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77.《遗孀》 > 第31章:淑女献厨艺,杨氏更愤怒

第31章:淑女献厨艺,杨氏更愤怒

2025-04-02 08:18:05

因为急着展露自己的厨艺,淑女兴奋的失眠了两夜,到了三天头上,她早早便起床了,为的是在刘家面前露一手她的厨艺。

因为她从小跟着杂技班,十多岁就学会了烧饭熬粥。

当淑女呼吸着寒冷的空气,踏着冰冻的青砖路,迈着自信的步伐,激动地走进了厨房,却一下子傻眼了。

只见宽大的厨房里,站着几名准备给她帮厨的佣人,洁净宽大的案板上,早已放满了盛放原料的碗碗罐罐,而那些五花八门的原料,她连见过都见过,更别说作什么用途了。

老夫人吩咐,这几天一直都是大鱼大肉,油荤太重,想换清淡一点的,今早上喝八宝粥,吃豆沙包,另备几样荤素小菜,外加一小盘族传淹制的腊肉。

一名老女佣见淑女站着发呆,急忙上前教导她。

淑女如凝固了似的站着,老女佣的话,就像从很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传过来的。

与此同时,青霞在罗帐里,挣脱丈夫的怀抱,正在穿衣起床,口中还抑扬顿挫地背诵着: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婆食性,先谴丈夫尝。

青霞背诵到先谴丈夫尝这一句时,还调皮的用玉指轻轻而温柔地弹了一下丈夫那苍白的嘴唇。

刘耀德喜滋滋地侧卧在温被香枕里,像个幸福的孩子似的,看着青霞穿衣起床、背诵诗句。

当青霞背诵到先谴丈夫尝这句诗句点他嘴唇时,喜的他笑逐颜开,浑身乱颤,鸡啄食似的直点头。

他虽不懂诗句,却知道青霞背离的大概意思,那就是,青霞做好了全家福早饭,要让他这个做丈夫的先品尝一下,看是否合老太太的口味。

青霞起得床,拉开房门,仰头看了看残月消隐、明亮微现的天色,并没有去厨房,而是踩着寒霜漫洒的青砖小路,急步直奔西边的院落。

因为她知道,淑女自幼在杂技班里长大,所谓的会做饭也只不过是熬粥蒸馍,再炒个几个普通的家常便菜,可那种饭,哪里端得上这刘家的饭桌。

她之所以让淑女提前去献丑,只是因为淑女在春草面前的夸口,想寻一下开心而已。

明亮微露的天空上,密密匝匝地结着一层乳白色的浓云,隐隐约约裸露着一片片拳头大小的蔚蓝色。

晨露寒霜之中,刘铁正在与刘家原来几个会拳脚的护院切磋武艺,一小男佣忽然跑来,站在场外又是冲他招手势,又是呼唤他。

刘铁看见,急忙收势走向他,小男佣没待刘铁走近,便引着他朝院落门口走。

离老远,刘铁便看到了站在晨霜寒露中的青霞,立时,刘铁紧张起来,预感到出了不祥的事情,便撇下小男佣,大步跑了起来。

青霞见到刘铁。

不好意思地告诉他。

她从小到大没进过厨房。

淑女做出地饭又上不得刘家地餐桌。

看刘铁能不能帮忙应付一顿。

青霞之所以求救于刘铁。

因为家父马丕瑶任广西布政使地时候。

一次偶染小恙。

特别想吃家乡风味菜。

可又嫌母亲做地没味道。

当时就是刘铁主动下厨。

做出来地家乡菜让父亲称赞不已。

所以。

每次她地家父想吃家乡菜。

母亲都求助于刘铁。

憨厚正直。

又不苟言笑地刘铁。

听说淑女此时正在厨房里抓瞎。

见青霞又问他能不能帮忙下厨。

应付一顿全家福早饭时。

竟也扑哧一声。

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姐莫惊慌。

我刘铁略懂一些。

全力以赴还是没问题地。

刘铁说着。

展衣袖抹了一把头上地冷汗。

让青霞稍等。

他回房闪电式地换了一身衣服。

便跟着青霞奔向厨房。

不知所措地淑女。

为了不让一旁地佣人们看穿自己。

便在宽敞地厨房里东摸摸。

西翻翻。

失了魂似地瞎忙活。

心里却叫苦不迭。

哭天嚎地。

恨不得立刻消失。

重新回到她地杂技班里去。

突然。

她看到青霞和刘铁进来。

如绝处逢生。

像看到了救自己于危难地天兵天将一样。

禁不住想嚎啕大哭。

青霞将所有的刘家厨佣支走,也摞胳膊拳的与淑女一起,给刘铁打下手。

经过一个时辰的忙碌,主仆三人终于捣鼓出一桌热气腾腾、五颜六色的全家福早饭。

青霞长出了一口气,吩咐淑女端上饭桌,而她自己则回到房间,与已经起床的丈夫去给婆婆请早安。

此时的杨氏,正闷坐在卧榻上,探身望着炭盆里刚刚生起来的温暖,考虑着以后如何与儿媳妇合睦相处。

因为,她从儿子与儿媳的亲热劲上,已经看出来了,儿子在儿媳身上应该完成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而新床单上之所以没出现元红,是儿媳妇在娘家就不贞的缘故。

