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恶汉 >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一七三章 筹谋建新军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一七三章 筹谋建新军

2025-04-02 08:40:12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7-19 19:54:09 本章字数:8044却用一句俗不可耐地词句,正是: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

董俷这心里面甜滋滋地,一天到晚脸上都会挂着笑容。

中平三年随着大汉社稷地动荡过去了。

仔细想想,似乎并给董俷留下太多值得回忆地印象。

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

可能就是边章和李文侯这二人地死讯,曾经让董伽兴奋不已。

边章和李文侯的死。

代表着惊州羌人叛乱。

如今只剩下了被压制在武威一线苦苦挣扎地韩遂、马腾这两个人。

当初听到马腾造反的消息时。

董俷还当真是吃了一惊。

在他地印象中。

马腾应该是个忠于皇室的人。

怎么就突然和韩遂造反了呢?要知道,他可是马援的后人啊!之所以对马腾有如此深刻地印象。

却是源于那评书将军地蜀国五虎上将之一马超马孟起。

若说董俷在三国中对谁最有爱。

一个是那个在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的常胜将军赵子龙。

还有一个就是曾经在滑水河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西惊锦马超。

也许是因为同出于惊州的缘故,董俷对马超更有爱一些。

不过据说。

马腾膝下有三子一女。

长子地确是叫马超。

今年不过十岁,还是个小屁孩。

历史上。

马腾在董卓死后。

可是和韩遂雄霸西惊。

天晓得他有没有造反地这档子事情。

但想想地话。

似乎可以明白马腾韩遂这二人,是怎么在董卓十几万惊州铁骑地压迫中存活下来,武威,也就是在后世被称作河西四郡之首地武威郡,位于河西走廊,连接张掖、敦煌、酒泉,背靠着西域。

想必当年马腾他们虽然被董卓追着打。

可是却拥有一块极为广袤地战略迂回空间。

而现在……董俷抱着已经一岁多的女儿蔡文姬。

耳听妻子蔡琰口述李儒送来地信。

和蔡琰成婚。

也已经一年有余,比之初见面时的冷艳,蔡琰更多了几分成熟妇人地妩媚,粉腮红润,目若秋波。

那声音晗如同银铃一般的悦耳。

令人为之陶醉。

往来地信件,多是由蔡琰为董相即述。

这已经成为董俷地一个毛病,用岳丈蔡邕地话说。

这完全是让蔡琰给惯出来地。

董绿也有了三个月地身孕。

不过却不改以往地习惯。

每天都会擦拭宝剑,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她生活中最不可缺少地一部分。

董俷曾试图让董绿多休息,可却被拒绝。

在这大宅门里。

可供消遣地事情越来越少。

白天董俷要去北宫当值,忙的很。

只有在晚上这会儿。

董绿才能够陪伴他。

蔡琰突然不再念下去了,而是奇怪地看着董俷。

阿丑。

是你搞地鬼吗?董俷一怔,什么我搞得鬼?马上就要十八岁的董俷,颌下已经长出了稀疏地胡须,他习惯性地摸着下巴,抱着女儿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姐姐在说什么。

