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卫呈晋的挨近, 常玉婧没有觉得不适,相处得久了,界限就越来越模糊。
两人似是说开又像是没挑明, 感情似是没有一丝进展, 但相处中已是越来越默契。
半夜降温, 常玉婧睡得很熟, 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同。
她起来后先去自己的小阳台看了下猪笼草,本来长高了一点的猪笼草蔫蔫的, 叶子都垂了下来。
常玉婧碰了下,发现猪笼草的生命力还行,应该能熬得过这个冬天,就没搬进屋里来。
她出来到客厅, 发现酸奶牛奶放在阳台的窝都被搬进来了客厅里。
本来塞在抽屉里的两只布老鼠被翻出来,一个粽子猫窝上各挂了一只。
而酸奶牛奶换了地方,还在窝里呼呼大睡, 常玉婧走过去都没反应。
她rua了下两只的小肚皮, 下楼了,她挂心着那些没来得及盖上的芝麻杆。
厨房熬着白米粥, 门口的芝麻杆上盖着塑料膜上, 内侧,能看到一些水汽。
昨晚降温,空气中的湿度加大了,也不知道这些芝麻杆会不会湿得厉害。
太阳还未升起, 但看云彩,今天又是一个不错的天气。
常玉婧站在门口,能看到大黑它们在农场里巡逻的身影,但不一会就跑远了。
吃过早饭, 太阳也升起来了,卫呈晋和常玉婧忙着把覆盖着芝麻杆的塑料膜、稻草给掀开,摊开得更均匀一些,晒得更快。
常玉婧摸摸蒴果,感觉晒到干裂还要很长的时间,天天这样盖塑料膜也不是办法。
南方跟北方的天气相差有点大,现在冬天太阳不够大,不知道得晒几天才能打芝麻,真糟心。
要不把蒴果给掰下来晾晒?呈晋翻看着手机查看天气预报,接下去几天都没有雨,应该不用太担心,实在不行,我们就把芝麻杆都粉碎了再取芝麻。
芝麻人工收割,又太阳晒了几天,这会再用机器,完全不需要担心它变异指数增加。
但稳定性足够高的话,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相信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不过这只是他的猜测,具体的,还要陆教授他们那边实验得出具体的数据。
我们今天有别的活要干,先把荷花湖的水渠堵了,降低水位,才好要捉鱼挖莲藕。
毕竟之前跟周慎平说了,说不定他已经眼巴巴在等着了。
听卫呈晋这么说,常玉婧觉得也有道理,只要天气预报没出错,芝麻应该能晒好。
荷花湖不算大,一亩多应该有的,卫呈晋和常玉婧费了好些功夫才把水渠给堵了,然后几台抽水机同时启动。
轰隆隆的声响,在这空旷的农场里传得很远,连鸟都绕道飞了。
水抽了十几分钟,也没见水位下降,常玉婧就不想再待在湖边守着。
她把塑料膜在地上铺开,拿了一株芝麻杆,掰开一个蒴果,把里头的芝麻倒在手心里。
黑色、油亮的黑芝麻在手心里只有一小心,闻着没什么味道,常玉婧拈了一点放进嘴巴咀嚼。
生芝麻的味道并不浓,一点点也尝不出什么味道来。
她正准备弄一点再试吃一下,突然就接到管理员一号的电话,说等会开荒队就要到农场来。
开荒队会先把他们的农场周围的地开出来,如果有要留的植物,提前跟开荒队沟通好。
挂断电话不到一刻钟,开荒队就进了农场。
开荒的车很高大,有一些有像是坦克,有宽大的履带,但看着又好像有点不一样。
常玉婧还没见过这样奇怪的机械,正好奇盯着,卫呈晋回来了。
两人都想好了,先把他们农场北面到西面这一片地先开发出来再说。
茶树和油茶都是比较实惠的重要经济作物,特别是茶树,两人都觉得茶叶不错,自然想多弄点慢慢喝。
至于其他的树木,如果有果树就留下来,到时候再移植。
比较大的树木,如果没有留的价值,那就砍了做家具或是当柴烧都行。
