,我们一起去福宁宫看看官家。

好。

虽然相国寺的饭食不错,但是味道跟苗昭容做的饭菜相比就差远了。

赵旸吃了两碗饭,又喝了两碗汤。

曹皇后见儿子的胃口这么好,心里很高兴,胃口也跟着变好了不少。

母子俩用完迟到的午膳,就前往福宁宫看望宋仁宗。

宋仁宗靠坐在床上,正在看晏殊不久前送来的劄子。

爹爹!赵旸走了过去,一把夺过宋仁宗手中的劄子。

被抢了劄子的宋仁宗一脸茫然,他见儿子怒气冲冲地瞪着他,更加迷茫了。

旸旸,怎么了?曹皇后朝宋仁宗行了个礼:见过官家。

苗昭容和陈美人不在,她们俩被宋仁宗赶去休息了。

爹爹,你怎么又在看劄子?赵旸站在床边,双手叉着腰,一脸气愤地瞪着宋仁宗,爹爹,太医跟我说了,你身子非常虚弱,不能处理政事。

朕还没有虚弱到连劄子都不能看。

宋仁宗朝赵旸伸出手,把劄子给爹爹。

爹爹,你现在需要好好静养,不能为任何事情烦神。

赵旸绷着脸,语气非常严肃,我问过了,最近朝堂上没有大事发生,都是一些小事。

这些小事,晏先生他们就能处理好,不需要你处理……曹皇后坐在一旁没有说话,听儿子教训不听话的宋仁宗。

赵旸凶巴巴地批评宋仁宗不好好休息,批阅劄子一事。

宋仁宗被儿子训的一脸懵,一时间忘了反驳。

从今天起,爹爹你不许再看劄子,不许再为朝堂上的事情烦心。

赵旸的语气不容拒绝,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休养,争取早日把身子养好。

宋仁宗愣了好长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颇为无奈地望着儿子:旸旸,爹爹看看劄子不会有事的。

爹爹,有没有有事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太医说了算。

赵旸故意板着脸说,你这次病的这么严重,就是平日里劳神烦心,不好休息导致的。

爹爹没有这么娇弱。

爹爹,你的身子比你想象的要娇弱。

赵旸扬了扬手中劄子,我待会就跟晏先生他们说,如果不是大事,让他们不要来烦你。

旸旸,爹爹暂时不能去上朝,不能再不管朝中的事情。

宋仁宗对于朝堂上的事情是非常上心,勤勉的。

爹爹,你病了!病了就该好好养病!赵旸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晏先生他们能处理好小事,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朕一日不看劄子,心里就难安。

宋仁宗说道,快把劄子给爹爹。

爹爹,你这样一直挂念朝堂上的事情,你这病永远养不好啊。

赵旸说着,就皱起小脸,爹爹,你这次病的真的严重,如果你不养好,会影响寿元的。

你别听太医说。

宋仁宗不太相信太医的话,太医吓唬你的。

爹爹,给太医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吓唬我啊。

赵旸放缓语气,爹爹,我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我不想还没有长大就没了爹爹。

说完,他就哭了起来。

宋仁宗一见儿子哭了,立马慌了。

旸旸不哭。

赵旸退后几步,让宋仁宗够不着他。

他一边哭,一边说:爹爹,我不想没有你。

爹爹不会有事的。

会有事的……呜呜呜呜……爹爹你不好好静养就活不长,呜呜呜呜……我不要爹爹你死……宋仁宗朝赵旸招了招手:旸旸,爹爹不会死的。

你不听话好好养病就会死。

赵旸哭的一抽一噎,爹爹,你是不是不想要我和嬢嬢她们呢,所以你才不好好养病啊。

宋仁宗被儿子哭的心都疼了,一把把儿子抱进怀里,抬手拍了拍儿子的后背。

爹爹不会死的,旸旸不哭。

爹爹,你不好好养病就会死……赵旸越说,哭的越凶,爹爹,你为什么不好好养病啊……你要是死了我,我就是没爹的孩子……呜呜呜呜呜……爹爹,我不要你死……曹皇后明知道儿子是在演戏,但是见儿子哭的这么伤心,还是不由地心疼。

官家,你答应旸旸好好养病吧,不然他会寝食难安的。

好好好,爹爹答应你好好养病。

宋仁宗赶紧哄道。

真的吗?赵旸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珠,小模样看起来十分可怜。

见儿子哭的满脸都是泪水,宋仁宗心疼坏了,伸手擦了擦儿子脸上的泪水。

真的!赵旸吸了吸鼻子,哽咽地说道:爹爹,那你答应我好好养病,不许看劄子,不许劳神烦心。

好,爹爹什么都答应你。

拉勾。

赵旸朝宋仁宗伸出小拇指。

好,拉勾。

宋仁宗勾起儿子的小拇指,轻轻地拉了拉,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爹爹,你要是说话不算话,偷偷背着我看劄子,不好好养病,我就不要你这个爹爹了。

赵旸的表情非常凝肃,我永远不会理你,我说到做到!不信,你可以试试!宋仁宗被儿子的犀利眼神吓到了,愣了一会儿才说道:爹爹说话算话,只是……旸旸,朝堂上的事情如果全都交给大臣们处理,爹爹心里不放心啊。

爹爹,你不放心什么?这个问题把宋仁宗问地怔住了,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旸想到了什么,眼珠子转了下说:爹爹,你是怕大臣们搞鬼。

