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大地已经沉睡,一切都那么安静。
连续几天的西北风,城墙外的树枝都变成了光膀子,护城河边的野草也由金黄转成灰黄,偶尔有几块烧黑了的,那是玩童放的野火,近日又经过大军的残蹅,已经光光平平的了。
王爷率领大清军,安营下寨,驻扎在城下,隔不远有一处营房。
把归德府围成水桶一般,限卢知府三日内交出国宝紫玉玺及金文曲星驸马李玄。
归德府仗着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不管你王爷多么猖狂,纵有千军万马,可攻下归德府谈何容易?双方僵持不下。
三日已到,逼得王爷不得不对归德府城下令发起强烈猛攻,即吩咐传令兵,通知四门全体将士,以鼓号为令,同时从四门发起强烈猛攻。
再看归德府城内,兵强将勇,个个磨拳擦掌,精神抖擞,士气昂扬,日夜守护在城墙,吃、住都在城上坚守岗位,随时随地出击应战来犯之敌。
卢知府亲自到各城门、各岗位,督促检查,给士兵们鼓劲加油。
他深深知道,自己的兵力不是清军的对手,除了有高高地城墙对自己有利以外,兵力上与清军对比,是四比一,即一个府兵要对付四个清兵,不占优势。
于是他听从金文曲星李玄的建议,招集发动城内居民,给守卫在城上的士兵,做好后勤保障供应工作,这样就等于在城内增加了兵力。
城墙上的士兵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自然士气大增,勇猛无敌。
这时王爷让传令兵,再向城头上喊一次话:归德府听令!王爷命你们速速打开城门,交出国宝紫玉玺及金驸马李玄,否则按违抗圣旨各杀勿论,大军荡平归德府。
连连喊叫几声未见有任何动静。
王爷气得脸色发青不得不下令:攻城!只见传令兵手拿令旗,上下摇动。
这时战鼓擂起,只听咚!咚!咚!连声作响,牛角号发出:呜!呜!呜!的尖叫声。
士兵们听到攻城信号!喊声四起!杀声连天,冲呀!冲呀!黑压压人群。
如同排山倒海之势,将士们个个十分凶猛、英勇善战,冒着严寒,越过护城河,搭上爬城梯子,往城墙上猛烈强行冲击,梯子刚刚搭上城墙即被掀翻,爬!在梯子上压上多人,让他们掀不动,冲呀!下面将士鼓劲加游……再看看归德府城墙上,守护城池的士兵,听到喊杀声,知道敌人已经来攻城了,来吧!我叫你有来无回,不管来多少,我都叫你丧身于护城河内。
拿起弓箭对着来攻的敌人,嗖!嗖!嗖!万箭齐发,不一会地下躺倒黑压压一片。
就这样清军连连组织多次进攻,反反复复,一次次都被城上的士兵挡了回来。
整整攻了一天一夜,由于城墙太高,工事坚固实在难以攻破。
双方收兵,各自回营总结经验教训。
城上府兵第一天大胜,伤亡又小,卢知府犒劳三军,赏罚分明,将士们欢欣鼓舞庆祝胜利。
清兵第一天攻城不顺,由于战前有轻敌麻痹大意思想,小小一个归德府城,最多也不过四、五千府兵,怎能敌我长年征战沙场的两万清兵。
因此采取四门同时进攻,分散了兵力。
再加上天气寒冷,在城下逗留时间过长,后勤保障供给不足。
还得抽掉一部分人员,做后勤保障供应工作,这样就使攻城的兵力减少,再加上多点分散。
虽然组织了几次强烈猛攻,但城上火力太强,造成伤亡过大。
王爷召集众将领总结了第一天攻城失利的教训,第二天就改变攻城战术,调整作战部署。
他把四门兵力调集到一起,集中优势兵力,采取重点突破。
从东城门大规模强攻。
南门、西门、北门留少数伤残士兵,敲锣打鼓、吹号、呐喊嘘张声势。
以分散城上的注意力,使得敌人对四门都不敢放松。
这样就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加强了自己火力。
晚间让士兵好好休息,养足精力。
第二天早早起床,天不亮把兵力布置好。
王爷趁着晨雾未曾消散,下令强烈攻城,由于人多势众攻击凶猛,因雾大城上的士兵看不到下边,弓箭失去了威力,只有往下没有目标的乱射,城下的清兵冒着生命危险,英勇顽强,很快突破一道缺口。
城里卢知府得知清兵已经冲上城头,赶紧调兵遣将,前来支援,由于清兵人多,势不可当。
