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025-04-02 01:19:19

这次参加解试的太学学子有六十人, 考中的人有四十五个。

这考中的比率可以说非常高了,不过解试是科举考试中最简单的。

考过这么多学子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只考中三十个人,那就奇怪了。

没有考中的十五个学子在双圣广场上的哭得非常伤心, 有几个哭的撕心裂肺,像是天塌了一样。

赵旸和曹许他们看到这一幕, 也心有戚戚。

苏轼和沈括他们认识那几个哭的绝望的学子,他们平日里学习非常刻苦, 而且成绩一直都很不错,没想到他们却没有考中。

苏辙接着说道:他们平日里天还没有亮就去学堂读书, 没想到他们……沈括却看得开:他们今年没有考中,明年可以再考。

他们明年考的话,一定能考过。

解试并不是三年考一次,而是每年都可以考,所以今年考不中,可以明年再考。

他们是第一次考解试?赵旸微微惊讶了下,随即说道,第一次考的话, 估计因为心情太过紧张, 所以没有考好吧。

苏辙觉得赵旸的话很有道理, 心有余悸地说道:考解试的第一天,我也非常紧张,写考卷的时候,手还微微发抖。

苏轼笑道:我也非常紧张, 手心都出汗了。

不过, 看到考题后, 心中的紧张顿时减少了一半。

沈括附和地说道:我也是。

你们第一次考解试, 这么紧张也很正常, 好在你们都考过了。

苏轼他们三人考过解试,赵旸心里非常高兴,走,我们庆祝去。

庆祝?苏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只是考过解试,去庆祝是不是不太好?你和阿辙可是考了解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难道不能庆祝吗?赵旸抬手拍了拍苏轼的肩膀,笑嘻嘻地说,虽然只是解试,但是你们都考过了,就该好好庆祝。

曹许在一旁说道:你们不想吃好吃的吗?一听吃好吃的,苏轼他们三人的眼睛都亮了。

苏轼立马变脸说道: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走走走,我在樊楼定了位子。

赵旸笑道,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苏轼一听不醉不归,双眼顿时放起光来,神色也变得激动起来。

福慧,你带好酒了?自从一年前,苏轼喝了赵旸带来的酒,就爱上了喝酒。

历史上的苏轼好像也非常喜欢喝酒。

宁可无肉,也要有酒喝。

没带。

赵旸见他说完话,对面的苏轼就一脸失望,心里不禁觉得好笑,阿轼,抱歉,我今日出门有些急,忘了给你带好酒。

不过,樊楼里有好酒,届时你随意喝。

苏轼委屈巴巴地说道:那我先将就地喝樊楼的好酒。

说完,他手指赵旸说道,福慧,你欠我酒啊,下次你一定要带给我啊。

福慧家的酒非常好喝,他喝一口就爱上了。

你放心,下次我一定带给你。

赵旸伸出两根手指,双倍给你,怎么样?苏轼满脸喜悦地说道:福慧,说话算话啊。

苏辙指了指自己:福慧,那我呢?沈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眼巴巴地望着赵旸。

赵旸无奈失笑:放心,不会少了你们两个。

他没想到苏轼他们三人这么爱喝酒。

现在可以走了吗?走走走。

苏轼他们刚才还在同情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但是现在他们满心满眼里都是樊楼好菜好酒。

幸好赵旸提前定了位子,不然他们现在去樊楼,肯定是没有位子的。

解试成绩公布后,有很多学子来樊楼庆祝。

等赵旸他们到了后,樊楼里已坐满了人。

这些人都满面红光,明显是考过解试的学子们。

这些学子们见到苏轼他们两兄弟,纷纷走上前来向他们道贺。

太学里公布的成绩和贡院门口公布的成绩是一样的,并不是太学里只公布太学学子的成绩,而是一起公布的。

赵旸先让苏轼他们跟其他学子们说两句,他和曹许先去楼上的雅间休息。

沈括考了第八名,自然也受到其他学子的恭维。

半个时辰后,苏辙他们才上楼跟赵旸他们汇合。

赵旸调侃道:三位才子真是受欢迎啊。

没想到他们这么热情。

苏轼他们被其他学子询问他们在考卷上写了什么诗词,又写了什么文章。

苏辙他们也没有隐瞒,把他们写的诗词说了出来,结果可想而知,又被其他学子各种恭维。

苏轼他们兄弟俩的才名早在前几年就闻名全汴京城了。

他们兄弟俩只要写了诗词,就会传遍整个汴京城。

不止如此,还会传到西夏和辽国。

这些年来,西夏和辽国的效仿大宋,学习大宋的文化,对大宋的文化和礼仪十分推崇。

只要大宋出了什么好诗词或者好文章,一定会传到西夏和辽国,然后也会被推崇。

这两年来,苏轼和苏辙兄弟俩的诗词和文章在西夏和辽国非常受欢迎。

自然他们俩也在西夏和辽国非常有名。

之前,西夏和辽国的使者来大宋朝贺的时候,还特意向宋仁宗提出求苏轼和苏辙他们的诗词和文章。

你们这次又要出名了哦。

赵旸忽然想到什么,突然笑的非常暧昧,阿轼,你们要是在殿试上考中了,汴京城里不少人家可会要你们做女婿的哦。

曹许也跟着嘿嘿地笑了起来:说不定会直接把你们捉去做女婿。

什么?苏辙他们被曹许这话吓到了,直接捉去做女婿?赵旸一本正经地说道:不用等到殿试。

你们考过了省试,就会有不少人榜下捉婿。

说完,他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你们有才,长得又好看,可是不少汴京城女子的心目中的郎君,等到省试成绩公布那一天,你们两个肯定会被捉去当女婿。

