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15 20:59:37 本章字数:5972王累是不是真心的归降呢?这对庞统而言,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赌博和冒险!不过,相对于他的赌博,绵羊太守李恢却显得焦躁不安,甚至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险。
江油失守了?江油怎么就失守了呢?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恢脑袋嗡的一声响,当时就有点懵了……也难怪,江油位于蜀中内部,准确一点来说,那地方是在成都西南,关中军怎么就攻陷了江油?可是他也知道,黄权是个实在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那种事来说事。
于是,在得到了消息之后,李恢立刻领八千人急急忙忙的离开绵竹,向涪关星夜赶赴而去。
关中军得了江油,下一步肯定是要占领涪关。
涪关守军不过一两千人,能不能抵御住关中军的攻击?要知道,这关中军素来是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涪关的位置很重要,在庞统而言,得了涪关就等于在蜀中有了立足点;而对西川方面,涪关丢失了……成都与巴西、广汉,犍为三郡之间的联系也就随之被断隔了起来。
此前关中军被阻于葭萌关外,庞羲等人谁都没有意识到,涪关的重要性。
可现在,关中军已经进入了蜀中,那么涪关就显得格外重要。
弄不好,这一次会出现大麻烦。
传我命令,大军加速前进,务必要在天黑之前,抵达涪关!三军将士同时应命,行进的速度,再一次提升了起来。
可是李恢还是觉得,这人马走的太慢。
李恢这个人,有本事!王累坐在涪关府衙中,笑呵呵的说:只是性情有时太过急躁。
顾全不得大局。
若我是李恢,得知江油被攻陷之后,一定会立刻通知成都。
同时纠集人马,并且暂时的对涪关置之不理。
在王累下首,是一个青年,做聆听状,脸上带着清雅笑容。
目光灼灼,他沉声道:放弃涪关?岂不是令三郡失去了联系?王累大笑道:如今我与阆中有数万人马,又有广汉郡兵……很明显,关中军偷袭江油,兵马绝不会太多。
只需调足人马反击。
涪关旬日就可以失而复得。
这是在蜀中,我们有何担心?那青年,就是王累所说的黄权。
笑着点点头,德昂终究是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看样子这一次。
他恐怕是要有大麻烦了!王累嘿嘿冷笑起来。
黄权所说的教训,是李恢早年的遭遇。
他是建宁人,曾经在建宁做过督邮。
李恢的姑父爨(cun习,是建宁郡建伶县地县令,做了一些违反法纪的事情。
而李恢的督邮职务,却是检查官吏违法之事,类似于那种监督部门。
发现爨习地问题后,李恢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原因。
直接上报了成都。
有道是,亲不亲,一家人。
西川乡党成风,李恢高了爨习。
非但没有对爨习造成麻烦,反而让他险些被罢免了官职。
连带着家里人对他也看不顺眼。
当时的李恢,情况是真的很狼狈。
幸而他的姑姑说情,爨习也没有和李恢计较。
反而把李恢介绍给了当时蜀郡太守董和,这才算是让李恢免了一难。
董和当时就说李恢:德昂你太心急了……想做出成绩。
我能理解。
可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
这件事。
大半的蜀中官吏都知道。
对于李恢的这种行为,王累是赞成的。
但不顾亲情而只在意自家的前程。
却非王累所看重。
他站起来,看了看天色……公衡,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想必那李恢也该到了。
我们准备一下,好迎接我们的太守大人!王累与董和不睦。
当初被刘璋杖脊一事,也有董和地影子。
而董和又是庞羲的亲信,李恢得董和的信任,也就注定了王累不会轻饶了他。
至于黄权,对李恢也没有什么好感。
能给他一点教训的话,黄权也不会介意,在关键时刻煽风点火。
这二人准备了一下,待到快酉时了,探马来报,李恢的兵马快到涪关了。
王累没有出面,黄权却登上了涪关城头。
远处,尘烟滚滚,之间李恢领着兵马,来到了城下。
看得出来,李恢紧赶慢赶,一路颇为辛苦。
黄权心中一叹,拱手道:城下可是德昂太守?我正是李恢……涪关如今情况如何?还不开城放行?黄权笑了起来,大人莫要心急,涪关如今一切安好。
