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幽冥怪谈之夜话_宁航一 > 第12章 第二个故事 黑色秘密(6)

第12章 第二个故事 黑色秘密(6)

2025-04-02 04:04:40

宋静慈惊异地抬起头来,缓缓地说:原来是这样……聂明默默地点了点头,再拿起茶几上的一支圆珠笔,将那几个字写在一张纸上:藏在花台里。

十二你父亲将那个本子藏在花台里面!聂明说,知不知道,是哪个花台?还能是哪个花台?当然是我父亲家阳台上那个!他平时总是在那里面种植一些他喜欢的植物。

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把本子藏在那个地方!宋静慈重重地敲了自己的脑袋一下。

那现在……还等什么?马上到我父亲家去,找出那个本子来——所有的谜团就都解开了!宋静慈说。

可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

聂明看了看手表说。

那又怎么样?难道你不想立即知道这整个扑朔迷离的事件是怎么回事吗?我可是等不及了。

宋静慈焦急地说。

聂明想了想,说:好吧,我们现在就去!宋静慈来到宋宇的房间,跟他简单地交代了几句。

然后立即和聂明下楼,招了一辆记程车,向父亲的住所驶去。

半小时后,他们来到宋律师的家门口。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下来了。

宋静慈取出钥匙,颤抖着手将门打开。

聂明明白她激动的心情,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冷静些,别太心急了。

宋静慈回过身,点了点头,她将房门推开。

进入宋律师的家后,他们径直走到阳台,一眼便看见了那个不到两平方米的小花台。

花台中种植着几棵草本植物,因为长时间没有浇水,多数已经枯死了。

聂明望了望四周,在阳台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柄用于松土的小铲子,他把它拿了过来,同时望了一眼宋静慈。

挖吧!宋静慈果断地说。

聂明开始用这柄小铲子进行挖掘,挖起来的泥土堆放在阳台的空地上,不出十分钟,这个小花台就被挖去了接近一半的泥土,但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小本子。

宋静慈感到心急如焚,她站在一旁,不停地用左手食指来回搓着太阳穴。

突然,聂明大叫一声:找到了!然后将右手伸进去。

拿出一个粘满泥土的黑色塑料口袋,里面很明显地包裹着一些纸张类的东西。

聂明和宋静慈激动地对视了一眼,他们明白——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就在里面。

聂明小心地将这个塑料袋捧在手里,吹掉上面的泥土,轻轻拍了拍。

再将缠了几圈的塑料袋打开。

黑塑料袋里面,还裹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宋静慈将它拿过来,她已经能通过有些透明的白塑料袋隐约地看到——里面确实装着几十页笔记本纸。

宋静慈将这个本子拿进父亲的书房,放在书桌上,打开台灯,准备撕开这最后一层塑料袋,拿出小本子。

聂明就站在她的身后,两人的心情都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这张办公桌是正对着墙壁的,宋静慈和聂明也都对着墙壁,但就在宋静慈全神贯注地打开那个塑料袋时,聂明感到从他身体右侧吹来一丝冷风,他下意识地朝右边的窗子瞥了一眼。

这一眼,几乎另他在一瞬间窒息——在离他不到三米远的玻璃窗户中,聂明清楚地看见一个人形的黑影子,正一动不动地观察着他和宋静慈。

啊!聂明大叫一声,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将他吓得魂不附体。

随着这一声惊叫,那个黑影子晃了一下,消失了。

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聂明的这一声大叫把宋静慈吓了个半死。

她张大着嘴转过头,望着一脸惊恐的聂明,问:你怎么了?聂明哆嗦着身子,他缓缓地抬起手指向窗户,说:刚才……我在窗户里看见一个黑色的人影,他……正在注视着我们。

宋静慈感到后背一凉:什么!你是说……在窗户外面,阳台上?聂明瞪大着眼睛,点了点头。

天哪!宋静慈下意识地靠近聂明的身体,别吓我!这……这怎么可能,我们刚才才从阳台上进来——那里除了我们以外哪里还有其他人?我……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刚才我看见了一个黑影子!我绝不会看错!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宋静慈全身发起抖来。

聂明一把捡起书桌上的那个塑料袋,大声说:离开这里!快!十三聂明和宋静慈逃命般地离开了老律师的家,然后回到宋静慈的住所。

在沙发上坐了十多分钟,两人都还是满头大汗,惊魂未定。

宋静慈到弟弟的房间看了一眼,宋宇已经睡了,她轻轻地关上房门。

好了。

她将那个塑料袋包着的小本子放到茶几上,然后和聂明坐在一起,我们可以打开它来看了。

聂明仍然沉浸在半小时前的恐怖回忆中,他不住地打着冷颤:我刚才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宋静慈似乎不愿意再去回想,她皱着眉说:或许,我们看完这个本子后,就一切都清楚了。

聂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和宋静慈一起望向茶几上的小本子,他们一起扯掉了最后一层塑料袋——终于,露出有些泛黄的几十页笔记本纸。

