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2025-04-02 01:19:21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年清明的雨水格外的多,皇上清明节当日,祭拜完先帝后, 便一日未归。

因虞袅被扶灵回了虞植的老家剑南道,所以皇上直接去了光华寺后山的庄子里, 去祭奠虞袅的衣冠冢, 也算给自己一个慰藉。

那日之后, 朝臣听闻皇上祭拜时淋了小雨, 第二日就称病不朝了。

之后上朝后,皇上依旧英明果断,处理政务依然高效无错,只是他也确实郁郁寡欢,面上不复笑容。

情志也伤身, 这样损伤龙体, 实在不是办法。

内阁里的相公纷纷建议李首辅, 让他去向皇上提议, 让皇上早些大婚。

他们认为只要皇上身边有了解语花,他就不会如此孤寂重情了。

李智思来想去, 又让人去打听了宁德公主的那位表妹,发觉她除了身份低微之外,在人品相貌上并无瑕疵, 于是遂进宫提议皇上将其纳为妃嫔。

陆子都只想要虞袅做自己的皇后, 至于妃嫔什么的,他还从未想过。

他因自己少时经历,也养成了宁缺毋滥的性子,觉得虞袅一人便够了。

于是他一口否决了李智的提议,只说自己心系自家弟子, 暂不想广开后宫。

李智苦口婆心,左劝右劝,皇上才对此事松口,说娶皇姐的表妹可以,但只能聘她为后,不能纳她为妃嫔。

皇上说因为自己实在忍受不了,将长得同自家弟子一样的表妹,纳做了自己的妃子。

李智听得直叹气:那女子老臣也打听过,她容貌与皇上的弟子极为相似,所以容貌是不俗的。

听闻她也是个琴棋书画都通晓的才女,更难得的是她深明礼仪,温柔孝顺,只是她的身份实在配不上一国之母啊!若不能聘为皇后,那此事便无需再提了。

陆子都苦笑,我那弟子什么都好,若非朕与她有缘无分,便是许皇后之位,朕都觉得委屈了她。

表妹同她长得一样,只要想想她顶着这样的一张脸,日后给皇后和别的高位妃嫔行礼,朕心中难受,只觉得辱没了她。

陆子都不容拒绝道:既然李卿说她身份配不上皇后,那朕便谁也不想娶了。

他心灰意冷的叹气:若实在无子嗣,日后朕只管在宗室里挑就是。

这任性的话,惊得李首辅连表情都维持不住了,他不断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不过一个女子罢了,同江山比起来孰轻孰重皇上不知吗?一直以来,皇上都表现得天赋卓绝,处理政务英明果断,安抚人心仁爱谦和,分明他有明君的能力,又有明君爱民的心胸。

眼见天下越来越好,皇上却突然说出这等丧气话,直让李首辅气得身子打颤。

陆子都知道,一件事要若是朝臣不同意,他就要提出一件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来。

最后朝臣会因为这件事实在难以接受,而同意了他原本的提议。

于是陆子都一脸伤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李卿知道朕未曾登基时,过得坎坷,幸而有她相伴帮助,否则朕早已自暴自弃了。

如今不能得偿所愿,国祚又需绵延,那朕从宗室之中挑选佳才教导,也是一样能延续国祚的。

这哪里一样了?李智苦着一张脸,若是皇上有了自己的子嗣,他日后立谁为太子都可。

可宗室众多,若是今日的话传了出去,引得宗室起了好斗之心,那现在好容易治理好的江山,又要乱了!李智坐着沉思了很久,最后才不甘不愿的松口:其实只要品貌兼宜,也不是不可。

那位关小姐的父亲和兄长也算有些本事,等日后他们立了功,有了政绩,这身份自然上去了。

陆子都见李智答应了,心里轻笑,面上却一片为难:此事有些难的,且不说朝臣同不同意,但说表妹的父兄,他们却不同意将女儿嫁给朕的。

李智顿时怒意上脸:这可是皇后之位!他们难道还不识抬举?朕也不瞒李卿了。

陆子都不好意思的笑笑,露出了少许年轻公子的苦恼来。

那日朕去公主府赴宴,对着关小姐叫了我那弟子的名字。

关家人不慕名利,不慕权势,以为朕将他们家的女儿当成替身了,故而不愿嫁女,只想为女儿觅得一个两心相悦的如意郎君。

李智闻言,心说难道你没有将人家的女儿当做替身?若是真心将女儿当做眼珠子疼的人家,还真不一定会同意。

李智之前听了皇上心灰意冷的话,如今只求他快点成婚,日后能诞下自己的血脉子嗣就好。

反正前朝的那些皇后,也并非人人都出身高门,说到底,这皇后妃嫔之事,只要暂时没牵扯到外戚与立太子,这些也只是皇家的家务事罢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让皇上大婚,毕竟皇上如今已经二十三岁了。

李智想了想,终究幽幽叹了口气:内阁那儿,老臣去为皇上分说,关小姐的父兄,臣也愿意说服试试。

不过臣也听闻妻女说,吴太妃下月初要举办赏花宴,到时那位关小姐定会到的,皇上若无国事也可去。

自古以来,哪有臣子替皇上操这份娶皇后的心思的?李智越说越觉得不可思议,但他又恐惧皇上真的铁了心不娶了。

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女儿家自古外向,若是皇上得了佳人芳心,她偏要嫁,那她的父兄也没办法。

