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54.《镜媒》 > 第五章 连擒二将

第五章 连擒二将

2025-04-02 10:18:33

子宣抱着周筱青走到营地附近,想到那两千双眼睛想将周筱青放下来,却觉得怀中的她抖得更厉害了,里面的湿衣将外披都浸湿了,自已的衣袖也潮潮的,便放弃了放下她的打算,抱着她进了营地。

此时,营地中的帐篷已经全部拆除,连同其他辎重一并抬上了辎车。

营地中央,两千旅贲列队而立,排出好长,各个分队将领及后勤官亦各其位。

队伍旁边,是两千精壮的马匹,已被喂得肚子溜圆。

全部人马都在等着那伙神秘消失的女兵。

忽然,一些人的眼睛怔住了,紧紧地盯着从小路上走来的一队人,不过几口水的功夫,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洗澡归来的女兵身上聚集了,确切地说,都在看着他们的军司马孟子宣,他的怀中,竟然抱着一个女子!周筱青实在冷得不行了,比刚出树林的时候又冷了几倍,如果再冻上一个时辰,恐怕她就要一命呜呼了。

为自已设想过无数死法,从没想过会冻死,也太残忍了吧!干爽的衣服啊,热气腾腾的开水呀,厚厚的棉被啊,我离你们还有多远?救命啊。

她随着子宣走路的节奏起伏颠簸着,牙齿的战栗让她无法对子宣说声感谢的话,哪怕是一个微弱的让我下来。

她将紧闭的眼睛慢慢地张开一条缝,试图证明自已是活着的,却看见熟悉的地面,还有野炊后留下的黑灰,知道到了营地了。

正想挣扎着说句话,自已已经由子宣的怀抱坐到马背上了。

寒冷让她在马背上佝着身子,继续颤抖。

好在马上就有人坐到自已后面,向前驭马而行。

她知道是子宣,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谢谢!子宣没有说话,稳稳地扶住她的腰,双脚一靠蹬,向兵将们大声丢下句话,快,上马进城!马儿载着周筱青飞快地向城门奔去,伯典早已有令,迎城外虎贲进城,此刻城门已打开,两千虎贲在子宣和周筱青的快马带领下,鱼贯进了城。

此为辰时,城内各部官兵已做好了出城攻敌的准备。

子宣命两千旅贲在指定的位置火速屯好,依然是军帐,帐外一面黄旗,上面写着孟子宣地名字。

要说这支旅贲果真精良,训练有素,不到两刻钟,已然屯扎,只待令下,立即入徐军后方烧粮。

周筱青那一队女子虎贲被安排在两个帐篷里,因为女兵们都不太想受刺激,所以将一个帐篷毫无条件地拱手让给了周筱青一人,她们都住在另一个帐篷里,虽然挤点,可是暖和,而且不会因为羡慕加嫉妒加不定时受刺激而抓狂。

此刻。

周筱青正在逐一实现着她地愿望。

已经换上了干爽地衣服。

躺在厚厚地棉被里了。

只差手中一杯热水。

正想着。

厚实地帐帘被打开。

子宣拎着一个热水陶壶走进来。

另一只手拿着一只皮水袋。

好些了吗?子宣边向杯子里倒水边问。

嗯。

好多了。

周筱青地厚棉被直盖到下巴上。

身上已不再抖了。

坐起来。

子宣将热水杯递给周筱青。

这是居民家送地热水。

里面放了些草药。

防染风寒地。

周筱青坐起来。

接过水热了热手。

慢慢地将一杯水喝尽。

一股暖意自胃部传遍周身。

真舒服啊。

对比刚才地冰冷。

大有劫后余生之感。

怨谁呢。

还不都是自已闹地!这个是暖被子地。

子宣将注了热水地皮水袋放到周筱青席旁。

我已检查过。

不会漏水。

放心用吧!子宣周筱青感动极了,眼前蒙上一层湿湿的水雾。

她低下头,掩饰性地将水袋放到被子里,眼泪还是滴落下来了,抹了抹泪,抬起头,看着子宣,哽咽着声音道:你真好!子宣挑了挑眉,回味着那句你真好,怎么好象我对谁都会这么好一样?罢了,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不为难她了。

当下嘱她好好休息,目光又在她清雅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抹去她脸上最后一滴残泪,出了帐篷。

辰时一到,洛城东面那厚重的大门被打开,一块长长地吊板从城墙上被放了下来,搭在城外的护城河上。

接着,兵将们列着队伍自东门鱼贯而出,先是步卒,后是兵车和骑兵。

兵将们列着阵向前奔了约十多里路停下来,重新校正了阵形。

只听一阵紧密的鼓鸣声在四野里荡开,鼓声过后,一乘战车冲出阵列,车上三名甲士,左为弓箭手,中为驭夫,右为长戈甲士,十名兵卒紧随车旁。

跟着战车冲出队列的是一骑战马,马上人九尺昂藏之驱,凝白透明之肤,上杨卧蚕之眉,胆般修挺之鼻,秋水皓月之眸。

身穿全套皮铠甲,上缀赤铜锁子纹铠片,臂配披膊,下束行藤,头戴尖,手执长戈,腰佩铃剑,远看如蛟龙,近看似金英姿风,正是周军主将,小司马伯典!伯典勒马立于兵车一侧,车内鼓手高声喊道:叛君赢诞,速速来迎战,我军主将在此恭候!接着又是一阵紧密的鼓声,直敲得周军满心振奋,大有抵死拼杀的冲动。

