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末世后的小日子 > 第315章 相聚 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第315章 相聚 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2025-04-03 04:20:04

常玉婧卫呈晋和老杜、温姨聊了聊, 邀请他们下周末来农场聚会。

老杜和温姨都爽快应下了,同时他们也说了个事,他们准备退休了。

现在环境、社会稳定, 不像以前, 为了粮食、收入来工作, 他们准备回家含饴弄孙, 颐养天年了。

所以这次是一次聚会,也是一次送别会。

早早的, 常玉婧他们就开始为这次的聚会做准备,半成品吃食、酒水,这是很繁琐的事,但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一点都不无聊。

大星长大了,个子高,冷着脸看着像是高中生, 小月留着长发, 除了长高一点,跟以前没什么两样, 很害羞的模样。

但农场里的猫猫狗狗是极其欢迎兄妹俩来的。

张君颜和兄妹俩就一直跟常玉婧一张桌子, 她做什么,他们跟着做什么。

他们都急于把这几年自己的事跟常玉婧分享。

所以大星已经上初一了?听小月说你还是优秀毕业生代表?大星听常玉婧问起,抿着嘴角,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点头, 对,刚军训完。

真棒!有想要的礼物吗?大星拿着饺子皮,看着常玉婧,嘴巴张了张, 似是不好意思说。

张君颜朝他眨眼:说呀,玉婧姐好说话得很。

就想姨帮我培育些竹子,我想做竹笛。

大星低着头说,手上抱着饺子的速度慢了下来。

常玉婧有些惊讶,做竹笛?这兴趣爱好确实有点特别,但挺好的。

行啊!需要培育的是什么品种的竹子?你把要求跟我仔细说说,过几天我朋友过来,我让她一起帮忙。

她也邀请了管柔柔,两人挺久没见的了。

大星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姨,会不会太麻烦你了?怎么会?常玉婧摇头,我记得农场的西南边也有竹林,那边的符合你的要求吗?和小贪玩着的小月抬起头来说:姨,那的竹子太粗啦,做不了笛子,但笋好吃。

常玉婧还真不记得那片笋是什么样的了,这次回来巡查农场,她也就是在外边转一圈。

那的笋确实好吃,我晒了不少的笋干。

林蕉蕉笑着说,等聚会那天,我们而可以做个笋干烧肉。

常玉婧点头,她还挺喜欢吃竹笋的。

那小月呢?就没有想要的?我还没小雪毕业呢,姨,等我跟哥哥一样拿了优秀毕业生再说吧。

常玉婧笑了起来:好啊!这次的聚会,比过年还要隆重。

就是天气热,东西做好了就得赶紧放冷库。

茶冻提前了两天来,一到农场,就拉着常玉婧满山跑地去看药材。

她的未婚夫叫余斌,脾气温和,被抛下也不恼,自己打着伞拿着鱼竿去湖边钓鱼。

周六下午,大部分人都到了,管柔柔要晚一会,常玉婧托她帮忙多找一些适合做竹笛的竹子,所以耽搁了些时间。

大星小月两个大孩子,负责带着壮壮诚诚等孩子一起玩。

常玉婧弄了些水果和饮料,让他们在楼上看电视、和猫狗玩,大人们就在楼下喝茶聊天。

柳童和白春宁没来,主要是柳童怀上二胎,不好出远门,只能下次再聚了。

常玉婧有些遗憾,不过楚宵和许文习都拖家带口来了,可把卫呈晋给兴奋的,直嚷着要大醉一场。

也是如今的环境,才让相聚变得简单起来,换作十年前,一次分别,谁都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大家喝两杯茶,就主动去帮忙整吃的,聚会嘛,就是一个氛围。