只是下官有一个朋友,想要引荐与大人。
李恢这会儿也回过了气,发现情况有些不妙。
他一蹙眉,沉声喝道:黄权,你搞什么鬼?都这时候了,还引荐什么朋友?快快打开城门!黄权说:非是下官不肯开,只是我那朋友说,大人若不先见他一面,怕是下官也无能为力……来人啊,擂鼓!说着话,身后军卒擂响了战鼓。
只听咚-咚-咚……一阵鼓响,从黄权身后突然站出一排弓箭手,一个个弯弓搭箭,对准了城下蜀军。
紧跟着,涪关两侧,响起喊杀声。
两支人马从涪关两侧杀出,人数大约有两千人左右。
其中一员大将,身高过丈,膀阔腰圆。
黝黑地面皮,赛似锅底。
一手青锋矛,一手屠龙戟,一马当先冲出,厉声喝道:无难军甘贲在此,李恢还不下马投降!不好,上当了!李恢激灵打了一个寒蝉,马上就明白过来。
黄权怕已经是投降了。
也来不及去想黄权为什么会投降,李恢大声吼道:三军儿郎,随我先消灭贼军。
再取涪关!蜀军将士齐声喊喝,舞动刀枪向那两支人马扑去。
可是这两支关中军势如猛虎一般,人数虽不占优,可是一个个悍勇无比。
甘贲催马冲进了蜀军阵营当中。
青锋矛翻飞,屠龙戟带出一道道奇异弧光。
这甘贲在关中军里面,有甘老虎的绰号。
单纯论武艺,绝对可以排名前五位。
只在董黄忠以下,和典韦也是不分伯仲。
另一支人马的主将,是霍峻。
他和甘贲领军横冲直撞不同。
而是以元戎弩为主,向蜀军进攻。
两支人马一前一后,一内一外,只杀得蜀军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要知道。
蜀军经过六十里长途奔袭,已经是很疲惫了。
人数虽然占优,可又如何能与养精蓄锐的无难军相提并论。
天完全黑了下去,涪关城头燃起了火把。
黄权领一支人马也杀将出来,蜀军在抵挡了片刻之后,终于溃败而去。
李恢带着人马,狼狈而逃。
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咒骂黄权。
待我回到绵竹。
点齐人马再杀回来,定会要你黄权小儿好看。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逃命,那些无难军实在是太过凶狠。
和蜀军相比。
无难军不禁在装备上强过蜀军,而且在训练上明显也高于蜀军。
董为无难军配备了清一色的藤甲,汉安刀……甘贲本身也是将门出身,兵法韬略相当不俗。
再加上贾龙和张任,也非是等闲之辈。
数年在山地中和西域人鏖战。
才练出今日的雄兵。
李恢这一战。
不知己,不知彼。
却是输得一点都不冤。
出发的时候,军容整肃,雄赳赳,气昂昂。
回去的时候,却是丢盔弃甲,惨不忍睹。
李恢率领残兵败将一路败逃,速度也是不慢。
二更天时分,兵马来到了绵竹城下。
却见城头上静悄悄,四门紧闭,蜀军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上何人当值?速速通禀杨大人,就说我回来了!咦,可是李太守在说话?城头上有人奇异地询问了一声,李恢怒道:废话,正是我……快点通禀杨洪,打开城门!李大人,只怕这城门开与不开,杨将军却是做不得主了!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李恢心里一惊,厉声喝道:城上何人讲话?呵呵,不就是我喽!话音刚落,只见绵竹城头***通明。
一队军卒簇拥着一个身高不足七尺,五官秉异,相貌丑陋地青年出现在垛口。
那青年眯着三角眼,朝着城下李恢一拱手:李太守,统在此恭候大人多时了……绵竹已被我军占领,李大人是聪明人,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你,你是谁?杨洪何在?李恢一下子就懵了,结结巴巴的问道。
青年笑道:在下无难军长史,凉王府尚书庞统。
今奉皇上之命,特来取蜀中,以祝凉王大婚!什么?李恢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喉咙有点发甜,脑袋一下子成了一锅粥。
庞统道:若非李大人配合,统安能请去绵竹?还有,杨洪将军已经逃走了……想必此时正在往成都的路上。
估计不消明日,成都就会知道李大人深明大义,投降于我家凉王地消息了。
你胡说……李恢胸口疼痛,忍不住一口血喷出来,栽下了战马。
城门突然间大开,王戎领数百兵卒杀将出来,厉声喝道:尔等见朝廷大军前来,还不弃械投降?火光中,王戎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掌中的凤翅鎏金镗,闪烁寒光,遥指精疲力竭的蜀军,声如巨雷一般,回荡在夜空之中。
庞羲瞪大了眼睛。
看着风尘仆仆,满脸血污的杨洪,呆坐在太师椅里面。