是的!就是这30页纸!聂明激动地喊起来,我曾经在宋律师的手里看到过一次,没错!就是这本!宋静慈也显得无比激动——整个事件的关键,所有秘密的答案,现在就摆在他们面前。

两个人的心跳都开始加速,心情紧张到了极点。

聂明神色凝重地翻开第一页纸,和宋静慈一起俯下身,开始看本子上所写的内容。

小本子的第一页纸写道:现在看到这个本子的,必然是我的后代子孙,或是关系相当密切之人——你们接下来所了解的一切,均为真实情况。

看完之后,切忌将纸上所写内容告诉他人。

谨记之!这是本子的第一页所写内容,后来将整个本子看完后,聂明才知道,这一段文字是作为一个开场白和提示,接下来的几十篇文字,才是核心所在。

而且,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载的。

从第二页开始的大致内容如下:今天,我和瞿阳在柏林参加了一个国际性的科学界聚会。

在那里,我们兴奋不已地发现——原来在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多和我们志同道合的、在做着同样研究的科学家。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深深意识到,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困难,也是最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的课题。

但是,我和瞿阳面对这个人体科学中最大的难题,却仍然是信心十足。

因为我们发现,在这些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中,我们的研究进程竟然是最为领先的!在印度、菲律宾、泰国、中国,甚至还有荷兰、英国,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均出现过这种灵异的‘转生’现象,而且绝非一例!这让我们为之惊讶——为什么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发生过这种一个死去的人灵魂转生到另外一个人(多数是小孩)身上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是人类科学上的一个盲点?究竟这种神秘的转生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还会接着研究下去……今天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性的日子!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是1962年5月17日。

我和瞿阳研究了十五年的课题,终于有了成果!我做到了!果然,人的灵魂是一种能量,是一种由微小粒子组成的能量体!一个人死后,他的这种能量并不会立即消失,而如果这种能量以某种形式进入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中,就有可能会侵占这个人的身体,使他(她)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就像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把一支弱小的队伍从一块土地上撵走,从而侵占这个地方一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世界各国会时不时出现这种奇异的‘转生’、‘重生’现象!我现在所做到的,不仅仅是了解和证实这种现象——我已经制造出了一种机器,我把它叫做‘转生仪器’。

使用这种仪器,能够将一个刚刚死去的人的灵魂能量暂时凝聚,并通过一种形式注入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中去——如果我的理论没有错的话,只要前一个能量大于后一个能量,就能够形成‘人为转生’!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如果成功,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通过‘转生仪器’,通过‘人为的转生’这种方式无限制地活下去——这无疑是世界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是,现在我面临的问题是:我怎样做这个实验?如果直接用人来做临床实验的话,很明显是违反科学实验三大规则的。

但这个实验又不可能在动物身上做。

而且,要实验的话,岂不是必须要让一个人死,才能够让他释放出灵魂能量,供我们实验?这样的话,有谁会愿意配合我们?我和瞿阳商量了很久,终于作出一个决定——由我来亲自当实验者。

虽然,我会死亡,但一旦‘转生’成功,就能恢复意识,等同于活了过来!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将这个伟大的创举和研究成果公布于世!但同时,我也想到,如果实验失败了,我就永远地死去了。

所以,我留下这个本子,连同家规一起传给我的长子,并且,希望我的后代能够继承我的遗志,将这项研究继续下去,也将这个本子一直传下去——这样的话,就算我失败了,我的后人也终会在有一天成功!如此,也不枉费我研究一生的成果付诸东流。

看到这里,本子只进行到第八页,再往下翻,就是一些完全看不懂的术语理论、计算公式和图表、图形,一直到最后一页。

聂明缓缓地抬起头,将身子向后仰在沙发靠背上,深深吐了一口气。

宋静慈还在继续翻看后面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如果没猜错的话,那就是关于‘转生’的方法了。

怎么,你看得懂这些?聂明发现过了十多分钟,宋静慈还在研究着那个本子。

宋静慈将身子伸直,摇了摇头:这些复杂、专业的科学研究,我怎么可能看得懂?怕是只有这个本子的主人和他的后人才能看懂了。

这个本子的主人……聂明说,看来,我们都搞错了,本来以为是于成的父亲。

现在从这个本子记载的年份上来看,应该是于成的爷爷才对。

于成的爷爷竟然是这样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聂明,你认识于成这么久,他都从来没跟你提起过?宋静慈问。

聂明摇摇头,他很少跟我提起他的家人,更别说是关于这种重大秘密的。

转生……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事?其实,关于转生的报道,我也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这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极少数例子,通常都被看成是超自然现象。

但我没想到的是,于成的爷爷竟然能发现转生的秘密,并且将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实在是太惊人了!这个秘密如果公布于世,必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宋静慈惊叹道。

实验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一个人能通过‘转生’的方式无限活下去……聂明重复着本子上的话,人,真的能够获得永生吗?他们俩互相对望了一眼,然后陷入到深深的思考当中。

