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罗桐的一番话后, 薛晓瑶一边赶行程一边思考。
到了这个时间,得奖一事已不能由她决定,又不想太在意得奖的事情, 于是便去想下一部电影。
薛晓瑶有很多想讨论的主题, 也看中了很多剧本,但是当下最想讲的故事却没有。
倒是在各大影展辗转时, 遇见了不少朋友。
姚茜茜春风得意, 电影票房成绩很不错,虽然在华国有些水土不服,但其他华裔移民之地都很是卖座。
移民题材的电影也有不少了, 大都还有依循刻板印象, 反倒是姚茜茜做了导演的这部, 哪怕剧组是闻琳的, 也因为姚茜茜有了不同风味。
姚茜茜不是移民,在国外生活了半年一年,和在外国成长不同,她没有那种左右难为的境地,没有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又要融入当地文化的犹豫, 她以局外人的视角去拍这部电影。
到底电影是导演的作品,姚茜茜的旁观风格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渗透到电影里,这才导致了这部电影备受欢迎。
如果说薛晓瑶是全盘掌握又尽职尽责的导演, 那么姚茜茜就是任由演员发挥的那类导演。
不过姚茜茜自己当局者迷,她已经在写剧本了,就是之前和薛晓瑶提过的以单口喜剧为核心的故事, 她有些犹豫:我该找谁来演呢?脑海中没有一个形象让人难受。
薛晓瑶给她提议:我觉得以你的风格, 直接找一个脱口秀演员来演比较好。
这样能行吗?我反正可以, 而且你看他们说得好的,要在台上做无实物表演,光靠动嘴就让你信服,信念感很强,但问题在于,那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才听起来很好。
薛晓瑶说道。
姚茜茜苦恼:这样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啊,既要适合镜头,又要适合舞台。
薛晓瑶突然想起来她偶尔看到朋友圈的消息:我第一部作品是网剧,当时合作的那家视频网站,要拍一部新综艺,喜剧主题,大概有点像小品,我瞥了一眼选手名单,有学表演出身的也有脱口秀出来的,也许你能在那里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样啊,听上去还不错,我会看看的。
姚茜茜若有所思,又问道,你呢?接下来拍什么?薛晓瑶耸耸肩:我还没决定呢。
她想好的时机也是很巧,在另一处参加活动,碰见了燕青柠,她正跟着那个国外剧组出席活动。
两边各自结束,在休息室碰见了对方。
一照面,两个人都发现了对方有了不少变化。
青柠最近怎么样?薛晓瑶关心道。
还不错,你呢?我也很好。
燕青柠近些日子都在和剧组到处跑,这个邻国导演越拍越起劲,他本来在他们国内算不上最好一级的导演,这次借着燕青柠的国际风头,打通了自我瓶颈,成品很好,所以就想刷刷奖,而燕青柠也受益匪浅,不同的剧组,不同的导演风格,还有语言不通导致的艰难沟通,都是大挑战。
可当她通关之后,燕青柠感到了轻盈,这种状态也和角色映照,一个自由自在的旅客行者。
薛晓瑶也看了她的新片,夸道:这次演得很好,有没有和苏梓柔那边工作室的人说公关奖项的事?燕青柠当然也想得奖,只是这次有些利益冲突,她和王晴都是薛晓瑶的飞天工作室艺人,明显要对上,她虽然已经和苏梓柔说了这事,知道她们关系比王晴更近,但苏梓柔更看重薛晓瑶,资金有限,她也许想要为薛晓瑶的电影拿更多奖也说不准。
所以她和经纪人商量过了,才在剧组这边努力。
说过了。
燕青柠说道。
薛晓瑶嘴里的话说到这里,才想到王晴的事,又想起曾经高曼和她同为女主,她退了一步。
有些事该争还是要争。
薛晓瑶提醒道。
燕青柠抿唇微笑:我知道了。
虽然我没和苏梓柔聊这个事,但我们奉行一碗水端平策略,不会偏袒你们任何一方。
这下燕青柠愣住了:真的吗?薛晓瑶冲她笑笑,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还会跳舞吗?一直在学呢。
燕青柠没搞懂薛晓瑶是不是打算下一部有跳舞的情节。
其实薛晓瑶只是随口问问,她见了燕青柠,才想起这一茬来:真不错,还在坚持啊,果然步态都变得轻巧了。
