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朝阳的意外发现, 北极狐没有再往考察站内部潜入进去,而是深深的看了眼,转身逃跑了。
小家伙!张朝阳站起来追出去, 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到, 北极狐逃窜的速度实在太快。
想到对方的哥哥还在考察站内, 而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
张朝阳有些坐不住,干脆站起来, 朝着通道那边走过去。
这是一条很长的弯曲通道, 转了很久眼前的视线才开阔, 而方澄和胡勒就在不远处。
方澄姐,胡勒。
张朝阳喊了声, 快步朝着两人走去,却看到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
尤其是胡勒,去之前可是兴高采烈地, 这会儿的表情却是憋屈又愤怒。
怎么了这是?张朝阳目光担忧。
你自己看。
胡勒顺手一指,张朝阳视线转过去,隔着防护玻璃, 看到里面有一只北极熊幼崽。
他正好奇一只北极熊幼崽怎么招惹胡勒了,冷不丁就看到它残缺的一只前脚掌。
张朝阳瞳孔猛地一缩, 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这怎么回事, 是谁弄的?同类相残。
方澄语气平静, 目光却是透着些悲哀, 之前师父和考察站工作人员进行地形勘察, 顺便确认去年做过标记的北极熊幼崽生活状况, 正好碰上成年北极熊攻击幼崽, 师父他们赶到时晚了一步,北极熊幼崽的一只前脚掌被咬去了。
砰——一声。
胡勒重重锤在旁边的护栏上,眼眶已经通红了,可恶!怎么可以这么残忍,它们是同类啊,自相残杀,怎么狠得下心呢,动物之间难道就没有感情吗?方澄不禁摇头,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升温速度太快,北极圈的海冰面积消融速度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北极熊赖以生存的空间在不断缩减。
而海冰消融,海豹的觅食行为变得分散化,北极熊捕食海豹变得愈加困难。
他们为了捕猎,往往要行走几十公里,甚至可能一无所获。
据报道,过去北极熊跟踪捕猎一只海豹只需要几天,但是现在,北极熊为了捕食,所要花费的时间数以倍计,平均花费半个月甚至更多时间。
[1]所以这就是它们可以吃同类的原因吗?胡勒语气愤怒。
张朝阳心酸又难过,却明白方澄的话,他拍拍胡勒,出声安慰道:动物的生存世界比我们人类还要残酷,它们的首要目的是活着,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很多种动物都会发生同类相残的情况。
顿了顿,张朝阳又说:我记得之前就有看到过相关报道,有北极熊进入居民生活区觅食,甚至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足以说明北极熊现在的生活条件很恶劣。
胡勒看着防护玻璃内的北极熊幼崽,心情依旧低落,这些事实他都知道,可是知道和接受是两码事,至少现在他的心情没法平静下来。
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胡勒转身急匆匆离开了。
张朝阳想要追过去,却被方澄叫住,让他缓缓,刚才师父给北极熊幼崽做残掌评估,叫声太凄惨,他有点受不住。
张朝阳此刻的心情也是不平静,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到北极圈,就是做观赏性工作的,看看力大无穷的北极熊在冰面上活动,又或者遇上几只北极狐或者北极枭,能够留下一些精彩的照片。
却从没想到,面对的是这样残酷的现实。
方澄姐,之前你说的样本是什么意思?看到考察站和楚青对北极熊的救治,张朝阳觉得自己对样本的猜测大概出错了。
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方澄解释起所谓的样本,前些年我随师父到北极圈来过一趟,那时候北极带的动物生存情况就已经不太好了,尤其是北极熊的现状,根本不容忽视。
所以师父每年会抽取一定时间关注北极熊刚出生的幼崽,对它们做特定的样本标记,以便观察日后它们是否长成的情况。
方澄说到这里,表情有些不忍,但近些年的样本记录情况,存活下来的北极熊很少,至少我们做过的样本标记,最后存活率不到三分之一。
北极熊是独居动物,在幼年期刚开始,一直跟随母熊生活。
大概两三年的时间,北极熊幼崽会逐渐断奶长大,然后跟随母熊学习各种捕猎的技能。
它们要学会在冰面上追踪,在深海里追寻,如何破冰,如何直接发动攻击等等。
