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2025-04-03 04:16:00

琼姐儿倒是懂事的早,这也好,邵氏只是没想到陶宝琼会这般为陶岚玉着想,果然灼灼说的没错,她这个三孙女啊,就是个面冷心热的小姑娘。

陶岚玉是她养大的孙女,情分自然非同一般,自是盼望她过的好,且她自己遇人不淑,碰到老太爷那么个混账,宠妾灭妻,只要孙女过得好,管他孙女女婿如何。

这是走时,母亲叮嘱我说给大姐的,陶宝琼又说了一句,似乎原先在蔡府说了惊世骇语的不是她一般。

陶灼默契地没有拆穿她三姐,只是对这时代对女子早熟的容忍有多高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告状,祖母,您还记得前段时间跟我三哥打架的那个张公子吗?我跟三姐姐回来的路上……她细致地描述了一番乘坐的马车怎么被别住差点撞到,张铭举如何无礼戏弄,因为语气渲染,越发显得张铭举无赖下流。

邵氏脸色阴沉,来人,取纸笔来,我倒是想去问问这张府是怎么教子的?这一而再的欺负我们伯府,是怎么回事?再去把大夫人和三夫人请来。

陶灼就猛点头,就是,这人莫不是有什么大病,脑子不大清楚,不然怎么行事与人不同。

若是有病不治,还放出来乱咬人。

陶宝琼都被妹妹逗的噗嗤笑了一声,这是骂张铭举是疯狗,见人就咬。

妹妹有时候嘴巴是真的厉害。

被她这么一吐槽,邵氏被张府拱出来的火也熄灭了一大半,随即一想,反正理在他们这边,尽管叫张府上没脸。

咱们也就是文雅,不然直接打上门去,叫他们家没脸!卫氏气的狠,自己闺女才多大,就叫个小王八蛋给调戏,若不是为了闺女名声着想,她真想直接打上对方门去。

便是陶灼没有被张铭举冒犯,可冯氏也愤怒,不能叫他一个老鼠碰了咱们的玉瓷瓶,只说,他们忽然拐弯冲过来,差一点点就撞到咱们马车,让马车里孩子们都撞到受伤了。

让他们赔钱。

冯氏为何提起这般说,毕竟作为伯府夫人,遇事要赔钱有些不雅观,上次,张铭举找瀚哥儿的麻烦,我就去调查了一番张府,也不知道他家怎么经营的,几个当家夫人名下的铺子都是入不敷出,这个张府啊,看似光团锦簇,实则内里花用紧张。

