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 您这月事都一月没来了……早上,兆佳氏吃了早膳,闵容嬷嬷突然说道。
兆佳氏一愣,好像的确是, 嘉和受伤, 她忙着照顾, 还要给大公主做药丸, 倒是忙的没顾上自己, 她的例假一向很准,该不会……这样想着, 兆佳氏迟疑地将右手搭在左手腕上,自己切脉。
闵容嬷嬷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主子刚嫁过来时还喝着避子汤, 过了年回来才停的,不知道小阿哥小格格是不是这时候找上来了, 希望是吧, 要不然主子还不知道要受外界多少非议呢!良久, 闵容嬷嬷发现兆佳氏的嘴角微微上扬,忙小心地问道:主、主子, 莫不是有了?语气之轻,仿佛怕稍微说重了,就能把小主子给吓走似的。
兆佳氏收回切脉的手, 抬头看着一脸紧张的闵容嬷嬷, 点头。
是的,她怀孕了, 只是月份她不能确定, 还得请太医来瞧瞧才行。
哎哟!奴才恭喜主子、贺喜主子!闵容嬷嬷喜不自禁, 慈爱地看向兆佳氏尚未显怀的肚子。
兆佳氏也很开心,她没想到这个孩子会这样悄无声息地到来,她竟没有丝毫察觉,还是吃嘛嘛香,可见是个乖孩子。
正高兴着,文月进来说道:主子,四福晋来看您了。
文月看着一脸欢喜的闵容嬷嬷,心里很是好奇,什么事能让一向稳成持重的闵容嬷嬷喜形于色啊?一会儿悄悄问问。
这么一大早,倒是少见乌拉那拉氏这么早来找她的,兆佳氏起身准备出去想迎,乌拉那拉氏就已经走进来了,坐着,坐着,哪用得着你来迎我,见外了不是。
原来今天不是乌拉那拉氏想来这么早,而是宫里德妃传来旨意,让她们俩进宫一趟。
去的路上,兆佳氏问乌拉那拉氏为何德妃会宣召她们,要知道德妃不喜四阿哥是人尽皆知的,素日也不会主动让乌拉那拉氏进宫,她就更不用说了,十三还不是德妃生的。
乌拉那拉氏听了兆佳氏问话,脸色稍微有了些变化,看着不似好事,果然就听乌拉那拉氏低声说道:多半是和子嗣有关。
她问过来宣召的公公,似是皇上对德妃说了什么,德妃才让她们进宫的。
两人进了宫,去到德妃的永和宫,就见除了德妃,还站着四位她们之前不曾见过的女子,看着打扮不似宫婢,倒像是未出嫁的格格。
乌拉那拉氏有经验,瞬间明白,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面上表情管理的很好。
兆佳氏就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她就知道了。
你们来了,坐吧。
这是刚用了早膳便过来了吧,倒也不必这么紧张,叫你们来就是有件小事跟你们说。
这是连寒喧都不寒喧一下,想早点说完早点让她们走啊!乌拉那拉氏和兆佳氏忙应道:额娘请讲。
随后,兆佳氏便见德妃指了那四名女子其中两名,对乌拉那拉氏道:这两个是本宫从汉军旗包衣中选出来的,你一会儿带回去,老四府上人终究还是少了些。
兆佳氏见乌拉那拉氏并未拒绝,而是顺从地道了声:是,儿媳谢额娘赏赐。
随后,德妃便将目光看向兆佳氏,指着剩下的两名女子,说道:端月啊,你嫁给胤祥做附福晋有一年之久,昨晚你皇阿玛还在说,这几个阿哥中,就十三和老九膝下没有儿子,心里头也是着急,所以这两个格格本宫便赐予你,带回去先给胤祥做格格吧。
这话说的是温柔体贴,不过兆佳氏心里听着难免有些窝火,合着这不是给你男人送女人,就可以无所谓,随便送了是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自己就是康熙的妃嫔,难道还不能对这些妻妾之间的争宠感同身受吗?兆佳氏并未起身谢恩,而是在心里思忖着如何拒绝,她是胤祥的嫡福晋,如果话说得不好,怕是会惹来麻烦事。
