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6 章

2025-04-03 04:24:37

对出海的各种争吵延续了两天之后, 皇宫里出了一件大事,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小吴妃生下一对双胞胎皇子。

暮春出游踏青的队伍更多,这时候也是书肆忙碌的开始, 已经上榜的东望州书生前来拜别这位对他们有恩的老板。

我等必定勤恳务公, 一心为民,以报秦老板昔日赠书励学之恩情。

秦东篱送他们过了承愿桥:诸位上任之地贫苦, 如若需要在当地助学的话,便往东望州的书肆去信吧,京城我们也不会久留了。

几位书生大喜,连连应下。

这些, 都将成为他们日后晋升的政绩助力,也是秦东篱为他们做过的事, 替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地方兴学, 不要放弃一个想读书但读不起书的穷人。

送走入仕的读书人, 秦东篱和卫竞回去忙起了关于编辑排版的教程印刷,小吴妃生下皇子的消息也在这个时候送到自然书肆。

春雨如泣如诉,淅淅沥沥, 朦胧如烟, 如同此刻卫竞的心境,连他自己也看不真切。

卫竞微怔, 随后点头:好,知道了。

没再有过多的情绪,继续干着手里的活,没有印错一页纸。

他不是最小的孩子了,现在他又多了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不舒服?秦东篱暖暖的手覆上他的额头。

姑娘站在他面前, 亭亭玉立, 怀里抱着选好加工拼图的画卷。

没有。

卫竞视线上移, 可以看到近处,她白瓷般手腕处挂着的细细两圈玛瑙金镯,金属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难过,也不必要高兴吧,也就那样。

已经放下,就不回头看了,前方还有好风景。

秦东篱很欣慰:少年,你成长了。

谁是少年?卫竞收拾好工具,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袍,绕道秦东篱身前,把她搂住,又开始脸蹭脸地怒声,我现在是铁血男!人!!好,秦东篱附和道,牛逼。

哼唧。

因为吴家又多了两个皇子当外甥,古方婕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没有人再拿古、吴两家的实力均衡问题来纠缠不放。

明天我与你表哥要去勤政殿,商议出海一事,有新的消息回来第一时间告诉你。

秦东篱摸摸古方婕的头。

古方婕瘪嘴:好的。

.第二日散朝之后,天色青灰多云,无雨,空气中散着潮湿气味。

刘镌到勤政殿外等候时,遇见了不用上朝的秦东篱和卫竞。

殿下,秦老板。

刘大人,早。

玉阶之上,刘镌拱手,他穿着的就是秦东篱初次见他那日的旧衣衫,十分随性,越是单薄的衣衫,越是衬托他高大的骨架子。

拥有这样的高个子,和三品高位,本应该是举手投足间,无形给人一种压迫,但刘镌没有,他更像一株千年的古榕,一座自远古便伫立此地的高山,像能够承载万物的大地,待人宽厚,谁都可以从他身边路过。

秦东篱见过刘镌,才懂了为什么世说新语中会用山来赞美男子,除了外形刚健,更重要的是拥有大智慧,以及那一股坚持本我、虚怀若谷的精气神。

太史令。

秦东篱不是空手而来的,她为了今天的出海会议,准备了材料,您要看看吗?刘镌也对她手里的小册子好奇,点点头:好啊!桂三的徒弟上前来:诸位可移步殿内等候。

勤政殿里有茶水点心,刘镌手捧秦东篱的企划看得津津有味,很快,又有身着官袍的一个人走进来。

桂三的徒弟喊他工部尚书,秦东篱打量起这个精干的大叔,要是再胖一圈,和陈削是有几分相似的。

秦王殿下,秦老板,陈辙对他们客气一拜,坐在了二人对面,犬子在外,有劳二位照应了。

劝过数不清几次架了,他们确实有照应,卫竞也冲他点点头:为了社会和谐,应该的。

陈辙:殿下大德,下官佩服。

以前京中多流传秦王殿下不好的名声,似乎要将他比作一个妖怪,而不是人,现在中宫一倒,拨云见日,真相大白,秦王的名声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人人称赞,皆为好评了。

尤其是在年轻一辈,不与中宫、齐家厮混的小辈,对秦王的印象最好。

陈尚书,你看看这个。

刘镌看到高兴的地方,拉一把坐在旁边的陈辙,秦老板出书很厉害的,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陈辙实话实说:没有,但我知道自然书肆的桌游很厉害。

秦东篱:……有个死迷桌游但是不会玩只能找他来解的儿子,陈辙也算是自然书肆桌游的忠实玩家了。

太子殿下到——太子卫意进殿,身侧跟着司农寺卿谷厘,又过了一会儿,还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和秦东篱没见过面的大官,以及兴文署的大人。

勤政殿内,秦东篱是除了刘镌外,唯一不用穿官服的,卫竞和卫意一样,要换上符合太子、亲王身份的龙袍。

大家围坐在一处,秦东篱环视众人,这几天从古方婕口中,已经清楚的了解了朝中各位大人的站位,皇帝今日请来的,都是支持出海的大臣,至于支不支持古方婕,那就另说了。

父皇还有要事处理,现在便由孤来主持本次召见诸位所议政事。

卫意现在是一个成熟的太子了,举手投足间比年前多了一份君主该有的气场。

几位老臣捧道:太子殿下请!他们要商议的是,该组建一支什么性质的出海绥远军队?宰相须眉皆白,精神矍铄,中气十足,他的分量最大,也是第一个开口的:我朝一向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老夫以为,最要紧的是一个和字。

光有和也不可,兵部尚书道,强者为尊,先礼后兵,否则也不用训练海军了。

陈辙没有提出意见,反而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便是需要计较的,舰队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各方人数如何配比?谷厘追补问题:兵器、工具、粮食……仓库如何配备?不知秦王殿下,和秦老板,有何高见?兴文署的大人发问。

