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月,二皇子谋反一案终于拉下了序幕。
六皇子登基,住进了历代皇帝才能住的升阳宫,只等来年,改年号德泰,彻底标志着属于新帝的时代的到来。
明熙帝则退居二线,从住了二十八年的升阳宫搬进了大明宫。
皇位交接,自是少不了一系列的封赏。
新帝生母云惠贵妃顺理成章继位太后,居凤和宫,颐养天年。
十一皇子生母进封太妃,帝特赐居凤安宫。
先后宫内命妇,皆进一等,统居翊清宫。
魏国淑阳长公主,为新帝姑母,德高望重,进封楚国魏国淑阳大长公主。
六皇子妃孟氏妻凭夫荣,荣居凤宁宫,执掌后宫,母仪天下。
侧妃刘氏,封贵妃;侧妃赵氏,封淑妃;侍妾江氏,虽出身低贱,却因诞育皇子有功,封柔嫔。
帝长女徽宁郡主,进封徽宁公主;二女司徒心婉,进封文安公主;长子次子,皆封皇子。
其余侍妾因位分太低,便不一一赘述。
后宫封完,便是前朝。
镇国侯府从龙之功,兼太后母家,功不可没。
镇国侯云浩然,进封秦国公,领兵部尚书,加封太傅;二房吏部尚书云正然,进丞相,加太子太师衔。
孟府为皇后母家,依照惯例,封承恩公。
大皇子因忠顺恭谨,又为陛下兄长,向来闲散度日,不幕权势,封为忠顺亲王。
其余诸位皇子也多有加封。
最值得可说的便是十一皇子司徒瑾。
新帝力排众议,封其英王,嘉恩特许,世袭罔替。
改原六皇子府为英王府,命其直入吏部历练。
兄弟情深,棠棣雍雍,封号便可看出新帝对皇弟的浓浓爱护期许。
镇国侯府,不,如今已经是秦国公府。
林黛玉坐在云清缓的房间中,看着云清缓,笑着道:这下,你可就是国公府大小姐了。
云清缓对自己身份的提高倒是没有很大的感觉,而是耸了耸肩,有些无所谓地道:管他是镇国侯府大小姐,还是秦国公府大小姐,这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这种人,求的也不是那耀眼头衔,说到底,还是要看父兄在朝堂上的地位。
否则,就算是王府的郡主,顶着那起子虚名,又有何用?这讲的就是义忠王府如今那些郡主皇孙了。
林黛玉虽是闺阁小姐,但如今林如海也不会事事都避讳她。
想到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龙子凤孙,如今却只能随着母亲孤零零地居住在一种王府那一隅之地,平素连大门都出不得。
虽然知道这不过是义忠亲王自食其果,但林黛玉终究还是会有些可怜。
说到底,稚子无辜。
云清缓也是同情义忠亲王的郡主皇孙。
父辈做下的孽,却要小辈来偿还因果。
但她是新帝的表妹,同情敌人这种事也是万万做不得的,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陛下还是开恩了。
虽说平常不能出府,但也没夺去他们读书识字的权利。
无论是毓秀书院还是国子监,都是能够去的。
只要义忠亲王的儿子们日后不想着做一些什么大事,虽说实职是不能有的,但是领个虚职,一生无忧总归也很好。
至于郡主。
这个朝代母家稍有些地位的女子都要为了家族而联姻。
连公主都不能摆脱这种命运,更何况宗室贵女?云清缓便是同情,也没处说。
林黛玉蹙着眉,看着坑桌,缓缓道:说来也不是所有的郡主被锢于义忠王府。
陛下仁慈,接了温素郡主入宫,留在怡太妃娘娘身边抚养。
京城高门交口称赞,大颂陛下仁厚宽宥。
不过,有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云清缓乐不可支:你肯定是不能理解,那么多人,为何偏生选了温素郡主吧?林黛玉眉目舒展:还是缓缓最知我。
云清缓转过头瞧了瞧窗户,又看向黛玉: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
温素郡主的母亲出身大族周氏,我听大哥说,周氏一族早在前几年就举族投靠了陛下,这是其一。
其二,温素郡主早就和怡太妃娘娘暗中有了联系,她就是怡太妃娘娘放在曾经二皇子府的棋子之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行宫时,温素郡主单枪匹马,手持长弓,于暗处将义忠亲王的叛军杀了个措手不及,立下赫赫战功。
既如此,陛下自是要赏。
可毕竟这种事说出去不光彩,索性就让怡太妃娘娘教导郡主,日后说亲,也好便利些。
黛玉用手掩住嘴巴,过了好久才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语:温素郡主,当真是奇女子也。
