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2025-04-03 04:21:55

十月里的最后一个周末, 是平平安安第一次去上琵琶课的日子,平时工作日是晚上上课,周日是在下午。

在家吃过午饭以后, 苏雪桢跟岑柏骑着自行车带着平平安安前往葛光家, 买琵琶的时候很开心,想到要学就有点紧张了,平平也是第一次学一个乐器,他听汤天逸说过每天学钢琴有多烦, 有点担心自己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小心翼翼问道:妈, 我要是学不好琵琶怎么办?还没开始上课呢, 你怎么知道你学不好?不能这么快就没信心了。

苏雪桢安慰道:第一天学习,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安安坐在岑柏的自行车上,听到哥哥和妈妈的对话自信满满道:我就不紧张,可有信心了。

平平的斗志也被妹妹激发出来了,我也不紧张,不就是琵琶嘛, 我也能学会。

岑柏笑道:对,就是要有这种精神!一家人边骑车边聊, 很快到了槐荫街道,穿过一条小巷就来到了葛光家, 要不是看到门口墙上贴着的门牌号,苏雪桢都以为自己走错了, 眼前是一栋白墙绿瓦充满古风韵味的大院, 木门上贴着年画, 紧紧闭着。

岑柏把车子停到墙边, 走上前敲了敲门, 葛老师,在吗?苏雪桢让平平安安背上琵琶,等下见了老师要礼貌,记得问好。

平平安安乖巧点头,好的。

敲了一声没等到人来,岑柏又敲了一遍,苏雪桢看门上有几道被斧头劈过的伤痕,伸手摸了下。

岑柏看到这个院子再结合门上的斧头印,大概也能猜出来发生了什么事,叹道:看来这个葛老师之前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这种宅子在过去那几年确实容易被盯上,苏雪桢也联想到了什么,幸好,都过去了。

平平安安等不及了,安安走到门口,又敲了几下,怎么还没人来开门?她手小,敲出来的声音也不大,一直没等到人出来,岑柏正打算敲第三遍的时候,门内突然传来了脚步声,步伐很急,来了来了。

岑柏把手收了回来,门吱呀一声开了,蔡兰初走了出来,笑着说:快进来,等急了吧?客厅离这有点远,刚听到敲门声。

苏雪桢带着平平安安走了进去,我们也刚来没多久。

平平安安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不免好奇地打量起来,进门后,庭院内的风景也骤然开阔起来,门口右侧有一个漆红色水缸,几朵残荷浮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院内是青石铺就的地板,直走往前,有一颗很大的樱桃树。

蔡兰初领着他们继续往前走,声音温柔,前面就是了,葛老师正在等你们。

苏雪桢猜到葛光应该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但真正进了这个院子才发现他是真的深藏不露,没想到误打误撞给平平安安找了个大师,她跟岑柏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小心跟在后面。

穿过古香古色的正厅,蔡兰初直接带他们来到了葛光家的后院,此时葛光正坐在石凳上教另外两个孩子学琵琶,这两个孩子,也是一男一女,年龄看上去要比平平安安大一点,都抱着琵琶站在葛光面前,眉眼乖顺,认真听讲。

葛光穿着一身灰色长衫,怀里抱了一个牡丹头琵琶,远看是黑色的,近看苏雪桢才发现是红色,琴身器型流畅,木质纹理非常清晰,一看就跟平平安安买的普通款规格不同。

葛光抬头扫了他们一眼,继续讲课,一边演示一边说:看到没?这个就是轮指。

你们俩,先练这个,一会儿我再回来。

两个孩子齐齐说了声好,坐到另外两个凳子上,开始练习,葛光这才站了起来,问候了一句:来了啊。

是,我们一吃完饭就来了。

苏雪桢拍了拍平平安安,兄妹俩很快会意,身体站直,深鞠一躬,对着葛光嘹亮喊了声老师好。

学艺先做人,甭管你学的怎么样,尊师重道是非常重要的,葛光满意地点了下头,看他们琵琶也带了,直接道:那行,今天第一天,要讲的比较多,你们下午五点再过来接他们。

平平安安愣住了,显然没想到爸爸妈妈要离开,他们还以为会全程陪伴,听到葛光这么说都慌了,安安揪着爸爸的衣服,语气可怜兮兮的:不能不走吗?岑柏为难地看了眼葛光,又看看平平安安,下定决心道:就跟在幼儿园学习一样,爸爸妈妈一会儿五点再来接你们。