开荒队的队长记下来,都是正常的要求,他们工作的时候也会留意的。
他听到抽水机的声音,转头看荷花湖:你们这是在抽水?是的,准备捉鱼、挖莲藕。
卫呈晋说。
你们这湖不小,抽一天水位也下不去多少,还是得用机器,我喊人来帮你们,你们先把抽水机关了。
开荒队的队长当着两人的面打了两个电话说了下情况,紧接着常玉婧的电话就响了,管理员一号说会派人来帮忙。
开荒队开着机器就朝西边而去,轰鸣声中,杂草树木纷纷倒下,惊得鸟雀乱飞。
卫呈晋跟上去看了一眼就回来了,这开荒机器比起他见过的,似乎又改良过了,厉害得很。
所过之处,夷为平地,杂草灌木等都能直接搅成碎屑。
然后翻土再翻个两回,根部挖起来粉碎,全都买土里当肥料了。
另一个队伍来得非常快,他们带来了船、渔网,还有不知名的器械等物品。
常玉婧和卫呈晋忙把家里的大桶都找出来好装鱼,之前捞过两次,也不知道湖里还有多少鱼。
除了周慎平,他们还给张闯、陆教授等人打了电话,请他们来捉鱼。
丰收的喜悦,还是需要分享的。
陆教授带着助手最先赶到,之前湖里只采样部分,还有湖底的淤泥、水草、水藻、鱼类等呢。
第一个渔网捞起来,拉到岸边,一瞅,好家伙,里头还真不少大鱼,个活蹦乱跳着呢。
常玉婧看着,只觉得这些鱼都长得差不多,不知道叫什么。
家里的桶、盆就这一些,一网就几乎装满了。
其中最大的那条鱼足足有七八十厘米长。
常玉婧和卫呈晋之前往湖里丢老的地瓜藤、杂草啥的,没想到能出这么大的鱼。
在第二网出水前,张君民和送桶的车子一前一后就到了。
玉婧姐。
张君民拿着一个袋子,这是我姐给你们做的衣服,晚些时候你们看看合身不?他说着的时候,眼睛却盯着桶里跳个不停的大鱼,眼睛几乎在发光,好大的鱼。
卫呈晋拍拍张君民的头,替我们谢谢你姐姐。
汪汪这时候,大黑它们回来了,先跑到桶、盆这边看鱼。
一个没注意,小松噗通一声就跳下湖了。
小松回来,这天冷的,小心感冒啊!常玉婧喊道。
小松叫了一声,反而越游越远,在第二网出水时,它抓到了一条巴掌大的鱼,就兴奋地回来了。
它上岸后,甩掉身上的水,马上跑到常玉婧面前求夸奖。
常玉婧拍拍它的头,夸了它两句,到底不放心等它的毛自己干,先带回去用吹风机吹干。
她和小松一走,大黑也紧跟着走,大黑,怎么不留在湖边看热闹?大黑看了她一眼,跑在前面,到家里后,很快就去找到吹风机,咬来给常玉婧。
大黑真棒!常玉婧发现自己夸大黑的时候,它就很高兴,嘴角还会向上弯,好像在笑一样。
她打开吹风机,给小松吹毛,冬天静电多,吹着吹着,小松的长毛就炸开了。
常玉婧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小松,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真的像一只大号的毛球。
要不,你冒充下狮子?小松看到自己的丑照,很兴奋地摇着尾巴,爪子压着吹风机,要常玉婧再接着吹。
常玉婧忍不住在小松背上抓了两把,她怎么就没几个可爱的发夹呢,给小松夹上,该多漂亮呀!她把吹风机收起来,就见小松跑出去,和大黑朝着东边大声叫起来。
常玉婧本来没在意,但接着就听到一阵小星星的音乐,觉得奇怪,谁的手机响?她出门一看,发现一辆很可爱的蓝色观光车在靠近。
观光车的车头像是什么动画片的角色,有夸张的大眼睛,吐着舌头,很可爱的样子。
车顶还往下吹着一些塑料的藤蔓、花朵,看着还真像是出来旅游的。
那音乐就是从车里传出来的。
随着车子的靠近,大黑和小松叫得更凶了,它们回头看了常玉婧一眼,就冲了出去。
常玉婧忙跟上去。
观光车停下来了,先从车上下来眼熟的猫狗组合,大黄和白手套,小黑狗趴在椅子上,正跟小松对叫,此起彼伏的,跟唱相声似的。
常玉婧看向车上的四个人,这就是那对兄妹和他们的父母?连韵芳推了袁旭州一把,让他赶紧下车。