终于轮到秦东篱发言,她开口道:不才,私以为最重要的,是传播大虞王朝的大国形象,刚刚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所以,一个完整的大虞对外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既然要对外交流,我们要选什么出去交流才好?随和的礼部尚书积极举手:这个我有话要说!天子威仪……剔除掉反对出海的官员之后,大家合坐一堂,讨论中不见了硝烟味。

等皇帝来,他们已经暂定了主要任务——以和为贵,文化交流,商品交换,确定凭证。

隐含任务——有绥必有靖,有兵戈往来,打的目的还是为了和。

终极任务——彰显大虞王朝的大国形象。

由兴文署和自然书肆,编辑、刊印大量流向海外的图文,以基础的语言诗歌、图画、历法、地图、工具书籍为主。

我朝幅员辽阔,已知历法计时需因地制宜,刘镌起身,朝皇帝一拜,臣愿请命出海,做这四方定位之人,绘宇内世界图,献与陛下。

在座诸位表现出不大赞同之意,皇帝亦是如此:太史令乃我朝问天第一人,海上凶险非常……正是。

太史令挑选几位弟子就好,大虞可不能没有您啊!有了陛下发话,大家都纷纷发声劝说。

刘镌浅笑:小将军少年英雄,老刘愿做护星人。

此话一出,殿中群臣缄默,刘镌站古方婕,那古方婕出定了!朕……皇帝心情复杂,比起此前争议古方婕能不能出海这件事,刘镌要出海更让他心痛,难做割舍,袖中温暖的文策不再掩藏,他取出来递给刘镌,太史令和小将军,什么时候说好的啊?古方婕献策,她将为大虞在海外以港口定点,以点连线,共线成面,汇四方海图,供大虞放眼真正的天下,朕都不知道,这个小姑娘对天文地理,懂得还挺多。

刘镌定睛一看,手里的策论书皮上写着《海图策》,署名古方婕,长眉舒展:这是自然书肆的字墨,陛下冤枉人了。

突然被点名,秦东篱摇头:不啊,我不知道啊。

众人的目光移向卫竞,卫竞坐直:不知道加一。

加一?秦东篱话锋一转:陛下,我有一言。

把大虞的形象,以民间神话故事改编讲述,来传播虞朝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皇帝反问。

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大虞以何治国,发展方向,对外政策……告诉外邦人,这里伫立着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

把我们的思想转化成故事,画成画,传出去。

比方说,神话中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等等,将处世之道表达出来,哪怕语言不通,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也能传达内在的信息。

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强盗,我们是来交朋友的,我们要的目标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礼部尚书再次响应秦东篱:陛下,诗歌礼乐,乃上古天子绥远之法,亦可用上!音乐与图画一样,是没有隔阂的。

兴文署愿为秦老板所说的画册制造雕版!大家的灵感开关一下子全打开了,源头活水汹涌澎湃,奔腾着汇聚东海。

父皇,卫意眼中泛光,儿臣也请缨前往!!!!众人皆惊,太子殿下,您在说什么!!卫意不等皇帝发问,主动说:海外有海外的土地,儿臣愿携带大虞的种子,到无主之地开荒。

你!皇帝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秦东篱直呼纯血种花人,她算是看出来,卫竞的守护兽,是个种!地!狂!魔!那不成,您是太子,出京城都是大事一件,更何况出海一遭,十有七八有去无回,怎么可以——太子殿下三思!户部尚书顾不得许多,急到跳脚:您干嘛呀!您要是去了,我又得去多搞一大笔钱!啊!谷厘听了都觉心惊胆战:殿下,您就不要……不要来凑热闹了。

卫意的请命不出所料,被无情地驳回,因为不能保证安全。

他失落地坐回椅子上,眼里光芒收敛,秦东篱隐隐有看到一个壮志难酬的雄心。

越靠近黄道十二宫且有大河流域的国度,实力越高,不可掉以轻心,同样不可以错过。

刘镌体贴地给太子遮掩过去,星垣有齿,地垣亦是有齿,十二星宫靠海的距离同样有差异。

除了海军,还需擅长各种地势作战的军队。

嗯——兵部尚书深表认同。

还有一件事,一个我们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卫竞字字铿锵有力,声音洪亮,把大家的注意都集中过去。

皇帝:说。

必须传播我们的文字,让世界人民都来学习我们的文字!秦东篱以拳击掌:没错!让所有人都发现我们的文字的魅力,让它成为未来世界交流的主流文字!甘霖凉!去他妈的英语!都给老子学中文。

哈哈哈哈,准!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孩子为什么如此激动,说话含恨,咬牙切齿的,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但此言不差,皇帝不会不同意。

其余人也没有反对的:说得好,我们想要占据主动位置,就要让所有人都听得懂我们的语言,看得懂我们的文字!赢下纸上的战争!【恭喜店主!获得同行的肯定。

】【特殊奖励:外挂碎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同行?秦东篱往对面看去,那兴文署的代表大臣与她对视,眼中满是热情和欣赏。

作者有话说:秦老板:感谢同行送来的外挂碎片!*下一章就离开回家啦!这几天在规划大纲后面1/3情节,数一数剧情点,周末四天照样日万,30号或者31号能正文完结,慢一点就是11月前两天,然后就是番外~~*番外已定一种。

他们都成为了历史,从课堂、历史考古、电视节目、网络论坛、故居遗址……提及他们,我能想到的先记录下来,然后一个个写哈哈哈哈。

PS:没有秦老板和小卫穿越回来的现代番外哦,因为我想不到怎么写,无聊不如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