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7 章

2025-04-03 04:20:55

顾显离开了蒋宜蓝的公寓, 如同他要退出蒋宜蓝的生活。

他走了之后,蒋宜蓝抱着手臂在客厅里站了一会儿。

此刻她的心情并不好受。

跟顾显分手,隐隐仍然还是让她感到难过。

是因为她舍不得吗?舍不得顾显?这还真是久违的感受呢。

所以, 她好像对顾显还是有真情实感的。

至少在他离开的时候, 她会为此而难过。

这是其他男人在她这里得不到的待遇。

*蒋宜蓝没有对外宣扬她已经分手的事情,她甚至都没有对叶晴透漏半点儿消息。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她照常生活, 休完了剩余的年假,就连跨年夜她都选择一个人孤独地度过。

偶尔当她打开首饰柜,看到里面静静地摆放着那副顾显送给她的耳环的时候,她的心会蓦地漏一拍, 然后恢复健康的跳动节奏。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所有的执念都会输给时间。

不止是爱情而已。

在元旦假期的最后两天时间里,她在家里做了一次彻底的扫除和整理。

她把家里留着的所有跟父亲蒋晋以及哥哥蒋世毅相关的东西都收拾好, 打包装箱。

纸箱顶部的四面盖子相互叠起来, 然后她剪下一段胶带把敞口封起来。

于是, 骤然间,走廊尽头的那间屋子就空出来了。

蒋宜蓝抱臂靠在门框旁边往里看,这间屋子以往存放着她珍贵的记忆, 与家人度过的时光, 那些美好的物件,现在都被清空了。

这间屋子原来也可以徒然只立着四面墙壁, 除此之外,什么东西都再没有了。

这像是一场告别。

辞旧迎新。

新的一年开始了。

蒋宜蓝监制出品的纪录片正式上线流媒体,《请不要冲动地嫁给他》,博塔传媒的纪录片向来都是爆款预定,蒋宜蓝的这部纪录片也不例外, 预告释出时就已经收获海量的关注, 而在正片第一集播出的当天更是强势登顶纪录片类别的实时搜索第一名。

Amy谭当初力排众议, 保下蒋宜蓝的这个纪录片项目能够顺利地立项投拍,如今纪录片大获成功,她当然与有荣焉。

当新年第一周的行政例会结束,Amy谭从会议室出来就直接进了蒋宜蓝的办公室。

蒋宜蓝坐在位置上正在用电脑,听到动静抬起头便看到了Amy谭嘴角那抹完全压不下去的笑意。

宜蓝,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你简直就是我的福将。

蒋宜蓝笑了笑,收下这句褒奖。

谢谢。

她一直都是这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Amy谭欣赏蒋宜蓝身上的这种定力。

心气浮躁的人是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屹立不倒的。

市场瞬息万变,只有真正沉得住气的人才能始终把握住成功的秘诀。

Amy谭没有在蒋宜蓝的办公室里多待,离开之前她向蒋宜蓝抛出邀约:中午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

蒋宜蓝点头答应:好啊。

午餐的位置订在置业广场。

蒋宜蓝看到Amy谭发过来的详细地址,不禁挑了挑眉。

置业广场距离博塔传媒可一点儿也不近。

作为一顿工作日的午餐,常规都会挑选公司附近的餐厅,来去便利,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在交通上面。

Amy谭却选了置业广场的餐厅,开车过去都需要半个小时,这倒是蛮有意思的。

蒋宜蓝留了个心眼。

果不其然,在吃这顿午餐的时候,Amy谭向蒋宜蓝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Amy谭:你有没有兴趣跟我出来组建自己的纪录片工作室?蒋宜蓝抬眸,有点儿惊讶。

没想到,Amy谭竟然要离开博塔传媒了。

她之前可没有看出任何端倪或者风浪。

也难怪Amy谭要把这顿午餐的地点选在远离博塔传媒的置业广场这边了。

谈这种事情,确实应该要离老东家远一点儿。

她没有立即答复Amy谭抛出来的橄榄枝,而是说:看来在年底我休年假的这段时间里,公司里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

不过,总监你可是博塔传媒的中流砥柱。

如果总监你真的离开博塔传媒,转头开了自己的纪录片工作室,我看公司内部恐怕要引发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了。

Amy谭只是笑:宜蓝,你太抬举我了。

要是公司真的把我看得这么重要,我现在就不会产生要离开的念头了。

言外之意,她是在怪公司给予她的待遇和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她决定离开博塔,另起炉灶。

蒋宜蓝慢悠悠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比较看重平台能够为我提供的资源,以及创作自由。

我当初选择博塔传媒,也是因为博塔传媒在纪录片行业内绝对的龙头地位。

她这句话变相开出了自己要求的条件。

如果Amy谭决定创立的这个工作室能够为蒋宜蓝提供她所需要的平台资源和创作自由的话,蒋宜蓝会愿意考虑加入的。

Amy谭笑着回答道:我们的纪录片工作室将会背靠互星文娱。

你可以放心创作。

Amy谭仿佛手握一份非常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蒋宜蓝对此倒是毫不意外。

以Amy谭的年龄和资历,她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博塔传媒,绝对不可能打无准备之仗。