怎么?你不愿意?当初你嫁给十三的时候,本宫可是听说你还鼓励府上的侧福晋们早日生下庶子呢,怎的如今倒是不肯了?德妃见兆佳氏迟迟不说话,便问道。
不是她非要做这个讨人厌的角色,而是昨晚皇上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恶人只能由她来做。
再说了,哪个女人不是这样过来的,做妾的,就要受妾的委屈,做正的也不能事事顺心。
回德妃娘娘的话,儿媳—话还说说呢,殿外便有奴才进来禀报:娘娘 ,十三阿哥来了。
看看,看看!她这还没怎么样呢,护犊子便急匆匆地来了,这个时辰按照以往的规矩,估计阿们还在上书房和皇上议事呢!让他进来吧。
德妃看着垂首的兆佳氏,心里想着这都喊上德妃娘娘了,以前兆佳氏可是喊他母妃的,到底不是亲的,轻易便伤了情分。
又看了看乌拉那拉氏,亲生的又怎么样呢?不是自己养大的照样没多少情分。
还是她的小十四好!从小就孝顺听话,娶的媳妇也争气,一会儿得让完颜氏进宫来,她得看看他的小弘明!儿臣给德妃娘娘请安。
胤祥进来,行完礼后也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就说了,德妃娘娘,刚刚儿臣听说您准备给我安排两个格格,儿臣特意过来就怕误了时辰,这两位哥哥儿臣用不着,就不带回去,劳您费心了。
兆佳氏听着胤祥这话,悄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哼!算他心里有数,没有见着女人就犯傻。
胤祥,你可知里皇阿玛对你的关爱,你这府上四个女人,到现在才只有嘉和一个女儿,本宫给你安排两个格格,也是为了你好。
身边多两个伺候的人有什么不好的?你可是不喜欢这两位格格的长相?如果是这样,那本宫可以多叫一些来,环肥燕瘦,只要是你喜欢的,随你带走如何?胤祥感受着身旁火、辣辣的眼神,心里想着:完了完了,今儿回去怕是得哄好一阵儿祖宗了,忙回道:娘娘,儿臣真的不用!这两位格格姿容是极好的,不过儿臣从前不懂事,现在已心有所属,如何能在容得下其他女子?便是月儿容得,我都容不得!这大庭广众的告白,把兆佳氏说的面红耳赤,头都不好意思抬了。
乌拉那拉氏在旁听着,心中很是羡慕,她稍微移了移身子,离兆佳氏靠进了些,轻声道:弟妹,我竟不知十三弟对你是情根深种啊!四嫂!快别打趣我了!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兆佳氏心里更多的是高兴,有这一份光明正大的偏爱,她想其他的,她都不奢求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德妃又不是正经的母妃,要不是皇上授意,她才懒得管,于是便顺水推舟地说:那好吧,本宫知道了。
但你皇阿玛那儿……儿臣明白。
胤祥应道,朝宜妃行了一礼,道,皇阿玛那边儿,儿臣自会解释,定不会连累娘娘您。
您对儿臣的关心儿臣铭记于内,自不会忘记。
行了,本宫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德妃扶着额头道三人出了永和宫,胤祥拉着兆佳氏对乌拉那拉氏道:四嫂,我和月儿还得去一趟上书房,就不陪你一道出宫了。
去吧。
乌拉那拉氏笑着说道,等二人走远后她才回过身,对身后两名格格说,走吧,随我一同回府。
胤祥能推掉她是推不掉的,这两个格格注定是要纳入府中。
月儿你怎么样,没生气吧?你放心,我对你说的誓言永远都不会变,咱们这就去找皇阿玛说清楚,以后我就是没有儿子也绝不再纳妾!兆佳氏狠狠地拍了一下胤祥拉着她的手说:说什么胡话呢!怎么就没有儿子了?你不光会有儿子,还会有好多个儿子呢!她身体康健,自己又会调养,如今已经怀了。