宋仁宗没有说话。

爹爹,你不相信晏先生他们啊?赵旸心里愕然,他以为宋仁宗十分相信晏殊他们,没想到并不是。

不是不相信,是不放心。

宋仁宗并不是十分相信晏殊他们。

身为帝王,他不可能全心全意地相信大臣。

爹爹病了,也不能不管朝中的事情。

原来是帝王的疑心病。

身为帝王得时时刻刻了解朝堂中的事情,你明白吗?赵旸点了下头说:我明白了。

宋仁宗摸了摸儿子的小脸,一脸宠溺地说道:爹爹就知道旸旸最乖。

爹爹,你既然不放心大臣们,那我呢?赵旸刚刚想到一个主意,他指了指自己说,爹爹,你相信我的吧。

宋仁宗有些没跟上儿子的思路,爹爹当然相信你。

好,那爹爹呢安心休养期间,我替你去上朝,我替你看劄子。

他就当提前学习了。

什么?宋仁宗被儿子这番话惊到了。

曹皇后也被吓到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

赵旸再次认真说道:我说我代替你去上朝,替你看劄子,这样爹爹你就能放心了吧。

宋仁宗惊愕地看着赵旸,半响都没有说话。

他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番话来,但是儿子这个主意也不错。

爹爹,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赵旸双手抱胸,一脸自信地说道,我觉得不是大事,只是小事的话,我应该可以搞定。

宋仁宗深深地看了一眼儿子,你真的想代爹爹去上朝,看劄子?爹爹,你不是不放心大臣们,那只能我帮你了啊。

赵旸的语气听起来很是无奈,身为爹爹你的儿子,我得帮你分忧,这样你才能安心养病。

好,你替爹爹去上朝,替爹爹看劄子。

宋仁宗刚刚想了想,觉得让儿子去上朝也不是一件坏事。

正好提前儿子了解下上朝是怎么上的。

再者,等过几年,儿子长大了些,他也会让儿子上朝,参与了解政事的。

但是,旸旸,你能起得来去上早朝吗?能起得来!赵旸咬了咬牙说,为了爹爹你,别说早起,就是豁出性命,我也能做的到。

宋仁宗伸手揪了下赵旸的小嘴巴,什么豁出性命,以后不许说这种话。

爹爹,我能为你豁出性命,所以你也要为我养好病。

宋仁宗被儿子这番话说的心里头暖暖的,眼中一片柔软:好,爹爹一定养好病!赵旸抬手轻轻地拍了拍宋仁宗的脸,对他甜甜地笑道:爹爹这才乖!宋仁宗赶紧松开儿子:爹爹的病还没好,离爹爹远一点。

宋仁宗这才想起来他还病着,不能把病气过给赵旸。

赵旸听话的退了几步,拉开与宋仁宗的距离。

爹爹,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替你去上朝。

好,爹爹待会就下旨。

宋仁宗打趣道,你明日上朝,可不能在朝堂上睡着啊,不然就给爹爹丢脸了。

呃……这个……我尽量不睡着。

赵旸说完,又补充一句到,如果朝堂太无聊,我说不定真的会睡着。

你可是代替爹爹去上朝的,可不能睡着。

好吧,我努力不睡着。

宋仁宗一脸深意地说道:你要好好地听大臣们说什么。

赵旸瞬间明白宋仁宗的意思,点点头说:好,我会好好听的。

张茂实。

守在外面的张茂实走了进来:官家。

下旨,从明日起皇太子监国!张茂实听到这话,惊的瞪圆了双眼,面露震惊。

是,官家。

很快,这道旨意就传到每个大臣的耳朵里,掀起了不小轰动。

福宁宫里,宋仁宗跟赵旸说了不少关于上朝的事情。

赵旸听的非常认真,并且全部记了下来。

宋仁宗说完,让赵旸复述一遍。

赵旸准确无误地把宋仁宗刚才说的事项全部说了出来,没错吧,爹爹?没错。

赵旸撇撇嘴说:没想到上个朝还有这么多门道。

宋仁宗笑道:你要记住上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哦,知道了。

赵旸心想上朝不就是开晨会么。

爹爹,你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没有了。

那爹爹你该休息了。

赵旸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好,爹爹就全部交给你了。

你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他搞不定,还有嬢嬢了。

爹爹,你该休息了。

好好好,我休息。

宋仁宗非常听话地躺了下来,现在可以了吗?可以了。

赵旸毫不吝啬地夸奖宋仁宗道,爹爹真乖。

被当做小孩子一样哄的宋仁宗无奈又宠溺地笑道:你啊……爹爹,你快睡。

赵旸催促道,你睡着了,我就走。

你不睡,我就不走。

宋仁宗怕儿子在他寝宫待久了,会被他的病气传染。

爹爹马上就睡。

说完,他就闭上双眼。

他原本以为自己睡不着,没想到一闭上眼就睡着了。

赵旸走到床边见宋仁宗睡着了,以为他在装睡,叫了他好几声。

曹皇后走过来,轻拍了下儿子的后背:官家睡着了,我们走吧。

好。

刚走出宋仁宗的寝宫,张茂实就走上前来禀告:太子殿下,晏相求见。

曹皇后看了一眼儿子,道:应该是为了你监国一事。

嬢嬢,我先御书房见晏相。

去吧。

晏殊见赵旸来了,连忙站起身向他行礼:臣见过太子殿下。

先生,起来吧。

赵旸直接问道,先生,找我是不是为了监国一事?正是。

爹爹身子不好,需要安心休养,但是他又不放心朝中的事情,就让我暂时替他上朝,替他看看劄子。

赵旸坐在御桌旁,随后抬手示意晏殊坐下来。

先生,有什么话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