鼓声过后,重复叫阵,如此几遍,方见远处尘土飞场,不一会儿一乘插着红色旗上书徐字的战车自尘土里冒出来,飞速驰向周军。

到了近前,徐军车内跳下十二名兵卒,手执短剑车旁站立。

周军鼓手喊道:来何人,报上名来?徐军兵车中间那人喊,徐国大将勾新前来迎战,勿要多言,速速开战!伯典见徐军没有派兵迎战,勒马退后数尺,让两车先行开战。

只见两车八马,回旋进退,错毂交驰之际,长兵相接,往返之时,弓箭互。

尘土飞场之中,刀光剑影,兵戈铮铮。

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忽然周军兵卒身中一箭,徐军乘胜短兵相搏,几个回合下来,周军渐有不敌。

伯典策马上前,将周兵车掩开。

徐军车内人喝道:什么人,报上名来!周军主将伯典。

怎么,堂堂九夷之没有一个骑将?伯典话音未落,远处马啼声声,尘烟再起。

一骑枣红马急驰而来。

到了近前,只见马上人手执长枪,头大如斗,嘴似瓜瓢,面若锅底,其丑无比。

终于来了!伯典淡淡地道,周主将伯典恭候已久!我乃徐军大将斗角,来取你颈上人头!说着手中长矛一抖,向伯典刺来。

伯典驭马闪过,手中长戈凭空旋了好几圈,戈刃生辉,变幻莫测,直恍得斗角迷迷登登,忽然伯典举戈向斗角腿上砍去,斗角一惊赶忙来挡,哪知伯典使地是虚招,手中长戈快速旋了一圈,猛地将斗角勾下马来。

斗角大惊,刚欲站起,伯典戈头已点到面门。

斗角心中惊惧,不明白为何一照面即下马就擒?按以往,自已还处于预热阶段,怎么怎么?!羞愤得无地自容,胀红了脸喝道:还不快取我级?伯典淡淡一笑,那不是我喜欢做的事!遂命人将斗角五花大绑,押上一战车。

见斗角被擒,与他形同哥们的兵车中大将勾新忍不住了,大喝一声从兵车上跳下来,骑上斗角的战马,与伯典战在一起。

两马错蹬之际,剑来戈往,人喝马嘶,惊起浓浓尘烟。

忽然勾新剑尖斜刺里向伯典颈上削来,伯典仰头避过,手中长戈却不停,向勾新臂上一砍,再向下一勾,勾新当即落马。

后面兵卒立刻上前将勾新绑了,押上兵车。

主将伯典连擒徐军两员大将,周军士气高涨,击鼓庆贺。

忽见徐军方阵从尘烟里奔来,整齐齐雄赳赳。

伯典手一挥,各将领会意,击鼓指挥兵卒方阵向前迎敌,扇形阵法形成里小外阔的形态,将徐国方阵收容在内。

两军交兵,响彻云天。

周军因为有伯典地完美将战,斗志昂扬,巧闪强拼,直逼得徐军连连后退。

伯典骑在马上观察徐军情况,现眼前的这个队伍不过几千人,虽然溃退,并无援军。

当即令鼓将加快击鼓,兵士们一听鼓声,加速追杀,只追出一里,便鸣金收兵。

至此,共俘虏徐军半数,伤数百,皆押回城中救治。

主将,为何不乘胜追击?回城地路上,一副将不解地问。

徐军不曾增兵援之,必有谋,若冒然追击,易陷我军于被动。

副将想了想,觉得言之有理,又想伯典不费吹灰之力连擒二将,心里对他佩服得无体投地。

初战告捷,凯旋回城。

穆王满面红光地站在城墙上,向伯典及兵将们挥手,以示嘉勉。

并当即设宴庆功,命所有兵将尽情吃肉,酌量饮酒。

伯典呐,你果然不负我望。

庆功宴上,穆王不无骄傲地向伯典道。

陛下过奖了!今次虽然擒获二将,歼敌数千,但未成功引来徐军主力,烧粮的计划未能实施,实乃惭愧,不敢邀功。

穆王捋了捋胡须道:看来那赢诞倒是有一些智谋。

目前徐军情况我军了解不多,其主力如何布设尚未完全探明。

微笑地道,如此情况下,你地策略很好,将敌人分散歼之,我军伤亡小,胜率高。

拍了拍伯典肩膀,有你在,我很欣慰很放心。

谢陛下勉励。

忽皱眉道,今次胜得易如反掌,料那徐君也有探我实力之意。

穆王点点头,偃王啊偃王,果真不好对付,看来我军在此要与你耗上一阵子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章节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