员工楼那边的水泥地搭起了棚子,大火力的炉子发出巨大的声响。

老杜站在长桌前弄调料。

今天来的人不少,加上农场的员工,总共要整十桌左右,也算是场小宴席了。

有些菜都是提前弄过的,所以并不用全部现做。

傍晚六点,准备入席,农场的菜新鲜,调味以突出食材的鲜味为主。

白切鸡、咸水鸭、椒盐排骨、小肠莲子汤、煎饺、糯米藕等等,加上自酿米酒、冰镇柠檬百香果茶、乌梅汤、冰镇西瓜等。

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大家都赞不绝口。

常玉婧这一桌都是她相熟的,茶冻和管柔柔把她身边的位置抢了,张君颜还有些郁闷。

不过再看大星小月他们小孩只能自己一桌,张君民离得更远,她又得到安慰了。

许久不见,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说到开心处就哈哈大笑。

在这样的环境里,本来有些陌生的人,也迅速熟悉起来。

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自然是不同的。

说着就说起了现在的兰花市场,说有回温的迹象。

现在粮食、能源等不缺,社会稳定发展的时候,人们就有精力和闲钱放在其他的方面。

那么这些种植师将来的工作,可能重点就在培育新品种上了。

颜色、植物矮化、味道、杂交品种等,大家都相信未来发展的是植物经济。

谁掌握了植物新品种新技术,就掌握住了财富密码。

常玉婧这张桌子,有一半是种植师,她、李茜茜、管柔柔还有茶冻,其他的人或多或少从事的行业也跟植物行业有关。

彼此聊天还是很愉快的。

吃完饭已经七点多了,大家一起收拾也不觉得累。

饭后,一人拿着一杯果汁或冷品,一把竹椅零散地靠坐着,享受晚风和星空。

太惬意了。

卫呈晋留了张大桌子,一群人围着泡茶,讨论哪种茶叶好喝。

农场里现在有的茶叶,再没有比张君民更清楚的了。

他就为大家解说是什么品种的茶叶,什么时候采摘,采用了什么制作方式。

喝了几泡茶,陆续有人告辞,最先走的是陆教授、郑安和等人,他们工作都比较忙。

女人们的话题就多了,不过随着孩子发困,她们也没有心思再闲聊了。

亏得农场的员工楼房间多,要不来这么多人,还真住不下。

大星小月还想多留一会,最后还是敌不过周公的召唤,只好先和连韵芳回家了。

常玉婧看了下,男人们的兴致依然很高,没有意外,说不定他们还会来一顿夜宵啥的。

她想了想,打算去厨房准备弄一些半成品,万一他们半夜饿了,还能自己弄点夜宵吃。

管柔柔凑到常玉婧旁边,玉婧姐,我这回还带了些别的种子,帮我瞅瞅?嗯?常玉婧是知道管柔柔自己开了家服装店,请了两个姑娘,并不从事植物相关的工作。

当然她也没放弃自己的能力,但更多的精力是放在视频上了。

嘿嘿,就是一些突发奇想的培育方向。

管柔柔有些心虚地说道。

比如树干非常粗大,可以掏一套小套房的树种。

茶冻进来给自己的柠檬水加了两个百香果,看两人头凑那么近,就问:聊什么呢?说培育新品种的事呢。

常玉婧帮着递一把小勺子过去。

观赏类、蔬果确实可以培育新品种,但是药材就算了。

茶冻想到这两年冒出来的一些声音,那些倡议的,是把中医往歪路上带呀!变异药材,跟人工定方向培育那是不一样的。

