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于六月成功诞下一名男婴, 当时七月康熙带着几位阿哥去热河行宫,大公主在坐月子,便没去。
兆佳氏时常去大公主府探望,每次都带着嘉和, 这一来二去, 嘉和倒是喜欢看襁褓中的表弟了。
虽然小表弟还在喝奶, 吃不了东西, 但嘉和每次去都会带好吃的。
大姐, 这是我这些日子做的药丸,有治风寒的、痢疾的、消化不良的、发烧的, 瓶身上都写了,你拿着吧。
孩子过了百日,大公主便要和驸马回蒙古了。
路途遥远, 舟车劳顿,兆佳氏帮不上什么忙, 就多备了些治病的药, 以防万一。
那我便不客气了。
大公主笑着让人都收下, 别人不信,她是万万相信兆佳氏拿出来的药丸的, 若没有她,这孩子也早就不在了。
再过些日子,我和驸马便要离开京城了, 你和十三弟得闲了, 也可来蒙古玩玩,草原又是另一番风景, 保准你会喜欢。
大公主看向远方, 离开蒙古快一年了, 她有些归心似箭,蒙古的规矩要比京城少很多,再加上班迪一向敬重她,她在草原过得远比在京城舒畅恣意。
兆佳氏笑着点点头:一定会有机会的。
就是不知道要等到她多少岁了。
现在是康熙四十五年,离胤祥被圈禁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也许近二十年都松快不得。
*康熙46年,康熙最后一次南巡,带回一位美人陈氏,此后恩宠甚佳,后宫之中无人可出其右。
同年六月,陈氏有孕,康熙大喜,设宴于宫中。
各宫娘娘,以及阿哥、福晋,均受邀出宴会。
臣妾恭贺皇上,此番陈贵人有孕,实乃祥兆,想必我大清,必定盛世永存。
宴会上贵妃第一个站起来恭贺,看着倒是真有几分高兴。
随后惠妃、德妃、荣妃等几位高位妃嫔也纷纷起身,祝贺皇上。
皇上年龄大了,这陈贵人肚子里的就算生出来,也威胁不到他们的儿子,自是不必担心的。
这些年宫里有宜妃压着,她们也没得多少圣宠,现在皇上宠谁跟她们关系不大。
要说生气的,恐怕整个宫里也就只有宜妃了,陈贵人还未进宫前,宜妃在宫中可算的上是第一人,连贵妃都要避其锋芒。
如今陈贵人得宠,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日日陪伴圣驾左右,哪还有宜妃什么事。
所以这宴席之上,宜妃也成了惟一一个并未上前恭贺的妃子。
几位阿哥中九阿哥更是臭着一张脸,活像谁欠他十万两银子似的。
皇阿玛此次南巡还是没有带上他,这两年他反复的思考,终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被皇阿玛给厌恶了。
董鄂氏在一旁温柔的说道:爷,今日皇阿玛设宴,心理定是欢喜的,您还是收敛着些,别让他老人家不高兴了。
这对母子想必从前是得圣宠太久了,忘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如今他们是失宠之人,可不好再行以往那娇纵之事。
听得董鄂氏这话,胤禟心中更不是滋味了。
从前额娘得宠时是何等风光?如今不过一个汉族普通女子也敢骑在他们头上!哈哈哈哈,今日的确是好日子!陈氏孕育有功,理当奖赏。
今日朕便宣旨册封陈贵人晋升贵嫔!康熙已是不惑之年,这也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如何能不高兴呢?这是他身强体壮的证明啊!臣妾谢皇上恩典!温温柔柔的声音响起,在座各宫娘娘看向那上面,坐在康熙左手边第一位的陈贵嫔。
虽说这肚里的威胁不到她们的儿子了,不过这心里还是不大爽利。
看着陈贵嫔那一张娇艳如花的绝美面容,再听着这江南的温柔嗓音,更加衬得她们年华已逝,青春不在。
这一场宴席欢喜的欢喜,忧愁的忧愁,嫉恨的嫉恨。
曲终人散便各回各宫,康熙自然是跟着陈贵嫔回去了。
翊坤宫中,宜妃已经摔了足足五个花瓶了,仍旧气郁心中久不散去,皇上!皇上,他怎么能这么对本宫!陈氏那个妖精,真是恬不知耻!她比九公主还小上几岁呢!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竟然还能南巡带回个美人来!宜妃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现在她失宠了,所有人都在看她笑话,她成了整个皇宫的笑话了!额娘,您别动怒,那陈贵嫔就是再厉害,再得宠也无济于事啊,九阿哥龙章凤姿都已成年,您又何须再忧虑她呢?董鄂氏和胤禟都还未离去,这会儿正在翊坤宫中,见宜妃发怒自然是要抚慰的。
