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 章

2025-04-03 04:22:09

林奚万万没想到喝醉了的苏卿羽竟然这般大胆, 她猛地将人推开, 下意识擦了擦嘴唇,才对一旁的宫女道:将苏贵君……话说到一半,似是想到什么,林奚忽而停了下来, 摆摆手道:罢了, 你们下去吧。

待宫侍都退下后,她便起身, 将躺在地上睡得香甜的苏卿羽抱了起来,往殿中走去。

楚因袭遇事后,她便在想接下来如何解决后宫这些麻烦事。

如今苏卿羽主动撞上来, 倒是让林奚脑中灵光乍现。

楚因袭性格温和持重,最是看重规矩礼仪, 因此面对太君后时只会闷声忍让, 但苏卿羽性格张扬, 加之威远将军在朝中的地位,就是太君后也不敢轻易动他,比起楚因袭,他似乎更适合当这个宠君。

林奚望着床上醉得人事不省的苏卿羽,片刻后脱下外衫也躺了过去。

第二日, 苏卿羽是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闹醒的。

他睁开眼, 便见床边乌泱泱地围着好些人, 恍惚片刻, 才想起来昨日他好像是歇在了陛下的殿中。

他呆了一瞬,才面色红红地望向一旁, 果然就看见站在床边任由宫女们整理朝服的林奚。

他在蚕丝被中滚了一圈, 趴在床边朝林奚那边探看:陛下, 你是要去上朝了吗?林奚闻声转头看他,点点头算是回应。

苏卿羽抿抿唇,掩下羞涩的笑意:昨夜,陛下和妾……是……他带着羞意抬眸看林奚,就见对方忽然朝他走近,他几乎忍不住有些想往后缩。

林奚坐在床榻边,伸手握住他的手:昨夜不是你自己翻的牌子吗?怎么,今日就忘了?苏卿羽也想起来自己昨日堪称大胆的行径,顿时羞红了脸,偏过头闷声道:没忘。

没忘就行,待会儿你收拾好后,若是无事便回宫吧。

林奚收回手,一边理着并不凌乱的衣袖,淡声道。

苏卿羽挪到她身旁,轻轻地环住她的腰身,将头枕在她大腿上:那我今日回去了,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陛下?林奚垂眸看着躺在自己腿上显得格外娇软的少年,轻轻笑开:什么时候都可以。

真的吗?他惊喜地抬眸,清亮的眸光与她相对,让林奚也有了片刻犹豫。

她在想,昨日的计划莫不如换一个,她如今有些担心苏卿羽用情太深了。

可苏卿羽却半点也不明白她的想法,顾自笑得明媚。

林奚无奈,拍了拍他的头:好了,时辰还早,你再去睡一会儿,朕先去上朝。

嗯。

他乖乖点头,但身子却还是没有挪开。

林奚见状眼中带了些笑意,亲自动手将人抱着放在被子里,而后才领着宫侍们离开寝殿。

……今日的朝堂很是热闹,先是有人上表道南方今年大雨连绵一月未止,百姓种的粮食大多被水淹了,许多灾民北上避难,路上饿殍遍地。

若是只是遇灾,朝廷拨些粮食去救济灾民便是,可这些灾民许多在半路落草为寇,有些则是加入了沿途的山匪阵营,导致众多小县城深受贼匪所害,百姓日子愈发水深火热。

林奚听后面色冷凝,她身后的太君后也迟迟未曾开口。

她忽而想起这应该是书中的一段剧情,此次水灾因朝廷救援不及,无数百姓揭竿而起,而书中女主,便正是借着这个由头招了许多流民当将士,最后练就了一支强军,个个以一敌百。

林奚神情又沉了些,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便是十分惨重,不仅是失了民心,更是可能亡国。

未等太君后开口,她便道:兹事体大,朕欲派几位大臣南下慰问百姓,并携粮食百石前去赈灾,可有爱卿愿前往?陛下!这是太君后的声音,他见林奚没有问过他直接下令,脸色很是难看。

林奚没有管他,继续看向朝中的大臣。

可这些年朝堂一直是太君后的一言堂,他还未开口,朝中之人也面面相觑,无人敢上前领命。

林奚的心往下落了落,这就是大雍的朝廷啊,再这样下去,大雍灭亡真的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正在这时,一位身着文臣朝服的年轻女子从中走了出来,站在大殿中央,扬声道:陛下,臣苏文良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林奚在脑海中盘了盘,才想起这苏文良是威远将军苏振英的大女,也就是苏卿羽的大姐。

