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36 章

2025-04-03 04:16:51

备战如火如荼, 大婚的各项事务也按时进行。

皇帝早就准备好了冊宝,册书亲手写了数十版,宝玺也是皇上亲手所刻, 废了不少羊脂玉,和田玉之类, 好容易刻出一个十分满意的皇后宝玺, 上书皇后之玺。

按照道理, 皇后的宝玺, 玺钮上应该雕刻螭虎,螭虎腾云驾雾, 姿态优雅。

皇上的宝玺, 上面雕刻螭龙。

螭虎与螭龙都是神话传说里龙的儿子, 二者外形十分相像, 区别在于螭龙的尾部是拐子型,螭虎的尾部是卷草型。

礼部尚书拿到皇上亲手雕刻的皇后宝玺,打开盒子看一眼, 便讳莫如深地关上。

跟在他身边的礼部侍郎年轻十分年轻, 人也跳脱, 立时就瞪圆了眼睛,徐大人, 这……这……不合礼制啊。

留着山羊胡子的礼部尚书守了一辈子的礼,如今步子依旧迈得四平八稳, 将皇后宝玺放在供奉的香案上, 才缓慢道,多事之秋, 所谓礼制, 在于简省。

换言之, 别多事,皇后宝玺是皇上亲自雕刻的,上面雕刻的到底是螭虎还是螭龙,皇上心底最清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是一种智慧。

不知年轻的侍郎听懂没有,他垂手而立,不再开口了。

封后大典,办得声势浩大,由襄王担任册封使,襄王一向放浪形骸,神龙见首不见尾,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在皇室的至高地位,能请动襄王担任册封使,足见皇上对贵妃的用心。

副使则是名满天下的贤者,老者快百岁,须发皆白,一派仙风道骨。

这二位,一位地位及其尊贵,一位名声极好,贵妃本就是武将之后,封后一事,集齐了文武与贵三字。

天还没亮,言尔玉便被叫起来梳妆打扮,困得不知五六,幸而身边的素初与静妃十分妥帖,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禁卫军立于宫门左侧,宫廷礼仪侍从站在宫门的右侧,一步一位,一直延伸到乾正宫的奉天殿。

奉天殿,礼部已经做好了准备,香案册宝置于供桌前,开始奏起鼓乐。

册封正使襄王走在前面,册封副使邵贤者落后一步,二人亦步亦趋,从丹陛走上高台。

一敲钟。

二敲钟。

三敲钟。

随着司礼太监的唱诺,襄王敲响了三下钟。

皇帝身着衮冕服,带着全幅仪仗与百官命妇,进入奉天殿,皇上走上丹陛,到达供奉的香案前,百官按照上朝时的站位站定,另一边,是所有有品级的命妇,按照诰命站定,朝野内外,命妇上下,将奉天殿的院子都站满。