竟半晌说不出话。
真是祸不单行啊!刚接到涪陵关失守,这边关中军怎么就杀入了蜀中?杨洪放声大哭:将军,不是我杨洪无能,实在是那李恢,李恢……不当人子。
这不当人子四个字,若用后世比较直白的话语来解释,大致就是:这家伙不是个东西。
庞羲握紧了拳头,颤声道:季休,你莫要着急。
慢慢说!李德昂暗中勾结关中军,说是出兵救援涪关,实际上却调走了绵竹大半地兵力。
末将曾死命阻拦,劝说李恢先通知大人,然后再设法集结兵马。
关中军就算占居涪关,但兵马绝不会太多。
到时候只需反戈一击,涪关江油就可以夺回来。
可是李恢不听,带走了绵竹精锐。
李德昂,竟敢如此……如此什么?庞羲没有说出来,只是觉得这胸口发闷,好像有一块石头压在了心口上一样。
他努力地平静下来,颤声道:那绵竹又怎会丢失?李恢走后。
绵竹兵力空虚。
末将不得不领人四处查看,以防备关中军偷袭。
不成想李恢竟让他的亲信,打开了绵竹城门,放关中军入绵竹……末将以寡敌众。
还被那关中军一个名叫王戎地家伙,打断了胳膊……关中军,有多少人?当有五千之数!绵竹有兵马两万,若非李恢勾结,带走了主力。
怎可能出现以寡敌众地情况?杨洪说:末将杀出绵竹。
抓住了一名关中军。
那关中军士卒说: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是因为成都城中。
有人做内应。
说只要拿下了绵竹,成都肯定受不住,还劝说末将投降……末将受将军提拔之恩,听那厮说完,就气得不得了,一剑砍了他地脑袋,特献于将杨洪带来的首级,是一个有着明显安息人特征的脑袋。
这种事情做不得假,如果杨洪是在败退地路上找借口地话,也找不到这么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啊。
庞羲啪啪啪,把桌子拍的震天响。
董和匹夫,安敢如此欺我……来人,立刻却将董和那匹夫捉拿起来,打入天牢之中。
自有小校前去执行,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成都大小官员纷纷赶来,询问庞羲究竟出了什么事?董和是庞羲的亲信,而且在蜀中人缘不错。
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呢?庞羲把绵竹失守的事情,告诉了众人。
闻听之下,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庞羲说:诸公不必担心,关中军虽入蜀,不过是鳞介之癣罢了。
我已派人往阆中送信,待明日,我亲领兵马夺回绵竹就是。
当务之急,却是涪陵关失守,诸公以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想想也是,就算是关中军溜进了蜀中又有什么关系?几千人,能扑腾出什么浪花来?关键还是那大公子的兵马。
突破了涪陵关,这麻烦可就大了啊……众人之中,站出来一男子,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五短身材,生地贼眉鼠眼,令人生厌。
此人,正是益州治中从事张松。
永年计将安出?张松也是个很傲气的人,有才华,且出身蜀中大族。
只不过由于他相貌不好,不被人待见。
刘璋任命他为治中从事,说穿了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背景。
张松呢,也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平时表现地非常低调。
没什么事情地话,他是不会站出来,以至于庞羲都快忘记了他的存在。
如今见张松主动站出来,庞羲不禁心中狂喜。
张松说:大公子虽破了涪陵关,但路途遥远,并不困难。
自涪陵关以下,有水陆两条路可抵达成都。
不过不管水路还是陆路,都需要经过德阳关。
将军可选一心腹之人,坚守不出。
不出多久,大公子一系人马必将粮草断绝,到时候是杀是留,全都要听将军您一人之意。
庞羲连连点头,永年以为何人可去?成都将军刘,可为主将。
庞羲想了想,觉得这刘倒也算是比较不错的人选,沉吟了一下之后问道:只刘一人……若将军不放心,松可推荐两人。
州署从事张裔张君嗣,文武双全。
治公羊春秋,又博涉史记汉书。
曾为鱼复长,又担任过帐下司马;张裔好友罗蒙,如今任白水校尉,文韬武略,皆不俗……此二人可为刘将军副将。
另外师友从事周群,素有贤名,也可辅佐成都将张松一连举荐三人,让庞羲连连点头。
既然如此,就依永年所说,命刘镇德阳,张裔罗蒙为副将,请周群为长史,辅佐刘。
注意,这里庞羲用了一个请字。
周群是什么人?那是正经的蜀中名士,巴西阆中人。