唉,只能说对不住关大人了,谁让他的女儿长了那一张脸。

寻常人家,一听入宫为后都心甘情愿,唯独他家不愿,但这下不愿也得愿了。

陆子都闻言,一脸喜色的走到下头,同李智道:李卿果然有办法!朝堂之中,还是李卿懂朕的心思,理解朕的想法,李智真乃朕之心腹啊!李智听了君主如此情真意切的夸赞,只觉得心口发热。

当初他从未支持过皇上夺位,后来皇上登基,他也只忠于皇位,只要做的不是昏君,皇上是谁他就不太在乎。

他没想到皇上登基后能破格用他,如今又得了君王推心置腹的话,他心中也暖洋洋的,只觉得君臣得宜,也算佳话了。

陆子都赏赐了李智许多东西,之后又关怀了他的身体,最后才温柔笑着让人送了他出去。

待人走了,王保卿不由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笑嘻嘻道:还是皇上有办法,老奴方才还以为李大人说什么都不会同意呢。

陆子都淡淡一笑:朕喜欢因势利导,以达到目的。

李卿正直忠心,又觉得朕至情至性,当真以为朕会不娶皇后,不要子嗣。

他嘴角一弯:所以他才慌了。

总之关大人那不要紧,他是我们的人。

如果李卿能不让朕费心,就摆平了其余朝臣和朕那大舅哥,这才是朕希望的事。

李智对付朝臣自有一套,他又是文官之首,只要他阐述好利弊,百官听了有理,自然会同意。

他大舅哥吴泰,听闻要秋闱了,等他考上拜座师,若是拜了李智,那师父的劝说,想必他会听得进去的。

陆子都将事情解决后,心情大好,不由对王保卿道:你去库房里瞧瞧,有没有年轻女孩儿戴的珠钗首饰,要风格清雅又不沉闷的,料子一定要好。

你选好了拿来给朕看,朕拿去送给小姐。

是,老奴立即挑来呈给皇上看。

王宝卿连忙去了。

陆子都又端坐在桌案边,继续处理政事,等折子批完,已金乌西坠了。

王保卿这才将自己看中的珠钗步摇,耳环镯子送到了陆子都的桌案边。

陆子都挑选着,心里已经开始期待吴太妃的办的赏花宴了。

袅袅出宫后唯有一点最不好,便是他无法时时见到她,纵然心里想极了,也不能再找借口接到宫里来了。

陆子都期待赏花宴,高门大户中的女眷也十分期待。

宴会准备了很久,在五月初时才正式开始。

只因吴太妃爱芍药,芍药乃花中之仙,花中宰相。

太妃犹爱台阁类重瓣芍药,花开之时,大朵的花瓣包裹着分层多色的芍药,显得美丽华贵至极。

虞袅则喜爱纯红色的大片芍药,最好是开得热烈,满目都是妖娆红色。

这样的芍药,只需一眼就美得让人忍不住漫步于芍药丛中。

虞袅现在是吴氏的女儿,吴氏是吴太妃表了三千里的表妹,因有这一层关系,所以她们母女三人早早就随了宁德公主,前往吴太妃的含韫殿拜见。

吴太妃的宫中种满了芍药,一路走来,能看到规划齐整的芍药正在热烈开放。

虞袅心中喜爱,大大方方看了几眼,就随同宁德公主进了殿中。

宁德公主是吴太妃唯一的孩子,所以她一进殿中,并未拜见,而是直接拉着虞袅和关瑶的手,走到吴太妃身边。

宁德公主笑道:母妃,你瞧瞧我这两个表妹,生得俊不俊俏?吴太妃笑了起来:俊俏!俊俏!我还当是天边的两位小仙子来到眼前了呢!虞袅和关瑶这才朝吴太妃欠了欠身:臣女见过太妃娘娘。

吴太妃立即道:快快赐座,就坐在我旁边,让我好好看看我的两个好外甥女。

虞袅大方的坐了,她早知吴太妃是参与了陆先生和她之间的事的,所以她肯定会对她和气。

关瑶听吴太妃的口吻亲切,这才抬起头来,圆圆的小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吴太妃虽然上了年纪,但眉眼慈和,脸上的笑容也温柔。

她穿着一身秋香色织锦褙子,并浅葱色内衫,看上去也并不夺目华贵,只让人想要亲近。

她怀中还抱了一只雪白的,胖得跟球一样的狸奴。

那狸奴半眯着湛蓝色的眼睛,呼噜噜的打着盹时,它长长的胡子也一颤一颤的。

虞袅看了一眼就移不开眼睛,她忍不住问吴太妃:这狸奴好生可爱,叫什么名字呀?我这宝贝叫团团。

吴太妃熟练的抚.摸着猫,那猫舒服得都快化成饼了。

她眉眼含笑的凑近虞袅:我养了它两年了,素卿要摸一摸吗?虞袅抬手摸了摸,那猫顺势蹭了蹭她,柔软如云的手感,让她惊喜的轻呼了一声:太过可爱了,我也想养一只了。

吴太妃喜爱别人夸她的宝贝团团,闻言便笑道:等我留意留意,在御兽房那儿帮你寻一只如何?虞袅连连点头。

吴太妃看她实在喜欢,便将自己的猫抱给了她与关瑶,自己则与吴氏谈起话来。

约莫过了一顿饭的时间,大宫女进来禀告她说,许多命妇女眷都来了,想来拜见她。

吴太妃这才对虞袅和关瑶道: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去前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