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萍的嘴角也忍不住咧开。
是啊, 昨儿太傅府找了一夜的人。
咱们府里的人手也被你爹爹带走了,你爹今早传来消息,说是还没动静。
徐府那边也奇怪, 里头除了奴才什么人都没有了。
你说说,这事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桃扇啊,你得恭喜你姐姐啊。
那是自然的。
李桃扇觉得徐铭洲极有魄力, 甚至原谅了他不跟自己说话一事。
只要除了李清婳这个劲敌, 自己距离太子妃的位置就更近了。
或许李家为了笼络太子, 还会直接让自己做太子妃呢。
到时候,自己的前程简直不可限量。
不过你可别表露出来。
一会见了你伯母, 你得做出慌张着急的样子。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实在不行,哭一哭也是好的。
金静萍嘱咐道。
娘亲放心吧,我都明白。
李桃扇止不住笑了一会, 这才装作敛然的样子, 随着金静萍一道进了太傅府。
然而这会,其实徐氏心里早就不慌了。
她相信一位能将赈灾之事处理得无一处错漏的太子,这回也能照顾好婳婳,更能处理好这件事。
不过,该装的慌张还是要装的。
徐氏穿着昨日的衣裳, 戴着昨日的簪环,养足了精神, 却装作一夜没睡的样子, 迎接上了众人。
来的自然不止金静萍一家, 有一些与徐氏交好的夫人此刻也到了。
此刻, 众人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徐氏佯装哭得什么心思都没有, 实际上每句话都认真听着。
我看这事与徐府有关系。
你们听说没有, 徐府现在唱着空城计, 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别胡说,徐府是徐府的事,婳婳可能是去哪位贵女家留宿了,没准一会就回来了。
就是啊,咱们都是好人家的儿女,可别说那些不干不净的话。
金静萍心头冷笑,笑徐氏倒是好人缘,竟有这么多人替她遮掩。
不过她不打算在这里搅和什么,毕竟其实大伙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而李桃扇则站在徐氏跟前,不时倒倒水递递帕子什么的。
还有什么地方没找过没有?金静萍见众人安静下来,便拉着府里的管家问。
婳婳平时交好的那些贵女家,还有国子学府的藏书阁,对了,还有惠光书院,没准婳婳在那熬夜读书了?管家沉着脸叹气道:回夫人的话,都去过了,也都查过了。
这就奇了,好好的人怎么就不见了呢?那车夫可盘问过了?难道守在国子学府的门前,也没见着?说是没见着。
管家又道。
燕儿呢?金静萍刨根问底。
燕儿一直在茶室等着,往常也是如此。
可姑娘并未去茶室。
金静萍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又看向李桃扇道:桃扇啊,你知不知道什么地方是婳婳喜欢去的?本也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李桃扇生了落井下石的心,竟咬咬唇道:伯父和父亲不是已经去过徐府了吗?那徐府的庄子也查过了吗?女儿曾在书院看过徐大人不止一次找婳婳姐说话呢。
这一句话,算是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又拉回了徐府。
金静萍有些不满意李桃扇的擅自做主,可女儿话都说了,她也只能打圆场问徐氏道:嫂子,那徐府的庄子可查过了?其实暗里是查了的,但徐氏又怎会露怯,摇摇头道:若是有可能,婳婳去徐府拜见长辈是寻常事。
可婳婳断不会跟铭洲去什么徐府的庄子上,所以不必去查。
可是徐府没人,不是吗?李桃扇看着徐氏反问。
徐氏心头冷笑,一眼看透了李桃扇。
而李桃扇也被这看似哀伤,实则警告的眼神吓了一跳。
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然后被自家娘亲暗里扶了一把。
既然女儿都已经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金静萍决定再添一把火。
既然如此,咱们要不要去徐府的那些庄子查一查?或许不是婳婳有心,可若是徐大人有意领着婳婳去了庄子上,那也未可知吧。
谁有那么大的胆子,好端端的敢打太傅家女儿的主意?很快有人驳斥道。
就是啊。
那位徐大人可是新科状元,人家没准带着家人一道出门逛庄子了呢。
这两日正是休沐的日子,府中无人也是寻常的。
又有人道。
徐氏人缘好,几乎所有人都在帮她说话。
只有最早提出徐府之事的那位贵妇,此刻站在金静萍这边道:这年头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大有人在,不得不防啊。
李桃扇见事情并未朝自己想像的方向发展,便知道这群人是不见黄河不死心。
不过她也不慌,因为她知道,徐铭洲既然能做出这件事来,就一定还有后招。
