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2025-04-03 04:17:43

十块钱?谢兰花跳脚,你抢钱啊!她有那十块钱干点儿啥不好?咋可能给方柔!方柔也不气,反正就这个价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药,没钱一切免谈。

说完,方柔挎着篮子进到厨房洗菜去了。

谢兰花跺跺脚,气冲冲地回了东厢房。

方柔将婆婆丁洗干净,放进屋里控水,又将玉米面烫好,加了面肥发上,然后一个人去公社买肉去了。

方柔琢磨着,要是能弄到工业券,她说啥也要买个自行车。

尤其等改革开放了,没自行车完全限制她的自由。

这一来一回两个小时,耽误时间不说,方柔觉得腿都走细了。

方柔买了一块儿肉,又买了两斤桃酥,没有冰箱,肉买多了也放不住,肯定要坏掉。

腌咸肉不仅味道不好,很可能被老叶家的人偷吃掉。

快到村口的那条小河的时候,方柔正好看见杨帆在洗衣服。

杨帆抬头擦汗的时候,也看见了方柔。

按照原主的记忆,两个人有日子没说过话了,再往前的记忆还是杨帆告诉原主不要乱闹腾,让她学会,好好和叶黎明说话,别动不动说叶黎明外面有女人,然后就开始闹些没有用的。

可是原主不听啊,完全不把杨帆的话听进耳朵里,久而久之,原主还觉得杨帆多管闲事儿,杨帆也就不劝了。

好白了,原主纯粹的不识好人心,自己瞎折腾,没落好,连难得的好朋友都给丢了。

杨帆看了方柔两眼,重新又低头去洗衣服,没有说话。

方柔走过去,杨帆,你咋跑小河边洗衣裳了,现在这河水多凉啊?杨帆很诧异方柔能和她说话,而且态度还极其温和。

杨帆心里一直惦记方柔,不然上次也不会在老叶家院子外面嘲弄孙秀春他们。

就两件衣裳,不碍的。

杨帆说道。

方柔蹲下来,看见杨帆的手已经冻红了,蹙了蹙眉,两件衣裳也不行啊,女人着凉对身子不好,回头肚子疼腰疼的。

看到方柔这样,杨帆心里突然暖和和的,她将两件衣裳拧出来,成,听你的,下次不来洗了。

方柔看杨帆拎着的是男士的衣服,明显就是她丈夫王兴才的。

方柔晃了晃手里的手,我刚才去公社割一点儿肉,回去包苞米面的大蒸饺,一会儿给你送啊。

杨帆愣了一下,你有钱买肉了?方柔神神秘秘地在她耳边低语,之前某人总是教育我怎么为人处世,我总要学着聪明些不是?杨帆笑起来,这样好。

不过你包了饺子留着给孩子们吃吧,不用给我送,免得你婆婆他们又找你麻烦。

方柔没接话,那我先回去了。

方柔进屋,刚把东西放下,孙秀春就拄着一根棍子出来了。

老大家的,铁柱的腿伤的有点儿重,我听说你那儿有药膏啊?就给铁柱抹点儿。

孙秀春难得没大呼小叫,但是能看出来,她是真的不情愿和方柔说话。

方柔笑眯眯地,娘,你也知道,我家黎明在外面赚钱辛苦,买那药膏可花了我不少钱,我早点儿的时候和弟妹说了,半支药膏十块钱,咱这明码标价,娘,你说我做的对不对?孙秀春张口就想说,对个屁,可是一想到近来吃的亏,只能改了口,老大家的,都是一家人,铁柱还是个孩子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就忍心看他在那儿疼的嗷嗷直哭?方柔笑的一脸灿烂,当着孙秀春的面就将刚割回来的肉拿了出来,娘,你这话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这心啊,就不是肉长的。

我这心,是钱长的,谁给我拿钱,我这心就跟谁亲,你说奇怪不奇怪?孙秀春气的胸脯都跟着此起彼伏的。

方柔接着说道,所以呢,娘啊,你说我有啥不忍心看见铁柱在那儿哭呢?毕竟,你们全家都忍心看着我家向成哭的。

哦,也不对,毕竟在你心里,铁柱可是你亲孙子,我家向成那就是个野孩子。

方柔说着还叹了一口气,哎,也不知道我家黎明啊,听见他亲娘说自己儿子不是亲生的,有啥感想呢。

孙秀春发现,她现在是说不过方柔了,也不知道她哪儿来那么多话!方柔才不管孙秀春什么脸色,咱说句不好听的,八成啊,黎明也不是您亲生的呢。

说到这儿,孙秀春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嗓门提高了八度,你放什么罗圈屁!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到你嘴里就成不是亲生的了?方柔将肉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紧接着拿起菜刀挥舞了两下,娘,我这不是接着你的话说的么?毕竟,我家黎明不在家的时候,你直接把我家向成弄成是野孩子了。