云清缓赞同地点头。
何止温素郡主,义忠亲王府的女儿家就没一个普通角色。
先是熟知草药暗下毒手的柔平郡主,再是弓马娴熟蛰伏克制的温素郡主。
她真的怀疑是不是义忠王府的庶出郡主骨子里都带了隐忍狠辣的基因。
只可惜目前也只有这两位郡主年岁较长。
如果再等几年,等义忠亲王府的郡主们都长成了,估计皇位争夺都没表哥什么事了。
光是这几个女儿,就可以把朝堂后院给搅得天翻地覆。
云清缓感叹了一番,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左右表哥已经登基,义忠亲王府的那些皇孙郡主再如何,也掀不起什么波浪。
林黛玉又和云清缓说了一番话,便离去了。
云清缓送走黛玉后,领着白露白霜,捧着自己专门让小厨房炖的枸杞乳鸽汤,特地去找自己的大伯。
来到院子里,秦国公云浩然正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晒着秋冬之日难得的阳光。
袁氏坐在云浩然身边,剥着身前小银盘里满满的松子,时不时抬头和丈夫说上几句话,向来爽朗的眉眼也不禁流露出几分难得的温情。
夫妻恩爱,岁月静好。
大伯,伯母。
云清缓走了过去,行了个礼。
秦国公正和妻子说话,听到声音,看到云清缓,笑道:缓缓来了。
袁氏擦了擦有着松子屑的手,朝云清缓招呼:缓缓,快些过来,吃松子。
云清缓迈着小小的步伐上前,接过白露手中的食盒放到桌子上:大伯,这是我让厨房炖的枸杞乳鸽汤。
顿了顿,有带着些得意道:这是我和霜冰姑姑学的方子,别的地方都是尝不到的。
袁氏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刮了刮云清缓的鼻子:我们缓缓怎么这么招人疼呢?云浩然在前段日子的平乱中不慎被叛军射伤了双腿。
太医院看过之后都说这是伤到了筋骨,只能好好地养着。
日后行走不成问题,却是再也不能领兵打仗。
云浩然见此,便也顺势交出了手中虎符,将旗下二十万大军尽数归还皇帝。
皇帝感念舅舅一生为国奉献,也没许其致仕的折子,反而是封其兵部尚书,虽不领兵,仍享尊荣。
云清缓却知道,在放下这枚世代相传的虎符的那一刻,云家就再也不会回到军营之中。
秦国公府,军功起家,四世荣耀。
从这一刻起,将会放下往日的种种云烟,彻彻底底的开始向着文臣世家转变。
袁氏舀了一碗鸽子汤,递给了云浩然:老爷你快尝尝。
云浩然喝了一勺,赞叹:嗯,色香味俱全,果真是不错。
日后,英王殿下可是有口福了。
云清缓唰的一下,脸瞬间爆红,支支吾吾道:大伯,您说什么呢?袁氏也笑了,瞧着云清缓难得羞臊的模样,掩着嘴笑得开怀:缓缓这还羞上了呢?昨儿个我进宫拜见太后娘娘,还听见娘娘说,你特意问了皇后娘娘,想要学肉脯的做法。
是不是?云清缓更加手无足措了,盯着地上的石砖,呐呐道:皇后娘娘怎么就说出去了呢?林氏恰好过来找袁氏商议一些要事。
恰好听到袁氏的话,也笑了:太后娘娘说了,你现在年龄也还小,不急。
等再过几年,及笄了,你和英王殿下的事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云清缓:……自打表哥登上皇位之后,云太后和怡太妃就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放下了心头的夺嫡大事,不用再争争斗斗的,就开始操心起了儿女的婚事。
别说她了,就连徽宁公主都没能逃出毒手。
据说太后娘娘已经开始扒拉物色满京城的公子哥,就看有没有谁的家世品行能够配得上国朝最尊贵的嫡长公主。
也亏得她和徽宁公主离及笄还有些年头。
不然徽宁公主可能就没这么轻松了,估计等着她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赏花宴和马球会。
林氏瞧着女儿的模样,知她不愿意再提及此事,也不为难,只是拍了拍云清缓的肩,道:这些日子清除逆党,你被拘在府中不得出门,定也是闷坏了。
方才英王殿下邀你去茶楼喝茶,你和阿喻一同去坐坐吧。
云清缓如蒙大赦,朝着长辈们再次行了个礼,急匆匆地就跑了出去。
袁氏看着云清缓的背影,有些惆怅:哎,说起来缓缓也只能在我们家待上几年了。
以后啊,她就是别人家的女儿了。
林氏也有些不舍,但说到底,嫁给英王殿下,总归是云清缓最好的归宿:不舍也得舍。
至少不用去那蛮荒之地联姻,还有着太后娘娘和太妃娘娘的照拂。
英王殿下和缓缓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