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薛晓瑶惊讶的是, 苏梓柔不知道怎么办到的,她们的飞天工作室也加了进去赚了一笔钱。
现在工作室基本走上了正轨,员工齐备, 忙忙碌碌, 办公室明亮。
苏梓柔解释道:很多是我们的校友,他们能力都很不错。
当然, 看咱们两个就知道了。
薛晓瑶笑道。
薛晓瑶拍拍苏梓柔, 你做得很好。
我会更努力的。
苏梓柔欣喜道,接下来的一件大事是三大,我想帮你拿到三个新晋导演的奖杯。
但是金穗奖是非常保守的学院派, 咱们的母校可不算是学院派的一员。
苏梓柔抿抿嘴:还有高曼和燕青柠怎么办?让她们协商吧, 看是一起竞争最佳女主, 还是分成女主和女配, 我们就别管了,我永远搞不清楚评选制度。
薛晓瑶休息了半年时间,终于想着要拍新片的事了,所以才来找苏梓柔。
这是最近收到的剧本,有没有想拍的?苏梓柔像个销售兜卖着。
薛晓瑶翻了翻:我想换个方向, 不想拍纯粹的商业片了,但具体也没有想好。
呃,好吧,我想想办法, 虽然赚了些钱,但一部分要运转工作室,我信任你的能力, 所以剩下的都能给你用, 但还是不够, 我们还得找人。
苏梓柔道。
等一下,有一个剧本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眼光很好,虽然我不打算拍,但可以找其他导演,还有更多的投资。
薛晓瑶摊开一份文件。
苏梓柔有些尴尬,因为这里的一些电影和穿越前的很多都不一样,但是文娱作品有相似之处,她只是对照着找出相似的剧本,不过肯定还是要修改,毕竟同一个题材有的是杰作,有的则是无敌烂片。
这是讲述一个女孩得了重病,她想要临死前和最帅的男人谈恋爱的故事,基调还是喜剧。
苏梓柔把资料收好:我先去找找贺飞鸣,看他那边有没有你想拍的。
她又去了一趟不远处的星光娱乐大厦,对比她们的工作室,她们小的可怜,但是这才是开始,苏梓柔发现自己的确更适应这份工作,她把这份工作当做实现梦想的一部分,她使出了全力。
而贺飞鸣很喜欢电影,但是他也想要赚钱,对他来说文艺片大都是拿钱打水漂。
现在趁热打铁,多拍几部商业片,对你们是好事,不要强行转弯,你选的这个剧本我觉得挺好的,对你们很合适,制作成本也不会很高。
贺飞鸣苦口婆心道。
苏梓柔辩解了一通:我不想把电影作为一件商品制作,而是把它当做作品创作。
二者结合不好吗?既能赚钱也能有好口碑。
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回本就够了,文艺片也能做到。
苏梓柔很坚持,但依旧没有说服顽固的贺飞鸣,她不想费那么多口舌了。
拍电影就是这样的,在上映前谁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业内有很多这样的趣事,十几年前曾有一部题材小众的黑色幽默电影,在开拍前筹资困难,还有投资商撤资,导演卖了房,也还是没有凑够钱,导演的一个朋友手上有闲钱,就随手帮了忙,成本只有五百万,但是票房达到了两亿多。
苏梓柔知道这个故事是因为大学的一个老师讲的,当年导演也找了他,但是他很谨慎没有投钱,后悔了很多年。
就是这样的故事让无数的资本涌入,可是能成功的还是少数,胆子大敢下手的,或是经验丰富的,都不敢保证哪一部电影会爆,哪一部会没有水花。
薛晓瑶在机场接到了苏梓柔的电话:没事,我们再找人就是了。
她来到机场是来送邵琦出发的,邵琦拖了几个月时间,除了陪薛晓瑶解压,和她到处玩之外,就是在学英语,毕竟喊他去国外的音乐人的合作团队都是外国人,他不想做一个哑巴,也不想被排斥在外,很是下功夫苦练,补课之外,在家也要用英语和薛晓瑶交流,进步神速,现在他能自然流畅地和外国人交流。
忙碌的学习,让邵琦刻意忽视了他对异地的不安。
但都到了眼前,也不能避开这个事,可是他还没有想好。
邵琦戴了一副墨镜,他已经办完行李的托运手续了。
我给你补的英语,你练得怎么样了?薛晓瑶没有遮挡自己。
口语不难,我唱英文歌练得发音。
单词呢?邵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他都记下来了。
颈枕拿了吗?嗯,最舒服的一款。
