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恶汉 >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三二章 雄主邪?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三二章 雄主邪?

2025-04-02 08:40:20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5 21:41:24 本章字数:4056对于夏侯兰这个人,董很难说清楚是什么感觉。

此人执拗,有些时候执拗的让他很恶心。

但有些时候,董也很佩服,佩服夏侯兰的风骨。

一直以来,刘辨名义上虽是主上,但实际上谁都知道,真正做主的人,是董。

许多人,甚至包括和夏侯兰一起投靠刘辨的羊续,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也向董低头。

唯有夏侯兰,始终站在刘辨的身边,竭尽所能的想要让刘辨成为长安的真正主人。

为此,他失去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为此,他在长安没有什么朋友;为此……他至今未曾成亲。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你可以去烦他,讨厌他,但是却不能不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

所以董会在发现了联军的诡计之后,不顾一切的要去挽救夏侯兰。

嘴巴上说的好听,是为刘辨争一口气运。

但董的心里却清楚,他是因为夏侯兰才如此做。

不管怎么样,董始终希望刘辨能真正的站起来,夏侯兰能守护在刘辨的身边。

于夏侯兰相比,董虽然自认是刘辨的保护者,可实际上他知道,那种种之中亦有私心作祟。

这一点董不愿意承认,可是也不得不承认。

夏侯兰对刘辨的忠诚,不带丝毫的杂念。

可现在,这么一个执拗的人,却死了!董觉得这酒水突然间变得没有滋味,呆呆的坐在桌旁,许久之后,一声长长的叹息出口。

可知否,他为何要自杀?贾诩却在这时候放下了酒杯,摆摆手示意法正和王买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了董和贾诩两人。

贾诩为董满上了一杯酒,轻声道:这件事。

说来话长愿闻其详。

贾诩点点头,自夏侯兰兵败之后,就囚居杜邮堡……我知道,非主公如此安排,而是他自己前来。

您知道。

皇上并不想治夏侯兰的罪,可是夏侯兰自己却钻进了牛角尖,想不甚开。

董奇道:此话怎讲?夏侯兰在杜邮堡被关押的时候,我曾假作囚徒,和他聊过几次。

他的精神一直不太好,私心处时常因偃师之败而感到自责。

本来,我想就此解决了他。

可是见他那样子,也着实有些踌躇……他后来对我说。

他的罪是死罪。

即便是主公宽恕了他,他自己也不能宽恕自己。

董不禁一蹙眉。

轻声道:他未免想的太多了!贾诩一笑,有道是慈不掌兵,夏侯兰为将或许还可以。

但是为一方帅才,却差的太多。

后来皇上亲至杜邮堡,将夏侯兰接了出去……我看他走地时候,似乎已经想开了。

可没想到,数月后……夏侯兰却突然自杀。

王买曾看了他的尸体。

从表面上看。

似乎没有什么破绽。

董一直沉默。

可是在听贾诩说完这句话以后,猛然抬起头。

惊讶的看着贾诩。

因为,他听出了些许端倪。

军师的意思是……贾诩摇摇头,我现在还不肯定。

不过内三曾回报来一个消息,主公与雒阳大战胶着时,月美人曾向皇上提出,请大月氏王派遣兵马,进入长安……不过当时皇上却非常震怒的拒绝了。

内三,是督察院细作地代号。

凡以内字为开头的细作,都是非常隐秘的角色。

甚至连董都不知道,只贾诩掌握。

董奇道:这个和夏侯兰的死,有甚关联?主公且莫心焦,听我说完。

贾诩喝了一口酒,夏侯兰自杀前,据他府内细作报告,当晚曾有人前去拜访过他。

只是那人行踪诡谲,无法追查……细作说,夏侯兰曾与那人激烈争吵。

哦?董轻轻的搓着面颊,那硬邦邦的胡须,如同钢针一样在掌心摩挲,让他越发的冷静。

细作说,他曾隐隐约约听到,夏侯兰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不甚真切,似与西域有关。

西域……董细目眯成了一条线,横眉微蹙。

表面上看去,他似乎没有反应。

可是贾诩还是能觉察到,在他提到西域地时候,董地身子微微抽搐了一下。

孝直已派人往汉安,密请李侯查探。

董手中的酒杯,在贾诩这一句话出口地刹那,啪的一声,被握碎了。

军师,拜托你以后说话不要这么神神道道,你知不知道,刚才差一点把我给吓住了!西域,那是董的大本营。

如果西域出了问题,董最害怕地是,李儒华雄他们也掺和进来。

李儒,是他的家人。

华雄徐荣,却是父亲董卓的老部下,也是他董最信赖的人。

如果连这三个人都出问题,那董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好在,贾诩的话让他总算安下心来。

