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三国 >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十二节 书院对局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十二节 书院对局

2025-04-02 09:45:25

第十二节 书院对局这时,管宁的声音从身后飘了过来:玄德,什么人能让你赤履相迎,昔日周公握发吐脯,不过如此啊。

我们回身一看,这位管大贤人不知什么时候已起床更衣,正站在过道中向我们微笑,见到田沮两位,立即一喜:看来,今后我可以和两位朝夕探讨了。

田沮二位连声说不敢,直起身子。

田丰随即不悦的对沮授说:沮兄弃我而去,也不相告一声,实在是太不仁义了。

沮授闻此,不好说什么,马上尴尬的笑了。

回到房中时,田畴已熬不住困意,身靠在几案上昏睡过去。

我马上摆手示意大家别出声,轻手轻脚的把田畴抱上床去,盖上衣被。

然后,蹑手蹑脚的走回门口,压低嗓门对大家说:子泰彻夜未眠,累了,我们到别的房间去谈,不要吵醒他。

沮授田丰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纳头拜下,低声对我说:主公待手下真是仁德,我等敢不效死力而。

我压低嗓门说:快起快起,我们到别处去谈。

休整两日后,我们一行人上路。

不几日,我们到了巨鹿,遥指着巨鹿城,我对田丰说:符皓,你的家眷可在城中。

田丰露出复杂的表情,说:我接受韩冀州征辟后,已把家眷迁往渤海郡。

噢,我点点头,恍然大悟。

难怪历史上记载田丰,都说他是巨鹿人或者渤海郡人,原来他家乡果然是两个地方。

指着这巨鹿城,我故意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田兄居住在巨鹿,大贤良师张角这个人怎么样?田丰一惊,问道:主公可是已猜到什么,当日我正是因为此人才迁居家小。

指着那大路上络绎不绝的头扎黄巾的人,田丰又说:此人结党聚众,门徒已过三十六万,平日里啸居乡里,连同中官(宦官),其意难测啊。

我点点头,说:这个人背后既有朝廷高官撑腰,我们不可乱说,否则必惹来大祸。

不过,以田兄看来,此人何时会反?田丰毫不犹豫的说:我看此人结党数十万,必不是安心做富家翁的人,迟则五年,早则三年,必举旗造反。

沮授立刻想起了我昨晚的话,脱口而出:明年?我心情沉重的点头回答:明年。

管宁马上建议:如此匪人,我们避之唯恐不及,不如我们绕城而走,速速离开这里。

不错,我们在此停留过久,你看,我遥指着一个正向我们跑来的黄巾男,说:大贤良师派人来查询我们了。

快走,田丰也赞同道,我们迅速打马奔去,身后,留下一路烟尘和那名惊愕的黄巾男。

一路行来,我们毫不停留,直奔此行的目的地——颖川。

此刻,又要与文士见面,我不方便出头,所以我们又恢复了以管宁为主的队形,由管宁出头找名士访谈。

而我既然有了沮授田丰,对其他名士的兴趣大大降低。

商议之下,我决定趁此良机,派人去洛阳问候王越,顺便与我派去服侍他的弟子联系上,打听一下朝廷近日的动态。

两天后,我安排妥当,田畴带管亥与30名士卒动身前往洛阳,他身携两箱美酒,一些黄金珠宝。

两箱美酒每箱12瓶,箱内美酒每种4瓶,其中一箱准备送与宦官左丰。

其余的我让田畴都送与王越,由他决定该打点谁。

人走了,我自由了。

我随心所欲的在这个历史名城中闲逛,探究它人杰地灵的原因。

颖上多名士,往来无白衣。

此地靠近汉朝都城洛阳,文人高官常常来此讲学,有一点才能的人也故意迁来此地,办学授徒,希望自己的名声传扬于朝堂之上,借此获得高官厚禄。

渐渐的,这个地方成了一个学术城,学馆学社鳞次栉比,街头上行走的人中,真是很少能找见一个文盲。

我看着这些来往的文士,垂涎欲滴。

要是我能把他们全绑架到出云城该多好。

要知道,中国汉字难懂难记,培养一个人完全识字需要八年,到初中文化水平才行,这些才子,别人不知培养了多少年,便宜曹操不如便宜我啊。

转念一想,培养一个人容易,改造一个人难。

这些人受教育多年,思维已经定型,我所作所为在他们眼里,恐怕是太离经叛道了。

那像我们城中自孤苦无依的流民中培养出的学子,总是认定我们所作的是正确,能认真的把我们的主张贯彻下去。

唉,罢了罢了,回房休息。

我意兴顿失,懒洋洋的回到客栈。

此刻,管宁沮授等人还没有返回。

百无聊赖的我抓住一名经过的侍从问:今日谁在护送管大人?侍卫弓身施礼后回答:是第一排第三班的弟兄。

我再问:他们到那去了,你知道吗?侍卫答:小人知道,他们曾借了田畴大人的棋盘,说今日在颖川书院下棋。

噢,颖川书院,那时荀彧荀攸叔侄所在的书院,我现在很无聊唉,看看去?我懒洋洋的说:既然他们下围棋赌胜,岂能没有奖品,不如我们送奖品去?这位出云城出身的侍从心有同感的说:看着他们比赛,我们又不能在旁下赌注,实在令人心痒。