曹许稍微想象了下画面:说不定当天就让你们成婚。

不是吧?苏辙他们一脸惊恐,不可能吧?很有可能哦。

赵旸说道,三年前不就有人在榜下捉婿吗,你们忘了吗?听到赵旸这么一提醒,苏轼他们想起了这件事情。

当时,他们还一起看热闹来着,没想到今年要轮到他们了。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苏轼和苏辙都慌了。

看到苏辙他们这副惊惶不安的模样,赵旸和曹许两个笑的非常幸灾乐祸。

你们直接做人家女婿就好了。

福慧、阿许,你们取笑我们。

哈哈哈哈哈……你们两个坏死了。

见真的把苏轼他们吓到了,赵旸和曹许收起脸上的笑容,不再笑话他们。

阿轼,我跟你们说真的。

赵旸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严肃,你们两个在汴京城很有才名。

如果你们考中状元或者进士,届时会有很多人想让你们做他们的女婿,比如说朝中大臣,还有汴京城里的权贵们,所以你们要做好心里准备。

曹许在一旁连连点头:你们的先生,当年也是这样被相中的。

苏轼和苏辙他们是知道欧阳修和他妻子的一些事情,毕竟很有名。

这……如果你们两个有婚约,自然可以拒绝。

赵旸记得历史上的苏轼和他的妻子很恩爱,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苏轼的婚事像不像历史上那样。

我们没有婚约,不过……苏轼说到这里,微微红了脸,表情有些羞涩。

赵旸看到苏轼这副表情,立马好奇地问道:不过什么,阿轼你有喜欢的人?苏轼没好意思说,苏辙替他哥哥说道:哥哥有王弗姐。

王弗姐?赵旸故意拖长语调,王弗姐是谁?他记得苏轼的第一个妻子好像就叫王弗。

苏轼羞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道:她 、她是……她是……她和我哥哥是青梅竹马。

苏辙说道,虽然哥哥和王弗姐并没有定下婚约,但是我们两家已经默许了。

我估计等哥哥考中,爹爹他们就会安排哥哥娶王弗姐。

阿辙!苏轼通红着一张脸叫道。

哥哥,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苏辙说的非常正经,但是他的眼底却划过一抹奸笑。

难道你以后不想娶王弗姐?苏轼想也没想地说道:当然不是。

哦……青梅竹马,又两小无猜……赵旸语气暧昧地说道。

沈括朝苏轼抱拳说道:阿轼,恭喜你啊。

沈大哥,你怎么也……苏轼不仅羞的脸红了,连脖子都红了。

沈括一脸认真地说道:这是好事啊,阿轼你不用不好意思。

阿轼,你什么时候让我们见见嫂子啊?福慧!见苏轼急了,赵旸就没有再打趣他,而是转头看向苏辙:苏辙,你呢,有没有青梅竹马?算不上青梅竹马,不过我们两家认识,而且经常来往。

苏辙要比苏轼大方多了。

哦,哪家姑娘?史家。

也是眉州的吗?赵旸问道,眉州名门闺秀?苏辙微微点头:是的,我们两家也是世交,不出意外等我高中后,会迎娶史家姑娘为妻。

苏轼惊讶地看着他弟弟。

他没想到弟弟竟然一点都不害羞说他的亲事。

那你们都有婚约了啊。

苏辙道:算是吧。

既如此,等你们高中的时候,就有理由拒绝联姻了。

赵旸的神情忽然变得非常凝肃,说实话,我并不希望你们被那些人捉去当女婿。

苏轼和苏辙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何?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权贵,你们做了他们的女婿,就会……赵旸没有说下去,你们懂的。

苏辙他们自然懂,点点头说:其实我们也不想。

在太学读了四年的书,苏轼他们对汴京城里的权贵和大臣都有些了解。

他们不想卷入到他们的争权夺利中去。

之前先生有问过我们这件事情。

苏轼和苏辙身为欧阳修的学生。

虽然欧阳修没有女儿,但是他的朋友有女儿啊,见苏轼他们兄弟俩长得好,又有才情,自然想让他们做女婿。

先生问过你们啊,那你们怎么说的。

苏辙言道:如实说,然后先生就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看来,早就有人打你们的主意。

赵旸揶揄道, 你们两个真是受欢迎啊。

苏轼和苏辙俩哭笑不得地说道:福慧,你就不笑话我们两个了。

说完,他们赶紧转移话题说道,赶紧点菜吧。

赵旸没有再戏谑苏轼他们两个,把店里的伙计叫了过来,开始点菜。

他让苏轼他们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与此同时,张载在来汴京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