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2025-04-03 04:25:18

陈贵嫔小产之事, 兆佳氏还是听九公主说的。

那日,好像是陈贵嫔仗着圣宠,在御花园游廊上碰到宜妃没有行礼,宜妃本意训诫一下, 谁知没说几句话, 陈贵嫔就晕了过去, 当晚就见了红, 孩子没了。

唏嘘之时, 兆佳氏不禁想到,看来这陈贵嫔身体不咋样啊, 站着说话都能晕过去。

大热的天去什么御花园,在屋里待着不好吗?听说康熙大怒,罚宜妃禁足三月自省。

也许是碰巧, 也许背后有阴谋的味道,但这些都和她没关系, 她就好好在家养胎就行。

自她怀孕后, 胤祥主动把镖局、书肆、酒楼和田庄的事接了过去, 不敢让她操劳。

她也让闵容嬷嬷时常看着,倒是没出什么岔子。

现在田庄研究的那些个农具都做出来了, 两家佃户干起农活来明显效率高了不少。

酒楼也成功开了三家分店,分别在浙江开了一家,福建开了两家, 他们的特色菜和小吃都有, 每隔三个月,分店的厨子都要来京城的总店学习一番。

书肆现在招了一个专门写话本的先生, 虽然写的不够创新, 但有了兆佳氏的指点, 倒比其他书肆的话本新奇不少,不过还是有很多读者翘首企盼桃花阁主他老人家的新话本。

镖局现在也日益壮大,开始能接大笔财物的镖了,不过他们生意最好的还是轻便的,比如书册、衣物,因为积云镖局出了名的快!现在兆佳氏做不了别的,就开始研究胎教,是的,三个月她就在琢磨着胎教了。

她想了好久才决定出一套《科考用书指南》,这一灵感还要多谢胤祥当初给她出的几张科考模拟卷。

当时为了写《科举带我走上人生巅峰》这本话本,她请了胤祥帮忙,谁知道今年二月会试时,便有一道算术题解题思路和她写在话本中的一道极其类似。

而胤祥写了一道非常偏门的题,虽说会试时不可能考一样的,但其中有些许重叠,这对于不爱看偏门内容的考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的啊!也正因此,会试结束后,书肆中《科举带我走上人生巅峰》一书迅速被抢购一空,热度一直持续到三月的殿试结束。

民间甚至传闻,桃花阁主也许是当朝的某位文臣。

读书是唯一一个穷苦人家翻身的机会,前世兆佳氏一直攻读到博士,所以她是非常支持读书的。

她腹中的不论男孩女孩,她都希望能活到老学到老。

打定主意后,兆佳氏便又让胤祥闲暇之余整理历年考题,她再一一将例题和解析抄写在册。

胤祥很支持兆佳氏这一举动,不但自己整理,还时常跑到他四哥府上,死皮赖脸地让胤禛一块儿帮忙。

看你这用功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要参加科考呢!这几日胤禛被胤祥烦的,现在看见这个弟弟就头疼。

胤祥嘿嘿一笑,道:四哥,你也希望你侄儿是个聪明的吧!月儿说这是胎教,顺便还能造福百姓,我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你就操劳操劳,帮帮弟弟我呗,我小时候的算数还是你教的呢。

胤禛摇摇头,得,谁叫自己是哥哥,谁叫他最亲近的兄弟就这一个呢。

两人继续在书房中整理资料,前几天都还好,到今天时,突然有一道题他俩有了非常不一样的见解,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胤祥一拍桌子,道:走!咱们找皇阿玛去!皇阿玛一国之君,看得肯定比他们全面。

胤禛还有些不太愿意,在他看来这样小的一件事情就要去找皇阿玛,多少显得他们幼稚了些。

走啊,四哥。

愣着很干什么?我还得赶回府陪月儿用膳呢。

胤禛:…… 说的好像谁没有福晋一起陪着用膳似的。

走吧。

最终,胤禛还是跟着胤祥去了。

康熙对于两个儿子的到来本来没什么惊讶的,但一听来由便不由打量了两人一番,你们二人怎么突然研究起科举试题来了?可是想当下一任的主考官?这可不行,你们的资历还不够。

胤禛忙解释,康熙这才知道是为什么,一脸难以明说的样子看着胤祥:你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都不曾这么用心,这媳妇也真是娶对了。

还能说什么呢?都是自个儿的儿子,这么大的人了还愿意来请教父亲,康熙自然是开心地指出了二人的不足之处。

姜还是老的辣,更别说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君主,胤祥兄弟二人自觉这趟进宫收益颇丰,正是说完了,康熙看看时辰,便道:时辰也不早了,你二人在宫里吃了午膳再走吧。