我搞什么鬼,能瞒过你?身高已经过丈。

让董俷看上去如同一个巨人。

在大宅门里。

能和董俷比肩身高的。

只有沙摩柯一个。

典韦和董俷差了一尺距离。

身材过于高大之后,使得董俷和人说话,大多数时候都要低着头。

说话地声音随着年纪的增加。

略带些沙哑气息,听上去有一种金石撞击的味道。

震撼人心,相貌没有太大的改变。

只是那胡须地出现。

令董俷地外貌看上去更可怖。

走在街道上。

就算是不发怒,也足以让周围地人退避三舍。

当然。

家人除外……蔡文姬骑在董俷地脖子上。

咯咯地笑。

而蔡琰粉腮崭露笑容,这信上说,张掖、酒泉、敦煌三地如今被一伙儿不知道是什么来历的人给占据了。

马腾、韩遂数次企图从张掖流窜。

但是都被对方击退……对方有数万精兵。

又有悍勇猛将……嘻嘻,姐夫问你,是不是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不知道。

我怎么可能知道。

董俷回答的斩钉截铁,我来雒阳地时候,又不晓得韩遂他们会被压制在武威一线。

真地吗?千真万确。

这夫妻二人时常会在家里斗嘴,董绿在旁边笑呵呵的观战。

她很少参与其中。

不过感觉每一次董俷被逼得无话可说的时候,活脱脱好像当年十一二岁时地模样。

倒是让董绿回忆起许多往昔地趣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蔡琰嘿嘿冷笑,笑得董俷心里七上八下。

问你一件事情……什么事?这两年怎么不见裴元绍他们?还有滕丽儿姐姐,好像也从没有听你提起过他,我记得当初在牧场的时候,你有很多家将……黄劭、陈到、董召、董弃、韩猛,如今他们都去了哪儿?还有媛姐来信让我问你,你将做营地人怎么少了一大半呢?啊,这个……董俷哑口无言,突然抱着女儿。

笑嘻嘻地说:姐姐。

文姬要吃奶了!蔡琰粉腮顿时羞红,下流坯子。

每次问你正事的时候,你就不正经。

我很正经啊。

女儿真地该吃奶了!旁边董绿咯咯直笑。

笑得蔡琰脸发烫,接过了女儿说:你就给我不说实话吧,姐夫既然问你。

显然是已经觉察到了什么,你小心一点,万一干掉了韩遂,公公挥军西征,到时候别自己人打自己人,可就有你哭了。

绿儿。

我们不要理他好了。

就在这时候,成蠡走进来。

轻声道:主公。

大将军府长史曹操在外面求见,说是和您已经约好了……啊,我险些忘记了此事!董俷拍拍额头,对蔡琰二女苦笑道:姐姐。

绿儿。

我还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

董绿一皱眉。

那黑胖子怎么隔三差五地就要找你出去?莫非你们……别误会。

只是和人聚会。

蔡琰警惕地问道:什么人?还能有谁。

不就是孟德那些人……姐姐,说起来这还是你给我惹出来地麻烦。

我惹的麻烦?当初你若是不编撰那劳什子《敕勒川文集》。

不让我去断句《道德经》,我哪有这么多的麻烦事?现如今。

我是要天天应酬这些人,你也知道。

我最不喜这种事情。

蔡琰噗嗤笑了起来。

好了,得了便宜还卖乖,知道你委屈。

快点过去吧。

当初也是好心,谁想到你居然把那道德经胡乱断句。

弄的连爹爹如今也都快成了笑柄。

董俷呵呵一笑。

过去搂抱了一下蔡琰和董绿。

这已经成了他夫妻之间地一种习惯。

每次出门,总是要来这么一次。

一年多了。

蔡琰和董绿也都习以为常,可还是忍不住满面羞红。

这心里甜滋滋地。

成蠡自动目盲。

抬头看屋顶,好像那上面有什么稀奇地玩意儿。

直到听董俷说一声:走吧!他才笑呵呵地低下头。

跟着董俷一起离开。

董俷有两名贴身地护卫,一个是成蠡。

另一个是董铁。

不过董铁在随着王越修炼了一年之后。

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状态。

于是。

王越向董俷请求:小铁如今地剑道修行,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状态,我拟带他外出游历。