卢知府感到事态严重,这时有人劝他,赶快换上便装,做好撤退逃跑的准备。
这时城里开始混乱,喊叫声夹杂着仓惶逃命奔跑声,乱作一团……王爷望着城头上的士兵,心中大喜,见很快要拿下归德府。
他心里开始准备,盘算一下攻破归德府城后,下一步该如何安排,正在得意……突然,背后杀声四起,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潮水,蜂拥而来。
清军见状个个惊慌失措,在城下地面上的清兵赶紧掉头,迎战突如其来的大军。
已经蹬上梯子,在梯子半腰的清兵,看到蜂拥如潮水的援军,吓得掉了下来。
城头上的府兵见来了援军,一个个来了精神,重整旗鼓。
精神抖擞,首先把攻城的梯子掀翻,把攻上城头的清兵团团围住,这些清军见没了梯子,失去后援,只有死路一条,有的缴诫投降,有的被杀。
城头上的府兵清理了现场,赶紧打开城门,出城追杀清军。
城下史可法带领五万援军,把清兵围到中间,清兵奋力拼杀。
东奔西跑,顾头难顾尾……王爷见状赶紧换成士兵服装,混入人群中,有几十个卫兵围护着。
带领众清军杀开一条血路,向徐州方向冲杀出逃。
一时间清军丢盔卸甲,遍地尸体……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雪,雪姑娘提着花蓝观战来了,洒下一朵朵洁白的小雪花,小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舞着,好像在庆祝胜利……王爷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弄的狼狈不堪,衣服也刮破弄烂了,鞋子也跑掉了一只。
好不容易逃到了徐州。
经清点人马,竟死伤了过半,两万多人马,只剩下八千多人,损失惨重。
王爷自己差点被俘,心里想想实在窝气,打了一生的仗,还从来没象这次那么狼狈。
再说史可法解救归德府取得重大胜利,他十分清楚自己出兵的目的是什么?他要混水摸鱼,趁混乱之际达到目的。
他一边让大军追杀清军,一边派上次一起来劫持金文曲星李玄的几十位精兵,到南监会客厅把金文曲星李玄接走,让他们提前赶回去。
并吩咐劫持人的头领,把金文曲星李玄直接送往南京,交于南明小朝廷朱由崧。
自己再去找卢知府当面会谈。
卢知府见史可法大军果真来了,他心里十分明白,是为他们二人双方商谈达成的协议而来,看来这一次是要真的兑现了。
从心里说他舍不得把金文曲星李玄送给史可法。
左右为难,关键时刻,他打开第二个锦囊。
里面竟是四个字,卢知府拿起锦囊,想了想却是好计、妙计!已经提早做好准备,把事情办理的比较完美,但等着史可法计入牢笼。
史可法来到知府大堂,含蓄一番。
卢知府称赞:史大人果然讲信用,说话算数。
我还以为是大人在为下官开玩笑。
实不相瞒,你晚到一会,恐怕我们就不会在这里相见了,我衣服都换好了,准备撤出府城,没想到你果真来了。
史可法看卢知府不往协议讲,早料到他说话不会算数的,要不是我自己早早吩咐亲随,提前把人接走,还不知他要耍什么花招。
但我还是找他要人:卢大人你我谈好的条件,今天该兑现了吧?好!我们一起去南监,把金文曲星李玄奉送于你。
卢知府痛快地答应了。
说着两位大人来到了南监。
只见牢门大开,金文曲星李玄不见了?史可法故意讲:卢大人你怎么说话不算数?我们讲好的条件,达成的协议,帮你解围就把金文曲星李玄送给我,我已经帮你解围兑现了协议,为何不给人呢?卢知府显得很惊慌的到处找:战前还在这里,就一袋烟的功夫,怎么没人了呢?史可法故意把目标往别处扯:该不会被清军抢去了?卢大人为兄劝告你一句真心话,我救了一时,可救不了你一世,这次清军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不会善甘罢休,他可能要组织大军来剿灭你。
请你早做打算。
告辞了!说完史可法带领大军回扬州布防,准备迎战清军……欲知后事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