谁知往日宜妃一直喜爱的这个儿媳,今日一看却突然觉得碍眼了:是啊,我的小九已经长大了,可是连老十四都有孩子了,我的小九还没有个儿子!董鄂氏,你说,你是怎么回事?这话问的董鄂氏一个晴天霹雳,额娘,儿媳、儿媳……她说不上来缘由,她与胤禟成婚几年,至今未有身孕。
太医说她的身子是没有问题的,可不知为何就是怀不上,她不是兆佳氏,绝不会允许嫡子未出,庶子先行!所以府中所有侍妾都还喝着避子汤。
这事九二哥也是默许的,但以往宜妃得宠自然顾不上儿子,现在失宠了,心情不好,看谁都是错的。
于是她便对董鄂氏说道:不要以为本宫不知道那些侍妾是喝了避子汤。
你生不出,怎么就不允许别人生了呢?此事本宫做主了,从今日起,那避子汤便停了吧!你生不出来,那就让别人来为我儿生!董鄂氏再顾不得维持端庄的仪态,瘫坐在地。
她看向一旁站着九阿哥,期待他能说句话。
只可惜终究是错付了,哪个男人会不想要儿子呢?心中涌起无限的失望与绝望。
董鄂氏终是明白了过来,笑了两声站起来,看着这对母子凄凉一笑:原来是我一片真心错付了人。
随后,便转身踉跄着出了殿门。
这冰冷的皇宫,她一刻也不想待。
还是回府吧,至少府上有个院子是她的。
胤禟想要儿子便让他生!她倒要看看,这辈子他能生的几个儿子!殿内的九阿哥看着董鄂氏踉跄出去,刚想抬脚追出去,便听身后宜妃的声音厉声响起:不准追!平日就是你太纵容她,才让你到现在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有!你看看老四,再看看老十四,就是十三都有个女儿在膝下撑着,你呢,禟儿啊,如今额娘失宠了,皇上咱们是指望不上了,以后的日子就都得靠自己,你素来最会做生意,没有个儿子继承,那岂不是白做活了?你让额娘日后九泉之下如何能走得安心?说着说着,宜妃便掩面而泣。
这宫里是吃人的地方,她也曾如陈贵嫔那般娇俏如玉,可惜这时日一久,谁手上又是干净的?谁的心又没变了颜色?只怪那帝王最是薄情,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丈夫已经指望不上,如今这后半生就只有靠着儿子了,她是绝对不会让儿子因为一个女人,和她离心的!胤禟看着自己母妃哭得伤心,想到往日得宠的母飞,如今殿里冷冷清清的,便折回了追去的脚步,走到宜妃面前道:母妃莫哭,儿臣不走。
儿臣陪着您。
天色已晚,儿臣陪您回殿歇息吧。
胤禟扶着宜妃坐下。
听了儿子这句话,宜妃才满意地止住了哭声,宫婢们伺候着她去沐浴更衣,准备安寝。
九阿哥在偏殿坐着,母子俩就这样隔着一道帘子说了会儿话。
待宜妃睡着之后,胤禟才起身准备出宫,可惜宫门已经落锁,他不得不暂时留在宜妃的殿内歇息了一晚。
董鄂氏在府中等了一夜,也未等到胤禟的归来。
这颗心是彻底的死了,原来她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也不过如此。
往日里说的再好听,真遇上了事儿倒是一目了然兆佳氏和胤祥一早便回了府,两人同进同出,睡前还说着小话。
这个好像是他们渐渐养成的一个习惯,睡觉之前总爱聊些天。
爷,您说皇阿玛他在想些什么呢?那陈贵嫔我看着也只有十多岁,跟咱们皇阿玛的年龄相差实在太大了些!这怎么好把人给带回来了呢?虽说兆佳氏在这清朝已经生活了几年,但今日宴席上看着这对年龄差距大的夫妇,兆佳氏难免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就要在现代,估计都算得上是爷孙恋了吧?胤祥也不知该如何说,他不是皇阿玛,不知道他为何会带陈氏回来?只得说上一句:男人嘛,这……唉!我不是皇阿玛,我也猜不出他为何这般,但是月儿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像皇阿玛那般,我此生只有你一人!这人,正聊天呢,怎么还表起白来了?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这会儿蜡烛还没熄,胤祥清楚地看见赵佳氏的脸越来越红,那叫小如樱桃般的唇,仿佛也变得红润起来。
月儿,今晚月色迷人,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吧……随后的话便都藏进月光,不可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