没准一会就亲自把人送回来了呢。
她也不急,决心坐在这等着。
徐氏也没驱逐。
她自有她的主意。
半个时辰之后,点心上过两轮,外头的护院不停地来回报着信,说是哪哪都没找到姑娘。
徐氏哭得眼睛肿得像桃子一般,李桃扇唇边的笑意却几乎藏也藏不住。
但在这会,管家匆匆忙忙地从外头跑进来,垂头道:各位夫人,宫里来人了,请各位一道出去接旨。
或许是贵妃娘娘惦记婳婳吧。
金静萍叹了一口气。
来人自称是慈仁宫里的人。
管家道。
太后娘娘的人?众人惊呼一声。
谁不知道,太后娘娘不理世事多年了。
也不知是什么大事值得这位主儿出山。
莫不是惦记李清婳?莫不是要派出一些人手来帮忙?众人皆在思忖,到底是太傅的面子这样大,还是贵妃娘娘的面子这样大。
这样想着,但谁的脚步都不敢停,一个紧跟着一个走到了外头。
来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姑姑。
她面容含笑,见了徐氏等人浅浅颔首,随后便直接道:奴婢是来替太后娘娘传话的。
诸位夫人有所不知,昨儿太后娘娘去国子学府看小公主读书,谁料正好碰上了太傅府上的清婳姑娘。
清婳姑娘聪明可人,太后一见便喜欢上了,昨日拉着叙话又用晚膳的,竟然都忘了时辰。
等奴婢反应过来的时候,宫门已经下钥了。
所以这一夜,只怕夫人担惊受怕了。
虽然早知道没事,但徐氏听见这番话,心才真的彻底放下。
她万万没想到,太子竟然能请动太后娘娘出面。
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了。
因为若是换了贵妃之类的人物出面,都不足以压下徐府那头的事端。
唯有太后出面,才不会引起众人的怀疑。
她一时有些激动,连连对姑姑致谢。
姑姑摆摆手道:现下人还在陪着太后娘娘用早膳呢,太后娘娘准备了厚厚的赏赐,一会就随着姑娘一道送过来。
多谢太后娘娘了。
徐氏喜不自胜。
身后的众人亦是多数都长舒了一口气。
只有金静萍目瞪口呆地站在最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桃扇更是死死掐住了自己的手指。
娘亲……金静萍的脑子转了又转,不多时便掐住李桃扇的手腕道:昨日太子可知晓此事?他昨日在不在书院里。
这,这女儿不知道啊。
李桃扇摇摇头。
会是太子帮忙吗?他,他为了李清婳,竟然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看见没有,这才叫福大命大啊。
金锦萍脸色一灰。
随后她想起自己和李桃扇方才一唱一和的样子,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
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
这下好了,彻底把徐氏得罪了。
前头说了一会话,那姑姑却没有走的意思,笑吟吟从身后小丫鬟所举的匣子里摸出一张懿旨,朗声道:传太后娘娘懿旨。
众人立刻相继跪下。
太后娘娘有旨,太傅府李清婳蕙质名门,聪颖柔嘉,性情良善,端以待人,太后甚喜。
今太子正适婚娶之时,值李清婳待字闺中,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李府清婳许给太子为正妃,另择良辰吉日完婚。
说罢这句话,那姑姑喜得眉眼都散开,笑道:快接旨吧,另有人去给李大人宣旨呢。
徐氏又惊又讶,虽然也知会有这事,但却没想到此事来得如此突然又早。
她不由得怀疑,太子到底与婳婳经历了什么。
婳婳会不会不乐意呢?然这样的疑惑并没有存在多久,那位姑姑便凑到徐氏身边低声道:太子请奴婢转告夫人,清婳姑娘已知此事,现正安稳用着早膳。
另外,太子爷还有句不得昭告天下,却须让夫人知晓的话。
什么?徐氏柔美的脸上一阵困惑。
太子爷说,终身不会再娶,通房亦然。
那姑姑一句话,惊得徐氏险些把手里的圣旨掉落在地上。
幸亏被姑姑一把手托住,而后苦笑道:太后娘娘起初不让奴婢传这句话,可太子爷很是坚持,连陛下都请过来了,娘娘也就没什么说头了。
徐氏的脸上从惊讶变成了感动,随后又一点点显得郑重。
我明白太子的心思了。
她沉沉点点头,又想起姑姑方才点到为止的那一句,清婳姑娘已知此事,现正安稳用着早膳。
她心头愈发放松,一颗心再没什么好惦记的。
然而身后的李桃扇却在这一刻彻底抓狂了。
她死死晃动着金氏的手道:娘亲,您听见了吗?您听见了吗?太子爷要娶李清婳了。
太子爷疯了吗?她都不一定跟徐铭洲做了什么了!金静萍诧异地看了李桃扇一眼,不明白这孩子怎么懂得这么多,可心里也一阵堵得慌道:坏了坏了,这事这么仓促,看来是没有住转圜之机了。
怎么没有!娘亲,婳婳姐性子那么软弱,嫁过去肯定需要人相帮的。
李桃扇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发髻上的鎏金步摇轻轻晃动。
金静萍看着女儿艳红的唇,娇嫩的容色,忽然有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