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卅山县的女婴尸塔内救回来的孩子尤熙熙年初满五岁, 姬羲元令人送她入学弘文馆。
现在正是下学的时候,姬羲元顺道接她回家吃一餐夕食。
尤熙熙与姬羲元虽然住在临近的院子,但姬羲元要上衙, 她也上学, 见面的次数大大减少。
今天姬羲元亲自来接她,让她尤为兴奋。
冬花领着尤熙熙走出弘文馆的大门, 抱着孩子踏上马车。
尤熙熙先与二人见礼:阿姑、姑丈长乐无极。
两人成婚时,尤熙熙方三岁。
谢川性子温和, 又博学, 比起姬羲元更有耐心陪伴孩子玩耍, 因此, 尤熙熙在不怎么认人的年纪快速地与谢川熟悉起来。
不过,她最喜欢的人还是阿姑。
她一坐下, 便和姬羲元叽叽喳喳地分享近日的见闻:阿姑阿姑,今天钱先生讲解了《后汉书》中的孔融传。
说孔融孝顺好学、和睦亲长,且为人正义, 我们应当效仿他。
钱先生指的是钱玉, 弘文馆距离太极宫极为接近,托姬羲元的情面,偶尔能请来几位女官员授课。
哦?姬羲元鼓励道:那你可要好好学, 日后像钱先生一样为官做宰。
钱先生说孔融在父亲的葬礼上‘哀悴过毁,扶而后起’, 悲伤得不得了, 只能被人扶着站起来。
说着, 尤熙熙小心翼翼地扶住姬羲元的手臂, 非常担忧的样子:她们都说, 阿姑的父亲仙逝了, 是一旬前的事情。
最近阿姑没空见我,是因为悲伤地无法起身吗?闵清洙的死讯随着闻叶的判刑公开,消息传的真是快,连弘文馆的孩子都知道了。
姬羲元哑然失笑,没有顺着她孩子气十足的观点走,但也不愿与她说假话:这一点上阿姑不如孔融孝顺,我在忙着处理失去父亲带来的事务。
今天已经告一段落,所以阿姑来见熙熙了。
那好吧。
尤熙熙不能完全理解姬羲元的话语,在她眼里阿姑天下第一好,哪怕是孝顺方面,初次听闻的孔融,肯定也不及阿姑。
因为姬羲元曾和她说过,不明白的可以直说,于是尤熙熙直言不讳:先生说百善孝为先。
善就是好,我认为阿姑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当然也是最孝顺的人。
孩子眼中的世界,大的没有边界,又小的一目了然。
天真的话使得车上人一齐笑了起来。
尤熙熙疑惑地看着大人们,认真地与姬羲元保证:阿姑信我,我以后也做一个天下最孝顺的人,孝顺阿姑。
大概是顾及谢川也在一边,勉强加了句:也会孝顺姑丈的。
姬羲元搂着尤熙熙笑个不停,笑够了才解释:阿姑并不是不相信熙熙。
一是阿姑太高兴了,所以笑。
二是阿姑发现先生说的百善孝为先有错,为此发笑。
弘文馆中多寒门、商户、偏远宗亲的女童,尤熙熙作为姬羲元的养女,身份地位在弘文馆中诸女童中独树一帜。
再加上先生们对姬羲元这个弘文馆的支持者分外尊敬,因此在尤熙熙眼中姬羲元是最具有权威的人。
因此,尤熙熙听到姬羲元说先生错了,她不像一般学生维护先生,而是立刻接受了姬羲元的话:那岂不是所有同窗都学错了?阿姑快和我说,明日我去纠正先生的错。
姬羲元笑问:那我可得先考一考熙熙,听听先生教的东西错的多不多,熙熙将先生的话都记住了吗?尤熙熙一拍胸脯,自信道:阿姑只管说来。
孔融是个妙人,以他来教女最合适不过。
姬羲元以孔融为话头,熙熙可记得孔融因何罪受死?因‘不孝’下狱。
尤熙熙补充:先生说是路粹编织罪名构陷的。
姬羲元问:是谁支使路粹?尤熙熙答:是曹操。
姬羲元再问:孔融的孝顺天下闻名,曹操用什么论证他的不孝?尤熙熙回答:孔融曾和祢衡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论其本意……皱着眉,背不下去了。
只是先生一次粗略的讲解,不足以让她背诵文中的句子。
瞧她冥思苦想,谢川帮着接话:论其本意,实为□□发尔。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尤熙熙拍手道:对,就是这一句。
熙熙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姬羲元笃定尤熙熙答不上来,这句话颇有些出格,即便是钱玉,也不会对孩子们细讲。
尤熙熙诚实地摇头:我不知道。
姬羲元告诉她: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对孩子有什么恩情?探究他的本意,其实是欲望的冲动的产物。
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就像是瓶中的物件,拿出来就离开了。