父亲周舒,曾为刘焉别驾。
后因牵扯犍为反叛,受刘焉怀疑而致仕。
可这周舒,同时又是刘璋地老师,身份非同一般。
周群呢,曾就学广安名士杨厚,在蜀中地名气,只弱于董扶任安两人。
刘璋以周群为兄弟,辟为师友从事,极为看重。
这个人虽没有实权,可是在川中的影响力,却非同一般。
庞羲敢对别人用命这个字,可是对周群,却要恭恭敬敬地说一个请字,可见其不俗。
一俟事情有了安排,庞羲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立刻着手点齐人马,准备第二日出兵绵竹,夺回涪关。
这一段总算是要过去了……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八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16 17:46:00 本章字数:4501刘出兵赶赴德阳,将刘大军阻挡于广阳东南。
不过绵竹失守,关中军杀入川中的消息,已经在悄然中流传开来,使得成都顿时变得大乱。
庞羲不得不推迟了出兵的计划,先命人平定成都的混乱,而后才领兵出征。
不过等到庞羲兵马出成都的时候,已经距离庞统占领绵竹过去了五天。
五天的时间里,张松脱颖而出。
辅助庞羲,把成都大小事情处理的是井然有序,让庞羲不禁大感惊讶,又喜悦万分。
永年有此才能,为何不早出山辅佐州牧?张松面呈凄苦之色,松有自知之明,刘益州不喜我的长相,成都大小官吏也时常有所刁难。
若非我张家在蜀中尚有一席之地,恐怕连治中从事也当不得。
与其出头受人唾弃,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些事情。
若非将军有贤德之名,成都又危在旦夕,我是绝不会站出来受罪的。
这一番言语,说的庞羲感动万分。
危难时方能见得忠良,永年大才,季玉却是走眼了!他要领兵出征,自然需要在成都有一番安排。
原本,庞羲最信任董和,可是如今……出兵之前,庞羲命张松为成都将军,益州别驾,负责成都的大小事务。
本来他还想带杨洪出征,可是杨洪在绵竹之战中受了伤,连夜赶回成都之后,就一病不起,甚至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此情况,庞羲又如何带他?于是命杨洪为左军都尉,辅佐张松镇守成都。
不过。
为了以防万一,庞羲把铜虎符分为两半,一半交给了张松。
一半交给了杨洪。
这虎符。
是调动成都兵马的凭借,军卒素来是认虎符而不认人,类似于大秦国始皇帝时期的规程。
没有完整的虎符,则成都兵马无人可动。
这样安排下来之后,庞羲总算是放心了。
清晨,大军出成都,向绵竹而去。
刘阐在张松杨洪的陪伴下,出城十里。
并祝庞羲旗开得胜。
眼见大军愈行愈远,张松杨洪地脸上,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到了庞羲的命令,与属下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出兵夹击涪关。
命巴西佐校尉邓芝领兵镇守梓潼,负责粮草供应。
王商自领五万蜀军,浩浩荡荡地向绵竹杀去。
佐校尉。
是刘焉设立地一个官职。
益州虽地处偏远,刘焉也有土皇帝的架势,可是在礼制上,他却不敢逾越半分。
将军这个官衔,非同寻常。
如果没有朝廷的许可。
即便是州牧也不能委任。
成都将军,属于杂号将军,那也是刘璋从许昌讨来的封号。
当然,具体这将军由谁担当,还是刘璋说了算。
除此之外。
校尉是一州最大的军事长官。
贾龙当初就是以校尉之职。
给刘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这也使得刘焉投鼠忌器,在校尉之下。
设佐校尉一职,名义上是辅佐校尉的助手,实际上却有监督之意在其中。
这种官职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分了兵权,但需要心腹之人才能担当。
邓芝,就是王商地心腹!当王商大军抵达涪关的时候,绵竹战事已经开始了两天。
庞羲那边领十万大军,猛攻绵竹。
但是于绵竹而言,庞统镇定自若,数次击溃了庞羲的进攻。
王商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
只要能打下涪关,就可以对绵竹形成夹击之势。
所以大军在涪关城下展开队形,王商出阵厉声喝骂:黄权小儿,食君之禄,却不思为君分忧。
今日我大军已至,速速献关投降……念你年少无知,我可以替你说情,饶你性命。
若不思悔改,待破关之时,休怪我不顾旧情!涪关上,静悄悄。