胤禛闻言,眼神中藏不住的幸灾乐祸看向胤祥。

果然就听胤祥支支吾吾道:那个、皇阿玛,儿臣、儿臣答应要回府用膳的,月儿她最近有些害喜,儿臣要是不劝着些,她吃两口就不吃了。

皇阿玛,不如改天儿臣带月儿一块儿来乾清宫吃饭吧?也就小十三敢这么跟他撒娇了,康熙心里没觉得什么,兆佳氏现在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们小心些他也理解,不过还是面上嫌弃地道:滚滚滚,看着你就烦!那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胤祥迅速开溜,胤禛倒是留下来陪康熙用膳。

难得有这样空闲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康熙和胤禛单独吃饭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顿饭父子俩吃的都很愉快。

饭后,康熙甚至带胤禛一块儿去了上书房,除了梁九功,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胤祥回府上,陪兆佳氏用了午膳后,两人便一起午休。

胤祥甚至还拿了本《三字经》读着: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爷,虽说这胎教重要吧,但是现在就听三字经是不是有些早了点啊?这几天胤祥每次午膳后都会给她念三字经。

肚里的孩子有没有听到她不知道,她自己倒是都会背了。

月儿,你看你这当额娘的都开始为了咱们的孩子努力了,我这个当阿玛的自然不能输!这三字经,我要从小就给他念到大,一直等他出生,然后呢,再改读《千字文》,这小子后面要听的书还多着呢。

兆佳氏嘴角抽了抽问道:您不会还想培养一名神童出来吧?难不成还想让他三岁学诗五岁作词?胤祥摆摆手,道:不用不用。

他这也是初听闻胎教,一时兴致正浓罢了。

这个孩子是他们所期待的,自然想把自己有的、会的全都给他。

爷,您近日公事上可还顺利?现在是康熙四十六年,明年就到四十七年,也就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间,最近一直都风平浪静,无事发生,但兆佳氏心中很是不安。

这就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样,她真害怕,到时候圈禁打她个措手不及。

虽说现在钱财方面已经无忧,但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她只知道胤祥会在第一次太子被废时受牵连,但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她是不清楚的。

胤祥被兆佳氏这一问,还有些没反应过来,月儿从来不会过问他的公事的,公事?近日当值倒是没什么事发生,怎么了?哦,没什么,就是怕你累着了。

爷,不如咱们过完年以后去蒙古玩一玩,看看大姐如何?既然有些事是可以改变的,那为什么不试一试改变胤祥的被圈禁的命运呢?如果太子出事时,他们并不在京城,那胤祥应该不会被牵连了吧?怎么,你想念大姐了?明年年初左右应该你才生下这小家伙,就是要去蒙古也得等孩子大一点,才敢出门啊。

哦,对!忘了她肚里还怀着一个。

他们没有母妃,把孩子一个人扔给奶娘留在府中也不靠谱,自己带着去蒙古,路途那么远,途中又很是辛苦,孩子肯定受不了,倒是她欠考虑了,一心只想着怎么让胤祥远离是非中心。

也许是我欠考虑了。

兆佳氏有些失落地说道。

胤祥见兆佳氏这副蔫哒哒的样子,眼珠一动便道:虽然咱们去不了蒙古,但是这京城中好玩的、好吃的还是很多的,到时候爷带你去。

孩子就留在府上,让奶娘带半天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好,都听你的。

兆佳氏知道胤祥是想自己开心,面上装作开心的样子,心里却忧虑重重。

不离开这个紫禁城,如何能脱离这趟浑水,她又不是只想吃喝玩乐。

对了,爷,听说宫里的陈贵嫔小产了,您今天进宫皇阿玛心情如何?这毕竟是康熙的老来子,没高兴几个月就这么没了,想来心情一定不好,只希望能多发生点好事,让康熙心情一直都很顺畅,到时候就算太子他们犯了错,惩罚也能小点。

嗯,今日进宫面见皇阿玛,倒是没见他有多伤痛,这毕竟都过了段时间了,这也不是皇阿玛第一个夭折的儿子,想来他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吧?宫里的事儿你就别操心了,今日午膳你都没用多少,你还是操心操心自个儿吧?我看着你都瘦了,这小家伙可真磨人!这才三个多月呢,就已经让你吃不下饭了,后面几个月可如何是好啊!从前瓜尔佳氏怀嘉和的时候,胤祥并不知道,原来女子怀孕会这般辛苦。

现在每日看着兆佳氏胃口变得跟猫儿似的,吃两口就不吃了,脸都尖了些,他看的是真真心疼。

害喜之事,兆佳氏都还算是好的,还能吃点荤腥,有那严重的,看一眼肉都会吐!韩婆子更是变着花样的做些酸甜开胃的,兆佳氏也一直很注重营养均衡,每日瑜伽不断,一直到过年期间才休息了一阵。

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初九,兆佳氏顺利诞下一名男婴,胤祥大喜,取名为弘昌。