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末世后的小日子 > 第152章 火锅 人多热闹啊

第152章 火锅 人多热闹啊

2025-04-03 04:20:04

常玉婧把老杜要的莲子拿出来泡水, 又装了一簸箕花生来剥壳。

老杜领着卫呈晋,告诉他什么部位的肉、骨头放在冰箱哪个位置。

大部分野猪肉都拿去熏了,只留了一些好的五花肉和瘦肉。

一眼灶上蹲着猪骨头汤, 香味飘得满屋都是。

这时候, 小杨开着三轮车, 把卤好的猪头肉、大肠、猪尾巴等部位送过来。

小杨还要赶回去干活, 婉拒了卫呈晋的晚餐邀请,收获了一把地瓜干和几根萝卜。

他喜滋滋地走了, 这地瓜干当零嘴,萝卜留着开小灶,完美!卫呈晋和老杜聊着晚饭的菜单,卤猪头肉、炒猪肝、爆炒猪肺、清炒萝卜丝、炒小青菜、猪骨莲藕汤。

每一样菜的份量都很大, 可别忘了还有五只狗呢,它们吃的可不少。

卫呈晋看部分地瓜藤晒得差不多了,和张闯一起装袋, 压得扎扎实实的, 密封好后送入地窖中保存。

常玉婧剥着花生米,时不时往自己嘴里塞两颗。

她看到本来在猪圈门口趴着的小贪, 很快又精神起来, 围着刘梅转来转去的。

刘梅正把上一批烘干的地瓜干倒到筐里,再切另一批地瓜放进去烘干。

这个过程,偶尔会不小心掉落一点,小贪就会去捡起来起吃掉。

……常玉婧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只能说,不要对一只狗抱有太大的期望。

没一会,小松也参与进去,一点都不嫌弃掉在地上脏。

小西看了一眼又一眼到底没有上前, 而是蹲在常玉婧面前,等着吃花生。

小肠灌入花生和莲子后,首尾打结,就可以放入锅中炖煮了。

这需要不短的时间,但今天的菜式已经定好了,晚饭肯定是吃不上了,不过可以当夜宵吃。

常玉婧看着太阳下山了,风越来越大,就上楼叫大黑下来。

楼上的地瓜干不用收,夜晚的风会更快带走水汽。

晚饭的时候,常玉婧额外多给了大黑一些猪肺,惹得其他只狗都看过来,纷纷叫起来。

大黑今天帮忙干活了,这是它的奖励。

她手指向上,指着楼顶说道。

四只狗应该是听明白了,叫声小了许多,时不时地看大黑一眼,或羡慕或委屈。

刘梅笑着说:你们这狗是成精了。

狗本来就不笨,末世后的智力肯定又提升一些。

老杜说,好好训练,能帮忙做的事儿多着呢。

喵酸奶牛奶悠哉悠哉地跳上它们吃饭的地儿,看到碗里多了些肉,当即大口大口吃起来。

要我说,猫更聪明。

刘梅笑着说。

天气冷了以后,酸奶牛奶都不喜欢往外跑了,不过吃饭倒是很准时,肉眼可见的,两只圆润了非常多。

卫呈晋给常玉婧盛了一碗汤,先喝碗汤暖暖身子。

这猪肝你们可以多吃点,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以形补形。

老杜指着那盘猪肝说。

常玉婧喝了一口汤,夹了一小块猪肝,刚放进嘴里就吐出来。

我吃不来,味道奇怪,口感也奇怪。

刘梅吃了一块:不会啊,我觉得很嫩。

一番下来,只有常玉婧吃不来猪肝,她一点都不想再尝试。

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嫌弃某一样食物,说明她的生活变好了,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了。