士卒鸦雀无声,只见王累在黄权和霍峻的陪同下,登上城头。
文表贤弟,为何执迷不悟?汉室皇统,已归关中。
关东诸侯,挟持伪帝,实乃大逆不道。
刘益州身为汉室宗亲,却不思为国分忧。
今朝廷大军已入川中,文表贤弟还不速速归降?王商一见王累,不禁大吃一惊。
要知道,王姓是川中大族,自秦惠文王时就立足西川。
主要集中于广汉地区……王商王累,同出一族,不过并非同一枝罢了。
王商属于族中正统,立足新都;而王累则生于旁支,在广汉北部。
若论辈分,王商需要叫王累一声兄长。
王累出现在涪关,令王商感到吃惊。
辰元,你为何在此?王累冷笑道:我为何不能在此?刘季玉不听我的劝阻也就罢了,却辱我太甚。
成都宵小遍布,尽是落井投石之辈。
就连我的同族,在我落难时也没有为我说一句话好话……嘿嘿,成都与我已无干系,我如今已投靠关中,乃无难军行军司马,文表贤弟,你说我为何在此?那语气中的怨毒之意,令王商打了一个寒蝉。
虽同出一族,可这同族中地勾心斗角,也非常激烈。
王累在川中有名气,王商虽也是贤良,却不比王累。
若说心中没有嫉妒,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所以当王累受难的时候,王商一支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一句好话。
这也是为稳固王商一支在族中地位的手段。
说句不好听的话,王商当时巴不得王累被打死。
可是……贼奴,安敢如此?王商面红耳赤,厉声喝道。
王累冷笑一声,文表贤弟,废话少说……有本事就使出来,王辰元的人头就等着你来拿!王商身后一员将勃然大怒。
贼奴大胆,吃我一箭!说着话,弯弓搭箭。
朝着王商射去。
霍峻手疾眼快。
一剑将利矢荡开。
从城门楼上走出一员大将,大吼一声:暗箭偷袭,算不得好汉。
来而不往非礼也,贼将休走,吃我一箭!那大将手中地弓箭,乃六石强弓。
将一支特制的鬼哭箭搭在弦上,弓开满月,只听一声凄厉的历啸。
震得人耳膜直颤。
那射箭的蜀将抬枪拨打,可是鬼哭箭地速度太快了,噗地一声,击碎兜鏊上地青铜护额,把那蜀将地脑袋射穿,脖子向后一样,就听嘎巴一声颈骨折断。
这一箭,好大地力量!王商的护军一见。
连忙冲出来护住了王商。
兀那贼将,可敢报上名来!大将收起弓箭,傲然道:我乃无难军都督甘贲……无胆鼠辈,尽管放马过来!甘贲这一箭,确实有敲山震虎的威力。
一时间。
蜀军鸦雀无声。
王商一见士气低落,心知大事不好。
立刻命人擂鼓,催动人马攻城。
不过这结果,却是显而易见。
甘贲一箭已经夺走了蜀军的士气,加之涪关城墙坚厚。
又有自江油大营运送来的各种物资。
蜀军猛攻了一个时辰。
丢下千余具死尸,停止了攻城。
第一天。
王商无功而返……当晚,王商呆坐在中军大帐中,苦思破城之法。
他可以看不起黄权,可以看不起甘贲,但是却不能小看王累。
对于这位族兄的本事,他是清楚的。
既然王累出马,想必犍为难以指望。
那犍为本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地方!刘焉死得早,若是再给刘焉些许日子,也许能令犍为平定下来。
刘璋……论魄力,手段,远远不比刘焉。
试图以怀柔之法拉拢犍为地世族力量,结果却使得犍为的世族获得了休整的时间。
王商心知,王累既然投靠了关中军,肯定会设法拉拢犍为。
如此一来的话,唯有强攻一途。
也许会损失惨重,但成功的话,于绵竹守军而言,影响颇大。
好在,入川只此一军啊!王商拿定了主意,心情也就放松了许多。
当下和衣而卧,躺在榻上假寐。
不知不觉间,已三更天……王商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
心中顿觉不快,起身走出了大帐,何事喧哗?大人,大人……一小校风尘仆仆,出现在王商面前。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王商心里一咯噔,忙道:何事惊慌?葭萌关,葭萌关……葭萌关怎么了?王商的脸色变得煞白,紧张的询问那小校。
葭萌关,失守了!什么?王商只觉脑袋嗡的一声响,葭萌关怎么会失守了呢?葭萌关守将孟达,开关献降。
关中无难军突然杀至大剑关,大剑关未有提防,随即告破。
邓大人命小人连夜赶来报信,并告诉大人说,葭萌关一破,巴西只剩下阆中梓潼,万不可丢失。
邓伯玉那边……邓大人已经做好了准备,预计今天午时,入川关中军定然会有所行动,不是梓潼,就是阆中。
王商不敢再犹豫,立刻下令,班师回阆中。
开玩笑,阆中是巴西重镇,与梓潼遥相呼应。
若阆中有失,巴西等同于被攻破……到时候,成都地屏障也将不存,而绵竹关中军将和入川关中军连在一起,西川定然会出现大难啊。