你好,我们是291好新搬来的邻居,我叫袁旭州,这是我妻子连韵芳。
袁旭州说着把两个孩子抱下来,对常玉婧说:谢谢你之前救了我们儿子女儿。
大星,小月。
连韵芳摸摸两个孩子的头,朝他们微笑示意。
谢谢你救了我们。
男孩拉着妹妹的手,往前走了一步,深深地鞠了个躬。
常玉婧挠挠头,看向乖巧蹲坐着的大黄和白手套,不用谢,要谢应该谢大黄和白手套,当时是它们来找我帮忙的。
汪大黄知道常玉婧在说它,开心叫了一声。
大黑马上就跑到常玉婧身边,紧紧挨着她的腿,小松落后一步,好奇地看着大黄和白手套,上前嗅它们的味道。
姨姨,糖。
女孩从大大的口袋里掏出一根彩虹棒棒糖,递给常玉婧。
小女孩说话有点含糊,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才学说话半年多,能表达已经很不错了。
谢谢你。
常玉婧伸手接过,看着眼前两个白嫩不少的小孩,完全没法跟当初救出来的两个小孩对上号。
看得出来,他们还认得自己,真是叫人欣慰的一件事。
男孩转过身,从车上拿下一个深蓝色的大礼盒,递到常玉婧面前,面上有些不好意思。
常玉婧伸手接过,你叫大星是吗?谢谢你。
说话的时候,女孩已经蹲下来,试图去抓小松那条蓬松的大尾巴了。
小松吓了一跳,马上躲到常玉婧身后,警惕地看着俩小孩。
袁旭州和连韵芳见两个孩子对常玉婧都不排斥,不由悄悄松了口气。
他们从车上往下搬箱子,感激的话说太多显得苍白,还是用行动表示比较实在。
卫呈晋无意间转头,看到一辆观光车停在家边上,马上就往回走,小西、暴风见了,连忙跟上。
等他走近了,就看到两个大人正往自家搬东西,而吸引他注意的还是那两个小孩。
原来是新搬来的邻居。
袁旭州看到卫呈晋回来,先跟他自我介绍一下,然后两人就唠嗑开了。
或许男人更容易打开话题,就一会的功夫,卫呈晋就邀请他们去湖边看抓鱼、挖莲藕了。
第129章 莲藕 大黑看出来你对它们不同……一说去荷花湖边, 大黄马上就驮着白手套往湖边跑。
大黑本来想追上去的,但它看到常玉婧没走,就留在原地等她。
常玉婧觉得湖边没什么好看的, 就留下来继续掰芝麻蒴果研究。
兄妹两人看着湖边人多, 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 妹妹直接就蹲下来不走了。
连韵芳见状, 就让袁旭州过去,自己留下来陪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过去的经历, 让他们不喜欢人群,对外交流的能力不行。
常玉婧和卫呈晋不会知道,兄妹两人为了今天过来,私底下偷偷练习了好几次。
妹妹可能不大懂, 哥哥大星却是清楚的,这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本能地不排斥。
而且他们都喜欢常玉婧身上的气息。
常玉婧掰下来两个芝麻蒴果递给兄妹俩, 在耳朵边摇一摇, 听到了吗?其实听不到声音的,她就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妹妹小月接过去, 真的在耳边摇了摇, 她一脸的困惑,没有声音啊?她晃着手,注意力就被一旁的大黑吸引住,悄悄地伸出手摸大黑脖子上的那个项圈挂着的绒球。
大黑的速度更快, 一转身就躲开她的手,转到常玉婧的另一边。
小月喜欢绒球?常玉婧笑着问。
她看着手里的黑芝麻,每一个蒴果里只有这点黑芝麻,轻飘飘的没一点重量, 这一亩产量能有多少?小月听到问话,往大星旁边躲了躲,没说话。
大星开口:狗狗又乖又可爱。
连韵芳怜惜地看着两个孩子,再次为他们的选择而感到庆幸。
在这里,他们还愿意跟常玉婧交流。