我呀,这次就掐中了他家的弱处,让他肉疼,看以后还敢不敢欺负咱们府上人。

看三儿媳妇眉眼飞扬,邵氏笑得不行,好,就这么办。

一番商议后,邵氏亲自写了帖子让人递到张府给他家老夫人。

不过,冯氏也没闲着,她让手下的管事去给张府明面上的铺子添堵。

而且,她还让陶玉琅问司议郎张贺立,是怎么管教儿子的,子不教父之过么。

有长辈们给撑腰,真好,陶灼心满意足地抱着手炉,窝在软软的懒人沙发里,又惦记起来,三姐姐,咱还去庄子上吗?再不去要过年了。

去,等母亲她们忙过这两天,临近年关,作为当家主母的卫氏也很忙碌,如果母亲实在没空,咱们就自己去。

能行吗?自然可以,反正不远,都是自家庄子,多带几个下人,陶宝琼性格很独立,觉得没什么不妥,让大哥二哥他们带着咱们便是。

那倒是,二哥三哥也快放假了,正好大家一起出去放松下,陶灼甚至还想,如果有可能,约着晔哥一起最好,可惜去的是大伯母庄子,似乎不太方便。

正说着,便隐约听到有吵闹的声音,三姐姐,有没有听到吵吵的声音?陶宝琼仔细听了下,点下头,似乎是二房那边传来的。

陶灼便吩咐一旁的柳夏出去看看发生了何事,毕竟伯府一向安静,这样的动静倒是突兀。

没一会儿,柳夏回来,姑娘,是二老爷发火了,在训斥五姑娘,似乎五姑娘花大钱买了什么东西,婢子找了个小丫头去打听了。

咦?是五姐姐惹祸了吗?这可稀罕,一下子勾起陶灼的好奇心,走,三姐姐,咱们去看看。

陶宝琼不想去,有什么可看的,一听就猜到了,定是五妹妹去外面买了金银首饰衣裳的事,被二叔发觉了。

陶灼惊讶地看着陶宝琼,三姐姐,你知道?三姐姐怎么知道的,她跟五姐姐关系并不好。

陶宝琼乜她一眼,自然是看出来了。

你就没发现,她这段时间穿的戴的都很好,并不是咱们份例里的。

那都是外面首饰衣裳店铺里的新样式,明显是自己出钱买来的。

陶灼摇摇头,她是真不知道。

别看她自己做简单的小首饰玩,可那都是前世的一些经验积累,自己想起来什么样子就做什么,并不经常去参考街面上流行款式。

反正,不管她做什么,都会比现有的首饰别致。

至于衣裳都是冯氏给她准备,也不用她操心这等事。

所以就算注意到陶锦珊穿的好,也以为是她自己就有的,毕竟以前老太爷在时,陶锦珊好衣裳也不少。

那是她自己买的呗,二伯父发什么火?陶灼不明白。

像她自己手里有小金库,想买什么她爹娘也不会管。

看看面前真是一脸迷茫的小妹,陶宝琼真觉得她手里私房太多了,那是你觉得,可五妹妹她哪里有那许多私房,不都是张老姨娘给她置办的。

那张老姨娘手里的银钱可是二房的,往后分家,二房的那一份是要扣除掉张老姨娘从祖父那里弄来的那部分的。

被三姐姐这一番说,陶灼差点就被绕成蚊香眼,好大会儿才消化掉,说了句,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没人跟我讲。

陶宝琼一默。

她倒是忘了,这件事目前还是大人们之间协商决定,她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母亲觉得自己长大了,很有必要多知道懂得些事情了。

虽然意外事情居然是这样,陶灼还是往外望了一眼,真是这样吗?还是等打听下吧,看到窗外肆意摇摆的花枝,她锁了下脖子,算了,我不出去了,外面看着好冷。

还是窝在屋子里,等小道消息传过来好了。

后来消息证实,陶宝琼还真是猜对了。

陶锦珊在外面花费了大量的银钱买来衣裳首饰和摆件等,将张老姨娘手里银钱用了个大半。

张老姨娘只想着,反正没了手里的钱,伯府还有的是,她一直没忘撺掇陶同正分家分家产。

却不知道,早在老太爷去世后,陶同正便已经与邵氏等人协商好了。

如今,银钱都花了出去,陶同正训斥了陶锦珊一顿,带着她去庄子上找张老姨娘和盘托出。

张老姨娘自然是怒骂他是个傻子,凭什么要扣了我手里的钱钱,这都是你父亲留给我们娘两的,是我的体己,我愿意怎么花都是我的事,可话虽如此,她还是神色不愉地瞪了陶锦珊一眼。

她是让陶锦珊置办衣裳,可没想到她后来居然用自己的名头在铺子里买了东西赊账,且买了许多名贵物件,若不然也不会被人家掌柜的将账单送到了陶同正跟前。

当然也是事有凑巧,张老姨娘住在庄子上,那店铺掌柜一看,有些偏远,索性递给了伯府这边。

事儿就这么被捅了出来。

不过,幸好,除了香料之外,那些没有佩戴过的首饰之类还可以退回去,也幸好陶锦珊和张老姨娘都偏爱金饰才能回收。

当然,人家店铺查验过后,还是要扣除一部分费用,毕竟这是售卖出去的,再收回来也要融了重新打制。

二房的后续,陶灼都是从陶宝琼哪里听来的。

如今,只要陶宝琼想问,卫氏都不会怎么瞒她,已经有了让她跟着学习管家的打算。

不说张老姨娘得知就算分家,会少一大批钱,怎么偃旗息鼓不再提分家一事,陶灼知道,陶锦珊被禁足半年,抄写家规女则等书籍后,心里倒是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感觉。

只要陶锦珊不来招惹自己,她不会去找她的事,相安无事最好。

她现在正满心期待的准备着往庄子上泡温泉。

卫氏到底没有抽出空,便让陶益靑兄弟三个带着姐妹俩往庄子上去,虽然庄子上东西不缺,可因要留宿,姑娘们惯用的物件也收拾出来一箱笼。

三个公子倒是轻装简行,每人只有一个换洗衣物的小包袱。

让陶灼都不得不感慨,这出门一趟可这真不容易。

这有什么,比咱们阵仗大的多的是,陶宝琼并不觉得行李多,让她说,便是出去玩,也要带上自己用的惯的物件,知道你爱吃烤制的菜,昨儿母亲已经让庄子上备上了。

出去不仅是玩,还要吃,陶灼一听眼睛就亮了,还是大伯母心疼我!是么?陶宝琼倒不是吃醋母亲疼爱陶灼,而是,是我跟母亲提的。

陶灼登时就抱住她,三姐姐对我自然是更好了,三姐姐最疼我了,我也疼三姐姐,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三姐姐。

你就哄我吧,陶宝琼被她晃得身子乱动,坐好了。

虽然一路过去有一个时辰,可姐妹两个一会儿说话一会儿闹腾,再吃点小点心果子,时间也就打发过去了。

卫氏的庄子不大,但周围却建造的很好,并不是一般的乡下庄子。

这周围都被买下来了,陶锦珊给陶灼介绍,母亲说,因这边有一片温泉,都被王公贵胄买下了,她这个庄子还是赶巧,有一家子犯了事,变卖了才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