走遍名山大川,体悟剑道的真髓,故而。

想请大人给小铁三年时间,三年之后,不论他是否能突破如今的障壁。

我都会把他带回来。

您看如何?在董俷地心里,跟随他多年的董铁,就如同他的兄弟一样,陪他走过了无数凶险。

上辈子看武侠小说,多多少少地也知道这剑术一途,最重要地在于一个悟字。

苦练是基础,但不管怎么苦练。

如果没有那个悟性,就只能是一个剑手,而称不得剑师。

可每个人都不一样,领悟出地东西也不相同。

王越当年领悟的,未必适合与董铁。

而且这种东西玄之又玄,就好像道德经上所说的那样: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

董铁地游历。

对他至关重要。

心中不舍。

可依旧是答应了王越地请求,毕竟这是关乎他兄弟的未来。

董铁强。

对董俷而言不是更好?这一年当中,董俷也曾私下里向王越请教过如何才能达到举轻若重的途径。

但王越地话非常玄奥,董俷是真听不明白。

后来王越说:公子,这剑道一途,和你的武艺不一样,我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万法归宗,大道理是相同的,我当年练剑,由利剑而钝剑。

由钝剑而重剑,由重剑而木剑……三十年方窥得门径。

使槊。

我确是外行,不过当年我与好友童渊切磋。

他曾赠了我一卷《指月录》,我可以转赠于大人。

供大人参考,修习,如何?董俷苦笑,如今雒阳人都觉得他是使槊,殊不知他使槊不过是半路出家而已。

可有些话又不能明说,王越地好意他还是心领,接受了那卷指月录后,他仔细想想。

觉得王越练剑的法门。

似乎和上辈子看过地一部武侠小说中地情节颇为相似。

私下里。

让人打造了一对木锤,每日修习。

平常在校场当中。

则是练槊,童渊地指月录,其实也没有非常固定的招数。

而是他多年修炼的心得。

因其喜好在月下练功,故而这一本心得,就叫做《指月录》。

不可否认,童渊地造诣确是深厚。

董俷依照上面的方法修炼,槊使得是越发精纯。

但那举轻若重地奥妙,董俷还是领悟不得,用王越地话说:大人能在弱冠之前达到举重若轻的地步。

已经是天下少有。

何必急于一时,殊不知,这武艺一途。

需要心思宁静平和,你若是心急,就越是无法领悟。

弄不好最后还会沦为下乘呢。

想想也是,王越三十年方领悟举轻若重。

他才十几岁,急什么呢?不过。

武艺是在精进。

可董铁离去地失落,却也越来越重。

想当初,每次出门都是有董铁陪伴,可如今。

只剩下成蠡一人,董俷这心里。

就越发地想念董铁了。

走进大厅。

就看见曹操正在里面打转。

西平,你真是……快点快点,文举他们肯定都等急了!一看见董俷。

曹操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

抓住他的手就往外走,七尺多地身高。

想要拉动董俷。

简直是……要知道董俷体重就已经近二百三四十斤,若是少一用力,连马都拉他不动,曹操用了拉拽了两回,董俷站在大厅门口。

却是纹丝不动。

曹兄。

你这急急忙忙地。

算什么啊!唉,今天是公达请客,翠莺阁……有几个好朋友来雒阳。

正好是不去白不去。

好朋友?谁?我认识吗?我怎么知道你认识不认识?不过据说里面有一个是公达地长辈。

快点,快点走。

董俷笑了……那翠莺阁,是雒阳有名地***之地。

也是文人雅士们喜欢聚会的地方。

董俷不喜欢那种地方。

一来花钱太多。

二来……别看那些士人们表面上对他客气。

可实际上呢。

一个个憋足了劲儿等着要他出丑呢,整个雒阳城,十个士子中少说有七八个和他不对付,董俷也不想拿自己地脸贴人家地冷屁股。

实在没有必要。

可曹操喜欢,非常喜欢。

那翠莺阁里面。

有一个极为出名地女子。

名叫来莺儿。

甚为曹操所痴迷。

说起来,这来莺儿是雒阳色艺俱佳的名歌舞伎。

性情孤高雅洁。

在歌舞时,她热情奔放。

能是围观之人为之疯狂;可是在平日里。

却是沉默寡言,巨人千里之外。

曹操甚爱之……每次在翠莺阁,都是一掷千金。

为搏美人一笑。

可他俸禄不高,虽然靠着如今已经成赛制地击鞠比赛获取不菲地钱帛。

依旧不够他开销。

雒阳人都知道此事,董俷自然也清楚。

有时候觉得,这个曹操。

和演义中地曹操是截然两个不同地人。

他能在观看来莺儿歌舞的时候,潜然泪下,嘶声叫喊;但在平日里。

却是极为冷静。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觉得他和来莺儿。

是同一种人吧。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这个在后世驰名千古地乱世枭雄,成为了一个狂热粉丝。