不说五六七八个吧,但生上三个,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历史上的胤祥子嗣还是比较多的,只是有好些个都没活到成年,在圈禁的那段时光里嫡福晋生的最多。
现在她来了,胤祥只能有她一个。
之后的儿子女儿她肯定能生,那些侧福晋以后就在府里养着吧,也就是多一口饭的事。
到现在,兆佳氏都还没有和胤祥说自己怀孕的事,她本想给他一个惊喜,谁知道会遇上今天这事。
一直都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到了上书房,其他几位阿哥已经离开,康熙正在批阅奏折,胤祥让门口的公公进去禀报了一声,随后便听康熙召他们进去。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两人齐齐行完礼后,康熙赐了座。
但胤祥并未带着兆佳氏入座,而是站在书房中说道:皇阿玛,儿臣今日过来,就是想和您说纳妾之事。
儿臣与月儿心心相印,再容不得旁人,所以您以后就别给儿臣安排其他侍妾了。
儿臣不想耽误其他人,也不想坏了我与福晋之间的情谊。
康熙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儿子:哦,朕还不知道你竟是个情种?我爱新觉罗氏爱出情种,没想到到了你们这一辈这情种是你!感叹归感叹,但涉及到皇家子嗣,康熙是不愿意让步的。
十三啊,如若今后就只有兆佳氏一人为你生儿育女,那你膝下会如何你可曾想过?这大清谁不是三妻四妾?不照样有人夫妻和谐、家庭美满,兆佳氏,你说对吗?这个儿媳是出了名的贤惠仁德,他想就算胤祥一下没想明白,但这儿媳一定是明白的,之前她可是堪称京城妇人们的典范。
兆佳氏见康熙问到自己,丝毫不怯懦地站出来回话:回皇阿玛的话,儿媳也同爷的想法一致。
什么!康熙没想到兆佳氏会这样说,毕竟之前,还是兆佳氏自己亲自鼓励府上侧福晋争宠的,那你之前鼓励侧福晋们争宠生子又是为何?该不会不是就为了博个好名声吧!兆佳氏忙解释道:皇阿玛,儿媳刚嫁给爷时,还对其并无爱意,所以便觉着应该承担起作为嫡福晋该有的责任。
管理好府上大小事务,也照顾好爷的侍妾和孩子,可后来儿媳渐渐生了爱意,心态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除了是嘉和的父亲,是大清的十三阿哥,更是儿媳的夫君,这世上什么都可以分享,唯独爱,不能!皇阿玛,您这后宫之中三宫六院,无数妃嫔。
一定有特别喜欢的那一个吧,您作为天下之主都能有偏爱,儿媳一个小小妇人,更不能免俗了。
您的心中有家国天下,儿媳的心中却只有爷。
本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蛋糕,如何能再分给其他人呢?看着两人你侬我侬、深情厚谊的样子,康熙最终将心里的话噎了回去:行了行了,你这正主都不着急,朕操心什么。
以后朕懒得管你了!回去吧,把该办的事儿办了。
这世间的情情爱爱可说不准,今日爱着,明日也许就不爱了。
反正他活了几十年,也算是有些感悟,这会儿他要是坚持给儿子纳小也不是不能,但是终究伤感情。
有些事情,做大人的越是阻挠,做孩子的就越要抗争,索性他懒得管了。
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也许过不了几年,胤祥自己就想通了呢?夫妻二人回了府,兆佳氏这才让闵容嬷嬷递牌子,请太医。
这可把胤祥紧张得够呛,还以为是今天这事儿把兆佳氏给气着哪里不舒服了。
直到太医来把了脉,恭贺的时候,他才呆呆地问:你、你说什么?我、我要当爹了?!他媳妇儿这不就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