现在到下午五点还有三个多小时呢,她跟岑柏不可能一直在这呆着,平平安安看到他们在定不下心去学习,对葛光也不够尊重。

苏雪桢蹲下身,劝道:对啊,我跟你爸不会走远的,就在附近逛逛,一到时间就来接你们。

葛光也不催,静静看着他们,平平安安在爸妈的安慰下逐渐平静下来,跟他们挥手说再见,五点要来啊。

苏雪桢跟岑柏重重地点了点头,对葛光说:那知远和知微就拜托您了。

葛光摆摆手,放心回去吧。

平平安安目送爸妈走远。

蔡兰初送他们出去,边走边说道:另外两个孩子也是葛老师收的徒弟,一个八岁一个七岁,女孩叫何书喜,已经上了两个月了,男孩叫梁恒,刚上了三节课,算是知远和知微的师兄师姐。

他们在这里你们不用担心,葛老师桃李满天下,在琵琶这一行还是很有声望的,我的琵琶也是他教的,现在在洪江音乐学院读大一。

苏雪桢疑惑问道:那我上次在店里见你?我平时没课会帮老师过去看一下店。

蔡兰初笑着解释:洪江音乐学院离那里很近,过去比较方便。

苏雪桢恍然大悟,这样啊。

蔡兰初把他们送到了门口,扶着门说:那我们一会儿五点见。

苏雪桢挥挥手,五点见。

岑柏发现了平平安安来上课的好处,就是他跟苏雪桢总算有了独处的时间,他脸上表情非常欢乐,推着自行车问道:咱们去哪玩?苏雪桢过去没怎么来过这里,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岑柏因为是警察,对洪江市每个地方都非常熟悉,很快想到了去处,柔声说道:我记得前面有一个市场,经常会卖一些陶瓷之类的小玩意,正好你喜欢,咱们可以去逛逛。

苏雪桢坐上自行车后座,挽住了他的腰,好啊,带路。

坐稳了,出发!岑柏骑着自行车出了小巷。

不同于他们夫妻俩的甜甜蜜蜜,被留下的平平安安却是满脸的忐忑,葛光喊停了一旁练习的两个孩子,对他们说:先认识一下,这两位是你们未来的师弟和师妹。

知远知微,你们俩先过来介绍一下自己。

平平跟安安站在一起,作为哥哥先开口:你们好,我叫岑知远,小名平平。

身处陌生环境,安安紧紧攥着哥哥的手,跟着说:我叫岑知微,小名安安。

梁恒笑嘻嘻说:合起来是平平安安哎!葛光接着道:礼尚往来,你们也要给师兄师妹介绍一下自己。

梁恒性子活泼,刚想第一个说,忽然想起了老师一直教的辈分,闭了嘴,等师姐先说。

何书喜比梁恒还要早一点过来上课,性格稳重,生了一张芙蓉面,双眉如黛,她直接亲切喊了平平安安小名,你们好,我叫何书喜,今年上小学三年级。

梁恒看到师姐这么正经,也端起了架子,我叫梁恒,今年小学二年级,以后你们要喊我师兄知道不?平平安安说了声好。

葛光已经好多年没有教过这么多孩子学习琵琶了,在原地走了几步,沉声道:从今天开始,知远和知微就加入到咱们学琵琶的行列中,师门之间,亲如一家。

你们以后要担起师姐师兄的责任,爱护师弟师妹,同时也要督促他们学习。

现在我说的三条规矩,你们务必要牢记于心,第一要对琵琶始终怀有敬畏爱护之心,他们就相当于是你们的家人,第二,学习过程中……葛光三条规矩说完,蔡兰初也回来了,平平安安听了那三条严苛的规矩,此时再看到她身后没有跟着人就知道爸妈肯定走了,心情更为复杂了。

四个孩子进度不同,但都处在学习基本功的时候,多听一遍没什么。

葛光让他们四个人围着自己站成一圈,怀抱琵琶,先给他们粗略说了下琵琶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他没有说太详细,主要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说了也记不住,还是实际操作下来他们更有印象。

理论知识说完以后,葛光让蔡兰初拿了两副义甲,教平平安安怎么佩戴,佩戴完成开始教他们正确的弹琵琶姿势以及抱法,这些内容基本用几分钟就讲完了,葛光让他们抱着琵琶维持正确姿势十分钟。

他去喝了口水,回来以后开始教他们指法,弹琵琶基本功非常重要,这方面要你们勤加练习,首先第一节课我们先来讲弹和挑。

这跟幼儿园太不一样了!平平安安光是保持正确的抱琵琶姿势就已经开始累了,懵懵懂懂跟着进度学习,课讲完以后,就是葛光一个个单独辅导的时间,他们俩时刻不敢放松,结束以后,兄妹俩跟虚脱了一样。

