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侯府小财迷 > 第389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389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25-04-02 01:46:14

长房大老爷再如何惦记着那两个名额,也知晓沈扶摇所言有理。

事实上,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三个兄弟之中,谁最适合前往边疆。

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他总不能为了一个所谓的‘合适’,就将自己儿子的前程置之不理。

扶摇的意思,我也明白。

长房大老爷想了想,终是道:只是承哥儿到底是兄弟中年纪最小的。

这阵子,母亲不是还在给承哥儿议亲吗?亲事儿尚未谈妥,便前往边疆那等凶险之地,只怕会误了承哥儿的终生啊。

言毕,又道:再说了,除去湛哥儿与北哥儿外,年纪最长的是善哥儿,其次是言哥儿。

如果哥哥们不去,而最小的弟弟却去了。

那知道的,是说承哥儿一心为国,说咱们莫家是忠烈之家。

可不知道的呢?岂不是得说善哥儿与言哥儿贪生怕死,为了自己的小命,只得推出那尚未成亲的弟弟来?咱们莫家,岂会怕了那些流言蜚语?太夫人知晓长房大老爷的心思。

他身为莫家的长子,哪怕是个庶出,也终究是兄长,是大伯父。

有些面子,该给的还是得给。

只是若太贪心了,未免令人生厌。

再说了,谣言止于智者!若外头人带了脑子来看待咱们莫家,咱们自然不必担心。

若随意编排,那咱们莫家也无需去理会那些蠢货。

说罢,太夫人又道:前往边疆接替湛哥儿,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此事事关到天启国的安危,也事关到咱们莫家人的前程。

不是大伙儿想怎么着,便能怎么着的。

方才,扶摇的话我仔细想过了,确实有些道理!既然老大你觉得善哥儿与言哥儿二人可行,那么便选出一个来吧。

至于承哥儿……太夫人说到此,稍稍顿了顿,想了一会儿才又道:老三。

你回去以后,还是得多加叮嘱他一些。

同时也让他做好准备,择日出发。

三房老爷听言,忙起身道:儿子替承哥儿多谢母亲垂爱!你呢,老大?太夫人点了点头,将话题转到长房大老爷身上:善哥儿与言哥儿,谁去?长房大老爷垂着眼,着实有些为难。

按道理来讲,他是该为莫泽善开口说话的。

毕竟,莫泽善是他的嫡长子,年纪也长。

有些时候儿,比较会把握分寸。

更何况,他那正室刘氏,可是心心念念想为莫泽善争取到这次机会儿的。

为此,她不惜犯了家族之忌,当众与妯娌发生争执,更被太夫人赶了出去。

若自己不为莫泽善说话,恐怕刘氏那头,他都得费一番口舌。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莫谦言更适合一些。

一来是莫泽善手里还管着一些莫家的产业,骤然离开不妥。

二来,近些年莫谦言这个儿子,言行举止极为妥当,深得长房大老爷的心。

虽说嫡庶有别。

可长房大老爷还是觉得,莫谦言更懂得谦虚一些,能得人心。

长房大老爷想了许久,终是没能想出个满意的答案来。

于是,略显为难。

正想开口,请求太夫人多给他几日功夫,他回去后好好与儿子们商议一二。

可谁知,此时的太夫人却开口问起了沈扶摇:你且说说,善哥儿与言哥儿二人,谁更适合一些?沈扶摇早就习惯了与太夫人一唱一和,接话接得极其顺口:祖母……孙媳妇儿的意见,能起什么作用呢?到头来,还是得看大伯父自己的意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大伯父是个慈父,有些东西自然是看不明白的。

他想两个儿子都顾及,都疼爱。

但这世上,有时候给出去的疼爱多了,难免看待问题就浑浊了。

倒不如你当个局外人,说说你的意思。

就当给你大伯父一个建议。

至于听或不听,倒是他自个儿的选择了。

是。

长房大老爷听言,也不敢反驳。

只作揖点头,道:母亲所言极是!儿子这父亲的身份,有时候反倒做不出一个好选择了。

言毕,又见他朝着沈扶摇望去,却不语。

可眼里的意味,已再明白不过。

只是身为长辈,到底要保留一些尊严。

沈扶摇也不计较,只迟疑了片刻,便道:既然大伯父不嫌弃,祖母又开了口。

那扶摇便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罢,便将自己的意思,娓娓道来:扶摇认为,大哥与五弟二人,五弟更适合前往边疆。

一来,是五弟与七弟的年纪相仿,凡事儿沟通起来,也比较简单。

而大哥不一样。

大哥年长七弟许多,若与七弟一起结伴去边疆,难免会分出一个兄,一个弟,一个主,一个次来。

这不仅不利于兄弟之间的团结,也容易让人看了笑话,更会在大事儿的决策上,出了差错。

二来,七弟虽能文能武,但到底年轻,性子爽朗的同时,也会因说话直白而得罪人。

五弟是个谦谦君子,能包容与谦让,也更懂得如何去调解关系。

二人一静一动,倒是合拍。

三来嘛,大哥手里头的活儿,一时半会儿也放不下。

而前往边疆的人选一旦定下来,便得择日启程。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望大伯父自己多加考虑。

不然,回去与大哥五弟商量,也是好的。

沈扶摇的这一番分析,可谓是极其到位了。

长房大老爷不是傻子,这些道理他自然能懂。

只是没经由旁人说出口,便自己放在心里比较,挣扎。

现如今被沈扶摇这么一条条排列开来,不免觉得自己是在自寻烦恼。

于是,只沉默了片刻,便道: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经过扶摇这一番提点,我倒顿时通透了不少。

说罢,便径直落定:边疆,便让言哥儿去吧!太夫人听言,点了点头:你既已决定好了,那这件事儿就如此办吧!待会儿,我便让人去宫里,就说选了言哥儿和承哥儿一起,前往边疆接替湛哥儿。

有劳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