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侯府小财迷 > 第24章 :提亲

第24章 :提亲

2025-04-02 01:46:02

对于众人而言,张阿婆说的媒,就是幸福美满的象征。

想要让张阿婆为自家子孙说媒的,可不仅仅只有京都之人啊。

举国上下,谁不曾以能得张阿婆为其家族说媒为荣?张阿婆年岁大了以后,便退了媒人行当颐养天年。

这么多年来,不曾再为任何人说过亲事儿。

哪怕再多的人出再高的价,她也没有重新出山。

如今能在子孙们的陪同下,迈入了沈家的大门。

可见,这对方的来头究竟有多大。

沈家夫妇虽是商宦,沈府的家风素来也与寻常人家不同。

但该有的规矩,到底还是有的。

沈常赢与顾婉儿对张阿婆极为尊敬。

引座、看茶。

一言一行,皆没有小家风范。

若说,张阿婆先前还心存疑虑。

为何这北定侯府的莫二公子,千挑万选,最后却选中了一个商宦沈家?那么现下,在看到了沈家夫妇的言行举止后,大抵也能猜测出沈家小姐的风姿了。

由于莫止湛与沈扶摇有言在先,需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故而,张阿婆纵使退养多年,但在说媒时,也不敢有半分的含糊。

只是因着张阿婆年岁已大,经不得来回折腾。

故而,在带着莫家的预备的礼物上门纳礼时,还顺带带了个道士,以及男方的大红庚帖前来问名,核算二人八字。

沈家夫妇在瞧见张阿婆以后,只猜测对方来头不小。

却不曾想到,要迎娶他们女儿的人,竟是北定侯府的莫家。

夫妻二人再三确认,在得到张阿婆肯定,沈扶摇嫁过去后乃是正室,这才稍稍安心。

只是对于北定侯府的家世,沈常赢和顾婉儿,到底还是有些思虑的。

北定侯府莫家,家世显赫,门楣极高。

为何偏偏,就选中了他们家的女儿?难不成这莫止湛,当真如同传言所说的一样,有什么隐疾?若是如此,自家女儿嫁了出去,岂不是受苦?张阿婆为人精明,说了那么多的媒,从未有过失败。

她一眼便看穿了沈家夫妇的心思,语重心长道:不瞒二位。

在莫家太夫人请老身出山说媒时,老身也曾有过疑虑。

莫家嫡出的公子,这些年来眼界极高,为何偏偏选中了沈家?说句不怕二位介怀的话。

沈家虽有些财力,在京都也有名气儿,可相较于莫家而言,这门楣到底还是低了一些。

故而,老身心怀好奇,便应了莫家太夫人的请求。

今日进入沈府,发现沈家虽是经商起家,可院落内的布置却雅致大方,毫无金银俗气儿。

沈老爷与沈夫人,一个彬彬有礼,实乃谦谦君子。

一个精明能干,却落落大方。

想必,沈大小姐在沈老爷和沈夫人的教导下,定也十分出彩。

说罢,张阿婆浅浅抿了一口茶,才又继续道:外头的传言,不过是闲言碎语。

无论是莫二公子,亦或沈大小姐的名声儿,皆不能当真。

沈大小姐聪慧能干,莫二公子若能娶她为妻,必定会万分疼爱。

莫二公子才貌双全,若能成为沈家的女婿,也是美事儿一桩。

再者,老身可是莫家太夫人亲自请出山的。

可见,莫家的太夫人对沈大小姐有多看重。

说句实在话,北定侯府里,北定侯爷常年在外镇守边疆。

府中一应大小事物,都是太夫人说了算。

如今太夫人看重沈大小姐,也是沈大小姐的福啊。

沈大小姐嫁过去以后,天天都是好日子,没有委屈一说。

至于门楣这一块,在外人看来,莫家是比沈家高出了不少。

但沈大小姐风姿出众,又得莫家太夫人和莫二公子喜欢。

自然,也没有配得上配不上这一说。

沈老爷和沈夫人就这么一个独女,多年来必定是悉心栽培的。

沈大小姐是好是坏,难不成沈老爷和沈夫人还不清楚吗?言毕,张阿婆更是慈祥笑了一笑:老身听言,莫二公子与沈大小姐一见倾心,早已私定终身。

如此,这桩婚事儿,必定是能成的。

张阿婆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就连一见倾心,私定终身这样的词,都抛了出来。

沈家夫妇就算再担忧,又还能如何?好不容易有一好人家上门提亲,难不成还要拒了吗?沈扶摇的名声儿,如今已经够差了。

若再传出去,她与莫止湛之间有点什么猫腻,却又无法成亲的话,这一辈子还有谁敢娶了她?旁人自然是不会说莫家不好的。

最后受苦受委屈的,不还是沈扶摇的?思前想后,沈常赢顾婉儿夫妇终是点头,表了态。

说是只要二人八字合,那么便应下这门亲事儿。

道士早已在一旁等候良久。

见沈家人允肯,自然立即核算了二人的生辰八字。

仅仅片刻,道士便给出了一句:天生一对,天赐良缘。

如此,沈家夫妇便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男女双方八字没有冲撞,这桩婚事儿总算初步订了下来。

许是因为考虑到张阿婆不宜过度来回折腾,又许是莫止湛与沈扶摇的年纪,都不小了。

这一头的沈府,二人的八字才刚刚算好。

那一头的北定侯府,便将早早准备好的聘礼抬了过来。

紧接着,开始商定婚期。

张阿婆说,莫止湛与沈扶摇的年纪,都已不小了。

莫家的意思是,越快越好。

八月的天气儿与数字都极好,故而,便将大婚之日定在了八月初八。

于是,这纳礼、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竟在同一天内一应妥妥当当。

八十六岁的张阿婆,能够再度出山说媒,就已轰动了整个京都。

更何况,她所说的,又是北定侯府与沈府的亲事儿。

一时之间,京都对这一桩婚事儿,倒是期待得很。

人人都说,沈家攀上了莫家这一门亲,真是祖坟冒了青烟了。

而更多人,则十分疑惑。

为何莫止湛,千挑万选。

到了最后,竟然选了一个抛头露面的老姑娘做自己的正妻?就算这莫二公子有什么隐疾,年岁也大了。

可也不至于,将就至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