葛光把杯里的水喝完站了起来,拍拍手,高声道:好了,这堂课讲的我相信大家都记住了,回去好好练习,下节课来了我检查。

四个人高声回答:好!葛光让他们坐下:行,休息会儿吧。

平平安安这才放下琵琶坐到石凳上,从来没有过这么高强度的学习,脑子和手都要动,他们俩双眼呆滞看着前方,一直没有说话。

梁恒戳了戳平平,怎么了?平平笑容苍白,没事,就是有点缓不过来。

何书喜安慰道:第一堂课都这样的,慢慢来,适应了就好了。

安安感觉这一天遥遥无期,什么时候啊?何书喜想了下回答:大概上一个月吧。

安安张大了嘴巴,葛光上完厕所回来,等他们家长过来接,梁恒奶奶是第一个过来的,梁恒很开心自己又有了两个小伙伴,走之前高兴地跟他们说再见。

苏雪桢跟岑柏随后赶到,平平安安看到爸妈飞奔过来,抱住了他们。

岑柏提前跟葛光说:我们俩平时白天工作有点忙,除了周日,剩下两天是孩子外婆送他们过来,然后我们下课过来接。

行,我知道了。

葛光看平平安安上了一堂课身上那股活泼劲儿都没了,琵琶不比别的乐器,非常不好学,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想入门起码两年起步,练习辛苦,家长心疼孩子又看不到什么学习效果很容易就放弃了,他直截了当说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琵琶呢,不是靠强制能学好的,如果以后他们什么时候不想学了,可以直接跟我说。

岑柏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但是我觉得平平安安不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

葛光听到他这么说笑了,回去吧,估计两个人该饿了。

那我们下次见。

下堂课安排在周二,岑柏跟苏雪桢带着平平安安出了院子,来的时候他们俩非要自己背着琵琶,看得跟珍宝似的,经过他们说坐后座背着琵琶不方便才放弃,这会儿上完课一出门两个人就把琵琶递给了他们。

苏雪桢把琵琶放到车篮里,用绳绑着以防琵琶掉落,她回头问道:你们俩这是怎么了?平平别过头,暂时不想看到。

安安伸出手给她看,妈妈,你看我手,好疼。

苏雪桢没学过琵琶,但看琵琶弦就知道初学弹起来肯定疼,她抬起安安的手吹了吹,抱起女儿放到车后座上,吹吹就不疼了。

坐稳了,咱们回家。

岑柏骑着车走在前面,想吃什么?平平双手垂着,凉风吹过手舒服了不少,点起了菜,想吃炸鱼和清蒸虾。

岑柏按了下车铃,可以啊,第一天学习,犒劳你们,咱们吃点好吃的。

这才是第一次上课,以后想放弃的日子恐怕还多着呢,苏雪桢觉得没必要对此反应太大,如果平平安安真的是这么畏难的性子,不如早点放弃。

夫妻俩领着平平安安在家附近的饭店停下,点了他们喜欢吃的菜,吃完饭回家正好晚上六点半,她正准备把琵琶拎进屋,安安突然自己接过来,抱着琵琶上楼去了。

平平也紧接着跟上。

苏雪桢表情惊喜,想给他们留出空间,没立刻跟上,对岑柏说:看来不用我们催了,正好,你在楼下听一下,看看咱们隔音做的咋样?如果隔音不太好,咱们就再加一层。

这才对嘛!岑柏脸上挂着微笑,在门口站了会儿,什么都听不到,他上楼一看,苏雪桢趴在门上,正在偷听,看到他来了嘘了声,拉着下了楼,在楼下才放心问道:你刚刚在外面能听到他们弹琵琶的声音吗?我在门口没听到。

啥都没听到。

岑柏怀疑,不会他们俩还没开始练习吧?这时候推门进去检查太明显了,苏雪桢觉得应该就是他们隔音做得比较好,弹没弹下节课上课咱们就知道了,如果没练习葛老师肯定会跟我们说的。

岑柏点了点头,也是。

希望他们坚持吧,不求他们谈琵琶获奖什么的,只要能掌握这门技能就好。

苏雪桢也是这么想的,反正多学一门未来也多条路,至于他们想走哪一条,就看他们自己选择了。

过去这个时间平平安安都霸占着电视看动画片,他们俩去练琵琶了,苏雪桢和岑柏也夺回了电视的主导权,可以悠闲地吃着水果看电视了。

经过残酷的第一节课,到了第二节课平平安安的上课热情明显减少,兄妹俩按部就班过上了白天去幼儿园,每周三天晚上去老师那学习琵琶,以及每天练习琵琶的日常,头一个月,他们俩一直处于一个很矛盾的状态,不想去学习但也不想放弃琵琶。