尤熙熙努力理解这句话,阿姑是想说,孩子没必要一定孝顺父母吗?姬羲元点头称是:大部分的女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育,绝大数的男人则肆意滥用不该有的权力。
母亲和父亲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生下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到过父母的慈爱,并不是养大一个孩子就算是慈爱,其中蕴藏着或是利益、或是权力……数不清的东西。
一个人啊,要是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归属于自己,多么可悲。
而姬羲元,就是为了完全掌控自己应有的全部,才会渴求九五之位。
尤熙熙听糊涂了,那到底要不要孝顺呢?姬羲元摸着尤熙熙的小手,将她抱在怀里以免马车颠簸,慢慢地和她说:这要你自己的去分辨。
比起孝顺,我更希望你懂得爱,人与人的爱比孝顺平等。
既懂得爱,就知道爱自己,也知道爱人。
而得到爱的人,怎么会感知不到呢?你不必用孝顺来束缚自己,而爱是不一定有回报的。
如果你以感知到的爱来回报我,这是我的荣幸。
爱?很重要吗?尤熙熙懵懂地重复这个字眼。
是啊。
人的情感没有依托是会感到痛苦的,第一,便是爱自己,支撑自己走在红尘俗世中,不至于惶惶不安。
这是最要紧的。
姬羲元越过孩子的头顶与谢川对视一眼,微微笑道:第二,是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爱啊,也要想清楚,像是能染指自己权力的人,就不能爱的太过。
至少不能比爱自己更甚。
最后,姬羲元掀开车窗竹帘一角,由着尤熙熙踩在自己大腿上往外看:第三,是大爱,泽被苍生。
她正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对身边人的爱,对天下女人的爱,才走到今天的。
姬羲元抱住尤熙熙的腰部,免得她动作太大将自己扒出窗外:所以呢,阿姑回答你最初的问题。
阿姑丧父,当然是伤心的,但阿姑最爱自己,不会为了别人悲伤到伤身的地步。
再说孝顺。
母父的慈爱你感受到了,你便孝顺。
母父若是不咸不淡地对你,你不叫他们饿死也是尽心了。
尤熙熙似懂非懂:……我只有阿姑,没有母父。
阿姑给我很多的慈爱与关怀,我以后也会给阿姑很多很多的爱。
但我要最爱自己,因为阿姑也希望我最爱自己。
公主府的人在姬羲元的勒令下,从不隐瞒尤熙熙的父母与出身,也无人露出不该有的表情。
尤熙熙衣食无忧,又不受轻视、欺侮、闲言碎语,她对自己无父无母适应良好,也经常忘记自己是没有母父的人。
姬羲元回想起那个死在自己手里的贱人,和卅山县那些浑浊、悲苦的女人,笃定道:生而不养,父母之罪。
像熙熙的生身父亲,他这辈子亏欠了熙熙,必定不得好死。
下辈子还要做牛做马来还报的。
至于熙熙的母亲,她将熙熙带来这人间,让阿姑能见到熙熙,就只罚她劳累终身吧。
尤熙熙丝毫不怀疑阿姑话语的真实性,对未曾见面的生身母父也无同情心,她大声附和:有错就该罚,幸好是熙熙,没遇到阿姑的其他人怎么办。
未被规训过的孩子,没有令人恶心的孝心。
实在值得奖赏。
马车行过东市,沿街的烟火气旺盛,人流如织。
姬羲元吩咐冬花:我们熙熙辛苦了,邓家店的透花糍和韩家店的樱桃毕罗,她上次尝过就念念不忘的,你多买一些回来。
玉露团,还要玉露团。
尤熙熙高高兴兴地说。
玉露团又名雕酥,将酥烘烤到半融化,拌入蔗浆,取出冬日存在冰窖的冰块,在冰块上为酥浆定型,做成玉团状。
美味是不必说的,就是太寒,不适合小孩子食用。
尤熙熙眼巴巴地看向姬羲元,征求她的同意。
姬羲元颔首:玉露团只许给她带一点儿,倒是可以给夏竹她们带一些回去。
冬花领命下车买东西,等候期间尤熙熙扒着窗户望热闹的人们。
姬羲元与谢川感慨:在我儿时,玉露团只能是宫中或是高门大户尝一尝。
现在民间商户也能用得起冰窖了,甚至用以吃食。
看来在阿娘的治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自古明君在位,会有九星连珠的异象。
少为人传颂,当今女帝登基在位第二年,天生异象。
这是因为那些男人还心怀妄想,但万民会知道谁是更好的那一个。
谢川抿唇笑:这就是善君的大爱。
此时,尤熙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熙熙也是阿姑的大爱吧?姬羲元大笑:确实如此。
作者有话说:今天更新晚了,抱歉。
武则天当政时就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