大人,万万不可啊!一人站出来,阻拦王商,若是匆忙撤军,涪关贼兵定然会趁势掩杀,到时候大军将难以保存。
说话的人,名叫王谋,也是川中王氏一族的成员。
不过,他既不是王累的一支,也不是王商的一支,而是汉嘉(今四川芦山东北)王氏族人,论辈分,是王商地侄子。
不过年纪要比王商大不少,如今在巴西担当别驾司马,随军出征。
王商心知王谋所说的有道理,可是阆中危在旦夕,必须要尽早返回啊。
王谋说:大人,小侄愿领三千兵马为后军,阻挡涪关之敌。
大人回师时,需小心谨慎,需留精锐压阵,缓缓而行。
无难军战力强横,小侄也不知道能拖到几时,只愿大人能平安回归阆中。
什么叫患难之时见忠良?这就是啊!王商的眼睛红了,拉着王谋的手,一切就烦劳元泰了!于是乎,王商给了王谋五千悍卒,留守大营。
自己则带着兵马,趁着天还没有亮,赶赴阆中。
王商前脚刚走,王谋就找来了心腹家人。
我有书信一封,速速送往涪关,交给族叔王累。
那家人目瞪口呆,主人,您这是……笨蛋,葭萌关被破,你觉得西川还能守住吗?那王商自诩正统,平日里不把我等旁支放在艳丽。
今日西川将倾,我需为族人谋取生路。
不把王商支走,我哪有机会和涪关联系呢?主人高见!可怜王商,虽有声名,可终究是不会做人。
前脚离开涪关,这后脚就有人开始谋算他了。
不过王谋也留了个心眼儿,让王商整备后在见到王累的时候,他劝说道:文表叔非比寻常人,虽撤走,必然会留有精兵压阵,族叔不可轻易追击啊。
哪知道王累却笑了起来。
谁要追击他?啊?甘贲说:就算王文表能回到阆中,怕也是进不得阆中城门吧……长史给我们地命令,只是坚守涪关。
其余诸事,我们无需理睬。
嘿嘿,阆中?阆中现在恐怕早已经改头换面了吧。
王谋闻听,却是惊得目瞪口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九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16 20:20:35 本章字数:5173没有注意到字数,后面的几行注释,好像超出字数了……非常抱歉,俺会在下一章里,争取补出一千字吧,还请大家原谅。
阆中已在望!这阆中,位于嘉陵江中部,西川的东北方。
东面有巴山,西面是剑门,雄峙川北,是入川后必经之路。
看到城头上迎风招展的大纛,王商这一路上悬在嘴边的心啊,才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仰天长出了一口气,心道:还好,总算是及时回来了……阆中看上去没事儿,关中军也不见踪迹。
我还有时间,足够在阆中布置起一道防线。
不过,关中军没有来攻打阆中,想必是去了梓潼。
但愿伯苗能多坚持一些时日,给我足够的时间来布防……伯苗,还请多保重!这大战尚未开始,王商已经做好了放弃梓潼的准备。
数万人马抵达阆中之后,见城头上空无一人。
王商不禁奇怪,命人到阆中城下叫门。
离开阆中的时候,王商把城中防务交给了他族中兄弟王甫。
王甫是广汉(q,一声平)县人,不属于王商这一支。
不过,县王氏,素来和新都王氏比较亲近,王甫和王商的关系呢,也不像王累和王商那样,也好过王谋,是王商极为信赖的族人,故而王商把阆中交给了王甫。
士卒兵丁在城下大声的叫喊。
城头上先是一阵沉静,却没有人出现。
就在王商感到心中惶恐的时候,阆中城门却吱呀呀的开了。
王商松了一口气,心道:这国山(王甫的字)玩儿的是什么把戏?害得我以为阆中出事了呢……吓死我了,一会儿见到他定要好好斥责。
想到这里,王商催马上前。
在王商想来。
一定是王甫亲自出来迎接。
到了自家门口,心里也就少了许多防备。
王商带着笑意,向城门跑去。
却见一支人马从城内冲出来。
全部顶盔贯甲。
刀枪锃亮。
为首地是一员大将,金盔金甲,大红缎子的战袍,胯下一匹汗血赤兔马,掌中一杆象鼻古月刀。
年纪大约在四旬上下,颌下黑须,威风凛凛。
王商认得这人,是阆中严氏族人。
名叫严颜。
川中,世族林立,像王氏这种家族,在川中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除此之外还有成都张氏,巴郡董氏……等等不一一列表。
除了王氏这种几百年地大族之外,还有许多立足百年之久地小家族。
百年,在中原足以成望族。
可是在川中却不然……中原时常会有战火。
而且距离皇权较近,一个不小心就会满门灭族。
但是川中远离皇统,除了一些土著袭扰之外,战火很少蔓延此地。
故而这川中世族的根基,远远厚过了中原大族。
一二百年的族群。
在川中根本就算不的什么。
严氏家族自汉明帝以来,进入川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时常受川中大族打压,地位非常的尴尬。