十四宋静慈坐在自家的沙发上,问聂明:你说,那个实验——到底有没有成功?我不知道。

聂明说,但是,我们可以把两种情况都推测一下。

假设说,实验失败了。

宋静慈分析道,那于成的爷爷就在那次实验中死去,而这个本子当然在那之前就传给了他的长子,也就是于成的父亲。

而于成父亲临死前,又将这个本子传给了于成……所以,于成才会在临死前托付给我,让我找到这个本子,为的是不让这个本子被永远地藏在那个隐蔽的‘第四个抽屉’里。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

宋静慈说,如果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那后面发生的事呢?我父亲是怎样遇害的?而他留下的那个蓝色本子上所写的内容又是什么意思?聂明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

那么,我们现在来假设另一种情况——这个实验如果成功了,那于成的爷爷就通过‘转生’的方式活了下来……等等,你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

宋静慈打断聂明的话。

什么?按那个本子上写的——‘转生’是要把一个人的灵魂注入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中,那么,于成的爷爷如果要转生的话,必然要找一个被转生的人才行。

可是,本子上没写这个人是谁。

他会是谁呢?宋静慈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这个人必须要肯乖乖地配合才行。

可是,谁会愿意让别人的灵魂来侵占自己的身体,然后自己的意识完全消失掉?聂明点点头:确实……如果是这样,恐怕没有人会愿意。

而且,那个本子上说,最好是小孩子,那样会容易得多。

嗯……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要在转生之后以一个合理的名义来继续进行这项研究。

是的,这说明不能找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外人。

说到这里,聂明和宋静慈同时抬起头,眼光碰到一起。

难道……宋静慈深吸了一口气。

的确,我也想到了,如果要符合这样几个条件,那这个人,有可能就是……于成的父亲!两个人一起喊出来。

天哪!仔细想想,如果于成的爷爷用自己的儿子来做转生的对象,那真是再理想不过了!宋静慈惊呼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于成的父亲实质上是于成的……爷爷?聂明感到难以置信。

这个时候,宋静慈突然将头垂下,张大了嘴。

怎么?你还发现了什么?聂明问。

宋静慈用手捂着嘴,犹豫着说:我……我还想到了一些事情。

什么?你记不记得几天前,我们去于家,于杰跟我们说的一些话?聂明疑惑地望着她。

于杰说,他父亲临死前,把于成叫到那间白房子,结果一段时间后,于成就抱着父亲的尸体走了出来……他还说,于成和父亲非常相似,都是怪人,尤其是在他们的父亲去世之后……等等,等一下……聂明用手按住自己的额头,惊讶地说:难道……这个实验可能根本就不止做了一次,而是两次!你是说,于成的父亲又通过‘转生’的方式将灵魂转移到了于成的身上?这完全有可能!我的天!聂明用手按着头,感到思绪变得混乱无比,这岂不是说,于成祖孙三人,其实在骨子里都是同一个人?他想了一会儿,说:这样看来,你父亲临死前留下的那几段话我们就全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他看到了这个本子,知道了这个秘密,自然是非常震惊和不安。

于是,他准备去验证这件事的真实性……宋律师用某种方法证实出这件事情是千真万确之后,感到非常惊慌和惶恐,他害怕有一个人会来要他的命——说到这里,聂明停了下来,宋静慈望着他。

可是,老律师说的这个‘他’到底是谁?聂明自言自语地说。

他们沉默了几分钟,都没有说话。

我……有个大胆的设想。

宋静慈忽然开口道。

聂明转过头望着她。

我在想,我父亲在留言中提到的那个‘他’会不会就是于成,或者说,是于成身体里的那个灵魂。

你是说,那个活了一个多世纪的灵魂杀死了你父亲?聂明惊讶地说,可是,这怎么可能?那个小本子上不是说,人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能量吗?是一种我们通常无法看到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能量体。

你是说,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鬼魂’?可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都能去随意杀人,那这个世界岂不是早就乱套了?但你刚才都说了,那是一个活了一个多世纪、在三个人体内存活过的灵魂。

他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可能根本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聂明紧皱着眉,他感觉这件事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常识范围,匪夷所思到了极点。

而且,我父亲的留言里有两句话,你也注意到了。

‘他现在到底算是什么?’、‘他还是人吗?’——这下,就可以解释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宋静慈说。

聂明低下头,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下惊叫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那天晚上在老律师家中,我看到的那个黑色人影,难道就是……说到这里,他打了个冷噤,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

天哪……它还在那里,它根本就没有走,还一直待在我父亲的家里!宋静慈大叫道,这真是太可怕了,你真的看到了那个鬼魂!可是,它为什么还要一直待在那里?聂明问。

也许……它是为了在那里等我们?等我们!它等我们干什么?聂明吓了一大跳。

等待我们帮他完成‘转生’。

宋静慈脸色苍白地说。

www.xiaoshuotxt.com_t_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