燕青柠便顺着话讲:是啊,对演戏帮助很大,至少我体能强了很多。
薛晓瑶重新翻了出来一本旧书,是曾经和燕青柠聊起跳舞时看的书,讲的是学舞的女孩之间的故事,嫉妒才能和希望对方更好的情绪纠缠在一起。
她之前就想过拍这个故事,只是时机不好,后来又有当时更想拍的故事,便搁置了它,现在重新看这个故事,又觉得很好,但瑕疵不少,改动成她的电影会很麻烦,暂时还没有这个心思和空档。
苏梓柔对这次的颁奖季很有信心,电影的档期刚好卡在前后过渡,如果拿了大奖,票房还能大涨。
国内挑大梁的还是江文德,他这次直接当了评委主席,主办了电影节。
国内的奖基本没有悬念,薛晓瑶几乎是一网打尽,从男女主角到导演和影片,都得奖了,为了平衡,剩下的小奖分给其他电影。
完全是众望所归。
另一个奖打得有些不可开交,是最佳外语片,没错,国内电影节也有这一个奖项。
今年燕青柠主演的《一期一会的恋爱》和罗桐导演的《老马识途》都在竞争,从票房来看,自然是爱情故事更胜一筹,可论艺术性,当然是罗桐导演更深邃。
江文德主导的这次电影节,评奖标准自然是看重艺术性,于是,罗桐导演胜出。
这金色奖杯对闵子瑜是锦上添花,于王晴来说,也是一道新标杆,薛晓瑶倒是不惊不喜的平静,她和苏梓柔她们都有了预期,但也没想过会全拿,苏梓柔开心过头了。
颁奖典礼之后,苏梓柔没喝酒便已经醉了,抱着奖杯不撒手,不停靠在薛晓瑶身边,薛晓瑶要去和江文德等人聚一聚说说话,只好把苏梓柔扒下来扔给王晴。
闵子瑜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罗桐也在,也算有借口能过去:等我一下,我也去。
薛晓瑶看他,没说什么,只管自己往过走。
罗桐和江文德坐在一起,都在喝茶,姚茜茜也在,她捞了几个技术奖。
几个人正在聊天:重头戏还是在欧洲和北美那边。
罗桐扭头看见他们了,招呼道:快过来坐。
江文德冲薛晓瑶笑着说道:别看你这次的女主角拿了最佳女主,等到了亚洲国际电影节,那是人家的地盘,大概率是燕青柠拿奖。
北美那边还是有些歧视咱们,不好拿奖,就看欧洲那里怎么选,但不管怎样,这两个女演员都是你的人,你应该很骄傲又头疼吧。
至于影片和导演这两个大奖,今年主要是你和罗桐比,真是从没见过的好戏啊。
罗桐摆摆手:我现在不执着得奖了,还是让小辈拿吧。
你们瞧瞧这人说的话,真会炫耀。
江文德调侃道。
它有好有坏,我觉得是一道坎,没拿之前想要,拿了之后就要抛开了,不然就再没有突破了。
这是罗桐的观点,有的只会想要拿奖,结果越拍越匠气,反和那些奖背道而驰。
这倒是,不过我看小薛很厉害,拿了奖也完全不动容,这绝对不会是她最后一个最佳导演。
江文德很为薛晓瑶高兴,又鼓励姚茜茜,你要加油了。
姚茜茜笑笑,她已经不再嫉妒薛晓瑶的才能了,她们擅长的方向本就不同,她也有自己的长处。
不过还是觉得好电影太少了,好导演也少。
江文德想起这事就郁闷。
薛晓瑶问道:您之前选拔出姚茜茜这些青年导演的活动,不能再办吗?我那是自己小范围招的,后续每个人我都要操心,累得很,我还想继续拍电影呢。
江文德抱怨道,只要姚茜茜一个成材了,其他就那样吧。
这是件好事,鼓励更多的新人导演和演员涌现,要不然这行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有时还是需要一些压力的,鲶鱼效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罗桐也赞同道。
但是我还没打算退到幕后做制片人,我还想继续拍电影,办这个活动也要用心,我精力不济了,只能把自己的电影拍好。
江文德也很苦恼。
姚茜茜想起了一个人选:闻琳你们都知道吧,她打算只做制片人了,还有国际号召力,新人的影片往国际推广也方便。
那倒是个好人选,闻琳女士长袖善舞,似乎也想往国内发展,如果想法能说到一起,倒是不错。
薛晓瑶说道。
四个导演聊得越发投入,越觉得新计划有很多可行之处。
闵子瑜坐在一旁,发现自己和他们一比,他对电影缺少了那股强烈的热情,他随波逐流的进入了这个行当,也没有什么求名得利的欲望。
但是他看着开怀大笑的薛晓瑶神采飞扬,心里也跟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