叶黎明要知道自己平白的少个儿子,不知道啥心情,真想问问他。

孙秀春看着方柔手里的菜刀,就想起那天她把钱抢走的样子,心里酸的要命,连着头又开始晕。

先别扯别的,药膏你借还是不借?方柔一刀剁在了肉上,不借,还是那句话,十块钱,没有钱屁都没有。

孙秀春气了个半死,她觉得叶黎明要是再不回来,她可能死的快。

方柔,你要点儿脸,你家黎明你家黎明的,黎明是我的儿子,永远和娘亲,你都要离婚的人了,嘚瑟个屁!孙秀春总想找补回些什么让自己心里平衡一些。

方柔也不在意,手起刀落,菜板上剁的砰砰直响,谁让叶黎明不回来呢?赶着他没回来之前,我肯定是要好好嘚瑟嘚瑟。

孙秀春一甩袖子走人了,方柔闹了个清静。

方柔回来的早一些,家家户户还没开始做饭呢。

她动作很快,直接和了鲜肉婆婆丁的饺子馅儿,然后直接包了玉米面的大蒸饺。

没多一会儿功夫蒸饺就进了锅。

方柔特意在孙秀春面前拿出来的肉,老叶家都知道方柔包了蒸饺,可是现在,谁还能跑过来抢呢?怕不是饺子没吃到嘴里,要不就弄了一身不是,要不就弄个半死。

没多一会儿,叶向前和叶向成从外面回来,方柔特意捡了大蒸饺出来,这次啊,她没在西屋里吃,娘三个,就这么光明正大地在厨房吃饺子。

方柔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这饺子也太鲜了,我放了不少肉,都快成肉蛋儿了。

叶向前也跟着说,娘,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

叶向成都空不出嘴说话了,一直埋头吃饭。

方柔知道,反正自己也不是什么圣人,也没什么善心。

算起来,叶黎明肯定这两天就要到青兰县了。

等到离了婚,她可没工夫来气老叶家这些人,现在不好好气气他们,为原主报仇,还等什么呢?没一会儿,外面就传来叶铁柱打滚馋哭的声音,吵着闹着要吃饺子。

任谁劝都不行,就是不起来。

孙秀春心疼孙子,心里将方柔骂了个半死。

谢兰花心疼的不行,带着一瘸一拐地叶铁柱进了厨房,大嫂,你看,能不能给铁柱吃两个,他年纪小,吃两个就行。

方柔一口戳破一个饺子,汤汁直接流进了碗里,看得人直吞口水。

方柔还是那张笑脸,行啊弟妹,不就两个饺子么?多大点儿事儿。

谢兰花一听有门道,赶紧说道,谢谢大嫂,我就知道你是好人。

方柔摆摆手,先别急着夸我,我给你算便宜点儿,五毛钱俩饺子,咋样?我这可真的是实惠价格了,仅此一份。

一提钱,谢兰花脸都绿了,铁柱,咱有志气,咱不吃,回头娘再给你包。

叶铁柱一屁股坐在地上,娘骗人,娘骗人,我就要吃,就要吃!你不给我吃,你就不是我娘!谢兰花简直要抓狂,胡说,我不是你娘,谁是你娘?叶铁柱指着方柔,向前他们天天有好吃的,我要大娘当我娘,不要你这个娘!方柔一下子乐了,行啊,那你喊一声,大娘认了你这个儿子。

叶铁柱张嘴就要喊话,谢兰花赶紧捂住了叶铁柱的嘴。

孙秀春直接从东屋出来,抠抠搜搜地从怀里拿出来五毛钱,给你给你!掉钱眼儿里的坏胚子!方柔乐呵呵地收了钱,然后给叶铁柱夹了两个饺子。

趁着叶铁柱吃饺子的时候,谢兰花赶紧将孩子拽了出去,这一会儿还要吃,她婆婆肯定是要骂的。

方柔和两个孩子吃完以后,方柔端起提前装好的那盆饺子,去给杨帆家里送了过去。

杨帆没想到方柔真的来送,快端回去吧,多金贵的东西,我们不用吃的。

方柔将盆塞进杨帆怀里,没几个,就是尝个新鲜,你跟我还客气啥。

你先吃着,回头把盆给我送回去就成。

方柔说着就出了院子,回家去了。

周玉娇一整天都没来老叶家,方柔也没见着她人,也不知道她是伤心了不敢来了,还是怎么回事儿。

等到晚上都吃完了饭,魏建军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喊,让大家到大队里面开会,说有事情要商量。

没一会儿,就见家家户户都出了门,全都跑大队凑热闹去了。

就连知青点的知青也都出了门。

小孩子们围着人群跑跑闹闹的,没个老实气儿。

方柔和杨帆站到一块儿,也算有个伴儿。

周围的村民们议论纷纷的,这是有啥新鲜事儿啊?不知道啊,也没听说有啥事儿啊。

等着吧,一会儿魏书记就该说了,看他那模样,八成是好事儿。

魏建军看人都到的差不多了,然后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都安静一下,我这边啊,有个关于咱们大队的,非常好的建议,大家静下来听我说。