自然变异的药材的数据增长是全方面的,就相当于加强版。

人工培育只增强某些方面的含量或是功效,这回导致药材失去了平衡,用药容易出现偏颇。

只要中药种植可以维持野生的品质就行了,若是培育其他方面的用途,那就另说了。

管柔柔在一旁插嘴:药材变异可不容易,我是不敢动的。

两人就药材的事聊得起劲,常玉婧拿了三根冰棒分给她们,靠着料理台吃起来。

茶冻咬着冰棒,含糊地说:青女,晚上我们一起睡吧。

管柔柔马上反驳道:玉婧姐要跟我睡的。

刚踏进厨房的张君颜不甘示弱:我可以打地铺的。

常玉婧被她们弄得哭笑不得,都各回各的房间吧。

三个人马上可怜兮兮地看着她。

茶冻看了眼外头,他们男人谈得那么起劲,说不定要通宵呢,不如我们女生来个卧谈会。

常玉婧最后还是妥协了,在员工楼这边找了间大宿舍,搬进去四张简单的床,铺上竹席、被单,反正夏天简单。

四个女生凑一块,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常玉婧第二天是被鸟叫声给吵醒的。

她看着还在睡的三个人,悄悄下楼洗漱吃早饭。

姨。

常玉婧回头,大星小月、壮壮诚诚四张笑脸。

早上好,你们吃了吗?吃了。

四人齐齐点头,一脸期待地问,姨,我们一起进山吧。

趁着其他人还在睡,他们赶紧把常玉婧给拐走。

你们要进山干什么?常玉婧有些奇怪,她拿了一个豆腐包,你们要不要再吃点?吃得饱饱的。

诚诚摇头,进山摘果子。

另外三人点头,他们早上吃饭的时候就商量好了。

那行啊,我吃完早饭就带你们一起去。

常玉婧笑眯眯地说。

这不是大星就是小月的主意,诚诚和壮壮跟自己其实都不那么熟,不会有这想法。

一起进山的还有谢逸,他还给几个小孩带了两把自制的弓箭,让他们学着打猎。

山里的植物稳定之后,一年几次的夜雨,就成了它们生长的肥料,郁郁葱葱的。

稳定的环境、充足的食物,小动物更多了。

他们这才走到茶园,就已经撞见几只兔子了,然而诚诚和壮壮太兴奋,给吓跑了。

这些野兔体型大、速度快,一听到声响就蹿得没影了。

常玉婧这是回来后第二次来茶园,还是觉得陌生。

茶树长高了,茶园又往周边扩建,如今农场的总面积,比之前又扩大了一倍有余,三四千亩肯定有的。

要知道前些年关于开荒、农场买卖、新婚夫妻申领新开发农场等的福利都已经没了。

现在对于个人拥有土地,同样做了限制,是不可能再随意扩张的。

未来若是植物经济,那土地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所以常玉婧现在拥有的农场面积已经无法再扩大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派来农场看是帮忙,实则保护的人员。

在海岛的时候,隐身保护她的人员已经撤离,安保人员删减了,如今回到农场,到这一周聚会,剩余的又撤了。

对此,常玉婧没有意见,现在没有人身安全的威胁了,她也不好意思再占用国家资源。

毕竟国家培养这样的一个人才不容易,他们适合去更需要的地方。

常玉婧觉得自己很幸运,拥有这样特别的能力,能得到国家的某些方面的资源倾斜,也积攒了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姨,姨,快看那,桃子。