这严颜,是严氏家族当代的家主。
一身祖传的好武艺。
胯下马、掌中刀,在巴西无人可敌。
庞羲任巴西太守的时候。
曾数次想请严颜出山。
但由于阆中世族地阻挠,严颜时至今日,不过官拜阆中佐都尉。
要说明一点的是,佐都尉和佐校尉完全是两个概念。
若比较的话,就类似于后世的市警局局长和县警局局长,而且还是在市警局的眼皮子底下,能有多大的权利,自然也能够猜到。
严颜名义上的阆中佐都尉,手中并没有兵权。
除了族中给严颜配备的三百严氏族兵之外,指挥不动阆中一兵一卒。
王商心里奇怪:怎么这严颜跑出来了?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张口道:季……他想说:季阳,王甫在什么地方?怎么没有出来迎接我呢?可是没等他说完,就听严颜一声气沉丹田地巨吼:王文表,王甫已死,还不给我拿命来!这一声,若同霹雳一样在空中炸响。
王商还没有反应过来,严颜的马已经冲到了他的跟前。
王商这时候还在想:这严季阳什么时候有了一匹如此好马呢?、眼前刀光一闪,紧跟着血光崩现。
严颜冲到了王商的跟前,手起刀落,斩王商于马下。
人头骨碌碌掉在了地上,还打了几个滚儿。
蜀军当时就懵了!这是怎么回事?严都尉怎么把王太守给杀了呢?严颜在马上横起大刀,一声巨吼:阆中已归凉王,尔等还不弃械投降,莫非还要反抗吗?这家伙的嗓门真地是洪亮,几万蜀军听得清清楚楚。
也许是为了应严颜这一声咆哮,城头上那面代表着刘璋的红色大纛轰然倒塌,直摔落在城下。
紧跟着,四周喊杀声骤起。
从四面八方涌出无数人马,全都是无难军的打扮。
阆中城头,升起了一面黑色大纛。
上书汉丞相三军大都督,凉王董。
黑底金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城门楼上,贾龙的身影出现。
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旗杆上。
有眼睛尖地人,一眼就认出那人头正是别驾司马王甫地首级。
川中健儿,凉王伐蜀,非是想要杀戮,实刘璋无道。
今日阆中已破,王商兄弟已死,尔等还不立刻投降?蜀军从涪关连夜赶路,已经很疲惫了!如今主将也死了,阆中也没了……那城门口的严颜,威风凛凛。
杀气腾腾,令人望而生畏。
一名蜀将翻身下马,丢弃了兵器。
大声喊道:严将军。
我等……愿降!只见他轻轻落下一子,然后笑眯眯地说:大公子,老朽这一步棋,走的如何?军师,怕是您也没有想到,老虎叔叔和士元叔叔他们可以这么快破了葭萌关吧……前些日子,您不是吹胡子瞪眼吗?不过。
我倒是没有想到,川中张氏,居然已经投靠了我们。
贾诩笑道:那时候我的确是着急。
成都张氏早在我们进入西域的时候,就和我们有了联系。
凉王千岁当时让我等保持住和张氏地关系,许多人都不甚理解……不过当时我们很凄惨,谁又会想到,断断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能取得如此的局面?对了。
凉王可告诉了你,那阆中严氏究竟和你们是什么关系?为何凭着一块巨魔令,就能让川中百年大族倒戈相向呢?董冀落了一子,父王也没有和我说太清楚,只是说巴西严家和我们董家有通家之好。
还说。
黄汉升黄叔叔,庞德庞叔叔,与巴西严家地情况很接近,与董家……呵呵,有二百年交情。
说完。
他看了看棋盘上地局势。
长叹一声,投子认输。
明日就是岁末祭天大典。
我可能无法来陪军师下棋了……父王让我向军师问好,还请教军师,说过些时日刘阐母子就要抵达长安,到时候又该如何安置?这个嘛……大公子看着办吧。
刘阐离了西川,如同虎落平阳,再也闹腾不出什么风浪。
以我之见,刘阐可以留着,一方面可以安抚长安世族,另一方面也能动摇刘……呵呵,虽说他已经退入南中七郡,又向刘表求援,一副要和我们决死的样子,但恐怕这心里也惶恐的紧呢。
董冀轻轻点头,我明白了!对了,请告之凉王千岁,可以动汝南的那一步棋了!什么棋?董冀不由得一怔,疑惑的向贾诩看去。
贾诩一笑,大公子何不请教凉王殿下呢?董冀不禁疑惑,离开了杜邮堡。
赶回长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长安十二门正依次关闭。
直接回大都督府……哦,如今应该被称作凉王府了。
就见蔡节领着几个人往外走,董冀不禁笑道:大姐啊,怎么都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吗?蔡节脸一红,啐了一口。
你这个小奸细,以后惹了祸事,莫想再让我为你出头。
嘻嘻,我也是为你好嘛……走开走开,莫挡了我的路。
