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宫门, 荣相见听见荣相望叫四姐,掀开轿帘,只见他故意骑着马缓缓落在英国公后头:姐姐别担心, 我会劝劝大伯。
别,省得挨骂。
荣相见知道这事小孩子不好插手, 你的婚事定了, 回去跟你娘好好说说,让她高兴些。
两家分别之后,荣相见又劝煜王:你别再掺和我家的事了。
什么你家我家?周显旸不高兴了, 成婚一个月了,王妃还是这么见外。
我说真的。
一个妾室请封诰命,岂不是让人说你闲话吗?算我求求你,别去做傻事。
荣相见握着煜王的手,要不是马车里施展不开,恨不得给他跪下。
周显旸抬手摸了摸王妃的脸,眼泪犹未干。
她在外头, 行动一贯有礼,刚才在英国公面前那样失态落泪, 该是心里痛极了才会如此,也叫他心里一下子失了方寸。
你放心,国朝诰命的妾室还是有几个的。
听闻皇爷爷在世时就为他的皇后, 后来的崇庆皇太后的生母追封了诰命。
我怎么能跟已故的皇太后相提并论呢?荣相见叹了口气,这些她上辈子不敢想, 这辈子也不敢。
那还有灵州知府蔡云霄,他的亲娘是卖到他家的奴仆, 如今还在世。
蔡大人不忍心娘亲在家中每日还要如奴如婢一样伺候, 便向皇上求了恩典。
皇上感念他政绩, 封了她娘亲一品诰命夫人,再也不需要受苦了。
还有这事?荣相见初次听闻,大为纳罕,可是蔡大人是国之重臣,我……不过是嫁给殿下,于社稷哪有什么功绩呢?不妨,你娘亲已经亡故这么多年。
就算是请封,也不过是一份哀荣而已。
不行!荣相见摇摇头,我不想再害你受罚了。
皇后虎视眈眈,你还是韬光养晦的好。
周显旸接连被否定,有些灰心,靠在马车壁上:你还是这么生分。
荣相见怎么能不生分?她很想问问他:三姐姐在公主府的日子不好过,殿下心里也放不下吧?可说出来也是徒生嫌隙,她只说:若要殿下因我冒险才算不生分,那我宁愿殿下与我生分。
许久,煜王都没有再回应。
他靠在那里,迟迟不言语,若有所思的样子。
后来,荣相见忍不住问:殿下想什么呢?其实她想问:你是在想我三姐姐吗?煜王眼神失焦地落在车厢的角落里,面无表情地说:我在想你五弟说的话。
这世上也许本就没有圆满的事,若有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圆满破碎。
不如一开始就不圆满,反而好些。
荣相见咀嚼了一番这话,道:殿下是有感而发?殿下娶我并不圆满,却发现相处起来也还能过得下去。
煜王看了她一眼,神色有些疲惫:王妃什么都好,只一点,过于通透,以至于说出来的话能戳人心。
荣相见轻轻哼了一声:殿下不爱听,以后都不说了。
不。
我喜欢听你说实话。
我们做了夫妻,就不要来那套虚与委蛇了。
那殿下以后可不许因为我说了什么,跟我置气。
一定不会。
两个人回了家。
荣相见惦记着煜王的伤,问:殿下梳洗不大方便,要不要找个丫头伺候?以免弄湿了伤口。
周显旸以前从来不让人伺候的,这次却说:让琳琅来就行。
琳琅一听自己被指明叫去,怪不好意思的。
心里又知道,这是自己的职责,少不得去了。
进去净室才发现煜王已经躺进了浴池里,叫她站在屏风外伺候。
水滴的声音和人沐浴时偶尔发出的叹息声,叫琳琅一阵窘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过了一会儿,煜王问:今天我去慈宁宫后,皇后怎么好端端要给我和小郡主做媒?琳琅愣住,才知道殿下又是来找自己打听姑娘的事,便说:因为宝珠郡主跟姑娘投缘。
这几日还要攒个局,陪小郡主在京中乐几天呢。
她们两个怎么投起缘来?琳琅咬了咬嘴唇。
姑娘没提,她自然也不好背后说姑娘亲姐姐的不是。
琳琅,你这么聪明应该知道我和你家姑娘,并不像外头看起来那样和美。
琳琅立即道:奴婢是想不明白。
王妃一心都在殿下身上,殿下对王妃也好,为什么……为什么至今……所以你们得帮我。
王妃有什么不开心的烦难,你说给我知道,我才能让她开心,我们才能好起来。
琳琅一听也有道理,便把今日荣相知把姑娘的身世当着众人的面故意说给小郡主听,使得小郡主大喇喇地当面问起姑娘的事都如实相告。
幸好,那小郡主没有如同其他贵眷一样,拿我们姨娘取笑嘲讽,反而夸她马术精湛。
以前,从未有人在姑娘面前这样称赞过姨娘。
姑娘心中自然是感激不尽,便想着好好招待她在京中玩几日。
皇后娘娘,这才提出要……我知道了。
周显旸仰头靠在浴池的沿上,王妃什么都好,只有两件事碰不得,一是她娘,二是她三姐姐。
琳琅并不知相见与煜王的心结,只以为是头一件的缘故,抱怨说:亏得我们家姑娘还说要攒局下帖子请三姑娘出来玩,免得她整日在府里被长公主管着。
奴婢看,殿下还是劝劝姑娘,别去管她这个姐姐了,她倒是好心,哪里料得人家往她心里最痛的地方捅刀子呢!心里最痛的地方?周显旸觉得这说的太重了,庶出的事,我瞧你家姑娘并不像外人那样在意。
不是这个。
是姨娘……她是为了救我家姑娘才死的。
什么?周显旸躺在热水里,却觉得浑身过了一道冰水,怎么回事?琳琅那时在宫中,荣相见还在国公府,这事她也是后来听飞云飞雪说的。
听说有一年国公府走水,楚姨娘的小院被整个烧了。
姨娘被困在火场中,把茶水全都倒在自己衣裳上,捂着姑娘的口鼻,把姑娘护在怀里。
救火的人,好容易把火打灭了进去,才发现姨娘的后背整个烧得不能看了。
姑娘却还活着,没有一丝损伤。
虽然没有亲眼见着那场面,琳琅此刻说起来,却像是见了那场面一样,忍不住湿了眼睛。
她说完,好一会儿没有听见煜王再发话。
周显旸想起荣相见得知有人要取他首级时,丝毫没有畏惧害怕,一心要跟他共进退。
那时她说了一句:我早就死过了。
难怪,她青春正茂,却心如死寂。
他叹了口气说:我好了,去伺候你家姑娘吧。
琳琅回屋,相见奇怪:这么快?她不敢隐瞒:殿下没让我伺候,只问了我今天在宫里的事。
奴婢不忿,就说了……还把姨娘的事也说了……荣相见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你也是为了我,下去吧。
周显旸回到卧室,荣相见正坐在妆台边,涂抹着什么。
一看,是给纱布上药膏。
见他回来,荣相见赶紧招呼着:殿下,重新包扎一下吧。
周显旸没说话,只是坐在她身边。
灯下,她的眉眼与城隍庙那夜初遇一样美。
他们自一场大火里相遇。
难怪她即便知道三姑娘的事,仍然对他尽心尽力。
他受了点皮肉伤,她恨不得要去杀人。
她带着一副报恩的心嫁给他,就死心塌地对他。
等重新包扎好伤口,周显旸才说:你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