常言说:家丑不可外扬。

族里的人来探望她,在外人面前,她是只字不提此事。

儿子和儿媳那块初夜床单,也被她深深地压在了箱子底下,别说族人外人,就是儿子,她也守口如瓶。

因为她知道,生米已经做成熟饭,说什么都晚了,像儿媳这样有背景的娘家,是不能随随便便就休掉的,再说了,这事如果传扬出去,这与刘家的名誉和生意,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算了,大不了以后多给儿子收几个处女身的侍妾,以弥补此缺憾。

杨氏正思绪万千,忽然看见媳妇跟着儿子来请早安。

可尽管她已做好要彻底忘掉儿媳不贞之事,可一看见儿媳的那一瞬间,杨氏就像看见仇家一样,忽的怒发冲冠,心里也仿佛腾地燃起了熊熊的烈火,说不出的难受和厌恶。

但她主意已定,只得藏起愤怒和厌恶,强装笑脸,让跪在地上的儿子和青霞快点起来,并忍着巨大的郁愤,呼唤青霞到她跟前,貌似亲娘疼爱亲闺女似的一把拉过青霞的手说:青霞,唉,你看前天早上,只因为看到你太喜欢,所以就……这个媳妇知道,母亲呀,今天是媳妇来到咱家的第三天,媳妇和淑女一大早就起来,为母亲做好了全家福早饭,是端送到娘的房间来,还是……好好好,杨氏像想起了什么,故意显得特别高兴的样子,到餐房去,吃媳妇做的全家福饭。

淑女将所有的饭菜摆放好,仍不见主人一家来用餐,实在闲的无聊,便把每碗八宝粥上都插上筷子,有插不直的筷子,她便小心翼翼地扶直,然后,喜滋滋地站在门口,激动地等待着。

杨氏被儿子和儿媳搀扶着,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和厌恶,强装喜笑颜开。

一步一步走进餐房,一眼看到一双双竖立的筷子,像坟头上的丧棍一样,僵直的插在浓稠的八宝粥上,立时,她心中的怒火和郁闷,如火山喷发一样,怎么也按捺不住了。

中原人的风俗,筷子是应该平放在碗或桌子上,而直立着插在饭碗上,是羞侮漫骂用餐的人。

因为,只有牲畜的拌料棍才是竖着放在槽里的。

再说了,筷子直立着插在饭碗上,也确实不吉利,不好看。

这些规矩,别说淑女不知道,就连青霞和耀德也不太清楚,只是从一进餐房,看到一双双直立在饭碗上的筷子,感觉有些不对劲,有些不好看,却不知道筷子为什么不应该直立在饭碗上。

仿佛只是一刹那,巨大的怒火和郁闷,汹涌澎湃地自杨氏体内的最深处,呼啸着奔腾到杨氏的喉咙口,就在喷薄而出的一瞬间,有理智的杨氏,饱尝过丧夫之痛的杨氏,经历无数孤寂之夜的杨氏,强压住体内的翻江倒海,将汹涌澎湃的怒火和郁闷,硬生生的一口咽了下去。

只是,在咽下去的一瞬间,杨氏顿觉天旋地转。

杨氏强迫自己稳住身体,可仍然浑身颤抖、呼吸急促、站立不稳,她便哆哆嗦嗦的伸出手,晃晃悠悠的扶着桌子,免强使自己能坐下来,用僵硬迷茫的眼神示意身后的春草,将竖立在饭碗上筷子扯下来,平放在碗上。

然后,才用迷茫呆滞的眼神,望了望把一只大脚放在门槛上晃悠的淑女,又仰头看了看站在身边的青霞,努力挤出一丝僵硬的笑,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哦,青霞,看到你和淑女……做出这一桌丰盛的饭菜,为娘我……又差点高兴的想晕倒,只是以后,这筷子呀……可千万不要再这样插到饭碗上了,不兴呀,是骂人的,应该平放的。

哦,你二娘三娘……和那帮出门闺女,她们都梳洗过了吗,快喊她们快来一块吃全家福饭吧,今天青霞你……你还要给族里那几个长辈磕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