林奚对苏家人没有很深的印象,毕竟书里基本没什么苏家的剧情,苏卿羽的母姐在书中貌似只出场了一次,就是替被斩首的苏卿羽收尸。

她们想鸣不平,但那时女主已经登上了皇位,曾经的大雍王朝早已易主,她们这些曾为大雍冲锋陷阵的武将后代,充军的充军,发配的发配,早已没了当年一呼百应的威势。

苏家姐妹两也只能将小弟的尸首带回家中,几人一同去山中给他建了座坟。

想到这些,林奚眉心下压,神情更加严肃几分:苏侍郎可想好了?臣想好了,臣一文官,无法为大雍冲锋陷阵,杀敌戍边,也就只能在这种时候为陛下效劳了。

苏文良谦虚道。

林奚眼中带了几分真切的欣赏:武官马上定乾坤,文官笔下安社稷,文武百官皆是大雍的栋梁,今日爱卿之举,忠勇可嘉,可堪群臣楷模。

这话一出,朝中其他大臣纷纷恭维,面上看不出什么,心底怎么想林奚也不在乎。

她只是将事情安排下去,最好能够尽可能的安抚更多百姓,以免为女主提供了免费兵力。

至于身后太君后愤怒得想要将自己看穿的眼神,她就更不在意了。

而后,便是另一件事。

大雍在马背上定国,加上先帝好狩猎,因此每年秋季都会举办一次围猎。

今年的围猎就定在了下月初。

听到有大臣提起此事,林奚本想以南方受灾为由推了,却没想到太君后先她一步开了口。

今岁大雍先是北方进犯,又是南方大涝,哀家心中难安,便总是想起先帝在时同她一同在外追赶围猎的日子,哀家想着,如今虽是多事之秋,但先帝留下的传统不应该断了,这次的围猎便一切从简,这样既不劳财,亦算纪念先帝了。

他这一番话说完,众人自然无有不应,乌泱泱地跪下念了一遍千岁万岁云云。

事已至此,林奚也懒得做那个逆流而上的人,便又讨论了几句就宣布退朝了。

下朝后,太君后沉着脸叫住她:陛下,今日赈灾之事,哀家认为不妥。

嗯?她转身,斜眼看着他,太君后是有更好的法子?太君后皱着的脸皮耷拉着,眉眼显得有几分刻薄:哀家只是觉得,陛下不应该如此草率。

如今南方流寇四起,派人前去只会徒生事端。

生何事端?百姓受苦,父后是想让朕视而不见?还是说,父后想等流寇真的成了气候之日,再派人前去平寇?那时,恐怕已经晚了!林奚说完转过身,父后,朕平日都愿意顺从您的旨意,只是朕实在不忍看百姓流离失所,此事若父后实在不满,那父后尽管试试废了儿臣这个皇帝。

太君后被这话气得脸皮都颤了颤,他是这个意思吗?他在朝中再如何得势,废除帝王也不是他能做到的。

他这个女儿,看来是打定心思要同他作对了,行,好,他便要瞧瞧,这件事她如何收场。

南方官员山高皇帝远,行事颇有腐败之风,此次她派去的人,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至于那些粮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完好无损地运去灾区了。

这些事太君后想得到,林奚自然也考虑到了。

下朝后,她便召见了苏文良。

苏文良作为苏将军的大女,性格沉稳深沉,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今日她若是不出这个头,林奚恐怕都不会想到还有这样一位大臣。

对方第一次被召见,行礼时也半分不见局促,神情大方坦荡,林奚不由得在心中点了点头。

苏卿今日既揽下了赈灾一事,想必对其中的艰险也是做好了准备吧?她先开口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苏文良表态道。

朕既然用了你,自然也是信你的,但卿可曾安排好那批粮食的运送路线?林奚问。

苏文良摇摇头:臣还未想好,只是觉得粮食定不能和大部队一同出发,人多目标太大,容易引起贼人惦记。

嗯,有理,那不若‘暗度陈仓’?林奚提议道。

陛下意思是?苏文良抬眸望向林奚,眼神恍然。

粮食分两批运送,一批暗中运送,一批跟着大部队一同运送,暗中运送的那一批你装多些,明面上那一批便随便找些物什压压箱便是。

大路好走,小路虽崎岖了些,但衢州一带水路多,粮食从水路运也便宜。

说着,林奚又扬扬手,一人突然出现在大殿之中:此人是宫中暗卫,届时她会派一队人护送你们南下,务必将粮食送到受灾的百姓手中。

若是路上遇上流匪,保重自身性命最为重要。

林奚又补充道。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能带来效果,但也不愿因为自己这个变数,平白让一个年华正好的女子断了性命。

两人正说着话,宫女在门外传唤:陛下,苏贵君在殿外求见。

林奚闻言看向苏文良,就发现她的神情比之方才明显多了几分关切,她笑笑,扬声道:让他进来。

作者有话说:宫女:陛下,苏贵君在外求见。

林奚:他又来送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