我忍无可忍,一脚踢去:混蛋,这是在颖川又不是在出云城,岂能聚众赌博。

快去,把三种美酒每样拿一瓶,我们给他们送赌注去。

转身冲入房中,我把水晶琉璃熊罴杯翻了出,揣在怀里。

可惜,出门时我只带了一只杯子,否则,在我的房中,召集管宁沮授等人开个Party也不错,这样的美酒,只有放到水晶杯中才能显出它的色泽不凡。

等我到达颖川书院时,才知道棋局摆放在后院小亭中。

在书院学子的引领下,我到达后院时,管宁与荀彧的棋已下到中盘,我们的脚步惊醒了沉迷在棋局的人,在众人的注视中,我带两个侍从昂然走入亭内。

看到我走来,站在管宁身旁的田丰敲了一下管宁的肩膀,惊醒了陷入沉思中的管大贤人,管大贤人起身时,用右肩一撞沮授,又把沮授的目光从棋盘中移开。

三人起身,恭恭敬敬的向我施礼,口称主公。

我明白,管宁沮授等人对我多日的懒散早有不满,如果不是考虑到我母丧在身,见这些仕子确有不便,恐怕他们早就抗议连连了。

现在,我肯出来见这些仕子,他们当然抓紧机会,为我造势。

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我尽量用这时代最潇洒的姿势,向管宁等人一挥手,示意他们别再行礼,同时开口询问:幼安此局,局势如何?管宁老老实实的回答说:不妥。

我环顾四周,只见棋盘周围,或坐或立,或依柱远视,围着不少名士,许多人还保持着定格的姿势,指头停在虚空。

想来此前,他们必然在以指代棋,盘算着这棋局。

可是现在,他们都在震惊——以管宁之大贤,尚称此认为主公,此何人也?我低头观看棋局,果然,局势不妥。

管宁此人生行淡薄,开局时,大开大阙,颇有中国流的形势,但一到中场拼杀,则步步退让,因其不争,中场大势已去。

飞库制作 更多精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十三节 豪赌残局我抬头看看四周,不理那些瞪视我的眼睛,慨然说:幼安凡事不愿争斗,棋局便没有了烟火之起,若此后步步拼杀,大局尚有可为。

荀彧惊问:你是何人,敢出此言?我淡淡一笑,对荀彧说:你可敢与我赌此局?荀彧马上忘了他所问的问题,怒道:有何不敢?我摆手止住了管宁的劝解,对他说:你可敢让我续此局?荀彧低头察看了一下棋局,稍加盘算,抬头说:便让你续此局又如何?我可就等这句话了,本人虽然棋力与那些国手相差太远,但现代棋局的经典绞杀战,我可记了不少,像着名的打劫棋谱小猪嘴、珍珠倒卷帘等等,以管宁的布局,加上我的绞杀,嘿嘿,荀彧,我折磨死你。

我仔细观察棋局,琢磨一下哪些棋子可用,哪些棋子该放弃,抬头见到管宁关切的目光,我点点头,对荀彧说:既然以此残局相赌,胜者岂能没有奖赏,来,拿那瓶英雄血来。

从怀中掏出水晶杯,我缓缓的把酒注满酒杯,殷红的酒液在阳光下如血般鲜艳,如琥珀般透明。

酒气蒸腾,山楂、枸棘子的香气飘荡在厅中,令周围的人精神一振。

我顺手把酒杯放在棋盘旁,说:这酒名为‘英雄血’,此局接下来的拼杀,将格外惨烈,能胜出者不愧英雄称号,胜者就满饮此杯,如何?荀彧深深的嗅了一下酒香,豪气顿生,大喊道:我必能满饮此酒。

好,那就来吧,如今这世界,谁怕谁?我顺手把酒壶递给管宁,说:剩下的酒你们处理吧。

管宁摇摇头,把酒又递给沮授,说:这酒我在主公那已经喝过,其甜如蜜,其香如醇,但入口如刀,入腹似火,性烈异常。

你们俩人还没有尝过,它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管宁冲陪我来此的侍卫招手,来,把那瓶翡翠汤拿来,我就喜欢这酒的温和。