几个小家伙指着茶园边上的一棵晚熟水蜜桃叫道。

桃树上的桃子很多都有被鸟啄过的痕迹,叶子上还有灰白色的鸟屎。

她上手摸了下,不是自己果园里的品种,谢逸,这是哪来的果树?李教授拿来的,说是基地农场的试验品,味道一般,种在茶园边上了。

说着的时候,诚诚和壮壮已经抢着去选没被鸟啄的,或是伤口比较小的桃子了。

再接着往上走,还看到一些芭乐树,不过果实还是深绿色的。

不用问,肯定又是试验品种,她伸手摸了摸树干,就知道为什么果实还没成熟,光照和肥料都不够。

四个小孩摘了桃子后,还想摘芭乐,常玉婧忙阻止了,转而带他们找地稔等小野果。

没常玉婧说,他们都不知道这还能吃。

别说,收获还真不小。

一种绿豆大的红色果子,有点酸,一种黄豆大的黑色野果,籽很大,果肉只有一小层,但又香又甜……四个孩子满载而归。

回到农场,常玉婧就对上几双哀怨的眼睛,她连忙把手中的野果递过去。

午餐吃得简单,大家决定傍晚烧烤,一吃完饭,就开始备料、串签子。

过了今天,很多人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等待着下一次相聚。

卫呈晋喊上楚宵、许文习,三人一起去镇上,采购了一些烧烤成品、饮料啤酒等。

常玉婧就让他多买点零食回来。

这次烧烤,食材种类多,每个人都能选到自己喜欢吃的。

卫呈晋弄了几个烧烤炉,琢磨着要不要再弄一个小的给小孩子们玩,就感觉自己的腿被扒拉了下。

他低头一看,暴风正抬头看着自己,伸着前爪来扒拉自己。

暴风,怎么了?汪汪……暴风冲着烤炉叫。

你想要烤炉?卫呈晋想到暴风的喜好,行,我给你用石头隔一个炉子,你和大黑它们自己烤着吃。

家里的几只狗都聪明,它们想要就弄呗,没必要拘着。

这天晚上,炭火的烟气、烧烤的孜然香味、欢笑声在农场上空飘着,久久不散。

这种烟火气,大家自由地喝酒吃肉,朋友偶尔相聚,大声谈笑,孩子能愉快玩耍,就是最理想的生活了。

第316章 孩子【完结】 这就是她想要的小日子……那次聚会之后, 管柔柔、茶冻和她未婚夫又待了三天才走。

茶冻从农场带了些种子或是药材走,她觉得农场的药效比她药园里的要好。

管柔柔本来打算要待一个月的,但是她家里打电话, 好像是说长辈生日, 她只好郁闷地提前离开。

临走前, 她让常玉婧一定要跟她说这些种子种出来的情况。

常玉婧点头应下, 她其实也很好奇会种出什么来。

她和卫呈晋预约了个时间,再次去看医生, 拿到了个调理身体的备孕方案。

两人身体都没问题,一切也很顺利。

恭喜你,有宝宝了,刚满一个月。

听到医生的话,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卫呈晋依然傻笑起来。

谢谢医生!常玉婧嘴角上扬,拉了傻笑的卫呈晋一把。

她目前的状态很好, 也不用拿药, 饮食照常就行。

上三轮车的时候,卫呈晋突然说:以后你就不要开三轮车了, 这没有安全措施, 太危险了。

而且现在冬天,早上有时路面会结冰,不安全。

哪有什么危险,我慢点就行了。

常玉婧哼了声。

那以后我带你。

卫呈晋想了个折中的方案。

嗯哼, 再说吧!常玉婧不想跟他争这事。

回到家里,林蕉蕉一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是好事,马上跟他们说恭喜。

怀孕初期, 常玉婧真没什么感觉,不过卫呈晋很紧张,她还是改了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

比如巡查农场的世界从早上改为下午,不上山等。

小两口的生活很平静,外界的变化也影响不到农场这里。

十月怀胎,常玉婧于第二年八月底剩下一个男孩,她听着孩子的哭声,还有点懵,好像都没做什么,自己就升级当妈妈了。

茶冻发来视频,她春节结的婚,有邀请常玉婧和卫呈晋,然而常玉婧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参加。

青女,你还好吧?茶冻看着她,脸色红润,脸庞比去年见面圆润了点,好像没啥变化。

挺好的。

常玉婧没受什么生产之苦,才觉得肚子疼没多久,医生就说可以生了。

那就好,你是不晓得,我最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都吓到了。

你也有宝宝了?常玉婧看着茶冻的脸,不像啊,不过她都结婚了,有了好像也不奇怪。

家里一直在催,有在备孕,反正看情况吧!茶冻叹口气,对了,宝宝的小名是啥?就叫禾苗。

常玉婧叹口气,我一直以为是闺女,准备取名叫莲蓬的。

儿子也可以叫莲蓬,要不莲藕也行。

不一样。

常玉婧接着叹气。

茶冻瞬时悟了:你这不会是给女儿留的小名吧?对呀!这听着还不错,那你还打算生?茶冻又问。

有这打算的。

常玉婧笑着说,我喜欢热闹。

那挺好的。

茶冻没在这事上继续,转而跟常玉婧唠叨起坐月子的细节来。

常玉婧坚持回到农场坐月子,她不喜欢待在医院,而且禾苗很好照顾,两人倒不会辛苦。

坐月子期间,她吃得好睡得香,整个人又圆润了一圈。

禾苗满月,常玉婧和卫呈晋商量了下,并不大办,就请亲近的好友吃一顿饭。

她捏了捏自己腰间的肉,有些忧伤,离减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十二月,管柔柔来了一趟,看看她去年给的种子种出来是什么样的。

