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华听到石天的声音,觉得很惊喜,于是问道:石兄弟,你看出什么来了?在古墓中,石天往往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出来的东西,这让邵正华非常佩服。
石天现在的注意力却又从石磨上转移,走到祭台那边,很仔细地观察祭台,终于点点头:这个祭台,恐怕并不是祭天用的。
这时候秦云也过来了,他听见石天想要推翻他的结论,于是说道:石执事,莫非你有什么高见?石天听他叫自己石执事,微微有些不爽。
因为在研究所秦云是总管,石天是执事,总管比执事可高了一头。
心想难道到了这里,你还是以领导的身份自居吗?不过秦云的语气还算谦和,石天便也不去计较。
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祭台上刚刚摆满了香炉、宝烛、砚台等物,这些虽然都是祭天所需要的。
不过偏偏少了一样东西,就是钟。
石天刚说完,秦云的脸上就露出颇为动容的神色,像是被石天一言所点醒。
钟?这时司马香也走了过来,语气甚是重视,看来他很想听听石天的意见。
不错,钟。
或者是鼓、瑟……什么乐器都行。
但是,就是不能缺少乐器。
石天很肯定地说道:皇帝祭天,就是与天庭的沟通。
这个沟通,就必须要通过声音才能进行。
就像明朝皇帝特地修建了天坛来祭天,天坛里也必须有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这样的东西。
都是保证皇帝的声音能被上天所听到。
所以祭天的时候,声音是第一重要的。
在正式仪式的时候,往往现场摆满了乐器。
几十件甚至上百件都是有的。
司马香被石天的言语所启发,连连点头,说道:我明白了,现在这个祭台,连一件乐器都没有摆放,说明这绝不是祭天的祭台。
因为没有乐器,就无法与上天沟通,也就谈不上祭天了。
秦云这时也笑了笑,说道:不错,这个推断非常的精辟,我收回我刚刚的说法。
石天微微一笑。
觉得这个秦云虽然脾气比较高傲,但也不是一无可取。
至少认错就认得比较快。
这时候龙成邦大声说道:你在这里夸夸其谈也没有用处,就算推断它不是祭天的祭台,有什么用处吗?就像你看见一坨金子就说它不是一块铁,有用吗?你看见我就说我不是女人,有用吗?盗墓客们听见龙成邦这么大声说话,都知道他在激石天,想要石天痛痛快快把话说完,别在那绕圈子让人憋得难受。
石天呵呵一笑,其实你激我也没有用,因为对于这个东西,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你看,这里虽然是个豪华墓穴,却连个令牌也没有,墓碑也没有,甚至连任何的说明文字也没有。
对于这个,我倒有个靠谱的假设:这很可能是个通假葬。
通假葬?听到这三个字,很多人都开始挠头,因为这个字眼陌生得很。
大家都起了好奇心,于是围得更拢了。
不错,就是通假葬。
石天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于是很痛快地说道:这是一种比较迷信的葬法,不适用于死人,只适用于活人。
也就是说人还没死就给他举行了葬礼,当然,绝不是活埋。
只不过,用另外一种东西代替他去进棺材……石天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抢着说道:对了对了,这个我知道……这个盗墓客的语声很快,像是打机枪似的。
我老家就有个小孩,病得很严重。
请了个道士来治病,说:明日做个葬礼吧。
他父母一听,差点都吓哭了。
道士却说道:这是个假葬礼,并不用你的孩儿。
于是就找了个木头人,给它画上眉毛眼睛,写好生辰八字。
第二天果然风风光光地安葬。
头七过后,那小孩的病果然就好了。
道士说,这是因为阎王写生死簿的时候重名了,那个小孩跟其他一个人搞混了,因此久病不治。
就像你的车上牌的时候套牌了,自然要被交警查扣。
现在找了个东西代替他葬了,阎王的生死簿上就销户了,那小孩也就好了。
哦……大家听这个人解释,都点头,表示理解了他的意思。
石天也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通假葬,虽然是民间的一种迷信,不足采信。
但在封建社会,尤其涉及到满清国运这种问题,皇室就不免大费周折地布置了。
棺材里这条蟒,很有可能是代表当时的一位储君,或者太子什么的。
给他搞这个祭祀,肯定是为了满清国运的问题。
秦云听完石天的解说,一副心悦诚服的表情,说道:不错不错,石兄弟,你这个说法还真是很有道理。
现在,秦云总算对石天心服口服,于是称呼也变了,从石执事变成了石兄弟。
邵正华也点点头:这个,也许不是最准确的假设,但已经是最能解释目前情形的假设了,石兄弟,真有你的。
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三代弟子问道:石兄,那你能解释一下,那只僵尸为什么还要拉磨盘吗?我看它在那都推了好一会,一直不消停呢。
众人一听,又转头去看那只僵尸。
此时那个僵尸还在嘿哟,嘿哟地拉着磨盘,拉得很起劲似的。
突然,它全身抽了一下筋,普通一声倒在地上,不动了。
众人都有点懵逼,这只僵尸,怎么突然活了,突然又死了。
挺无厘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