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端过太监递来的汤药一饮而尽, 苦得他皱起眉头,卿大人也算是悬崖勒马,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抵了失职之罪, 革职是情理之中。
这话说得确实没错, 卿嘉述失职之罪无可辩解, 但小皇帝此举总叫贺攸宁觉得怪异。
朝中如今可用的人不多, 卿嘉述虽有罪可毕竟是个胸有城府之人,比朝中剩下那些不知好了多少,革职实在可惜,不若放他去京外历练几年,待他回来也好为皇上效力。
小皇帝拿着朱笔点了点头, 也好, 还是皇姐想得周全。
说罢,便叫一旁候着的太监研磨,他此刻便要下旨。
此刻已是春日,宣政殿内还烧着地暖, 贺攸宁觉得炎热,不适地理了理衣角, 总觉心中躁动不安。
小皇帝是个心有成算的,看着依靠她,却也不是她说一两句话便能使其扭转心意, 他这般痛快应下, 又急着下旨, 怎么看都像是怕她反悔。
可贺攸宁思来想去都未能揣测到小皇帝心中到底如何想法。
卿嘉述的调令下来的很快,命他即日动身前往提达, 提达位于西北, 原是一座边境小城, 这些年因着边境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可即便如此这也是苦寒之地。
小皇帝并未向贺攸宁透露要将卿嘉述派去何地,等贺攸宁知晓已是卿嘉述要动身的那一日。
圣旨已下,事情再无转圜的余地。
二人去了城外。
皇上疑心重,忌惮卿家许久,我早有预料。
提达离京都甚远,往后若你又个什么事我怕是不能照料到。
提达的苦寒在卿嘉述眼中不算什么,只是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能回京都,天高路远再见一面谈何容易。
我在京都能有什么事?倒是你,提达不是个太平之地,你一去不知要面对多少麻烦。
卿嘉述再有本事,到了一人生地不熟之地,办起事来难免磕绊,提达形势复杂,一向是个官府不管的地方,贺攸宁心中难免放心不下。
离别大多伤感,卿嘉述却不想贺攸宁因着自个儿的缘故心情低落,久在太平地,心性也会改变,倒不如去外面闯一闯,也好见识这天地别样的风采。
贺攸宁并未因着卿嘉述的话有所放心,她心中总觉不安,这些日子,皇上清理朝堂,不少官员被贬出京去,我心下留意着,这些官员平日行事规矩虽未有什么成绩却并没有什么不妥。
若要说唯一的共同之处便是被贬官员曾经都为大皇子办过事,只这一点就叫贺攸宁担忧。
卿嘉述使了个眼色,示意墨言与淡竹望风,压低声音对贺攸宁道:皇上从前与你关系颇为亲近这我是知晓的,但如今皇上已是皇上,帝王多心,此次要我父亲交出兵权就可见其心思。
卿嘉述说的隐晦,贺攸宁却能明白他是要自己留个心眼,以防皇上对她下手。
贺攸宁抬头,还可清晰瞧见卿嘉述眼中的担忧,她自然知晓皇上的多疑,只是从前的情分太过深厚,她想小皇帝会念着这一份亲情。
年柯等人被封金吾卫,只听命于皇上,你手中只有年棋,切莫再交出去。
卿嘉述与小皇帝打过的交道不少,对小皇帝的脾性还算了解,他深知小皇帝的野心,依着这样的性格,小皇帝绝不会甘心活在他人的背后。
贺攸宁还将小皇帝当作需要姐姐保护的孱弱幼弟,殊不知这是一匹觊觎他人血肉的狼。
贺攸宁沉默着,半晌后点了点头,见她听进去,卿嘉述才放下心。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贺攸宁站在亭边海棠树下,北地天冷,已是春日树上还不见绿意,贺攸宁有些愣神,不知再见卿嘉述时,这棵海棠树可会开花。
卿嘉述上马深深望了贺攸宁一眼,便调转马头离去,不敢再回头看一眼。
贺攸宁看着他身影逐渐远去,这才后知后觉离别的到来,她说不清此刻的感受,总觉鼻尖有些酸涩,不自觉跟上去几步,直到那道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卿嘉述始终没有回头,面对贺攸宁时他从来不是个意志坚定之人,他怕若是回头真会动了违抗圣命的心思。
淡竹陪着贺攸宁呆站许久,感受到她的失落,不免抱怨起卿嘉述,卿大人连句道别的话都未同公主说。
贺攸宁却摇了摇头,她不喜分别,若是真有离别那日也不愿旁人同她说些告别的话,卿嘉述懂她,所以不说。
京都离提达甚远,卿嘉述要走一月有余,路上看见的风景、瞧见的趣事都一一记下,到了驿站便寄回京都。
小皇帝这段时间身体好了不少,政务之事自个儿能料理,贺攸宁便闲了下来,翻着卿嘉述写的信只觉颇有意思。
淑慧长公主来贺攸宁这儿比之前都勤,京都的女子学堂有淑慧长公主看着,办得很是顺利。
倒不是淑慧长公主这张招牌有多好用,而是京中世家忙着观望朝中局势,有些甚至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管学堂之事。
淑慧长公主比从前看着也活泼许多,得了空便来和贺攸宁说说学堂里的事。
这日刚到,便瞧见贺攸宁脸上还未收起的笑意,并不着人通报,偷偷走到她身边察看,你这是在瞧什么?贺攸宁吓了一跳,下意识收起信,手忙脚乱整理桌上摊开的信件,淑慧长公主打趣她,卿大人人是离开了京都,可这颗心却没带走,每日一封叫人递来可见心中记挂着你。
阿姐尽会取笑人,他是嫌着没人同他说话这才每日都来烦我。
贺攸宁嘴上满是嫌弃,手里却将每封信仔细叠好装回信封。
淑慧长公主捂住嘴偷笑,卿大人哪是没人说话,不过是怕离得远了贺攸宁转头将他忘了,这才每日挤出时间来写信。
倒不见你回信。
贺攸宁一愣,她确是没回过信,心中苦恼,我整日待在宫中,所见所闻不过这一块地方,卿嘉述最熟悉不过,哪有些新鲜事同他说。
想着卿嘉述赶路辛苦,风餐露宿之时还不忘给她写信,她若不信难免伤人,可思来想去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淑慧长公主心中暗叹,阿宁虽聪慧,对感情一事却太过愚钝,卿嘉述哪是想知道京中发生何事,昨日你不还移了一株五角枫到殿外的空地上,卿大人还不知晓,不若你写信告诉他。
这样的事写进信中是否太小题大做。
在贺攸宁看来,不过是件再小不过的事,写进信中显得太过随意。
可又确实未发生什么大事,思索一番还是点了点头,提笔写信。
待信到卿嘉述手中已是十日之后,他刚要从驿站寄信,便遇见快马加鞭从京城赶来的驿差。
只有一页信纸,卿嘉述却就着烛火看了许久,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墨言有些好奇,大人,公主信中说了什么?本是不该问的话,可见卿嘉述如此开心,一扫路上的阴沉,便忍不住打探。
卿嘉述睨他一眼,小心翼翼将信纸收进怀中,并不打算理他。
其实信中倒也未写些什么,甚至语序混乱,上一句说起御花园的鱼儿,下一句便提起刚移栽的枫树,后面不知怎想,又提起那鱼,说起小时候觉着这鱼甚肥烧起来定然好吃。
不过都是写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小事才叫卿嘉述开怀。
作者有话说:我本是上市公司的老总,却被诡计多端的奸人所害!下属弃我!股东逐我!甚至清空我的股份!重来一生,我只想夺回我的公司!想听我的故事,只需给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