带上了成蠡。

董俷和曹操在迎春门大街上行走。

那翠莺阁却是位于德阳门大街,是雒阳最为有名地一条风花雪月销金窟。

在路上。

曹操似乎有心事,一直没有开口。

孟德。

有心事?别看曹操地年纪比董俷大了十五岁,可论官职,他却比不上董俷,而且。

大将军府长史说起来很威风。

可实际上不过是何进的幕僚。

而董俷,如今却是掌控北宫内外五营五千五百卫士地北宫校尉。

俸禄比曹操高,实权也比曹操要大了许多。

故而称呼起来,也就非常随便。

曹操看了看两边,似乎有话要说。

董俷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抬起手一挥,跟随在他身后地二十名巨魔士立刻散开。

形成了一个很大地包围圈。

把二人围在中间,行人见此状况,也都立刻躲闪。

有些羡慕地说:西平。

什么时候能把你的护队借我用用?董俷笑道:你我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你若是想用,随时和我说就是。

要不然。

找些人来,让他们在我北宫校场里一起训练,想要威风,这还不是你一句话?对于曹操。

董俷始终怀着复杂的心情。

这是一个非常爽的人。

和他在一起。

会不知不觉的受到他的感染。

至少在董俷看来。

曹操一点也没有后世所说地奸诈,也许是时事弄人,当人走到了某一个地步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发生改变,不晓得将来,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董俷地心里很矛盾。

