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们聊的差不多了,淑贵妃和惠妃才出来。
荣相见早已给她们倒了茶,四个人闲话一番。
待他们走后,惠妃拉着相见又嘱咐了几句:煜王是个实诚人,愿意把家交给你。
以后,你若有什么烦难,也别只委屈自己。
国公爷不好做的,来找我。
我好歹是他的庶母,我替你出头。
荣相见听了,搂着惠妃,想着下次见她,就是婚后了,竟有些不舍。
回到家中,吃饭时自然要说起惠妃的嫁妆,荣相闻最是好奇,缠着问有什么。
荣相见说:都是些穿戴首饰,并金银器皿。
荣相闻要去看,荣相知难得跟着去了。
那些礼物,自然是比不上国公府给她的陪嫁,荣相知看完面色好了很多,笑道:惠妃这点陪嫁,真是对不起妹妹你的一片孝心啊。
荣相闻憨憨道:三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惠妃出身不高,她的东西多半都是皇上赏赐,而且大多都陪嫁给六公主了。
这些东西已经是她的心意了,不在多少。
也是,惠妃也就生了个女儿,连登云锦都没摸过,能赏赐什么好东西。
荣相知不屑地说。
荣相见冷笑:也就生了个女儿?你在看轻谁呢?荣相知顿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恼羞成怒:你竟敢冒犯母亲?妹妹不敢,姐姐应该也不敢吧?荣相见冷冷地问。
荣相知生怕这话传到母亲耳朵里,惹母亲生气,不好再就这个话题争执下去,只好一甩袖子,气哄哄地离开了。
后来六公主从北真国给荣相见和孙明悦送的贺礼也到了。
她给每人送了十二匹良驹,并北真国上好动物皮毛、药材若干。
来信中告诉她:愿你跟四哥像我和恩吉一样好,愿我们都能一生平安幸福。
等我的孩子出生长大些,我带他回来看你和四哥哥!下聘那日,英国公府的前院被煜王的聘礼给塞满了。
最难得的是,还有一对煜王亲自射下的大雁。
满府下人们偷偷议论,说聘礼的礼单有多长,煜王多有心,把长公主府的比下去了。
又有人说,一个是皇帝的亲儿子,一个是皇帝的外甥,如何相提并论呢?吉祥听着,再旁观着三姑娘在屋子里摔东西的样子,终于明白钟姨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寻了个空,去找姨娘,告诉她自己的想法。
姨娘笑道:长进了,以后机灵点。
姨娘脾气这么好,可惜我没福气伺候您。
夫人跟三姑娘时不时骂我,又不跟我说我错在哪儿了,我委屈都没地儿说……吉祥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姨娘拉着她手:要伺候我也容易。
你一个月月钱五百,我再给你五百……你把夫人那儿的事说给我听,就当你伺候我了。
……长公主府文仲卿与荣家三姑娘的婚事早就定在五月初。
因不知国公夫人有其他盘算,长公主府一切都按照既定日期进行,在煜王迎娶王妃之前。
这日周显旸也被文仲卿喊来帮忙接亲,他怕英国公府那帮武将出难题,让他娶不成媳妇。
果然,荣相顾和荣相望在府中倒腾了不少玩意儿,又是射箭、又是兵法、又是对对子、联诗……幸而叫的帮手够多,才成功迎娶荣家姑娘。
行礼时,那满院的礼炮放起来,爆竹声让周显旸心里很不舒服。
他自西秦战事中留下这毛病,听不得这声音,小北立即找到荣相顾,问他可有地方能让殿下安静休息一会儿。
荣相顾便把显旸带去了他的书房。
这是一个小小院落,远离前厅,周显旸坐着倒是自在许多。
他让小北不必跟着,自去前面找人玩。
正喝着茶,忽然不知哪里传来一声猫叫。
周显旸循声望去,院中亭子的飞檐上,站着一只通体黑色的小猫,只眼睛碧绿。
周显旸以为那猫是误爬了高处,下不来,便三两下窜上了亭子,抱住那小黑猫。
坐在这亭上,借着飞檐的掩护,恰好能看到那边院子,余庆堂里新人行礼完毕,被簇拥着出门时的热闹场面。
三姑娘今日很美,她用扇子遮面,侧面看上去,和当年丝帕蒙面的样子没有什么差别。
周显旸不觉忘了自己身处何地。
他曾经想象过让三姑娘到自己身边来,也明白是自己放弃了这件事。
他能看出来文仲卿很喜欢三姑娘,会待她很好。
仲卿毫无戒备,全然相信,请他下场帮三姑娘打球,他不能为了自己的执念,伤害仲卿。
他更不能为了自己的执念,伤了长公主的颜面,引得皇上不满。
一切都是注定的,她好就好。
周显旸告诉自己放下过往,未来的日子,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正神游之时,他听到一声轻咳。
转身,是荣相见扶着梯子,站在另一边墙头。
微风把她长长的玉色发带吹起来,在风里飘摇着,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