她可喜欢禾苗了,就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禾苗,去看植物,跟小孩子咿咿呀呀地说话,充满孩子气。

这些种子,有些是什么变异方向管柔柔已经忘了,但她很肯定里头有树干膨大到能掏房子的。

临走前,管柔柔带了些黑芝麻丸和茶叶,之后就是这些幼苗了,她要回去种下,以后她就有属于自己的树屋了。

常玉婧可不知道管柔柔这么多心理活动,她还担心她移栽这些小苗结果都死了呢。

为此,她帮忙配了一些肥料,只希望管柔柔带走的这些小苗都能成活。

管柔柔刚走,大星就过来了,说那丛竹子看着有些不对。

为了做这竹笛,大星确实很用心,这从竹子是管柔柔带来的,变异过的,但生长缓慢。

常玉婧把禾苗丢给卫呈晋带,自己和大星去看情况,哪里不对了?叶子,有些叶子卷起来了,是不是长虫了?这得过去看看才知道。

常玉婧看大星那么焦虑,不用急,没事的,大不了,我再叫柔柔给寄几丛竹子过来。

那太麻烦了。

大星摇头,姨,我挑了一根竹子,已经在钻孔了,等做好,我和妹妹吹曲子给你听。

好呀!等禾苗弟弟长大了,我们教他吹。

行啊,以后就让他跟你们学。

连韵芳正在门口摆弄盆栽,看到常玉婧过来,马上就笑着打招呼。

她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农场,这两年袁旭州因为生意的事经常往外跑,虽然辛苦,但看孩子开心,都是值得的。

之前常玉婧和他们签了农场的合约,但条款并不严苛,他们长期住在这,她和卫呈晋商量下,就解除了合约。

农场现在也不缺地,而且连韵芳农场有什么产出了,她会送过来。

家里花瓶里的花就没少过。

常玉婧跟连韵芳聊了两句,去看竹子,那竹子现在有两米多高,叶子和竹竿的颜色都偏浅。

她看了下,发现有些叶子确实卷曲了,不是长虫,是肥料太多,有点烧根了。

大星一脸懊恼,他确实有些急了。

没事,处理下就好了。

常玉婧安抚道。

我以后会小心的。

常玉婧处理后,叮嘱大星几句,就同他去看他正在做的笛子。

大星一楼的工作室里,很很多她看不懂的工具,这孩子是个喜欢手工的。

小月在练舞蹈,常玉婧没打扰她,直接回农场了。

禾苗长得快,眨眼就会走、会跑,就是不爱学说话,叫得最顺的就是爸爸妈妈。

周岁后,跑得更快了,常玉婧有时都追不上他。

但五只狗可喜欢禾苗了,跟他比赛跑步,一天到晚的,就能听到狗叫声、禾苗的尖叫声。

禾苗白天这样消耗精力,晚上就不闹腾,好睡得很,两个新手父母带得很舒心。

随着禾苗慢慢长大,这社会愈发平稳,各种影视剧、综艺又冒头,热闹得很。

国外也在平稳发展,人口逐渐增加,只是这时种族的数量差别就非常明显了。

关于海洋的研究,各个国家还在继续,但一些消息都被封起来了,普通人不得而知。

常玉婧其实也不清楚,但是这几年,她在农场带孩子并不是没有任务的了,偶尔也会帮忙稳定培育一些奇怪的植物。

她从这些奇怪的植物来猜测的。

外国怎样她不清楚,但对于华国,她是很信任的,绝对不会拿国家和民众的安全开玩笑。

就算真的有什么问题,她也相信国家会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常玉婧是禾苗一周岁半怀上双胞胎女儿的,恰逢上头送来一批特别的幼苗。

