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2025-04-03 04:13:55

侍卫引着她们到了萧临风的营帐, 芳草特上道儿,隔着帐帘站在外头,声音清甜地唤了声:萧少爷, 您在么?奴婢送我家姑娘过来探望,我就在外头守着,有事儿您唤我。

这话可说得太有水平了。

唐荼荼捂了捂脑门。

姑娘进去罢,一刻钟,我数着呢,到时候击掌为数。

芳草笑盈盈地目送她进去了。

这丫头不知怎的, 胆儿大, 一群差爷莫名其妙盯着她, 芳草也不怵,坦然地回望过去。

她是大姑娘了, 唇红齿白眼儿媚的, 倒把一群年不过二十的小兵盯得红了脸,别开了视线。

唐荼荼掀帘就进。

江凛正侧着身萎在榻上,胸前刚上完药, 治跌打损伤的药油味道难闻,天儿又热,一沾皮肉就化开了,他怕油糊了衣裳, 袒着上身。

两人都没有你看我一眼就要寻死觅活的大防意识,见荼荼来了, 江凛不紧不慢地起身披了件衣裳, 拢了拢。

别忙。

唐荼荼凑过身:我看看。

他胸口和肩膀处的淤青已经扩散开了, 肿起了一片, 得亏那孙校尉没下黑手, 打人没打脸,不然他这白白净净一张脸怕是没法儿看了。

唐荼荼板起脸,在人家的地盘上又不敢大声埋怨,咕哝着:殿下让你上你就上,自己没点儿数啊。

她扒着他衣领子瞧得认真,江凛倒有点窘迫了:一时心痒,想上去试试手。

为掩饰尴尬,他直起身,去给唐荼荼倒了杯半温不凉的茶,却不是手指捏着杯沿端过来的,而是掌心托着底儿捧过来的。

唐荼荼眼尖:你手怎么了?江凛:小事儿。

他躲得快,唐荼荼眼疾手快抓过来,尽管她抓的是腕子,江凛还是疼得脸色白了一白。

他手腕是肿的,这也罢了,体术异能者太依赖于拳脚,挫伤肿胀都是常事儿。

可他十根掌指关节也全肿了,肿得通红发亮,大帐里光线暗,瞧不清楚,差点就被他糊弄过去了。

真没事儿。

江凛手指想蜷缩起来躲她看,却没缩起来,分明是疼得屈伸也不能了。

唐荼荼火了:到底怎么了!江凛瞒她不过,慢吞吞说:脱臼了,刚复位。

你自己复位的?江凛:脱臼不是骨折,复位挺简单的。

唐荼荼眼神光暗下来,火儿在胸腔里滚了三滚,没憋住,她扭身从帘窗上瞧了瞧,芳草站得挺远。

你是不是脑子里长草啊!唐荼荼张嘴就骂。

我知道你着急出名!我不着急吗?!还轻描淡写一句‘脱臼挺简单的’,但凡筋骨受点伤,都是不可逆转的伤,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全会损伤,关节囊松弛了,以后动一下脱臼一下,还能好吗?!这时候谁他娘能给你整复健,你才十四,你骨头成型了吗!你以为你还是上辈子的骨强度吗!你用着别人的身体,能不能对人家负点责,你把萧临风一双手弄折了,他不得跟你拼命?!江凛硬生生个汉子,被她骂得竟缩了缩头,低声道:……我算过了,今儿初十,到十六那天萧临风出来,伤就差不多养好了,光我疼,疼不到他身上……唐荼荼反唇相讥:你还挺英雄啊。

江凛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垂着脑袋单方面挨骂。

他不吭声了,唐荼荼也泄了力似的偃旗息鼓了,两人并肩坐在矮塌上,都生出点不见前路的茫然。

一个小兵,一个小丫头,找人先得出名,队长想出名就得拼死拼活去,他只有参军做武将这么一条路;自己倒是能厚着脸皮、蹭着娘的顺风车赚钱,却也是从零开始,没天赋没觉悟,照旧是一条望不着头的路……唐荼荼摸摸自己脸,她要是穿到个大美人身上,名声传扬的速度可能都比自己赚银子的速度快。

慢慢来吧。

唐荼荼拍拍他的小臂,眼神温软起来。

他们未必过得比咱们差,大家各有各的本事,也必定会各有各的精彩。

哪怕慢一点,十年后才得以重逢,到时候每人都闯出了一方天地,汇集起资源来就能成就事业,不也挺好么?两人干坐着,也不出声,外边有人掀起大帐,定睛瞧见了他们俩。

廿一顿住了步,低咳一声,放下了帘帐。

晏少昰在他身后半步,正要进去,帘帐擦着膝头放下来了。

他奇道:怎么了?廿一含糊道:二姑娘在呢。

手还搭在萧举人胳膊上,一个垂着头欲拒还迎,一个红着脸含羞带怯——后边这句廿一没说。

等了片刻,廿一才重新掀帘。

晏少昰踱着步子进来,不动声色地扫了他两人一眼,瞧他两人都挺从容坦荡,不像是刚柔情蜜意过的。

晏少昰蹙着的眉头堪堪展平,可心里还是有点道不明的不愉。

人来人往的,你往这一群兵的帐篷里钻,叫别人看见了,名声还要不要?唐荼荼被他训得不太高兴,暗戳戳呛他:这么严格吗?刚才我走过湖边的时候,还看到有小公子和小姑娘牵着手的。