蔡节恨恨的瞪了董冀一眼,突然又压低声音道:六斤,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三学学子,你何必与他为难呢?董冀闻听苦笑,大姐啊,我何时与他为难了?那你为什么还要派人盯着他?这个,这个……我不也是为姐姐您考虑嘛。
你如今贵为郡主,有些人……唉,小心无大错。
蔡节哼了一声,我不管,反正你以后不许再与他为难了!说完,带着人就匆匆地走了。
看着蔡节的背影,董冀不由得微微一蹙眉,眼中流露出了一抹阴鸷:姐姐啊,你以为我想如此吗?只是如今咱们董家,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很多时候父亲和我,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宫孙,你莫非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吗?嘿嘿,这样也好,我就无需顾忌了。
宫孙……陆逊,嘿嘿嘿……董冀不会忘记,数月前当他把宫孙的真实身份告诉董时,董是何等吃惊的表情。
那宫孙,原来是庐江陆氏族人。
当初庐江被周瑜所破,陆氏族人不得已退到了江夏。
但是,荆襄世族的排外,令陆氏族人感到非常的难过。
于是才有了那宫孙……不,真名应该叫做陆逊的家伙,来到长安。
加入郡学当中。
依着董冀的意思,陆逊,荀适。
一个都不要留。
不过。
那陆逊地确是有些才学啊,怪不得父亲对他倍加推崇。
若你是真心实意地投靠我董家,真心实意的对我大姐也就罢了,只要让我知道你怀有贰心,哪怕是父亲再爱惜你的才华,我也不会饶了你地性命!董冀摆手,一名少年走上前来。
伯济,你立刻通知周不疑。
让他给我盯死宫孙。
同时,加强对嬴适和侯霸地监视,只要他们有半点异动,就给我立刻抓捕起来……对了,你从明天开始,就去赵家叔叔那边效力。
赵家叔叔,非是旁人,乃赵云赵子龙。
七月时。
赵云田豫突然领兵回转朔方。
当初离开朔方漠北的时候,他们带走了一万人马。
而今回归,兵马几近十万。
据说,当年他们出兵北方之后,一路是冰天雪地。
朔风罡烈。
赵云和田豫不停征伐,在一年前打到了一处名为乌拉尔山的地方,并且在山口筑城插旗。
回朔方的时候,他们带回来了近二十万俘虏。
除了当年流窜到北方的鲜卑人余孽之外,尚有当地土著。
董对赵云田豫二人地回归。
喜出望外。
先是调文聘领原兰池大军前往河内。
支援黄忠徐庶,而后又命赵云为中领军。
兰池将军,封田豫为渔阳太守,兰亭侯,同时协助贺齐治田豫,本就是渔阳大族田氏族人,回归渔阳,是最佳人选。
同时可以减少右北平太守,乞活军都督贺齐地压力。
田豫对于这个安排,自然是非常开至于董冀口中的伯济,本名叫做郭淮。
父亲郭,曾经为雁门太守。
和早年投奔董地郭永,是同一族。
初平年间,董卓被杀,李郭汜命郭为雁门太守。
但袁绍却不愿意,在郭赴任的时候,杀了郭,使郭淮一家人陷入困窘。
人死如灯灭,李郭汜自然不会理睬这孤儿寡母,母子二人在长安生活艰难。
至董攻破长安,而郭淮那一年正好十岁,一场大病险些要了性命。
郭淮的母亲无奈之下,打着试探的想法找到了郭永,总算是保住了郭淮的性命。
要说起来,郭永为少府,地位在九卿之列,还是很仗义的。
不但让太医为郭淮诊治,还把郭淮母子收留在家中。
后来,郭淮年纪日益大了。
加入三学有点来不及,总不成让他从乡学再读起吧。
而郭淮呢,也是天生聪慧,喜好兵法,爱谋略。
于是郭永就请求董,让郭淮做他的书佐。
不过当时董不在长安,而陈宫就看重了郭淮,从蔡琰那里把他要了过去。
不过,在那段时间里,郭淮和董冀相处的非常好。
董冀接掌了督察院之后,以人手不足为理由,请董把郭淮又从陈宫那里要了回来。
董第一次听到郭淮地名字时,有点耳熟。
但是三国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他也有点记不清楚。
听闻这么一个人,居然是从自己府上出去的时候,董私下里指责蔡琰为:败家的老娘们为此,蔡琰好生的修理了董一番。
郭淮跟随董冀之后,也是尽心尽力。
但心里面总是想要去军营中做事,董冀于是恳求了董,把郭淮安排到了兰池大营。
郭淮闻听,欣喜若狂。
而董冀虽然舍不得,倒也希望自家兄弟能飞黄腾达。
送走了郭淮之后,董冀直奔董的书房中。
根据他对董地了解,这时候董肯定在书房里。
一边走,董冀仍一边再想:军师所说的下一步棋,又是什么意思呢?注:关于这几章出现的一些蜀中人物,如王商王累王谋王甫,是不是同出一族,俺已经无从考证了。
唯一能确定的,他们都是居于广汉。
四王有的在演义里出现过,有地只是在三国志当中出现,非我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