但是现在的生存环境远不如以前,北极熊幼崽存活率一年比一年低,自然情况的恶变,来自成年北极熊的攻击,甚至还有一个很可笑的理由。
方澄:北极熊幼崽需要跟着母亲学习游泳和深海捕捉的技能,但是随着现在冰面上能捕捉的食物越来越少,北极熊幼崽下海游泳的时间提前,被迫入海捕猎,而还没有学会如何潜泳的北极熊幼崽,往往会发生溺死的情况。
这样的死亡更可悲吧。
张朝阳这一天的情绪都很低落,乍然接受这些事情,让他整个胸腔充斥着很多极端的情绪,它们在里面相互碰撞,又互相折磨着他的神经。
他不像胡勒那样会直接表现出来,但往往隐忍藏在心底的情绪,更不容易消散。
楚青将样本标记回收,又做了残掌评估,再回来已经是大半天过去,结果在房间里没看到两个师侄,眉头不由拧起。
他们俩人呢?在考察站内,应该是前厅那边。
方澄说了前头看到北极熊幼崽的事情,忍不住叹气,大概一下子接受不了吧,都挺难受的。
楚青愣了下,这才想起张朝阳和胡勒是首次接触野外工作,对于大自然动物界的残酷,只怕是第一次碰到。
他不禁神情软下来,还是两个孩子啊,这颗心还是滚烫炙热的,年轻人就是好,在工作岗位中还能保持热血和初心。
北极熊幼崽的残掌复原手术,我决定亲自动手,类似手术你参与过多次,所以这一回让他们两个做我助手。
楚青想了下,又交代了一些事项,把他们叫回来,尽快平复心情,前期数据收集工作让他们速度完成。
即便不忍,也得学会去面对。
师父的意思是,残掌修复前期准备工作,全部交给他们两个?楚青嗯了声,我们的团队临时有事,已经离开北极圈,得在下一个点再集合。
目前考察站内没有人会这项手术,这原本就是我的工作,我收尾了再离开,他们正好趁着这一次锻炼下心理承受能力。
等张朝阳再回来,就听到自己要参与北极熊幼崽残掌修复手术一事,事情是楚青亲自交代的,要求三天内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就我一个人?他有些诧异。
你和胡勒一起,具体要做哪些工作,我这边整理了一份资料,你拿去看看。
方澄把东西递过去,又说道:把胡勒找回来,抓紧时间开始吧,这是跟着我师父学习的好机会,你们要主动些。
虽然事实很残酷,但是过分沉溺悲伤并不是好事。
张朝阳点点头,和方澄谢过,拿着相关资料去找胡勒了。
胡勒一听还要亲自参与,脸色更差了,我听不得小家伙凄惨的叫声,这太残忍了。
那你不想救助它?它的前脚掌没了,如果我们不帮它修复,它可能永远无法再奔跑,动物界弱肉强食,失去奔跑能力的北极熊,即便不被其他同类残害,也会因为无法捕猎而饿死,考察站不可能永远收容它的,等它再离开的时候,你想想它会怎么样?张朝阳没想到,胡勒会这么感性,他的情感实在很丰富。
不过,兄弟,一起帮助它吧,除了跟着大师伯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意义,难道不是重新看到北极熊幼崽健康回归自然的喜悦和成就感吗?你不想参与进来?我当然想啊,可是……我也心里很不好受,到现在还没完全接受,我们一边工作一边适应?胡勒握紧的拳头逐渐松开,这才接过一半资料,跟着张朝阳一起朝着北极熊隔离室走去。
童标知道两人要做数据收集,一些前期的配合工作都主动帮忙,甚至还不时的做安慰。
你们第一次跟着楚教授出来吧?我一看你们俩的表情就知道,动物界这种事情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救助工作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有些事情得学会自己在心里慢慢平衡。
童工,大师伯一直都是做这些类似的工作吗?张朝阳忽然很好奇,在楚青的活动事迹中,似乎没有提及这一块内容。
童标却是摇头,哪能啊,楚教授的本职工作并不是这个,我在考察站这么些年,认识他也算有些年头了。
也就近五六年吧,他忽然在野外工作中加入了救助项目,因为原本工作就艰苦,无偿野外救助更是耗费精力,楚教授原先的团队就是因此散了,后来总是隔三差五的换人,也就方澄这个徒弟吃得了苦,一直跟在身边。
这一对师徒在野外救助工作上,算是先驱者了……张朝阳听着童标这些话,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楚青的模样,一向严厉冰冷的大师伯,原来内心也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做野外救助一直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团队成员的不认可,资金链不足,后勤保障不够,很多外在条件都会形成天然的阻碍。
而大师伯他们已经坚持了五六年,实在是不容易。
作者有话说:注:[1]内容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