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物件都被取来,陶灼并不亲自动手,那样太慢,告诉了采荷与柳夏两人怎么裁剪,怎么缝制后,就专心对付金腰带这一桩。
她并没有把祁晔的笑言当笑话,反而觉得可行。
似乎是脑子一下被打开,她觉得有些许模糊的思路。
现下男子们本就流行腰间系腰带,只是材质不同,皮质居多,贵重为玉带,官员所系曰蹀躞。
蹀躞上可悬挂针筒、佩刀、砾石刀子等物件,文官多做装饰之用。
她还见过大舅威远候穿过一种绢甲护身,不过这个防御性就太差了。
姑娘,翠竹看着采荷把银片用布包裹起来,便知晓了陶灼的用意,只是,她却觉得不大妥当,这银片虽然柔韧,可对于刀剑还是过于柔软了些,婢子觉得若是用些坚硬之物却是更好,比如铜铁之类。
陶灼转过身子,看着采荷手里的银片,是哦,我是考虑着轻便为上,若是铜铁之类,哪里去找这么大小正好的,难不成塞个铜镜放到怀里,那玩意儿倒是坚硬。
问题是太坚硬了,反而不好携带。
把镜可以吗?采荷心中一动,大小倒是与这银片差不离,只是有个把手。
陶灼眼前一亮,找个没有把手的圆镜不就妥了,咱们这里没有,去街上看看许有卖的。
再不济,就去找人打一块,既然给祁晔做的,找他就是了。
不过,显然用不上,采荷笑道:不用买,姑娘,咱们下人用的就是这种铜镜,房里都有。
那太好了,来,把我那个把镜给你们,换一下,这铜镜也不是没人都有,一个房中一个。
那可了不得,柳夏顿时笑嘻嘻地道,姑娘的把镜可是镶嵌着宝石,比她们用的普通铜镜不知贵了多少银子去,姑娘自拿去用便是,咱们攒的银两还是能送姑娘一个铜镜的。
就是,姑娘平时赏我们足够多了,一个铜镜值当什么,平儿快去取来,咱们好试试看可行不,采荷吩咐手脚快的平儿。
那也是,陶灼平时是个大方的,底下几个丫鬟也都没少被她赏下东西,一些她自己做的小玩意儿小首饰更是常事。
翠竹的提议果然极好,陶灼都觉得这样一来,防御功能提高许多,就是有些重量。
翠竹笑道:姑娘,这点重量对殿下来讲并无影响,便是她自己都觉得毫无负担,看着有些成形的护心镜,不由感叹,姑娘真是巧思。
你觉得好,那就差不多妥了,陶灼露出抹舒展的笑容,就是这护腰腹的……她取出钩针来,拿过一根银丝试着勾起来,只是片刻后就颓然地放下,不行,这样太细软了,根本不能起作用,若是粗些的银线又不好成型,看来还是她想的太所以然了。
最后,她选择用几根粗些的金条打底,用细的银线以最简单的方式编织,毫无技术含量,只是考验耐性,编了一段后,发现,怎么那么丑!就这样吧,我也没招了。
等第二天傍晚,她总算把腰带完成,拿在手中都觉得辣眼睛,真丑啊!不过,倒是有点用的样子,翠竹,你觉得呢?|这可是姑娘编了一天多,她看着都觉得手指头累,翠竹拿起来捏了捏,总归是有些用处的。
那就成,这就是做了个心安,陶灼也知道真要是要命时候,这东西不堪一击,且借着编织这条腰带她一直担忧的心也安宁下来。
最后的成品并不是一整条金银腰带,只五分之三左右是,其余部分用的是布料,这也是考虑到使用起来的柔韧和舒适度。
都这个时候了,明日晔哥就出发,翠竹,还是你出去一趟先送到王府吧,陶灼觉得明日送行时给不合适,还是悄悄送过去为好。
是,姑娘,翠竹觉得这并不是难事,等再晚些时候,婢子便去送,对于暗卫出身的人,夜行比白日里更方便,至于说宵禁,禁的也不是他们这类人。
陶益靑和冯氏等人自然知道她在给祁晔做防身用的东西,虽然知晓她做的这些晋王未必用得上,但也是她的心意,并未阻止,冯氏只是让下人盯着,让她注意休息。
其实,我觉得灼灼那个护心镜做的倒是似模似样,陶玉琅亲自看过早先完成的,陶灼起名为护心镜的东西,笑着道,还挺有想法。
冯氏却觉得这还不如甲胄,灼灼做什么,你都觉得好。
当她不知呢,闺女做的那荷包十分的简拙,他都能戴出门去,也不怕被人知道是闺女做的,笑话闺女。
他偏还得意地告诉友人,是闺女初学所做,样式精致不重要,主要是给爹爹做荷包的心意。
当然,这话也不假。
第二日,陶灼早早就起来了,匆忙吃了饭食就找了陶宝琼一起往外去,三姐姐,快些,免得晔哥都出发了。
大哥哥肯定都在等着咱们了。
她们打算送完祁晔后,就往二姐姐家去看小外甥女去。