除了猪肝,猪肺常玉婧也不是很吃得来,她就专供饭桌上的其他菜。

吃饱喝足,张闯和刘梅去把刚烘干的地瓜干收起来,把剩下的熟地瓜都切了放进去烘干。

今天蒸了起码有四百斤地瓜,但晒干后缩水不少,估计也两百多斤,想上三百有点难。

话是这样说,但地瓜干真好吃,费的一切功夫都是值得的。

老杜查看卫呈晋和常玉婧买回来的香料,发现有一包干辣椒,他兴冲冲地说:明天做两种汤底吧。

要不改成火锅?常玉婧问,吃火锅人多热闹啊!也不是不可以,正好有现成的骨头汤。

卫呈晋是赞成的,但他不同意取消烧烤,他想让常玉婧尝尝这等美味。

对于老杜来说,只要是折腾吃的,就没有什么不愿意或麻烦之说。

他表示明天早上他会早点过来,让他们不用操心。

晚上,常玉婧和卫呈晋给要邀请的人发了信息,受邀的人都给了肯定的回复。

隔天,老杜果然像他说的非常早就到了,还带了不少的东西,竹签、刷子、调料、烧烤架子,以及一个大鸳鸯锅。

张闯一家子来得晚一点,一到就给老杜打下手,抢着干活,常玉婧和卫呈晋一时没活做。

他们想了想,干脆去把被野猪拱过的那片地收拾出来,再种上白萝卜。

等他们从地里回来,发现鸭子已经处理好,肉、猪肝等已经腌上了,豆腐也做上了。

中午吃的简单,就一锅咸粥,大家都留着肚子等晚上的大餐呢。

下午两点多,大星小月一家子过来,送来了好几盒的牛肉卷、羊肉卷,还有一大包的奶糖。

陆教授来的要晚一点,三点多才到,这时候,木炭已经点起来了。

他挽着袖子,说自己烤五花肉是一绝,想要露一手。

人一多,越没有常玉婧帮忙的地方,她干脆领着大星小月去看草莓。

农场的上空,飘荡着欢声笑语,常玉婧非常的放松,她喜欢这种感觉。

同样是人多,但孤儿院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感。

即使有节日,也没法放松,因为好吃的有限,不争不抢,只会饿肚子。

姐姐,你草莓种的真好。

大星说。

这两棵应该快开花了,到时请你们吃草莓。

不,姐姐吃。

小月摇头,手碰了下叶子又飞快缩回来。

一起吃,这边是我撒的种子,已经发芽了,过年后就能吃草莓了。

看完草莓,常玉婧决定去砍两根甘蔗作为饭后水果。

兄妹两人叫上大黄,雄赳赳气昂昂地往荷花湖边走,刚从楼顶下来的大黑见了,马上就跟上来。

这甘蔗跟芋头一样,长得很高,大约有三米多高,大人小臂那么粗。

常玉婧拔了两根甘蔗,把叶子剥掉,头尾砍下,然后扛回去。

刚到家,她就闻到了一股特别的香味,一看,其他狗狗们全都蹲守在临时架起来的烤炉前。

其中以暴风最兴奋,它最喜欢吃烧烤了。

陆教授和老杜正翻动着手中的烤串,时不时往上面刷酱料。

小常回来了,来尝尝我烤的五花肉。

陆教授笑眯眯地说。

常玉婧放下甘蔗,洗干净手,接过陆教授递过来的五花肉串。

五花肉切的很薄,烤制后油脂都流出来了,配上自制的调味料,焦香可口,一点都不腻。

除了烤五花肉,还有烤豆干、烤鸭翅、烤土豆片等。

常玉婧拿着盘子,带着大星小月去请其他人吃烤串,七只狗跟在他们的脚边跑来跑去,它们都快被这味道给馋死了。

厨房的餐桌上,大家围成一圈,用肉片卷蔬菜,或用竹签传土豆片等。

这样热闹的场景,仿佛让人回到了末世前,安稳、和平。

而手中的烤串,仿佛让大家重回末世前的街头烧烤摊,惬意无比。

最后一波烧烤结束,老杜丢了几个小地瓜放进碳火力,等会吃完饭,还有烤地瓜吃。

五点左右,一切准备齐整,终于开饭了。

鸳鸯锅一边是萝卜大骨汤另一边则是用骨头汤调味的辣汤。