乐起!司礼太监声音起。

众臣及命妇参拜,三拜之后,皇帝微微抬手,众臣及命妇按照礼制站立,鼓乐声停。

承制官上前三步,启禀皇上,是否开始册封大典?允。

遵旨。

承制官从中门走出,站到台阶上,宣读:有制,正副册封使,接制命,册封贵妃言氏为皇后,命尔等持节展礼。

(1)正副册封使行三拜九叩之礼,答曰:接旨,而后二人站到迎冊宝的位置上。

正副册封使下拜,正使接过册封文书,副使接过皇后玉玺。

在礼乐声中,正副使者拜四拜,一直等到他们起身,礼乐收声。

司礼太监高呼:礼毕!皇帝起身,百官退却。

言尔玉戴九龙四凤冠,穿着庄重的礼服,已经在昭阳宫中等待仪仗队伍的到来。

正副册封使带着冊宝来到昭阳宫,襄王上前一步,在场众人在心里惊呼一声,这不合礼制啊,但显然谁也不敢阻止皇上的叔叔,襄王。

站到言尔玉面前,仔细地打量言尔玉,道你不错。

他似乎只是为了看一眼皇后,很快就退回自己该站的地方。

众人松了一口气,还好襄王有分寸,没有放浪形骸到不管不顾,做叔叔的和侄媳妇走得太近,不是什么好事。

内使监令曰:有制。

襄王再次上前,径直抢过内使监的册封旨意,很快襄王低沉的声音在昭阳宫的院中响起:夫惟乾始必赖乎坤成健顺之功,以备外治,兼资于内职,家邦之化始隆。

惟中壶之久虚,宜鸿仪之肇举,爱稽懋典,用协彝章。

咨尔摄六宫事贵妃言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

含章而懋著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内则。

褆躬淑慎,恂堪继美于兰帷;秉德温恭,信可嗣音于椒殿。

往者统六宫而摄职,从宜一准前规。

恭奉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

尔其抵承懿训,表正掖庭。

虔修温清之仪,恰欢心于长乐;勉效频繁之职.端礼法于深宫。

逮斯樛木之仁恩,永绥后福;覃茧馆鞠衣之德教,敬绍前徽,显命有龙,鸿麻滋至。

钦哉。

(2)言尔玉三拜后起身,接过襄王手中的圣旨,礼乐闭。

言尔玉作为皇后的册封礼正式完成,随后要去奉先殿拜谒祭祀祖先。

成为浣衣宫女的碧荷听着外面的鼓乐声,喃喃自语道,今日是娘娘的好日子,娘娘不顾主仆情分,但奴婢还是祝愿娘娘白日红,千日好。

皇后娘娘自然好?你这背主求荣的贱婢,也配提娘娘?管事嬷嬷狠狠抽了碧荷的背部。

碧荷抬头,目光怨毒地看着她,这样的浣衣局嬷嬷,以前她从不放在眼里,没想到如今竟要被她折辱。

浣衣局的管事嬷嬷被她的眼神吓了一跳,忍不住后退一步,想想碧荷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浣衣婢,又硬气起来,快干活!再敢偷懒我打死你!自从碧荷被罚到浣衣局,这样的打骂时有发生,她从前招摇,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她落败,自然讨不着好,再加上许多人对贵妃很有好感,她的境地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在百官与命妇的见证下,言尔玉身着礼服,头戴六龙三凤冠,踏上了奉先殿的白玉石阶,头上的凤冠很重,身上的礼服也厚,言尔玉看着高高的台阶,顿觉腰酸腿软,她不由得感叹,原来结婚是这么累人的事,还好她只用结一次。

为自己打了打气,言尔玉埋头往上走。

这……人群一阵骚乱,不乏多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样庄重肃穆的场合,各位大人与命妇都受过严格的训练,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失态?言尔玉抬眼一看,卫君实正从高台上往下走,怪不得百官与命妇震惊。

高台高台,那是皇上的地位与尊荣,皇后是成为皇后,才能走上高台,与皇帝并肩,哪里有皇上低身俯身,迎着皇后一起走上那象征着权势与地位的高台的道理?言尔玉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愣住了,一时间有些踌躇,再抬眼看,卫奕正步伐稳健地朝她走来,见她望向他,露出一个笑来。

看着卫君实的笑容,言尔玉也露出洁白的贝齿,她同样稳健地往上走去,他敢给,她就敢收。

这是皇帝的言贵妃的封后大典,也是言尔玉与卫君实的婚礼,不必想那么多,也不用管那么多。

终于在汉白云台阶的中央,龙爪之处,二人汇合,卫君实晓得天未明就开始折腾,礼服厚重,凤冠沉甸甸的,言尔玉该是累了,便直接揽住她的腰身,以自己作拐杖,扶她一步步上那不胜寒的高处。

百官与命妇,对着并肩而立的皇上皇后,跪下三拜,口呼,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受了百官与命妇的礼,这场封后大典才是真的拉上了帷幕。

一双雕龙刻凤的红色蜡烛,在乾正殿寝殿烧起来,言尔玉像是寻常人家的妇人,戴着大红盖头端坐……不是…斜倚在床榻上,这一场仪式下来,她的腰都要散了,哪里还有力气端坐?好在卫君实没有让她等太久,很快就回到了被大红色锦缎和喜字装饰一新的寝殿,接过喜嬷嬷递过来的喜秤,挑开言尔玉的盖头。

阿玉,你终于…你终于是我的妻子了。

他忍不住紧紧拥住言尔玉。

以后的史书上,都会清楚地记载,启元八年秋,帝封言氏尔玉为后。

卫君实和言尔玉,千秋万载,都会是夫妻。

言尔玉顺从地被他抱着,闻着他身上龙涎香的味道,心里却忍不住鼓噪起来,没由来地,心脏有些发疼。

手指狠狠陷入掌心,卫君实放开言尔玉,又恢复那面无表情的样子,挥挥手,叫仪式继续。

嬷嬷脸上挂着喜庆的笑,叫人送上来合卺酒,看着皇帝与皇后喝下,又取了两人的一缕头发,用红绳扎在一起,是为合髻。

没有人敢来闹皇帝与皇后的洞房,仪式之后,寝殿里的人都散了,只留下新婚夫妻。

阿玉,我将你发髻拆了吧。

卫君实一边揉言尔玉的肩颈,一边道。

好。

言尔玉揉揉酸痛的脖子,起身坐到梳妆台前,卫君实身量高,站在言尔玉身后,铜镜照不见他。

他轻手轻脚地,一样一样地拆言尔玉的头发,朱钗礼冠,一样一样地放到梳妆台的旁边。

言尔玉的心突然抽痛,她要回头去看卫君实,却被阻止,卫君实低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别动,就快好了,夫人就这么喜爱你的夫君,得不错眼地盯着么?他的嗓音里,透出些微笑意。

他在笑,笑得与往日并无不同,言尔玉的心却越发地慌,抓住他抽离簪子的时机,言尔玉猛地转头,大片大片的血,从卫君实口中涌出来,他的口变成了血的泉眼,将大红的喜服濡湿。

作者有话说:(1)(2)(3)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