我头也不抬,接口道:幼安,别把翡翠汤全喝完了,给我留一口。

说完,我顺手在棋盘上下了一子。

战局拉开,我心无旁及,全力以赴的寻找空隙,或断或跳或飞,终于在中腹吞下对方一条小龙,自此,中原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我犹豫半天,却没有就此打入中腹,再次以一个边角为基地,向中原蚕食。

渐渐的,围观的众人越靠越近,荀彧的脸色也越来越沉重,管宁与沮授田丰已被挤到外围,兀自举酒庆祝。

等到四角已被我占定,我开始大举进攻中腹。

荀彧的局势已被我割的支离破碎,无力回天。

我缓缓的向酒杯伸出手,慢慢的举起酒杯,淡淡的问荀彧:文若(荀彧的字),还需再战么?荀彧目视棋局,思索半天,点点头说:大举已定,无力回天,不需再战了。

我微微一笑,对荀彧说:文若此局,立足中原,以此向周围发展。

但是,中原乃四战之地,非大能者不能在中原立足,如此,何不先经营边角,再窥视中原。

在这句话里,我故意将中腹的名称换成中原,希望他有所警醒。

在众目所视之下,我浅浅的将酒啜了一口,将酒又递给荀彧,说:此局拼斗惨烈,当世无出其右者,文若既与我完成此局,也是当世之英雄,请饮尽此酒,同贺此局。

周围一片赞叹声:不错,不错。

此局千转百回,拼杀之烈,当时无双。

应当祝贺。

荀彧略一沉吟,慨然说:酒来,让我满饮此杯。

我微笑着看着荀彧将酒一饮而尽,默默的计算着他醉倒的时间,相对于当时5度左右的米酒,这30多度的英雄血绝对算得上是烈酒,初一接触这酒的人,倒下去只是个数秒的过程。

只见荀彧小心翼翼的放下酒杯,大叫一声:好酒,往后即倒,晕了。

晕了?这么快?我还在等他问我名姓,好借此扬名,他这就晕了,那我怎么办。

混蛋,没等我批准你就晕,太不仗义了,可惜了我一杯好酒,这笔买卖亏了。

我把酒杯递到管宁面前,说:幼安,还有酒吗?管宁随手把酒杯倒满,绿色的翡翠汤在杯中摇荡,就像一块上等的翡翠般晶莹透析。

我晃着酒杯,让酒中水果的清香遍及小亭,笑着对来搀扶荀彧的荀攸说:文若量太浅,等来日再与你叔侄畅饮。

荀攸手忙脚乱的点头称是,扶着他的叔叔走出了小亭。

这时,一个小青年长身站了出来,扬声说:胜也得酒饮,败也得酒饮,公之酒何廉也,小子无状,敢问明公,此酒我也可饮吗?说完,他手指着我酒杯中的翡翠汤,露出一付渴望的神情。

有何不可,我顺手把酒杯递给这个小青年,暗暗在心中思索,如此潇洒的人物,不知是谁?可惜,他既然没有问我的名姓,我也不好首先开口。

小青年把酒一饮而尽,身子立即摇晃起来,含含糊糊的说到:好酒。

然后,他竭力把手伸出,试图把酒杯递给我。

哐当一声,酒杯摔倒了地上,我故意的。

杯碎,人呆。

周围响起了一片幸灾乐祸的声音:陈群,你惨了,这种酒杯我曾在中官张让、赵忠府上见过,价值千金。

摔碎了这酒杯,我看你怎么赔得起。

我听闻大家的议论,心头有点不悦,名士也这么幸灾乐祸,实在令我失望。

凝视着地上的碎玻璃,我淡淡的说:天下万物,以人为本。

酒杯虽值千金,不过是一个死物而已。

若是我为这一死物而得罪一位士子,岂不笑话。

抬起头来,我看着陈群说:你不必自责,这酒杯是我没接稳而掉到地上,与你无关。

唔,你叫陈群?我心中立即一惊,这位看来貌不惊人的小青年就是陈群,他可是三国着名的行政人才,曹操重新设定三公九卿的官制就是采用他的方案,这也是魏国以及晋朝基本的官员制度。

人才啊,我两眼立即冒出了金花,马上用最温柔的口气,模仿着大灰狼的可爱模样,说:我身边尚缺一个书吏,若你能来我身边当这书吏,我也不用你赔偿我的酒杯。

一只酒杯算什么——到时我再给你一只酒杯,让你来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