一听是关于大队的建议,大家都安静下来,等着魏建军的下文。

我们准备啊,在咱们大队建一座学堂,大家也看见了,村子里的孩子多,多大的都有,平时啊,大家忙,也没时间看顾孩子。

建这个学堂就是想让不同年纪的孩子都能够在读小学之前啊,先学学文化知识,认认字。

大家觉得咋样?乡亲们一听,这可是好事儿,正愁没人管孩子呢,不然啊,今儿打架了,明儿爬树摔了,还能认字,挺好挺好。

魏书记,办了学堂,谁来教娃儿们读书认字啊?魏建军指着一旁的知青们笑了笑,咱村子里现成的知识分子,你们还愁没人教认字吗?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多人都不太情愿,有人开口说道,魏书记,我们也是要上工赚工分的,再去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可忙不过来。

魏建军说道,这个好说,你们谁去教书的时间就不用上工,上工的时间不用教书。

知青们眼睛一亮,那教书可比下地干活轻松多了。

只是,魏书记,那我们教书的时间不上工,工分咋办?魏建军接着说道,我们初步的建议是,谁家想把孩子送到学堂来,每个月每个孩子收三毛钱,这些学费就算顶上工分。

这个建议无疑是最好的,知青们超级满意。

可是很多村民们就不乐意了,魏书记,凭啥我们还得拿学费?就是,我看啊,不认字挺好,反正读书也无用。

一个月三毛,那可太贵了,还是在家跑着玩吧。

张启明在一旁说道,三毛还嫌贵?你们不知道读小学要多少学费吗?魏建军就知道肯定会有分歧,所有把大家伙儿都招呼过来研究研究,如果可行的话,他要上报公社。

方柔没想到魏建军动作这么快,还真的把村民们弄到一块儿研究读书的事儿,她第一个举手同意,读书认字学文化好,以后啊,能自己看报,知道国家大事,出门还不会被骗,就人家城里的领导,肯定也喜欢认字的娃娃。

叶娟就站在方柔后面,没好气儿地说道,大嫂,你又不认字,说的倒是比唱的还好听呢。

方柔说道,我不认字,所以才要让我儿子认字,回头好教教她娘,咱也不当白字先生不是?方柔说的好!魏建军很是赞赏方柔,大家有意见可以提,畅所欲言嘛。

村子里的人七嘴八舌的,有同意的,有嫌弃贵的,什么样儿的都有。

魏建军说道,一会儿啊,同意的和不同意的都过来我这说一声,我做个记录。

不过事情和方柔想的差不多,大部分村民是不想出这三毛钱让孩子去读书的,毕竟现在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

但是也有个别的觉得这个提议好的,比如,杨帆也觉得让孩子提前去读书学文化是好的。

等到村民们散了以后,很想出这三毛钱让孩子去读书的几位村民把魏建平围了起来。

魏建军赶紧说,你们别着急,这也不是说办就能办的事儿,我明儿还得跑一趟公社,去请个批示,到时候看看公社领导咋说。

不过现在人少,还真不知道成不成。

这个事儿啊,要是能批示下来,你们可得感谢方柔,这是她提的建议。

魏建军没有把功劳揽下来,直接告诉大家是方柔提的建议。

村民们很惊讶,就之前天天闹腾的方柔能提这么好的建议?杨帆说道,没想到是你和魏书记提的建议,我是真想把我闺女和儿子找个地方送,听说公社里有幼儿园,但是太远了,又贵。

如果村子里能办学堂,那真的再好不过。

咱俩想一块儿去了。

俩人正说着话呢,方柔就看见原文中的男主张岩走到魏建军什么,魏书记,要是真能申请下来,我也可以来教孩子们读书。

魏建军乐了,那感情好,谁都知道,你读书的时候成绩好。

这是方柔穿过来第一次见到张岩,和原文里描写的一样儿,个子高,身材不错,主要模样周正,都是乡下人,张岩长的白白净净。

他就往那儿一站,非常突出。

总的来说,就是典型的当小说男主的人。

张岩似乎察觉到了方柔的目光,转过头正对上方柔的眼。

张岩对方柔笑了笑,叶家嫂子,你这建议真是顶好的,我一直都觉得,还是读书好。

坦白说,方柔总觉得张岩这笑很假,她附和着,你是读书人,你说好,肯定是好。

方柔往家走,一进院子,就听见叶娟和谢兰花在那儿编排她。

二嫂,你听见了没?魏书记说,开学堂的事儿是方柔提的建议呢。

哪儿都能显她,就她能耐!都快找不着北了!净整那没用的,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读什么书,一个月三毛钱,三毛钱干啥不好?真可笑。

我跟你讲,那公社还能是她方柔开的?你看着吧,这个事儿打死都批不下来,到时候看她方柔还能不能下来台!方柔悄悄地走过去,就站在谢兰花身后,咋地,要是公社把这个事儿批下来,你准备围着村子裸/奔啊?作者有话说:求个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