它叫大黑。
常玉婧摸着大黑的头,还有四只狗,它们都活泼可爱,等会介绍给你们认识。
她看兄妹两人认真地听着自己说话,不由想到了孤儿院里的那些小孩子。
那真是让人情感异常矛盾的地方。
大黑,认识下这两位小朋友。
常玉婧拍拍大黑的头,她看到他们,心里很是柔软。
今年过年,她要想办法叫人买些零食给孤儿院们的孩子。
大黑摇着尾巴上前,嗅嗅兄妹两人,乖乖让他们摸。
这时候,大黄咬着一条大鱼回来,就看到自己的小主人在摸那条黑狗,当即就跑过来,把鱼放到地上,汪汪叫两声。
它身上湿漉漉的,显然这是它自己下湖捉的。
大黑看到大黄,一下子就绷了起来,两只互相看着对方,似乎在较量。
暴风和小松也回来了,两只直接从屋后绕过去,过了一会,它们就咬着一个袋子出来,往湖边跑去。
大黑看看地上的鱼,再看看大黄,转头看常玉婧,眼里满是期待。
大黑,天冷了,不能下湖。
常玉婧想了想说,你去把你的小拖车拉出来,去湖边拉几根莲藕回来吧。
大黑似乎没听懂,她又说了一遍。
大黑就起身,慢吞吞进入屋里,不一会,就咬着拖车上的带子出来。
常玉婧把拖车的带子绑好,看着大黑走了,才对兄妹两人说:你们用吹风机给大黄吹毛吧,要不会感冒的。
她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家的大黄牛和这大黄狗话是撞名了。
连韵芳看着两个孩子期待的眼神,阻拦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她看着常玉婧手把手地教两个孩子怎么用吹风机,怎么给大黄吹毛,不由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紧张孩子了呢?大黄很配合地躺在地上任由两个小娃上下其手,如果觉得烫了,就自己离得远一点。
大黄好像比我刚开始认识它的时候要更聪明了。
常玉婧有些惊奇地说。
它的眼神、反应都比以前要人性化,很稳。
连韵芳笑着说:我们请了朋友对两猫一狗培训了一下。
袁家的情况有些复杂,两狗一猫想要顺利留下来,要费不少劲。
还能培训?常玉婧惊讶,还有办法能把狗子教得更聪明?连韵芳看出她的想法,笑着说:末世后,有的人的动物亲和力更高,比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动物的行为和叫声,可以更好的沟通。
常玉婧若有所思。
她看关小了吹风机功率的大星,小月正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跟大黄叽里咕噜说着话。
她突然有个大胆的猜测,兄妹两人的亲和力不会也很高吧?以他们之前的情况,大黄、白手套、小卷毛黑应该都是流浪狗,能收养流浪狗,可是有真本事。
咳咳,当然自家的比较例外,完全是被美食吸引来的。
汪汪一阵狗叫声由远而近传来,小贪、小黑狗争抢着跑来,它们边跑还冲着对方叫。
常玉婧不由揉额头。
这是咋了?小贪跑过来,咬着她的裤脚往外走。
常玉婧只好顺着它的力道站起来,就看到小黑狗也同样咬着大星的裤子。
本来在地上躺着和小月玩的大黄见了,上前拿爪子轻轻一碰,就把小黑狗推开了。
常玉婧往外走了没几步,就看到卫呈晋和袁旭州有说有笑地回来,大黑的小拖车里还拉着莲藕。
晋哥,湖边是怎么了吗?让小贪那么急?没什么事,就是挖出来很大的莲藕。
卫呈晋笑着说。
有多大?常玉婧好奇地问。
跟家里的水桶差不多粗了。
她很惊讶:这么粗?是变异了吧,那还能吃吗?有好几节呢,陆教授要一节回去检测,没有意外,应该是能吃的。
袁旭州笑着说:你们种植真厉害,以后我们可能要多多跟你们请教了。
你们农场弄得很漂亮,是要种什么吗?让常玉婧无法理解的是,他们为什么要移植那么高的树木?花花,花花。
