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眉闲暇时候会看耽美小说,腐女有着强大的幻想能力。
苏眉注意到那个烟火师,说话发嗲,涂脂抹粉,皮肤保养的非常好,很可能是个同性恋。
死者杨小凡长的眉清目秀,演猥琐的日本兵有些可惜。
大胡子导演非常好色,也许男女通吃。
杨小凡为了上位,很可能会主动献身给导演,但是引起了烟火师的的嫉妒…梁教授打断了苏眉的推测,说道:小眉,你再去调查一下这三个人的关系好了。
苏眉想起大胡子导演,心里直犯恶心,她说:让画龙去吧,我有点不舒服,肚子疼。
第二天,画龙问苏眉,什么是419?画龙调查时并未发现死者在剧组里有什么异常情况,不过,那个烟火师对画龙非常热情,递烟让茶,还索要了电话。
半夜的时候,画龙收到烟火师发来的一条短信,上面写着:哥,外面打雷了,我怕,好想枕在你的臂弯里,好想在你怀里,我们419吧。
苏眉哈哈大笑,告诉画龙419就是一夜情的意思。
画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犹豫着要不要去揍他一顿。
警方扩大了搜索和走访范围,全面排查可疑人员。
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一条消息,案发的次日清晨,有人将一只抢扔到了山前的池塘里,因为当时刚刚拂晓,目击者并未看清丢枪人的面貌。
陈处长带人去村民家中取回枪支,经过核对,正是死者杨小凡丢失的那支道具枪。
道具枪已经损坏,村民称,他捡到的时候就是一只坏枪,枪管都被人砸弯了。
案情有了重大突破,但是这支枪的发现也几乎颠覆了特案组此前的结论。
如果凶手杀人是为了抢夺枪支,那么为什么又把枪损坏和丢弃呢?梁教授说:这个凶手非同寻常,我们不能从正常的角度去揣摩此人的犯罪心理。
包斩说:凶手极度仇恨日本人,那片竹林附近有个炮楼,这是拍摄影视剧的需要,为了还原真实的战争场面,剧组建了一座炮楼。
苏眉说:死的可是中国人啊,只是穿了一身日本兵的衣服,人家是演员嘛。
陈处长说:因为仇恨日本人,就连演日本兵的演员都杀死?画龙说:这不是有病吗。
包斩说:也许凶手觉得这样做是爱国呢!案发三天后就是9月18日,为纪念918事变,勿忘国耻,恒店镇响起了防空警报。
因为此前日方右翼登陆我国钓鱼岛,日本政府扣押香港保钓人士,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全国各地在918这天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游行。
上午十点左右,恒店解放路出现了一支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口号震天。
队伍逐渐的扩大,街道边的围观者热血沸腾,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加入了游行队伍,很多警察也在现场维持秩序。
文学的视角应该如摄像机一样,没有批判和赞扬,只做真实的记录。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队伍中走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清醒的看着这一切。
我们不得不说的是,当天的爱国游行最终演变成了暴力民众对商家、私家车的烧抢打砸。
在解放路和长安路的交汇口,几个青年左肩扛着五星红旗,右手拿着砖块、木棍,看见日系车就上前打砸,然后将车掀翻。
场面非常混乱,有人喊:那边有一辆日本车。
游行队伍气势汹汹跑了过去,那车的车速没有放慢,很多人将手里的东西砸到车上,喊着打死狗汉奸,车内副驾驶座位上有个少妇,抱着个孩子,大约只有六岁,吓得抱紧妈妈说不出话。
车开出很远,孩子问妈妈,他们为什么打架啊?为什么砸我们的车啊?妈妈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小孩的问题,拷问的也许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社会。
游行队伍分成了两股,长安路有一家渔具店,因为店名叫钓鱼岛,也被爱国人士砸了,玻璃碎了一地。
店主神色惊慌躲在店内,想要报警,但又放下了手机,因为他看到不远处的日本料理店门口有几个警察在用消防器灭火。
解放路的游行队伍中有人喊了一句口号,给我三千城管,收复钓鱼岛!,人们也一起跟着喊口号,随后大家发现这是句玩笑话,于是都大笑起来。
两只游行队伍在转盘路再次汇总,声势浩大,交通完全瘫痪。
也就是在这里,一名日系车车主被暴徒用u形钢锁袭击,最终头部颅骨被打穿,并导致暂时失去行走及语言能力。
当时车主软绵绵的倒在地上,老婆用卫生纸捂住他的头部,一个劲的哭,有位好心人上前帮忙,掀开卫生纸,一股血柱涌了出来,还夹杂着白色的脑浆。
激愤的人群在涌出的鲜血前停滞了一下,随即散去。
队伍继续向前,口号震天。
警方向媒体公布了车主遇袭的照片及视频,并对袭击车主的暴徒展开通缉。
这名暴徒名叫陈帅,20岁,在工地上打工。
当时,陈帅上班乘坐的公交车被游行队伍堵住,从小爱看抗日片的他立即被队伍的热情感染,他激动的汇入人潮之中,成为打砸抢中是一名勇士。
当天晚上,他跑回了家,母亲感到很奇怪,因为儿子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麦种麦收时才偶尔回家。
陈帅告诉母亲:我的照片已经被发到网上了,我害怕。
母亲听得云里雾里,她只知道儿子在反日游行中和人打了一架,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帅用手机上网看新闻,喃喃自语说,我是爱国,抵制日货。
陈帅不断的安慰自己,他对母亲说:网上对我一半支持一半反对。
村支书领着便衣警察找到了陈帅的家,母亲从麦地里奔跑回家的时候,陈帅已经被警方带走。
