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愿使者[快穿] 作者:传山 > 第29章 六零孤女(03)

第29章 六零孤女(03)

2025-04-03 04:24:45

寒暄了会儿, 莫莉与石晓梅离开。

一路上,石晓梅带着莫莉在粮食局下面的在附近的粮站门市,告诉莫莉怎么在这边买粮食, 油也是在这边一起买。

每个月有定量,也无法多买。

粮站门市附近有菜市,虽然是菜市,有摊位, 可也是国营的。

那是二三十年代就有的菜市场。

在菜市场的口子外, 有个永兴日化百货商店, 就是个小卖部,也是国营供销社下面开设的商店。

不远处还有学校, 这一片,托儿所育红班, 小学初中高中都有, 相距的都不远, 集中在一块区域。

再走就是供销联社,再远点还有本市最大的百货商店,建立于三十年代。

连去买蜂窝煤的地方,莫莉也去了一汤,生活所需的地方,还有一些可能会去到的地方,石晓梅都带着莫莉转了一圈。

回来的路上, 石晓梅对莫莉说,莉莉,我回趟家,你跟我一起回去,我带你也认识认识我们那?那边可是一个贫民住的成片的区域, 好啊,先说好,马上就是中午,不在你家吃饭。

莫莉先说在前面,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年月,去别人家里吃饭的很少。

好,我家也没有多少口粮给你吃,我就是上班去的时候掉了一样东西没带。

正好路过我家附近,我绕段路,回去取。

离莫莉买蜂窝煤的地方不远,莫莉跟着石晓梅走,听她介绍,别看我家也是在城里,可环境真的不怎么好。

那边以前就是棚户,也是后来慢慢的才有了土坯砖瓦房。

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不大,就两三间,院子里搭棚子堆柴火。

放置一些杂物。

到处都杂乱,路也不好走,坑坑洼洼。

下雨的时候泥点子溅的裤子上都是。

其实都差不多。

莫莉笑道,也知道的,要不是滨阳当初是东北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来的两个国家的外国人特别的多,建设也不会比南边的一些省份都要好很多。

外国的建筑特别的多,来的外国富人来到这边买地建房,还搞小型的房地产开发。

现在的滨阳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

可建设的再好,贫民区依然占大部分,依然有不少的贫民区域。

也是,像是你住的口字楼,像是那种群住的居民楼确实是少数。

与我们家隔一站,有一块区域那边全是带院子的洋楼,好大一片。

石晓梅家里四个女儿,她是家里的老大以后是要留在家里,招上门女婿的。

父母早就与她说过。

下面的三个妹妹,年龄相距的都不大。

不过,莫莉给她们算算,过个两三年,石晓梅下面的两个妹妹就要下乡,每家每户只能留一个孩子在家里,除非你家是独生子女,或者有残疾的孩子,那可以在留下残疾孩子的同时,留下一个正常的孩子。

就石晓梅家里的情况,肯定是要离开两位或者三位,不过如果老二在这三年间有了工作还结婚了,就不会下乡。

是吗,对于我这样的农民来说,城里的房子再差也比我们大队的好。

莫莉道。

也是哈。

石晓梅忘记了身边的人刚从农村来。

自己住的再差,确实比农村的好。

讪笑一声,有些不好意思。

这一片全是各种巷子胡同串联起来的独门独院的土胚砖瓦房,家家户户前面都有一个小院子。

走进来,就看到石晓梅一直与人打招呼,看来这片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还是蛮多的。

莫莉跟着石晓梅,远远有一个年轻的男孩,长得清秀,从对面走过来。

与石晓梅显然是认识的,晓梅,你下班了?二哥,我带我们那街道的居民莉莉出来办事。

路过咱这片,我回来拿个东西。

你呢,没去上班?男孩憨憨的薅薅头发 ,悄悄的瞄一眼石晓梅身边的莫莉,有些不好意思,已经冻裂开的脸上泛起丝丝红晕。

嗯,我今天请假。

星期一再去。

今年刚毕业的石志磊,上班也没有几个月。

在一家大型的食品厂上班。

怎么了,生病了还是咋滴?石晓梅对大爷家里的这位不受宠的堂哥,还是蛮关心的。

石志磊摇摇头,不是,是有点事要去办?说话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偷瞄一眼堂妹身边的女孩。

哦,那你去忙,我回去拿东西。

两家人住在隔壁,离的很近。

嗯,那我先走了。

石志磊虽然有些不舍,可事情要办,也只能大踏步的离开。

石晓梅看了眼离去的堂哥,对着身边的莫莉解释,我大爷家里的堂哥,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下面有对龙凤胎,老三老四。