桌子上摆满了盘子,边上的料理台上,也摆放着一盆盆的蔬菜。

常玉婧发现盘子里还有几串,炖烂的小肠在经过炭火烤制,味道、口感层次丰富,咬下去,竟然还会有爆汁的感觉。

她连吃好几串,还给一旁的大星小月拿了两串。

火锅煮开了,她就发现大家特别喜欢吃蔬菜。

土豆片、萝卜片、豆腐、莲藕等,一盘又一盘地下锅,倒是袁旭州他们带来的牛肉卷、羊肉卷都没怎么去碰。

吃完一波蔬菜,大家终于分了点注意力到一旁的鱼片、肉片上。

好吃,果然要骨头汤才能更突出蔬菜的鲜美。

陆教授揉着肚子,一脸满足。

老杜不住点头:好吃,这次是时间不够,要不我能准备更多,像豆腐泡、豆皮、鱼豆腐等,烫火锅更好吃。

常玉婧给大星小月捞了一勺萝卜,她发现两个小家伙都特别喜欢吃这个蔬菜。

说实话自家农场的菜吃习惯了,她渐渐没有特别的感觉。

但今天吃火锅,不知道是因为人多抢着吃,还是因为烹调方式的改变,她觉得更好吃了。

特别是那锅辣汤,越吃越有味。

卫呈晋去倒了一碗豆浆,给常玉婧喝了一口,好喝吗?好喝。

豆香浓郁,甜滋滋的,喝着胃舒服极了。

你拿着喝。

卫呈晋看锅里煮着的鱼片,桌上的盘子只剩鸭血和鸭杂。

大家一定要吃饱,千万不要客气,还有排骨土豆焖饭。

我不行了,吃的太饱了。

张君颜摆摆手,她的筷子就没停下来过。

张君民站起来:我觉得我还能再吃一点。

能吃是福。

老杜笑眯眯地说,往锅里又下了一把菠菜。

鸳鸯锅的火关小一点,大家也不急着离开桌子,喝着热乎乎的豆浆,聊着各自最喜欢的菜。

第153章 金戒指 今年有点不一样,提早预防吃完火锅, 喝茶聊天,本是多么惬意的事。

然而天气的变化也是说来就来,吹来的风夹着水汽, 天上的星星被遮得严严实实的。

卫呈晋正要送老杜和陆教授回去, 那基地农场那边有车子过来接了。

大星小月一家子虽然离得近, 但他们坐观光车来的, 这车子挡不了什么雨,得提前走。

张闯一家子则表示不急, 他们先帮忙把屋外的东西收拾好了再说。

楼顶晒着的地瓜干,还没装袋的地瓜藤、晾晒着的柴火,以及熏肉等等。

这些东西可不少,收拾起来还是费点功夫的。

等所有人都走了, 门窗等都检查了一遍,雨还是没下,但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时会下。

常玉婧吃撑了, 半躺在椅子上选照片, 终于挑出两张不错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烧烤和火锅,美好的一天。

卫呈晋靠过来, 玉婧, 你拍的照片发给我几张吧。

常玉婧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你自己选。

她吃的太撑了,起身在家里转圈圈,小松以为她在玩,跟前跟后的, 一不小心就被踩到了尾巴,疼得它嗷嗷叫。

卫呈晋把看中的照片发到自己的手机,然后挑了一部纪录片看。

然而两人熬到夜里十二点多,雨还是没下下来, 常玉婧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

她摸摸肚子,没那么胀了,就上楼洗漱。

常玉婧刚洗漱完,就看到卫呈晋靠着自己房门边的墙壁发呆,晋哥,怎么了?是有点事。

他靠近常玉婧,闻到她身上的沐浴露香味,明明自己用的也是一样的,怎么感觉她的味道更好闻?他拉住她的手,虽然已经过十二点了,但我还是想说,元旦快乐!晋哥,你也元旦快乐。