这个状态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烦恼着烦恼着,肉乎乎的手上慢慢有了茧,平平安安也跟何书喜和梁恒熟悉起来,慢慢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惊奇地发现弹琵琶手不疼了,虽然无法明确背出自己学了哪些指法,但是在葛光提问的时候,他们可以弹出来。

微小的进步促使着他们俩一直坚持,习惯成自然,渐渐的,他们也不太抗拒去学习了,这种矛盾的状态终于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能坚持下来就是好事,苏雪桢很欣慰,平平安安这个年龄还不太认识字,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葛光口述,有的记不住,会问他们。

苏雪桢对琵琶一窍不通,对于他们的问题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她买了几本琵琶书,偶尔在闲暇时间会翻来看看,平平安安提问的时候也可以看书上是怎么回答的。

十一月中旬,医院突然宣布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将于明年一月开始筹备新生儿ICU病房,组织新生儿重症监护队伍,争取在1983年初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新生儿重症监护队伍的组成,将会从医院各科室抽调,遵循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到时会集中进行相关培训。

自从一九八零年国家派遣学者去国外学习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年国内好几家儿科医院也都在筹备建成新生儿 ICU病房。

抽调的科室主要还是集中在新生儿科,舒常鸣和梅彤因为是新生儿方向,有一定的优势,不过梅彤考虑到儿子,还是选择留在了新生儿科,舒常鸣报名参加了。

苏雪桢犹豫了一天,想了想还是没报名,她目前想要研究的方向还是小儿外科,报名结束最后一天,她下班回家,想到今天平平安安去学琵琶了,索性直接在医院吃了晚饭,吃完饭到家正好是下午七点。

岑柏跟她事先商量好了,孩子们去学习他们就分别在各自的单位吃晚饭,他今天也在警局吃完了晚饭,还比苏雪桢提前一点回来,趁还没到平平安安下课的时间,先把家里收拾了。

苏雪桢回来的时候,他正在拖地,她也自觉拿起了抹布,去水龙头那接水,拧干的时候一转头就看到于贝妮一个人蹲在树底下,手上好像拿着什么东西,身子一动一动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苏雪桢一开始没在意,把桌子擦了又回来接水,看到她还在那里,一直没怎么动,她喊了一声:妮妮?于贝妮受惊,突然转过头来,抹了一把嘴,苏雪桢感觉她嘴边沾着的东西有点奇怪,她眼睛眯了下,定睛一看,下一秒赶紧放下抹布,飞快走了过去,你嘴上是什么?于贝妮拔腿猛地往家里冲,在门口正好被她逮住,苏雪桢伸出手在她嘴边抹了下,她手一擦,这不是泥土吗?再一看,于贝妮手上嘴角都是泥巴,苏雪桢感觉到不妙,你刚刚在干嘛?于贝妮在她手上疯狂挣扎,声嘶力竭道:不关你事!苏雪桢一只手拽着她胳膊,另一只手直接掰开她的嘴,在牙齿上也看到了疑似泥巴的东西,她伸手再去摸于贝妮肚子,只摸了几下她就感觉出不对劲了,这肚子硬邦邦的,她脸色瞬间变了,说实话!你刚刚到底在干嘛?于贝妮大声喊:滚开!自己伸手抹了一把后,于贝妮下半边脸都灰扑扑的,头发也乱糟糟的,斜着眼看苏雪桢,看着很是狼狈。

于武这时在屋里终于听到了动静,立马走了出来,怎么了?妮妮?苏雪桢还没回答,他再一看这情况,一把将女儿从她手里抱了回来,质问道:你抓着妮妮干嘛?苏雪桢深呼出一口气,刚刚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通过牙齿,嘴巴和手上的痕迹以及最关键的腹部触诊,她大概已经判断出什么情况了,当即劝道:你带妮妮去医院检查一下,最好拍个CT,感觉她肚子不太对劲。

刚刚她一直蹲在那边,蹲了很久,我怀疑可能是吃了什么不应该吃的。

于武还没反应过来,继续问道:什么不该吃的?苏雪桢面色愠怒,语气不善回道:非要我明说吗?你看你闺女嘴边的东西还看不出来吗?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