这批幼苗奄奄一息,费了她不少功夫才救活,但这也导致她的身体状态不大好,这可把卫呈晋吓得够呛。

这些幼苗形状、颜色都有些奇怪,常玉婧说不出来哪里奇怪,她第一次照料植物把自己累到这种程度,本身就不正常。

好在这些幼苗后续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在她生产前都搬走了。

农场里郁郁葱葱的,管柔柔的这些种子是有什么特性,很多差不多能看出来了。

管柔柔所期待的枝干膨大的那个树苗,根据常玉婧的看法,那是没法达到她所期望的目标了,挖空拿来做个浴桶还是绰绰有余的。

倒是种在农场边缘的一丛竹子的变异引发了常玉婧的注意。

这丛竹子原本是正常的,但最近一次夜雨过后,竹竿突然就膨大起来,足足有一个大缸那么粗。

卫呈晋拿着米尺量了下,发现直径有50厘米左右。

这竹子怎么那么粗,一个瘦点的成年人都能钻进去了。

常玉婧凑近看了看,晋哥,你试着掰一下,我怎么觉得这竹子人柔韧性很大呢?我试试。

卫呈晋选了一棵高的,用工具勾住,试着往下扒。

这么粗大的竹子就跟普通竹子一样弯下来。

卫呈晋笑着说:这么粗的竹子,挺适合拿来做容器的晋哥,我有个想法,把这竹子看下来后,打通,架起来固定成一个形状,是不是可以当孩子们的迷宫?农场里能玩的太多,禾苗的玩具并不多,也从来就没吵着要。

但之前是之前,禾苗没有同龄的小朋友玩,诚诚又要上学,那些游乐设施没有就没有了。

但现在不一样,多了两个妹妹,总得有个集体活动区域。

卫呈晋还真有兴趣:那我试试。

这个竹子游乐迷宫比想象中要麻烦不少。

卫呈晋花了不少时间,毕竟这种巨大型的竹子数量称不上很多,做做停停的。

而且还要打工、疏通竹节、打磨内壁等等,很很麻烦。

不过卫呈晋做得津津有味,他受此启发,还动手做竹屋、吊床等,禾苗则化身成小跟班,跑来跑去帮忙,可忙碌了。

管柔柔带回去的幼苗最后都种活了,但长得比较一般,如常玉婧说的,她最期待的树屋是不可能有了。

她倒是想来看看那丛膨大的竹子,然而私事缠身,只能跟常玉婧在网上聊聊过过瘾。

常玉婧顺利剩下双胞胎女儿莲蓬莲藕,抱着两个孩子的时候,她只觉很满足。

有亲密爱人,有可爱宝宝,有良田、大屋,储粮无数,这就是她一直想过的小日子呀!第317章 晃动 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优化末世后四十二年, 双胞胎两岁的时候,网上突然传开一篇文章,说稳定的环境没办法产生异能。

文章引用了不少的数据, 说明了环境稳定以来, 种植师等能力者出现的数量大幅下降。

而且这篇文章, 无一不在传达着一种焦虑, 那就是之前的那些异能者占据了太多的资源,站在高位, 不公平等等。

此外,文章还说现在稳定的环境只是一个幻觉,更大的危险即将来临,暗指海洋深处有危险。

文章说得有模有样的, 信的人不少,但也有人分析后嗤之以鼻。

常玉婧倒不清楚环境稳定后,异能的产生有没有影响, 反正她是没觉得自己的能力收到影响的。

目前三个孩子健康活泼, 并没有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天赋。

她觉得,稳定的环境下, 任何天赋都能得到发展, 没必要执着于异能力。

最近,上头又送了一批幼苗过来,这一批幼苗都是嫁接的。

常玉婧看到那熟悉的枝叶,不由愣住了, 这不是小藤的枝叶吗?她想到了在海岛培育出来的那些小藤的幼苗,后来长得怎样,是否再开花结果,自己回来后都没再过问。

咳咳, 日常生活中,孩子占据了她不少时间,再加上其他的事情,还真忘了。

常玉婧观察着这些幼苗,发发现自己认不出用来嫁接的是什么植物的幼苗。

它们并不是很稳定,送到的时候,同样奄奄一息了,想想路途遥远,也是正常。

她照顾了三天,叶子总算舒展开了。

这天,她打算再去基地农场,莲蓬、莲藕两个小丫头抱着她的腿,哭着要跟她去。

常玉婧许下好几个承诺,又是哄又是骗,她们就是不同意,非要跟着去。

她只好把卫呈晋叫来,然后他也没辙,对俩闺女,他更加没原则。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家五口一起去基地农场。