博塔传媒内部存在问题。

它的体量太过庞大,因此在运转时显得沉重而且冗杂。

宜蓝,我想你也能感受到吧。

别的不说,就拿你刚刚完成的这部婚恋题材纪录片来说,当初在立项的时候有多么困难,几乎可以说是阻力重重。

你应该还历历在目吧。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在当前的影视行业大环境下,我们必须使用更加敏捷的制作流程,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推出受欢迎的纪录片作品。

然而,在博塔传媒,这种改革的推进是非常困难的,至少我的提案始终没有在公司内部的行政会议上面得到重视。

宜蓝,我非常诚恳地邀请你加入工作室。

我希望你明白,你并不是在为我打工,这是我们共同的工作室。

如果没有像你这样优秀的创作者,这份事业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说到最后,Amy谭用期许的眼神看着蒋宜蓝。

你会加入吗?如果换做其他人,这个时候可能会提出自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

毕竟,这不是一个随意的是或者否。

这是在事业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抉择,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必须慎重地对待,周全地考虑,然后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但是放在蒋宜蓝身上,她仅仅只是平平无奇地眨了两下眼睛,然后就答应了。

可以。

她握住Amy谭递过来的手,摇了摇,就像是在谈判场上敲定了一笔买卖。

我加入。

这次换做Amy谭一愣,随即露出欣喜而满意的笑容。

*午餐结束之后,Amy谭邀请蒋宜蓝去她家里坐坐。

我家就在锦誉豪都。

我顺便把工作室的三年发展计划书拿给你。

不愧是Amy谭,她推进每一项事务都是如此得迅速。

蒋宜蓝开车驶向锦誉豪都。

她开了导航,看到置业广场距离Amy谭住的锦誉豪都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她顿时明白为什么这顿午餐一定要订在置业广场了,并不只是为了要离博塔传媒远,还要离锦誉豪都近。

Amy谭其实都安排好了。

她在吃饭的时候拉蒋宜蓝入伙,吃完饭直接开车去她家里拿发展计划书。

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

不过,蒋宜蓝和Amy谭共事很久,这却是她第一次拜访Amy谭的家。

她一进门就能够感觉到装修风格走的是富丽堂皇的路线。

无论是客厅里深黄色的整套真皮沙发和绛红色地毯,还是餐厅饭桌上方悬垂的水晶大吊灯,都透露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这很符合Amy谭平时在办公室里的强势形象。

Amy谭去书房拿发展计划书。

蒋宜蓝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稍等。

她坐在贵妃沙发位上,右手边是电视墙,左手边是三人沙发位。

三人沙发位紧靠着的墙壁涂的是深红色的墙漆,墙面显得过于空白,而墙上还有一块明显的矩形区域,颜色与旁边的深红色墙漆稍稍显出色差。

这块矩形区域的颜色要比深红色稍微淡一些。

蒋宜蓝不用脑子都能猜得到,这块矩形区域的位置原本应该是长期挂着一幅画框。

只不过这幅画框现在被人取下来了,所以才会在墙壁上保留下这么一块色浅的痕迹。

不过,Amy谭向来对于生活质量要求很高。

她怎么会允许家里有这种明显的瑕疵出现呢?过了一会儿,Amy谭从书房里走出来,她的手里拿着一份装订好的发展计划书。

她把发展计划书递给蒋宜蓝。

她同时也留意到蒋宜蓝的视线停留在三人沙发位背后的墙面上。

蒋宜蓝并没有打算当场翻看手里的计划书。

不看看我们的宏图大业吗?Amy谭问道。

蒋宜蓝回以微笑:需要回家以后耐心地慢慢看。

Amy谭也笑了:好。

我期待你的意见和想法。

说到这里,其实此行的目的已经都完成了。

哪怕蒋宜蓝和Amy谭都已经决定要脱离博塔传媒出来单干了,不过今天下午的班还是得继续上。

不过,Amy谭倒没有急着赶客。

她仍然站在客厅里,面向三人沙发位,视线落在深红色的墙面上。

她的表情是笑吟吟的,眼神扫视过那片颜色明显跟周围对不上号的墙壁,走近几步,手指轻轻抚摸过墙上那道色差过渡分明的边界线,这样小小的一个动作里却带满怀念。

蒋宜蓝的注意力被带过去。

她的视线第一时间自然而然地落在了Amy谭的手上。

偶然间,她的思路突然被打通,她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为什么她刚才在吃饭的时候,会觉得Amy谭今天看起来总归跟以往的形象不太一样。

是她无名指上的铂金婚戒不见了。

Amy谭轻松道出:我其实离婚蛮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