这就走,说好了晋王是辰时中出发,还早着,看你着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亲哥!陶宝琼也知道这丫头这两天就闷在自己院子里,给晋王编了个金银腰带,只怕是用光了她所有的金银线,不够还去外面现买了些,钱不必说,主要是耗费眼睛消耗精力。
三姐姐心疼我了吧,陶灼笑着抱住她胳膊。
去,陶宝琼嫌弃地撇开脸,你自己闲的,非得给自己找些事做。
到了外院,陶益靑果然在等着了,站在他身旁的还有陶如珍,大哥,她们都能出府,为何我不能?你在府里跟嬷嬷多学习下规矩礼仪,学好了再出门不迟,陶益靑前日就听端砚说了,她在晋王来伯府接陶灼时,从后宅跑到前院,不过被端砚发现拦住了,今日更不会准许她跟着去。
我知道你们是去送晋王殿下,凭什么她们去得我去不得?凭你上次行为粗鲁莽撞,让晋王殿下厌憎,陶益靑在陶灼和陶宝琼走近时,低声警告了她,四妹,你最好安分些,不要肖想不该的,免得难看。
来人,送四姑娘回后宅,陶益靑如今是伯府当家的,一句话就让下人将陶如珍围住了。
别让你自己难看,陶益靑丢下这句话,便朝陶灼和陶宝琼走去。
四姐来做什么?陶灼忽然想到哪天,她对着晋王献殷勤之事,有些怀疑地看过去。
陶益靑道:无事,咱们这就走,免得等下晋王启程了。
其实,晋王启程出发,也没许多人大张旗鼓的送行,毕竟不是出征是招安。
但太子今日出宫相送,也是代表景隆帝的关切,这样的圣宠让京城中人并不意外。
除了陶益靑几个,便是宗室里与晋王关系不错的了。
陶宝琼并未下马车,只坐在上面掀开了帘子等陶灼,看着妹妹到了晋王跟前,仰着头跟人说话,不知妹妹说了什么,祁晔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然后之后不知她又说了什么,祁晔往她这边看了一眼,而后点点头。
是晋王在问陶灼:等下就回府吗?陶灼告诉他,我跟三姐姐一起出来的,等下我们去二姐姐家看小外甥女去。
哦,对了……她忽然想起冰淇淋的事,可周围还有其他人,这话不方便说。
祁晔见她说了又止住,什么?没什么,陶灼也不好多说,周围还有宗室和太子等人在,而且他此行不知凶浅,这事还是作罢,只仰头望着他,道,晔哥路上注意安全,小妹祝你一路平安,诸事顺遂。
好,借灼灼吉言,晋王轻笑一声,不用担心,若是有事,便让人去王府通知。
他还挂记着在京中无所事事的自己,陶灼觉得他才是最让人挂念。
之后太子又过来说了几句,晋王便翻身上马准备出发。
陶灼忍不住往前跟了两步又停下,默默地注视着渐渐远去的背影,希望他此行一切都顺利,平安归来。
不远处街角一处马车里,昭容县主愤恨地瞪了伯府马车一眼,走,回府。
她今日本是想给晋王送行,只是临到跟前又退却了,想到万清寺晋王闪开她的那一幕,实在是太狼狈了。
且今日来送晋王的有太子宗室诸人,她唯恐晋王当着众人再下她脸面,只远远地望着。
却没想到,承宁伯居然带着人过来,马车里下来的陶灼她并未在意,却留意到马车里还坐着一人,猜着便是陶宝琼。
果然看到祁晔笑着朝那边望过去一眼,目光中的温柔刺痛了她的眼。
恼恨之余,她没再顾得上看上马离开的晋王背影,便吩咐车夫回大长公主府。
父亲,您一定要帮我除了那个陶宝琼,今日晋王看她的眼神,都是那么的温柔,那么……昭容县主心酸涩地说不下去,脸上却慢慢呈现出狠意。
固和驸马背着手来回走了两圈后,便有了成算,承宁伯府那边我也听说了一些事,晋王如今离京,你若想那个陶宝琼不再碍眼,倒是个好时机。
昭容县主顿时兴奋地问,父亲,您有法子了?固和驸马点点头,此事,为父帮你。
太好了,昭容县主兴奋地差点跳起来。
何事这般高兴?固和大长公主走进,好奇地询问,昭容县主却看了父亲一眼,没什么,母亲,她不想告诉大长公主,怕她反对,因为母亲一直都不太赞同她与晋王之事。
但是,还好,母亲一向性子柔弱,父亲才是她的主心骨。
作者有话说:三姑娘:这锅没完了,总往她身上砸。
昭容县主:是我眼瞎成不?当我愿意误会?感谢在2022-05-22 20:21:41~2022-05-23 20:29: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将星揽月2瓶;o(≧▽≦)o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