广播提醒邵琦的航班该去登机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两个终于停下了无聊的对话。
薛晓瑶笑着道:去追求你的事业吧,迟早有一天,你也有自己的全世界的歌迷。
我每天都会想念你的,会给你发消息的。
邵琦低声道。
没有那么久,巡演就只有大半年,在制作专辑前你也可以回来几趟。
薛晓瑶安慰道。
为什么不能是你来看我,邵琦忍住了这句话。
好。
广播通知马上要停止登机了。
邵琦故作洒脱,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商量异地的问题。
他们都热爱各自的事业,所以才会相互吸引,爱情就是一瞬间的荷尔蒙,长久的坚守要靠责任心。
异地或者说异国会更加艰难,干这一行的人大都很忙碌,所以很多同行结婚后一方就息影了,而大都是女方。
薛晓瑶不打算放弃事业,所以她的恋爱向来是轻松为上,她对邵琦已经是最认真的一次了,但她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母亲和女儿》的剧组成员聚在飞天工作室,严肃讨论一件事。
三大电影节都有谁能去。
苏梓柔高兴道:邵琦出国了,这样小瑶就可以省出一个家属名额,不然真是让人难办。
这和剧组名额是分开的吧?薛晓瑶没好气道,你们商量吧,千万别找我讨公道。
她转身和燕青柠闲聊:在话剧团的感觉怎么样?燕青柠点点脚尖转了转椅子:面试通过之后,就加入了一个话剧开始排练,这是我老家的一个省话剧团,他们对我挺好的,不过现在只是一个配角。
高曼轻巧地指点着:话剧表演和电影、电视剧都不一样,它的肢体语言会更大,台词一定要念得洪亮,而且电影可以重来,话剧这种舞台表演只有一次机会,那一场演砸了就是砸了。
我感觉又是从头开始学,比我想的更难。
燕青柠叹气道。
她们两个关系更好了,大概是因为燕青柠没有竞争最佳女主角,而是策略地选择了最佳女配角,这也是苏梓柔给她找来的经纪人的建议,这样她们两个都拿奖的概率会更大。
虽然过去也有两个演员同拿一个奖,但现在的评选方法不一样了,只能这样胜率更大,不过就是有些讨巧。
薛晓瑶说不要让她主持,结果副导演和剪辑师争了起来。
薛导您评评理嘛,看谁能跟着去?薛晓瑶无奈极了:你们都是多少岁的大叔了,还跟个小孩似的。
金穗、金鹤、金柏国内三大电影节,谁不想去啊,您还能去国际上更大的电影节,我们就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少来,你们的水平我知道,还说什么只有一次机会。
池峻小心道:不如把我的名额让出来……行了,你也一样,不要太过小心,男主角都不到场才会显得我们有什么问题。
薛晓瑶更加无奈,池峻自从那次被她说了一通后,就特别恭敬她,她都有些不自在。
对不起,我没有考虑周到。
薛晓瑶敲定:你们两个一人去一个电影节,剩下一次机会让给另外的人。
三大电影节《母亲和女儿》都入围好几个奖项,现在票房是已经赚回了本,就是不知道最后能拿几个奖回来。
这次简直是鸟枪换大炮,苏梓柔提议的工作室让很多事情都有了变化。
薛晓瑶都有名牌礼服赞助,对方提供的是一款经典的黑色小礼裙,没有什么花哨的装饰,清清爽爽的,符合她的审美,但是三大电影节都在冬天举办,穿上再好看,她也觉得好冷,可是现在咖位太小,还是要尊重一些不触及她底线的规则。
至于进场的分组,演员一波,幕后人员一波,薛晓瑶单独一人走红毯,再和大部队汇合。
按照指示走几步到签名板,签字,拍照,采访。
薛晓瑶一直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和姿态,她是不喜欢这些事情,但不代表她不擅长。
其实一直以来她都很任性,把宣传这些事都交给了别人,这其实也是导演的一项工作,但是她不喜欢和媒体接触,也不喜欢和观众交流,大致了解他们的观后感就可以了,好在苏梓柔她们都很包容体贴这点。
薛晓瑶对得奖的态度也是如此,她没法承认奖项是完全公正的,它只是一种认可,但身在其中,依旧会被这种氛围影响。
第一站,学院派代表的金穗奖。
就看看它这次能不能认可二流电影学院毕业的女导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