常玉婧想,他这是想要礼物?之前群里在聊要送什么礼物,她也参与进去了,但因为某些原因,到底没有准备礼物。

只有这样吗?卫呈晋有点失望。

晋哥,对不起,我没有准备礼物。

卫呈晋拍拍她的头,伸出手来。

常玉婧有些疑惑,就看卫呈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有些旧的暗红色绒布盒,取出一枚金戒指,轻轻地套在她的手上。

你帮我戴上。

他把另一枚戒指放到她的手心。

冰冰凉凉的戒指,落到她的掌心中,常玉婧只觉得温度瞬时升高,手心发烫。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男戒。

她电视剧虽然看得少,但并不是不懂这戒指的含义。

卫呈晋伸着手,微笑得看着她。

常玉婧只觉得自己脸、耳朵都是红的了,他怎么不提前说一声?难道你不愿意吗?卫呈晋低声问。

没有,我只是意外。

她红着脸,拉着他的手,小心地把戒指套进他的无名指内。

卫呈晋拉住她要缩回去的手,两只手掌并排着,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我外婆留给我的对戒,你戴上了就永远不许摘下来。

他低声说着,与她十指交叉,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常玉婧红着脸,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头低下来点。

卫呈晋略微弯腰,就感觉到脸颊上传来一阵冰凉、柔软的触感,带有薄荷的香气。

他不由愣了下。

常玉婧挣开他的手想要进入房间,却被他反手搂住,再一下。

不要,很晚了,你该去睡觉了。

再一次,我就听你的。

……第二天一早,常玉婧裹着被子在床上翻来翻去。

她看着无名指上的戒指,想到昨晚的事,又不好意思了。

这一纠结,她磨到了七点多还没起床。

咚咚房间门被敲响,玉婧,你起来了吗?起了起了。

常玉婧忙说。

下楼后,她的脸还有点红,眼神有点躲闪。

卫呈晋笑了下,他不急,总要循序渐进的。

起码他们昨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她常玉婧看着面前的这碗小肠汤面,上面放着一个煎蛋,用西红柿酱画了个笑脸。

常玉婧咬了一口蛋,故意转移话题,晋哥,昨晚下雨了吗?她看门口是湿的的。

今早上下了一会,已经停了。

卫呈晋坐在她身边:怎么没戴围巾?不冷。

常玉婧大口吃着面,晋哥,我们今天做什么?做地瓜干吧,我知道了一种地瓜新吃法?什么?你不是一直喜欢薯片吗?我们可以自己做。

真的假的?常玉婧很怀疑,不可能那么容易。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卫呈晋还挺有信心的。