既然如此,就请军师继续追查此事。

贾诩点了点头,这件事我已安排妥当……只是我想知道,若皇上也牵扯其中,主公当如何?你不是说……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董闭上了眼睛,站起来,走到囚窗旁边,投过那小小地窗子,向外观望。

囚窗不大,但是视野非常地好。

可远远看见兰池大营星星点点的***,还有山峦起伏地景色。

董握住囚窗的栅栏,突然问道:军师,你们的意思,我明白……可我真的合格吗?贾诩说:不合格!董一颤,扭头看着贾诩,叹了口气说:军师,你可真不客气。

当年临洮城外的酒肆之中,主公曾对我说,这天下间……唯有主公您一人。

可容我放肆。

这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故而自投靠主公以来,都战战兢兢,唯有一日敢有所疏忽……然,就心而言。

主公非雄主,也非明主。

但主公可知,为何所有的人,包括我,都愿追随主公?董摇摇头,我不知道。

魄力!贾诩笑道:诩自诩才华高绝,便是汉初陈平张良,也未必有差。

可是。

便是雄主如高祖那般的人物。

也对陈平张良时时防备。

而主公却敢放任诩放手大干,即便是手掌生杀之事。

也从未过问。

不禁如此,许多人……公台元叹,主公有识人之明。

亦有用人之能。

是吗?我倒不觉得……呵呵,也许主公没有觉察到。

可是所有人,包括公台他们,我相信他们在主公麾下,都会觉得畅快。

但这并不代表。

主公您就是以为雄主。

一位明主。

相反,比之诸侯。

你相差甚远,甚至连袁绍刘璋,都未必能比得上。

为雄主者,需心狠手辣,主公手辣,心却不狠。

董挠挠头,轻声道:其实我觉得,我挺心狠手辣啊。

主公错了,心狠手辣,并非单只对外。

主公于外,可谓心狠,于内……呵呵!妇人之仁,我知道!董苦涩一笑,不等贾诩说完,便接了上去。

所谓雄主,这个定义很难确定。

但心狠手辣,却是必须。

高祖刘邦,可以在项羽说出要烹他老父时,说出分我一杯羹的话语。

在被项羽追杀时,可以把妻儿退下车,独自去逃命。

刘秀能眼睁睁地看着兄长被更始皇帝所杀,而后放起兵造反。

至于曹操刘备,一个能说出兄弟如手足,妻儿如衣服般的言语;另一个也可以叫嚣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言语。

当然,如今由于董的出现,曹操没有机会说出口。

相比之下,董纯洁善良的,让人发指。

他看着囚窗外地景色,轻声道:军师,若我是那样的人,你还会像现在这般,尽心尽力?贾诩笑而不答。

我要回去了!董有些落寞,转身向囚室外走去,夏侯兰的事情,就交给军师……如果真的……你处理吧。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董的心,好像撕裂一样。

贾诩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还有一件事……听闻并幽人手缺乏,主公何不命孝直出马?董一怔,孝直莫非做错了什么事?非也!贾诩笑道:孝直之才,少有人可比。

他精于谋划,算计颇深,只留在这杜邮堡中做密探头子,未免大材小用。

而且,主公需加强对并幽的控制,孝直当为最佳的人选,足可以胜任。

这样啊……董很清楚贾诩所说地并幽之地地控制力,是什么意思。

相对而言,法正总担当这督察院的密探头子,窝在杜邮堡之中,地确是有些屈才。

可是法正走了,谁能够接掌这督察院呢?这个人不仅仅需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要让董信任。

贾诩刚才的一席话,让董生出了一种谁也不敢相信地感觉。

葭萌关是西川的门户,庞统滞留汉中,无人能取代。

更何况,他需要庞统为他控制住无难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徐庶……他可以信任。

但是河内之地,同样是非常重要。

更何况,徐庶精于兵事,可未必能担当起督察院的工作。

沉吟片刻,董道:军师,你莫要让我费脑子了,若有人选,说来听听。

贾诩笑道:诩所荐之人,主公一定可以信任。

就是那小董冀,是执掌督察院的最佳人选。

董冀?董有点发懵,疑惑地看着贾诩,片刻后道:可是六斤才十六啊。

是啊,董冀才十六岁,他能担当起如此重要地工作,能耐得住督察院中那种磨人的生活吗?董对此,颇为怀疑……贾诩却说:主公十六岁时,已经名扬天下,执掌北宫卫,为天下人所知。

言下之意是在说:主公你既然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不给你地儿子,多一些信任呢?董想了想,既然军师说六斤可以,那我回头就让六斤前来杜邮堡,向军师报到吧……不过,他毕竟才十六岁,有时候年少气盛,军师您还请对他多多担待,不要因他的言语而生气。

说完,董走了!看着董的背影,在铁门关闭的一刹那消失时,贾诩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声。

他在心里默默的念叨:主公,您虽勇武刚烈,天下闻名。

可是对您的儿子,却是真的不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