常玉婧顺便把小藤也给带过去了,想看看它看到自己的枝条嫁接到别的植物上,会是什么反应。

到了基地农场,一下车,莲蓬、莲藕一眼就瞄到那巨型板栗树,惊叫道:大树!\\小丫头说完就往那边跑!玉婧,我看着她们,你去忙吧。

卫呈晋低头看禾苗,那禾苗呢,要跟爸爸一起去吗?禾苗犹豫了下,大声说:爸爸!常玉婧看着远去的三个娃,不由摇头,哪里是粘她,分明是想换个地方玩。

她抱起小藤的缸,进入边上的种植棚,这里头装了各种设施,还有24小时监控、以及高清摄像头,可以拍下植物某些变化的瞬间。

小藤,看看这些植物,眼熟吗?常玉婧放下缸,摸摸小藤的树干。

自从海岛回来后,小藤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湖里,没再开花结果过,本身变化也不大。

小藤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是它能感受,伸出藤条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就僵住了。

它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信息,藤条缩回来,摸摸地把枝干压缩,要不是缸太小,它又要沉到缸里去了。

常玉婧感受到小藤传来的信息,它的害怕?害怕什么?她分不清楚了,是这些嫁接的植物有问题,还是说小藤害怕自己的枝条被薅秃?半个月后,这些嫁接藤不仅恢复了精神,嫁接处愈合良好,枝条上还长出了新的叶芽。

又过了半个月,常玉婧盯着这嫁接藤看,总觉得哪里发生了变化。

她再次把小藤搬过来,进行对比,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叶子的形状发生了轻微的变化,特别是新长出来的,很明显。

看小藤的状态,没有第一次来的时候那么惧怕,它藤条碰了一下,就嫌弃地放到缸里涮了涮,很嫌弃的样子。

……常玉婧现在还不能明显地分析这株植物嫁接后的特性,上头问了几次,最晚再过十天,那边就要带走了。

她不得不频繁过去基地农场。

因为一直没得到了答案,也成了她心里压了挺久的一个疑问。

变化是在双胞胎五岁,这年春天的一场夜雨后,所有人都以为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华国人正常的生活,居住在沿海的人,突然感觉到地面一阵晃动。

大家一阵慌张,这是地震了?这阵晃动并没有持续很久,但是从楼里跑出来的人,却不敢再回去,而是聚到空地上,或是打官方电话,或是不断上网搜消息。

官方启动紧急方案,警方、巡查队等开始维持秩序,并通过广播等不断通知。

间隔五六分钟后,比前一次更加剧烈的晃动传来,人们站立不稳,尖叫声不断。

这样的晃动持续了七次,期间有一些老旧的建筑倒塌,倒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怎么回事?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视线聚焦到海上,挂着华国国旗的两艘航母、若干艘大船从不同的方向朝着某海域行驶。