吃完早饭,两个人就开始折腾起来。

红心地瓜去皮蒸熟,切条放进烘干室烘干。

不过卫呈晋留了一点压成泥,加了面粉揉成团,在擀成薄薄的一片,切成条下锅油炸。

油炸的食物闻起来特别香,炸过两次之后,很硬,很脆,还保有地瓜的香味。

是磨牙的好东西。

大黑它们牙口好,咬得咔咔响,显然这个很合它们的口味。

常玉婧吃了两块就不想吃了,晋哥,炸芋头吧,芋头条更好吃。

行。

上午就在油炸食物的香气中度过,午饭就把昨天剩的热一热吃。

本来他们以为下午会出太阳,没想到又下雨了,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

地里是没法干活了,就只能在家里做别的,他们看到了倒蒸地瓜干的做法,觉得有意思,就打算尝试一下。

地瓜干烘干到六成干,拿出来再蒸一遍再烘,如此反复三次。

一天没干啥,就光折腾这个地瓜干了,蒸了三次之后,地瓜干变的非常软糯弹牙,甜如蜜。

比只蒸晒一遍的好吃多了,就是太费工夫和柴火了。

这场雨下了好几天,地里的活都不好干,常玉婧不由庆幸自己提早把那亩萝卜地补种了 。

这几天,她和卫呈晋窝在家里,除了试验各种地瓜干的做法,还试着做了一大桶的地瓜淀粉。

本来他们还想接着做粉条的,但是因为柴火消耗太快,不得不停止这个计划。

相应的,卫呈晋的厨艺也上涨不少,他还时不时跟老杜视频,请教下做饭技巧。

雨天虽然妨碍下地,但给了小两口子独处的空间,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

元旦后,感觉离过年也不远了,常玉婧跟茶冻视频,问她想要什么吃的。

茶冻想了想说:花生芝麻糊吧。

她眼尖地看着常玉婧抬起的左手无名指上有个金戒指。

她笑得一脸促狭:青女,戒指都戴上了啊!常玉婧有些不好意思:茶冻姐姐。

看来你们感情挺好的。

茶冻笑着说,比前一段时间更有进展了?你们没有长辈、兄弟姐妹帮扶,本就比较不容易,等过两年,农场的发展更稳定再来考虑其他的。

常玉婧点头:我知道,现在先拼事业嘛。

因为没有长辈,所以他们也很自由,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决定。

茶冻没在这事上多说,怕常玉婧厌烦,我看到你的朋友圈,那烤串看着就好吃。

就是很好吃,茶冻姐姐你什么时候来,我请老杜在做一次。

没问题。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茶冻突然想起一个事:我之前给你们寄的药还剩的多吗?还有一些,怎么了?以前在冬春都会流行病毒性·感冒,今年天气跟之前有点不一样,冬季的夜雨没下不说,连传染病都没有,让人不安。

茶冻姐姐,没下夜雨不是好事吗?我们元旦后下了好几天的雨,现在天还阴着呢。

不一样,之前有规律,就可以提前预防,没有规律的话就很糟糕了。

应该不会那么倒霉吧,夜雨连在一起吧。

常玉婧皱着眉说,有没有可能是外国那些疯狂的实验室搞的?这个谁知道,那些疯子连人体实验都能做。

茶冻撇撇嘴,那几个被推出来的异能者都没在露面,肯定是出问题了。

青女,我这边给你寄些药品,你们多做几手准备,今年这个年可能不好过。

常玉婧点头:好。

不管有没有流行病,多屯点药总没错的。

而且凉茶在京市,她能得到的渠道信息可比自己多多了。

常玉婧想了想,决定提前把准备的年礼给寄出去。

茶冻的主要就是农场的特产,而孤儿院就是花生粉、大米粉、玉米面等,特别是大米粉,适合婴孩吃。

常玉婧给柳童发了信息,要地址和电话,然而她还是不回,很让人无奈。

除此之外,还有卫呈晋的三个好友,感情是需要维系的,否则很容易就淡了。

因着种子暂时不能外流,所以他们送的都是加工好的食品。

卫呈晋帮忙打包,他手机响了下,一看是白春宁的短信,问他买大米,还要加工成大米粉,适合孩子吃的那种。

他觉得奇怪:春宁怎么突然要买这大米粉?可能是帮人带的吧,他要是当爸爸,有可能不跟你们说吗?常玉婧不由庆幸米糊多做了,她把本来要送给李茜茜的那份拿回来,装进白春宁的箱子里。

总觉得不大对劲。

卫呈晋说,我问问。

然而白春宁没有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他猜到有内情,就没再多问。

两人把东西打包好,下午就开车去镇上邮寄。

年末邮局很忙,他们还排了一会队。

寄完东西,两人去采购生活用品,这东西坏不了,可以多买点。

诚如茶冻说的,今年冬天不正常,多屯些东西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