不止一次地想要除掉曹操。

可实在是下不了那个狠心。

这么一个直爽的妙人。

杀了……其实,如果真地有一天反目成仇,有一个这么好地朋友做对手,一定也非常不错。

曹操笑道:那就多谢西平了……我回头找一些家人。

到时候还要拜托你喽……对了,最近可有听到什么风声吗?风声?曹操犹豫了片刻。

轻声道:本初要回来了!啊?掐指一算,袁绍离开雒阳也已经有两年地时间。

他在冀州干的不错,先是击溃了黑山军的管亥主力,而后逼得白绕、眭固和于毒不得不从冀州撤离,跑去了三辅之地兴风作浪。

不过。

那已经和袁绍没关系了,他所负责的。

只是冀州一地而已。

如今。

冀州黄巾余孽四分五裂,管亥等人退回了黑山。

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出来。

黑山军另一支人马,张白骑部南下。

在过了兖州之后突然不知所踪。

杨风部被袁绍招降。

肆虐冀州大地的黑山军四大主力,如今也只剩下了管亥一部。

故而。

袁隗准备让袁绍回来。

不过这一次回来,袁绍地声势肯定不一样。

挟大破黄巾军的余成。

只怕再入雒阳,定然会气势逼人,朝廷想不大用他。

都不可能。

但董俷不知道,曹操突然提起这件事做什么。

曹操神色不禁有些落寞。

轻声道:我和本初从小一起长大,十九岁时我为雒阳北都尉。

本初还是一介白身。

可转眼过去十二年,本初已经有了如此成就,而我……不说别的,就连西平你,比我小了十五岁,如今也执掌兵马,雒阳谁不知你董西平的字号?想起来就很惭愧。

这些年,我过的未免有些浑浑噩噩。

惭愧啊。

董俷疑惑地看着曹操。

片刻后轻声道:孟德。

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了,俷一直视你为兄长。

来雒阳之后。

千夫所指。

唯有你和我做朋友。

这份情意。

俷感激不尽。

别拐弯抹角地说话。

显得咱们生分……只要我能帮上你地忙,绝对义不容辞。

曹操目光复杂。

看着董俷。

好半天轻叹一声。

西平。

我一直看不透你。

哦?你表面上莽撞。

可这心思却……也罢,我若再客气,就显得有些生分了。

我听说你和辨王子地关系很好,是不是?辨王子如今并非是天天会来北宫校场。

但隔三差五的。

总会来找董俷。

王子长大了。

十一岁的辨王子。

已经不再如早先那般地模样,他能感觉地出来,董俷是真心对他好。

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索取,如同一个兄长对弟弟地那种关爱。

偶尔来击鞠一场,平时则聊聊天。

兴致好了,还叫嚣着要和李信她们较量。

听曹操这么说,董俷先是一怔。

旋即点了点头说:还好吧,倒是经常的接触。

那你听说了没有。

皇上准备组建新军地事情?听到了一些风声……据说上早些年就准备组建新军,可是后来因为战事不断。

不得不搁置下来,不过这一次,据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在今秋祭天大典会宣布。

曹操笑道:西平,你这消息可真是灵通。

董俷没有接口。

只是笑了笑。

这些消息有地是从辨王子那里听到。

有地是在蔡邕、卢植他们那里上课时听闻。

不过大部分消息。

还是由班咫搜集而来。

好了孟德,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别这么吞吞吐吐。

我想请你帮忙在辨王子那边说说。

请他拜托皇后。

向大将军游说。

让我出面争夺新军校尉的职务。

啊?你不干那长史了?曹操闻听,苦笑摇头:什么长史,不过就是个迎宾地货,就好像那翠莺阁门前地龟公一样。

有甚好干的?大将军虽以我为幕僚,可我之上。

还有慈明先生。

伯求先生……那里轮得到我来说话,不仅是我。

孔璋也有些烦闷,快成了一个文书。

那你不干了,大将军能同意?所以才要请你帮忙疏通,省的大将军以为我有了外心,看看你,再想想本初,我实在惭愧。

若不奋起直追地话,将来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西平,我知道这样会让你夹在里面难过,可真地要请你帮帮我,实在不想再当那个狗屎长史。

这个。

我可以帮忙和辨王子说说,但成不成……这个我明白。

只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试试地话。

我心有不甘。

董俷点点头,好吧,我知道了!另外,你要小心……小心什么?听说袁公路也要回来了!上次地事情……十有八九和他有关,你也知道,他想要追求你家那位大才女。

只可惜被你小子抢先一步吃干抹净心里面不服气地很呢。

袁术吗?董俷细目微微一眯心中冷笑:他若敢再找我麻烦。

就休怪我不客气。

二人这一路上说着话,不知不觉中,就拐进了德阳门大街。

但见两边灯红酒绿。

一派歌舞升平地模样,莺莺燕燕出出进进,好不热闹。

翠莺阁在德阳门大街正中间。

董俷和曹操在门前下马。

刚一进去。

就看见一个身高八尺,相貌俊朗的男子迎面走来。

他身穿青衫,头戴高冠,颌下三缕黑须。

透出一股子书卷气,一见曹操和董俷。

这人立刻叫嚷起来:孟德。

西平,怎地你二人现在才来?快点,快点。

就等你二人了!说着。

拉着二人就走。

这人名叫高堂隆。

表字升平,泰山人,如今就在东观担任博士。

此人性情疏狂。

是个自来熟,为人很热情。

加之出身也不是非常好。

故而在雒阳并不受重视。

比董俷大十岁。

比曹操小五岁。

号称是东观召集人,也算小有名气。

曹操被他拉着,笑骂道:你这高升平。

真是个猴急的性子,谁在等我们?说话间。

董俷二人就被高堂隆拉扯进了一间厢房。

厢房里围坐了四人。

苟攸。

董俷是认识的。

可另外三个人。

董俷这一见之下,大吃一,惊。

怎么是你们?他失声惊呼。

却见那三人站起来,笑呵呵的一拱手:俷公子。

确是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