天没黑呢,我还打开窗帘子了,就是为避嫌。

她还头头是道的,晏少昰眉头松不开了,拿着一沓信封模样的物事,往小桌上一落,看看罢,在北元的探子传回来的军报。

这一沓军报都有火漆糊口,是拆开过的,他提前看过了。

唐荼荼拆开顶上的一封,惊讶:怎么是诗?军帐里头是粗茶,江凛得了礼贤下士的待遇,却也只是个初级下士,他这儿的吃用没太精贵,比寻常兵士只好上一档。

晏少昰端着杯粗茶,都能喝出明前紫笋的韵致来。

听唐荼荼这么问,他眼也不抬:这是离合诗,取每句句尾和句头,首尾相续为一字,是为密信——藏得最深的探子都在敌营中,传信是要命的事儿,也怕中途被人拦截,便会写成离合诗。

唐荼荼又被自己是个文盲的事实打击到了。

她把两封诗句密信换给江凛,等着队长翻译,自己默默拿起别的几封信挨着字儿地读,权当识文认字。

这几封信就要了然多了,是边城几座关隘所记录的蒙军动向。

这三月来,蒙军养精蓄锐,打过一回民屯,劫掠过几拨汉人商队,没与边军开战。

至于密信,江凛占着萧临风的身,还是得了许多便宜的,起码在文化程度上,他能碾压当世绝大多数人了。

头一首诗写的是——何人果妙丹青手,它年看诵少陵诗。

白杨叶上三更雨,田间独并碧玲珑。

一声啼鸟应空山,朋来嘉客坐间盈。

……全诗总共一十六句,乍看,里头说了诗说了画,有花有鸟田间景色很美,请了一群朋友一块吃喝玩乐美滋滋,前后景与情还挺得宜。

江凛摸了根炭笔,他手指蜷不得,捏着笔根在桌上写写画画,没一会儿解出来了,耐心给唐荼荼讲。

每两句,前一句取句尾,后一句取句头——‘手’与‘它’,合并为‘拕’;之后的‘三更雨’和‘田间’,合字为‘雷’;山与朋,是一个‘崩’字。

唐荼荼一半心思听着,分出一点神瞅了瞅二殿下。

他既然都把信看完了,拿过来了,分明已经知道里头讲的是什么,直接议事才方便,却还让江凛费这工夫破译。

这分明是在不露痕迹地教他们离合密诗的写法,还不明说。

啧,这人。

江凛总算翻译完了:北元监国拕雷在元大都暴毙,后一句请示要不要阻拦其长子继承拕雷部族。

晏少昰总算喝完了那涩口的茶,点头:这是上月月中送出来的信儿,今晨刚传过来。

关外形势复杂,没有明面儿的军驿,探子都是伪伏于汉民之中的,传信太慢了。

他们的使臣大概是比咱们早几日得了信儿,才敢在校场上作乱。

唐荼荼噢一声,仅有的一点点政治敏感度只够她判断出:是要和蒙古打仗了么?江凛不仅通读古今兵法,他背过的古代战争史足有十几本,忍不住提醒: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手下掌着蒙古八成的兵,他死在监国任上,当今的北元皇帝窝阔台就没了掣肘,会一统各部族的军政。

拖雷的长子蒙哥,将会在十几年后继承蒙古汗位,死前离攻灭整个南宋只差一步——蒙哥还有一个亲四弟,叫忽必烈。

谁?!唐荼荼悚然一惊。

朝代合上了!她在江凛沉重的目光中,意识到了这条时间轴。

过往几百年间的穿越者延续了中唐之后的繁华,又以兴朝和盛朝这两朝,合力将历史的车轴推偏了正史,成就了又一个炜煌盛世。

强军御边,叫北元始终斟酌着不敢南下——可历史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么?唐荼荼扶着塌脚坐下,喃喃道:难怪他们敢……敢在校场上当着盛朝将士的面杀人,这是成心寻衅滋事的。

晏少昰瞧不懂他们的神色,思量片刻:你说的这蒙哥、忽必烈,倒是听过,不过是两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人,怎么值得你二人如此忌惮?因为,这算是后世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十大历史人物了……唐荼荼和江凛对视一眼,她自个儿心细,换了个更好理解的说法:殿下知道秦皇汉武唐太宗吧?晏少昰:自然。