通过卫星定位、卫星拍摄,在华国海域的边界上,漂浮着一艘轮船的残片。

再不远处,还有一只不明的黑色动物漂在海面上。

通过无人机的近距离拍摄,分析那艘没有国旗的船是某岛国的,而漂在海面的是一只已经死亡的鲸鱼。

但以捕鲸船的操作,不至于引起华国沿海的晃动,肯定还有什么?隔着一段距离,华国派出速度快的小艇,迅速接近调查。

岛国那边也感受到晃动,收到的影响可比华国大多了,暂时顾不上海上这边。

通过海面、海底取样调查,华国迅速返航,但从初步检测的数据来看,那头死亡的鲸鱼变异指数非常的高,但表面并没有什么变异。

于是上头决定把这头鲸鱼拖走研究,后面赶来的岛国船,只看到了他们破碎的捕鲸船,什么都没找到。

而有心观察,就会发现,同一天内,其他国家有不少新闻都报道类似的事。

捕鱼船被鱼群撞击跟海防队求救、某国渔民杀鱼时被鱼刺刺到而中毒,抢救不及时死亡等等。

华国没有新闻公布,但确实有类似的事,捕捞的时候,鱼群撞破渔网逃走,章鱼突然袭击捕鱼船等。

这些异常现象都上报了,不过国家还没有对外公布,不过他们最近都禁止出远海,已经出去了的,也通知尽快回来。

而近海的海产养殖,暂时没有发现异常,但得到通知的养殖户,都加固网箱、增加巡查次数。

这样的异象,发现的国家并不少,相信某些国家早就研究结果,但他们并不对外公布。

华国先对外公布了这次晃动的异象。

在华国的东海海域中,因不知名原因产生了一道海底裂缝,也是这次晃动的主要原因。

华国网友们都很庆幸,只要不是冒出一座海底活火山就行,反而开始讨论着这新出现的海底裂缝,会带来什么变化。

隔了一天,华国又公布另一件事,野生海洋生物攻击性增强,呼吁民间不要私自出海,个人安全为重。

对此消息,华国网友们接受良好,虽然这十年来陆地稳定了,但野生动物变得更敏捷、凶猛,同理可证,海洋中的也不例外。

他们完全就没有什么阴谋论的想法。

但外网上,却在纷纷唱衰,特别是那些网民特别活跃的国家,又在嚷着末日要到了。

某些国家再次爆发了游行、骚乱等,乱成一锅粥。

但也有某战斗力强的国家网民,在网上指名道姓地说这都是M国的不道德实验引起的,就跟N多年以前的那场持续多年的病毒一样。

他们还有说是M国跟外星人或魔鬼做了交易,才把地球搞成这个鬼样子。

也有M国人在网上反驳,但他们的战斗力太多,完全骂不过。

华国网友们会翻墙的,看到这类评论,都要笑死了。

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海洋生物离了水不就成了鱼干,鱼干无论是香煎、红烧都好吃,怕啥。

这次夜雨之后,世界范围之内,发生了多起海洋生物破坏事件,比如华国南海海域被破坏的他国潜艇。

而岛国的捕鲸船接二连三再次出事,跟受了诅咒一样,大部分网友都觉得他们是活该。

这期间,华国的一些海底设施也遭到了破坏,比如海底电缆、海底隧道、旧的潜艇、海底探测器等。

是的,旧的,因为新型的,都是用了新型添加剂的。

从影像来看,这些海底机器在海底不会被受到围攻不说,一些鱼类、海藻等还会在上头生活。

那头拖回来的鲸鱼,通过解剖研究,发现鲸鱼的体内的消耗器官多出了几个奇怪的部位。

这几个部位会吸收鲸鱼进食的恶变海藻鱼类等,汇聚到一定浓度后,再通过皮肤逸散到海水中。

而鲸鱼吸收这些变异能量后,身体结果发生变化,比如皮肤的强度、身体的灵活度等,而温顺的动物也会变得相对暴躁,但还不至于失去理智。

也是鲸鱼足够大,这点特别之处很容易就被发现了。

之后华国研究员针对性地捕捉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进行研究,发现都有类似的增生部位,对变异能量的处理不同。

可见,海洋生物针对环境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优化。

那陆地上的动物和淡水生物呢?各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不少。

关于人的身体在末世中的变化,华国的研究是少的,拥有最多数据的应该是M国,其次是岛国和某几个西方国家。

华国依然是那一套理论,不动手技术人为制造异能者。

华国更相信通过锻炼、功法等来改善体质,进而达到质的变化,或许这就是文化本质的差异。

因此由官方出面,功法热重新在华国这片土地上焕发生机。

华国人多,其中总有天赋异禀者,就愈发激发了人们的联系热情。

起码这是有效果的,夜雨下细菌、病毒活跃,但相比前些年,这几年疾病的传播都在掌控范围内,这跟人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不无关系。

但华国掌控很严,私自立派等的都要被谈话处理的。

而在开心农场,大家自然也都跟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