小月抱着大黄的脖子,高兴地说。
连韵芳看了女儿一眼,轻声说:种花。
我们两个家主要从事花卉的培育,所以农场的配置跟其他地方也不一样。
袁旭州解释道,他们袁家经营的主要是花茶、精油、香水等。
这次来这里,对他们一家来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常玉婧恍然大悟,原来弄成不同形状的花圃是真的要种花啊!种花好,还能采蜜,有蜂蜜吃。
她比较现实,最先想到的还是吃。
不只有蜂蜜,花瓣还能做熬酱、做鲜花饼。
连韵芳说,等春天来了,我们可以互相交流经验。
好啊!常玉婧还是很乐意跟人交流的。
你们在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欢迎你们来我们农场做客。
袁旭州说。
大星听到要回去,视线从大黑身上收回来,拉起了妹妹的手,情绪肉眼可见地低落了。
大星,小月,欢迎你们来找大黑它们玩,还有猫头鹰、大黄牛哦!常玉婧邀请道,对孩子她总是比较宽容的,何况,他们之间还有这样的渊源在。
兄妹两人的眼睛亮晶晶的,跟他们一一道别。
他们轮流跟小贪、大黑握手,心满意足地走了,大黄摇着尾巴,咬起地上的那条鱼跟在后面。
常玉婧和卫呈晋看着观光车离开了,不由拍拍脑袋,咋忘了回礼呢。
她拍拍大黑的头,大黑,把你拉回来的莲藕送给大星小月好不好?大黑还不愿意了,扭过头,背对着常玉婧。
主人果然不疼它们了,她偏心那两只狗!倒是小贪乐颠颠地追着观光车跑,然后又倒回来,就自己傻乐呵。
卫呈晋不由笑起来:大黑很敏·感啊,看出你对大黄狗和白手套的态度不同呢。
常玉婧揉了下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她蹲下来,拍拍大黑的头,大黑,大黄狗它们是我以前认识的,它们的主人是那两个小孩,我不会不要你们的。
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会,大黑扭头看她,拿头蹭了蹭她的掌心,对着小拖车上的莲藕叫了声。
莲藕先不送啦,下回再说。
常玉婧站起来,我们去湖边看看,那莲藕挖得怎样了。
她其实挺好奇那挖莲藕的机器是怎么操作的。
荷花湖边一片湿漉漉的,莲藕堆成了好几座小山。
果然有像卫呈晋说的水桶粗的莲藕,一节大约有一米长,不过因为机器挖掘的关系,部分磕碰,有的甚至断了。
常玉婧绕过莲藕山,就看到湖中的小船船舷上固定着一个机械臂,人工操作着在湖里挖。
陆教授带着助手正在岸边扒拉从湖里挖出来的这些淤泥。
看得出来,他们对湖底的淤泥都很感兴趣。
陆教授,等会您们带一些莲藕和鱼回去加餐吧。
你们这片湖里的莲藕不少,今天不一定能挖完。
陆教授指点道:这湖里的莲藕不错,建议你们把老藕做成藕粉。
去年的莲藕竟然没有腐烂掉,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种莲藕吃起来口感肯定不行,只能再加工。
做成干藕片也行,但口感和味道可能没那么好,一般作为药材使用。
还是藕粉吧,比较有营养。
卫呈晋说。
他们现在一个喝药一个啃药丸子,都觉得食补更好,味道更好嘛!那我们明年把所有湖都种上莲藕吧。
常玉婧很眼馋这种不用下水就能挖莲藕的工具。
都听你的。
卫呈晋朝她一笑。
都种莲藕?不考虑种点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吗?陆教授觉得还得跟两人多聊聊。
他们种的植物种类越多,可研究的样本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