在我们那个时空的历史上。

唐荼荼伸出手比划,先比了一个苹果大小的圆:秦朝版图这么大。

她往大比划了一圈,成了一个小西瓜,汉唐版图差不多是这么大。

秦朝版图大约是长江黄河中下游,汉朝之后攻下西域,盛唐时曾冲开了北疆的突厥,后又因突厥叛乱,遗憾失了那片土地。

之后,唐荼荼把双臂大展开,展到不能再展的长度,做了一个几乎算是滑稽的老母鸡展翅姿势。

她将一大片空气全部圈入怀中,说:蒙古的版图是这样的。

晏少昰愕呆。

江凛补充道:跋山涉海,凡铁蹄能到之处,全是蒙古汗国——所过之处皆夷城诛族,要是弃城卸甲投降的,侥幸还能活命,凡是死守城门的,耽误了蒙军的战程,破城后都要杀得一个不留。

南宋末年汉民一亿,至元初,汉民不足千万,十不余一,其中一半死于饥荒战乱,一半死在蒙军屠杀中。

几千万,晏少昰对这个数字已经没有概念了,可十不余一,还是叫他瞳孔缩了缩。

殿下万万不可小觑这几人。

江凛接着道:拖雷一死,时间点我就能确定了,此时公历应该是1232年,他那长子蒙哥,很快就会回去继承封地,到蒙哥开始西征,还有两三年时间。

我给殿下列几个时间点和关键人物,但凡在北境遇上了这几人,能杀就杀,绝不可放他们做大。

晏少昰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没自个儿穿越过的人,对历史和数据都没有真实感。

他不信草原上一群各自为政的部族能作这么大的乱,可今日被那额日斯杀戮似的狠辣灼疼了眼。

如果北元的武士都是这样练出来的,必须得往最坏的地方考量了。

江凛是老大哥一样的操劳命,一边反复游说,逼着二殿下认清形势,慎重再慎重。

一转眼,瞧唐荼荼脸色发白,他又反了个方向劝:只是斗转星移,时代已经错开了,蒙古铁骑强势,却未必势如破竹,咱们盛朝也没差到南宋那份儿上。

晏少昰:还是尽快把军防图画出来。

立秋之后,各地的粮食收上来,就要一批批的送入边城了,蒙古今年频频整兵,今冬怕是要有大仗。

唐荼荼连连点头。

因今日北元武士闹事儿,裴家那两位老先生还没离开,各个眉头深锁,也顾不上等回城了,抓着唐荼荼就要探讨三点绘地形图的方法。

唐荼荼瞧了瞧天色:我得先回去吃晚饭。

裴老先生不解:殿下这儿的饭食比膳所好得多,那大锅饭有甚好吃的?唐荼荼:……天快黑了,我家规矩严,我得回去跟我母亲请示。

噢!是我糊涂了,丫头还小呢。

裴老先生恍然,他那弟弟也抚着胡子大笑出声。

晏少昰和江凛也笑了。

唐荼荼在他们的嘲笑声中,木着脸走了。

幸运的是:她的学识和气质、还有这结实的身板,总让人忘记她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

不幸的是:夜晚跟朋友出个门,还得回去找家长请示。

芳草已经不在帐篷附近了,隔了老远站在湖边,瞧小姐出来了,迎上前跟唐荼荼诉了两句苦:二殿下进去之后,差爷们就不让我站在军帐旁边了。

姑娘没事儿吧?唐荼荼:没事儿,只是……可能还要麻烦你扯个谎。

她还没想好找什么由头能遛一宿,一碗饭吃得有点心不在焉。

饭刚过半,办法呀主动送上门了。

一见来人,唐荼荼眼睛亮了亮——那是她在二殿下府邸里养伤时,照顾她的婢女芸香。

芸香蹲了个万福礼,那身段那气度,一看就是宫里头教养出来的。

唐夫人直了眼,只听芸香笑盈盈说。

请唐夫人安,奴婢是常宁公主身边伺候的,公主曾在别庄与二姑娘见过一面,很是投缘。

今儿听说姑娘也来了南苑,叫奴婢过来请姑娘去小聚。

作者有话说:六句诗全部引用于古诗词,是东拼西凑来的,见谅。

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西征的军事家。

他有三个牛批儿子,长子蒙哥、四子忽必烈、五子旭烈兀,全是拖雷正妻生出来的同胞兄弟,祖孙几辈人打遍了亚欧大陆,成就了传奇的黄金家族。

公元1232年夏,拖雷病逝,一种说法是被他哥窝阔台弄死的。

《射雕》里把拖雷写成郭靖的安达了,华筝是拖雷他妹妹。

何人果妙丹青手——《过马肝峡石形与色皆如马肝迸出峭壁之上予观》它年看诵少陵诗——《和张文彦所寄二绝》白杨叶上三更雨——《题三水县舍左几著作》田间独并碧玲珑——《四面山田中独出二并峰正如假山》一声啼鸟应空山——《翠微亭》朋来嘉客坐间盈——《游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