对于擦肩而过的人,莫莉兴趣不大,也没有要追问的意思,只是随意的附和了两句,你大爷有福气,居然有对龙凤胎。

这话,石晓梅不愿意深谈。

也是随意的附和了下,她想的比旁人多,看到了大爷家里的问题本质。

大爷家里看似和气,可问题很多一旦爆发,就是大问题。

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莫莉回家的时候,路过菜市场,买了不少的菜,作为冬储的菜。

在东北的冬日,不是白菜就是土豆。

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蔬菜。

从大门外的院子里进家门,莫莉运完白菜,又去了外面去废品收购站,进到收购站,一位大爷坐在屋子里正在喝茶,干啥?莫莉的脸上堆起笑容,大爷,我买一些废木板。

最好是长的木盒子。

老大爷指指隔壁说道,去隔壁你自个儿找,找完再来算账。

裹着一身旧的大棉袄的老大爷,摇头晃脑哼着小曲好不惬意,乐呵呵的,莫莉去到隔壁,好大一间屋子,像是大仓库,全是木材家具拆开的,还有一些小的木家具。

她打算找些厚实的板子,盯起来做长盒子,装些泥土,自己种一些葱姜蒜。

家里有暖气,最是适合种这些。

还能种点出苗以后半个月就能吃的蔬菜,芝麻菜,鸡毛菜,樱桃萝卜都是一个月内就能吃的蔬菜。

选了十几块长板子,全是结实的板子,还不是名贵的木材那种。

名贵的木材板子,也收了一些。

但是她是挑选过的,是原来的一张桌子或者别的整体的家具拆下来的,选着,可以拼凑起来。

用自己带来的麻袋,装好,拖出去,老爷子,您算算多少钱?付好钱,莫莉一路上是拖着回去的。

一转眼,就是上班的日子。

先一天莫莉已经去派出所的食堂有实习过。

是之前帮厨的婶子做的,做的饭菜味道不怎么好。

这是一个大派出所,现在的编制比后世的编制多,派出所的人也比后世的多,莫莉上班的派出所是个大派出所,管辖的范围大。

今儿清早,莫莉就包裹的严严实实去上班。

走进院子,就有人与莫莉打招呼,小莫来上班啊? 啊,刘所好。

莫莉适时的表现出紧张害羞。

小莫,以后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或者指导员。

刘明所长早已习惯眼前新来的小姑娘的紧张,每一个刚分来的新人见到他都紧张,他脸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

加上他不喜欢笑,一直喜欢板着一张黑脸,怕他的人那不是一个两个。

是。

莫莉迈着大步,飞速的插肩而过。

在所里不用做早餐,就做个午饭与晚饭,晚饭份量要少做一些,有好些人都会回去吃饭。

派出所也是一个院子,是一个二层楼房的三合院,她要上班的食堂就一间大屋子隔出来的,一少半是后厨,一大半是吃饭的地方。

所里一共有三十来人。

进到厨房,莫莉就开始换蜂窝煤,开始用烧水壶中的热水搞卫生,烧水壶在烧水。

等下所里的几个办公室的人都要来打开水。

昨日已经熟悉了流程,与被所长还有其余的公安试过她做饭手艺。

她现在是派出所的厨师,大厨。

比之前帮厨的婶子:江大美,的手艺好多了。

江大美依然是帮厨。

莫莉弄好卫生,给各办公室放在这里的热水瓶灌好开水。

江大美才来,哟,小莫来的挺早啊?江大美个子高高,骨架大,还有点肉,在食堂做事,哪怕是小食堂,不说别的,至少能混个饱。

当下时代能吃个大半饱已经是好条件,特别是那种家里儿子多的,更是连吃个半饱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江婶子好。

莫莉在隔壁的仓库,取出来一些菜,开始择,一个人麻利的忙活着。

江大美也不好再闲着,撩起袖子,开始也忙活起来。

两个人做事就是快,切切剁剁。

所里的一位做文职的女同志,来到所里的食堂,打开水,之前的开水来的人多,都喝完了。

她一进来就闻到了一股子菜香味,伸个脑袋,好奇的问道,今儿改善生活啊?莫莉认识来的女同事:方萍。

她还没有回答,江大美回答了很是亲热,对着方萍说,没改善生活,是小莫做的菜香。

黑黄黑黄的窝窝头,已经在蒸,马上就要开餐。

菜也就是一个油渣炒土豆丝,还有一个菜是大白菜叶。

下面的白菜板子,莫莉全部切下来,切成丝,腌制两天。

到时候用肉一炒,加上点新鲜的大蒜叶,味道贼好。

闻着好香啊?方萍家里的条件不错,父亲是某单位的一把手,行政级别高,工资高,伴随的券票多。

家里吃的比别人家要稍稍的好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