临走时,只带了一只装酒的袋子,里面塞了一件毛衣、一条裤子和一条内裤。
母亲很心疼,问邻居,孩子走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陈帅当时对警察以及围观的乡亲们说:抓我干什么,我是抗日英雄!陈帅故意伤人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一流血事件发生后,报纸电台纷纷报道。
一个市民在街头对记者说:如今,有些观点令人难以理解,非常极端。
例如网上说什么买日货花的钱,都有可能变成射向同胞的子弹,可我交的税,够买炸弹的了。
义和团还抵制洋货呢,那会儿,家里有盒火柴的都被满门抄斩。
我支持理性爱国,我只抵制蠢货。
有个中学生在电视节目里这样说:抵制日货,并不是砸掉自己或者别人的日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都比日本做的更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我们的桥也比他们的结实,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我们的言论更自由,还有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的更有希望,更有未来。
负责陈帅案件的办案民警向特案组反馈了一条重要的线索,918这天,街上的游行队伍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人。
这是一个老人,白发苍苍,衣衫破烂,竟然戴着一顶柳条编织成的帽子,身上还绑着竹叶,他突然出现在游行队伍中,大家都感到很诧异,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流浪汉,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
当时有人说:看,就连老乞丐都这么爱国,更何况我们年轻人。
老人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什么武器都没拿,身后是一群手持棍棒和砖头的人。
老人神态安详,奋力前进,唯恐落在后面。
一个穿校服的学生想搀着他的胳膊,老人摆摆手拒绝了。
梁教授说:这个老人身上绑着树叶,符合凶犯特征,这条线索我们必须重视,调查清楚。
画龙说:其实我现在却觉得,也许是愤青干的,开日系车的中国人都能被他们打成植物人,杀死一个穿日本兵服装的演员,也没啥可奇怪的。
苏眉说:愤青好可怕,我喜欢日本动漫,日本化妆品也不错,这些都要抵制吗?画龙说:那老人可能是个老愤青。
包斩说:也许是个老兵。
附近拍摄现场的那些穿日本兵服装的演员,还有隐隐传来的炮火,使得老兵精神错乱,旧病复发。
往日的心灵创伤无法磨灭,他的记忆重返抗日战争时期,这种错乱的精神状态让他误认为自己还在战场上。
他杀死了一名无辜的人,制作弓箭潜伏在炮楼外,射伤了另一名说日本话的演员。
最后,他抢到一把手枪,躲进了山洞,做最后的抵抗。
当时,大胡子导演想要拍下围捕老兵的场面,但是遭到了武警官兵的驱赶。
陈处长说:你冒充记者呢,捣什么乱。
大胡子导演说:这么多人都抓不到一个人,真是够笨的。
你们是不是想一直在洞口守着,让那老兵饿得受不了跑出来,然后抓他。
不过我看那山洞里可能有蜗牛,青蛙,蛇什么的,老兵在里面躲个把月没问题。
两名武警没收了大胡子导演的摄像机,驾着他的胳膊往山下走。
大胡子导演说:等等,我有个办法,能让老兵出来。
陈处长问道:什么办法。
大胡子导演说:我们剧组有个特型演员,长的很像孙立人,这老兵不是孙立人的部下吗,可以让孙立人穿上旧军服,命令他出来接受训令,只要从山洞里出来,你们上去就抓。
当时形势危急,何为国手中有枪,又在暗处,为了避免伤亡,武警官兵没有选择进入山洞强行抓捕。
大胡子导演提供的这个办法尽管有些荒唐,但是有必要尝试一下。
特型演员很快就换上了服装到达了现场,站在山洞前喊话,要求何为国放下武器,走出山洞。
山洞里一片沉默,过了许久,里面传来一句话:口令?口令是一种军事暗号,用来识别敌我。
特型演员无奈的摊开手,谁也无法知道何为国的记忆处在抗日战争中的哪一场战役里,当时那场战役的军事口令和回令是什么。
诱捕的方案失败了。
天黑下来,一队武警携带夜视装备悄悄潜入山洞,打算突袭抓捕,但是遭到了何为国老人的顽强阻击,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武警官兵选择了及时撤退。
接下来,经过研究讨论,指挥部提出四种方案:第一,水淹,向洞内灌水淹死凶犯;第二,烟熏,但无法得知洞内是否有气孔;第三,爆破,但山洞久攻不下,无法安放炸药;第四,火攻。
场面僵持不下,指挥部选择了第四种方案。
两辆油罐车被紧急调用,使用油泵通过输油管道将汽油、柴油灌入洞内。
武警官兵向洞内一共注入了一千五百公斤汽油,然后将洞口的包围圈扩散到安全位置,最终使用火焰喷射器点燃了山洞里的汽油。
此时,已经是天明时分,轰的一声巨响,洞口喷出了烈焰…待到火焰熄灭,武警进洞搜寻,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经过法医鉴定,正是何为国老人。
法医说:他并不是被烧死的,而是开枪自杀。
这个老兵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第二卷人彘奇案我不相信我们曾经相遇。
——帕拉尼克孩子别怕,上去亲她。
你要抱住你妈妈,对,抱抱她,然后亲她。
按我说的做,你要搂着妈妈的脖子,亲。
不是亲脸,是亲嘴,把舌头伸到你妈妈嘴巴里。
好孩子,真听话,还记得你小时候怎么吃奶的吗,现在开始吃奶。
最后,你这小处男,把你的第一次献给你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